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红变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1-63,共3页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着重研究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不同,从...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着重研究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不同,从而导致其学习成绩不理想。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认为学习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只是所取得的成绩与付出的代价不平衡,不免产生心理落差。通过方差分析还发现,成功学习者和非成功学习者在效价、学习兴趣、目标设置、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以及归因模式方面均存在差异。据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其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调查研究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北魏书信体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多元风格
2
作者 冯红变 柏俊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书信体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门类,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创作。先秦时书信体散文以实用性而著称,两汉之际出现了抒发个人感情的书信体文章。北魏的书信体散文似乎又回归到先秦,大多重视其功用,纯抒情的散文较少。无论是军国书信、诫子... 书信体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门类,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创作。先秦时书信体散文以实用性而著称,两汉之际出现了抒发个人感情的书信体文章。北魏的书信体散文似乎又回归到先秦,大多重视其功用,纯抒情的散文较少。无论是军国书信、诫子书,还是其他类书信,均反映了北魏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真实情形,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认识价值,并形成了以刚健质朴为主导的多样化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书信 文化 风格 书信体散文
下载PDF
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3
作者 冯红变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81-182,186,共3页
由于受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文学著作等因素的影响,同一英语词汇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分析研究这种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避免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冲突,达到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讨这种饶有... 由于受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文学著作等因素的影响,同一英语词汇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分析研究这种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避免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冲突,达到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讨这种饶有兴趣的话题,也会给英语教学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 神话传说 成语典故 文学著作 文化涵义 英语教学
下载PDF
浅谈中西诗歌功用理论的差异
4
作者 冯红变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了维护各自的奴隶制度,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功用理论。虽然他们的生活背景差异很大,但对诗歌的这一要求却惊人的相似。功用理论虽然名称相同,但在内涵、诗歌内容和艺术的关系、文学观念、地位和作... 为了维护各自的奴隶制度,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功用理论。虽然他们的生活背景差异很大,但对诗歌的这一要求却惊人的相似。功用理论虽然名称相同,但在内涵、诗歌内容和艺术的关系、文学观念、地位和作用方面却有不同。这些差异性的对比研究对中西诗歌研究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诗歌 功用 差异
下载PDF
试论中西讽谕理论的差异
5
作者 冯红变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5-40,共6页
"讽谕说"是西方诗歌的重要理论,中国诗人一开始就将这一理论贯穿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从中西讽谕的运用来看,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只能是中西诗人对诗歌认识的殊途同归。中西讽谕理论的内涵也存在明显差别:中国讽谕理论以... "讽谕说"是西方诗歌的重要理论,中国诗人一开始就将这一理论贯穿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从中西讽谕的运用来看,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只能是中西诗人对诗歌认识的殊途同归。中西讽谕理论的内涵也存在明显差别:中国讽谕理论以温柔敦厚为核心,西方则只是解读诗意的一个层面;中国诗歌的讽谕意义主要通过比兴的手段获取,西方则是通过神话故事;中国讽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西方则是为了解释《圣经》。这种对比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助于在对比中把握这一理论的各自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 讽谕理论 差异
下载PDF
浅析中西方诗歌教化理论的差异
6
作者 冯红变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01-105,128,共5页
诗歌教化理论是中西方文学中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中西方教化理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的不同,二是方式不同,三是背景和影响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 中西方诗歌 教化理论 差异
下载PDF
汉英诗歌音韵比较
7
作者 冯红变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9期91-92,104,共3页
音韵是诗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诗歌具有音乐美的重要手段。作为中西不同文化折射下的汉英诗歌,在对韵的理解、压韵的方式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巨大的差异。研究这种现象,对于理解诗歌的本质,以及中西文化差异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汉英 诗歌 音韵
下载PDF
The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8
作者 冯红变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04-106,109,共4页
由于英语语言的多样性 ,美国黑人英语 (简称ABC)在语音 ,句法和词素等方面与标准英语有所不同。然而 ,正如其它那些形形色色的变化一样 ,美国黑人英语既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始终如一的 ,它有自己特有的体系。本文首先定位了美国黑人... 由于英语语言的多样性 ,美国黑人英语 (简称ABC)在语音 ,句法和词素等方面与标准英语有所不同。然而 ,正如其它那些形形色色的变化一样 ,美国黑人英语既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始终如一的 ,它有自己特有的体系。本文首先定位了美国黑人英语的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黑人英语 语音体系 降调 升调
下载PDF
汉语中的模糊语言和话题的敏感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乔 冯红变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61,125,共17页
模糊语言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益得到重视。然而,话题的敏感性对模糊语言使用的影响这一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本文对汉语口语语料的分析表明,模糊语言出现的总频率似乎与话题敏感性的关系不大,敏感话题的影响主要集中在... 模糊语言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益得到重视。然而,话题的敏感性对模糊语言使用的影响这一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本文对汉语口语语料的分析表明,模糊语言出现的总频率似乎与话题敏感性的关系不大,敏感话题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六类模糊词语的不同使用频率和形式上。除此之外,语料中十个常用的模糊词语也大都随着话题敏感性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话题的敏感性在各类模糊词语的使用频率和形式选择上影响着模糊语言的使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和提供的新语料为模糊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 模糊语言 汉语 话题 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