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病理苏木素——伊红染色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1
作者 薛晓伟 王德田 +2 位作者 凌庆 李亚腾 周炜洵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主办的常规技术苏木素-伊红(HE)染色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梳理HE染色技术经验和问题,探讨医疗机构HE染色水平和室间质量控制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方法:收集2022年和2023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主办的常规技术苏木素-伊红(HE)染色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梳理HE染色技术经验和问题,探讨医疗机构HE染色水平和室间质量控制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方法:收集2022年和2023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主办的全国常规病理HE染色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资料,对比两年中参与HE染色室间质量评价的测评单位等级、组织类型及测评成绩。结果:2022年参加HE染色室间质量评价且成绩有效的测评单位共165家,2023年为156家;HE染色组织类型包括子宫组织、胃肠组织、肺组织和乳腺组织。2023年参加测评单位染色合格率90.38%(141/156)高于2022年82.42%(13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P<0.05)。2023年参评的三级医院染色合格率与202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医院及非公医疗机构的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2.37%,均高于202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5.93,P<0.05)。2023年测评的子宫组织、胃肠组织、肺组织和乳腺组织室间质量评价合格率分别为92.31%(144/156)、91.03%(142/156)、91.03%(142/156)和91.67%(143/156),均高于2022年测评结果,子宫组织和胃肠组织两年测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5.93,P<0.05),肺组织和乳腺组织两年测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染色室间质量评价能够提升常规病理HE染色质量和病理技术人员水平,减少因单位性质及标本类型不同造成的染色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素-伊红染色 室间质量评价 数据分析 合格率
下载PDF
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5
2
作者 凌庆 汪涛 +1 位作者 赵萍 温定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总结29例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年龄3~28d,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0例,肺动脉闭锁1例,三尖瓣闭锁3例,单心室1例,法洛四联症6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4例,永存动脉干1例... 目的总结29例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9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年龄3~28d,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0例,肺动脉闭锁1例,三尖瓣闭锁3例,单心室1例,法洛四联症6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4例,永存动脉干1例,所有患者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29例患者均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术后死亡4例(13.8%),其中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和1例肺动脉闭锁患者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死于灌注肺、低氧血症,其余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9例,随访时间1~31个月,体重及各项发育指标与正常同龄儿基本相同。结论新生儿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应平稳,手术操作要精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畸形矫正满意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和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外科治疗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肺动脉闭锁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三尖瓣闭锁 法洛四联症 房室管畸形 永存动脉干 房间隔缺损 治疗经验 术后死亡 低氧血症
下载PDF
体外循环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凌庆 陈华蓉 温定国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本研究测定体外循环(CPB)术中、术后心肌酶的变化,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了解术后升压药及库血的用量。方法6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不停跳组(实验组)和停跳组(对照组)。两组间术前心功能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效果... 目的本研究测定体外循环(CPB)术中、术后心肌酶的变化,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了解术后升压药及库血的用量。方法6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不停跳组(实验组)和停跳组(对照组)。两组间术前心功能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效果评价包括:心肌酶、心肌超微结构半定量分析,升压药(多巴胺)及库血用量分析。结果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两组病例在术后均升高(P<0.01),停跳组比不停跳组峰值提前,且持续时间长。心肌超微结构显示停跳组比不停跳组改变明显。术后升压药用量及库血用量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CPB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心肌保护方面优于停跳组,且库血用量、升压药用量亦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酶 心肌细胞 超微结构 心肌保护 心脏停跳 心脏不停跳
下载PDF
1713例体外循环中意外和紧急处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凌庆 张剑平 +4 位作者 潘守敬 王中明 陶杰 何建超 蔡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5年第1期41-41,共1页
1713例体外循环中意外和紧急处理凌庆,张剑平,潘守敬,王中明,陶杰,何建超,蔡冰本文报道1713例体外循环中意外和处理方法。本组发生意外58例(3.3%),死亡1例。发生的意外可分为机械性和技术性两大类,前者主要与... 1713例体外循环中意外和紧急处理凌庆,张剑平,潘守敬,王中明,陶杰,何建超,蔡冰本文报道1713例体外循环中意外和处理方法。本组发生意外58例(3.3%),死亡1例。发生的意外可分为机械性和技术性两大类,前者主要与设备质量有关,后者与灌注师、术者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意外 紧急处理
下载PDF
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凌庆 张剑平 +4 位作者 潘守敬 王中明 陶杰 蔡冰 何建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4年第2期94-96,共3页
本文报告48例重症PDA或合并心内畸形者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我们采用深低温,中深度血液稀释法,动脉导管外结扎,压迫或切开肺动脉堵塞未闭动脉导管口,高流量快速降温,使鼻咽温降至18~2... 本文报告48例重症PDA或合并心内畸形者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我们采用深低温,中深度血液稀释法,动脉导管外结扎,压迫或切开肺动脉堵塞未闭动脉导管口,高流量快速降温,使鼻咽温降至18~22℃,然后采用微量灌注,直视下缝闭未闭动脉管口,复温同时完成心内其它畸形矫治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6
作者 凌庆 陈华蓉 +2 位作者 马润伟 王忠明 蔡冰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本文报告72例重症PDA或合并心内畸形者在深低温微流量下进行心内直视手 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我们采用深低温,中度血液稀释法,动脉导管外结扎、压迫或切开肺动脉堵塞 未闭动脉导管口,高流量快速降温。结果与结论:使鼻... 目的:本文报告72例重症PDA或合并心内畸形者在深低温微流量下进行心内直视手 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我们采用深低温,中度血液稀释法,动脉导管外结扎、压迫或切开肺动脉堵塞 未闭动脉导管口,高流量快速降温。结果与结论:使鼻咽温降至 18~22℃,然后采用微流量灌注,直视 下缝闭未闭动脉导管口,复温同时完成心内其它畸形矫治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微流量 动脉导管未闭 体外循环
下载PDF
31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临床分析
7
作者 凌庆 陈华蓉 +1 位作者 王忠明 张剑平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2-35,共4页
对31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手术技术、麻醉、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以及近期和远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近期死亡14例占45%.死亡原因占首位的为心律失常和低心排,其次为感染和肾衰;远期死亡9例占29%.原因占首位的为栓塞和感染,其次为严重低... 对31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手术技术、麻醉、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以及近期和远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近期死亡14例占45%.死亡原因占首位的为心律失常和低心排,其次为感染和肾衰;远期死亡9例占29%.原因占首位的为栓塞和感染,其次为严重低心排、心律失常和抗凝过度大出血.结果表明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替换术 心肌保护 MVR AVR AMVR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凌庆 温定国 赵萍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方法、围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慢性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全组12例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中切开肺动脉取栓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方法、围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慢性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全组12例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中切开肺动脉取栓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全组12例无一例近期死亡,其中1例活检为平滑肌肉瘤,术后化疗,2年后复查无复发,其余11例均为血栓,术后临床症状减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和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切开取栓 慢性肺动脉栓塞 浅低温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肺动脉切开 术后化疗 平滑肌肉瘤
下载PDF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凌庆 张剑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6年第3期147-149,共3页
101例各种心脏直视手术病例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抑肽酶,另以同期52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研究大剂量抑肽酶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作用,用药组转流结束后创面较对照组干燥,手术止血时间缩短,术中失血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 101例各种心脏直视手术病例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抑肽酶,另以同期52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研究大剂量抑肽酶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作用,用药组转流结束后创面较对照组干燥,手术止血时间缩短,术中失血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减少约50%(用药组316±114ml,对照组598±197ml);库血输入量抑肽酶组亦比对照组用量少(用药组468±148ml,对照组783±122ml)。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它明显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及库血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抑肽酶
下载PDF
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凌庆 张剑平 《云南医药》 CAS 199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本文报道30例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减少术后失血及输血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抑肽酶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凌庆 汪涛 +1 位作者 赵萍 温定国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 :总结 12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2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 ,年龄 4~ 15d ,体重 2 .5~ 4 .2kg ,其中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 4例 ,法乐氏四联症 (TOF) 2例 ,单心室 (SV) 1例 ,完全性房室管畸形 (ECD) 1例 ,... 目的 :总结 12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2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 ,年龄 4~ 15d ,体重 2 .5~ 4 .2kg ,其中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 4例 ,法乐氏四联症 (TOF) 2例 ,单心室 (SV) 1例 ,完全性房室管畸形 (ECD) 1例 ,肺动脉闭锁 (PAD) 1例 ,右位心三尖瓣闭锁 (TVD) 1例 ,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2例 ;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 :存活 10例 (83.3% ) ,死亡 2例 (16 .7% )。结论 :新生儿心脏手术麻醉 ,体外循环要平稳 ,手术操作要精细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畸形纠正满意及良好的心肌和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具有多种表现的蕈样肉芽肿1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宿斌 渠涛 +4 位作者 王宝玺 王宏伟 方凯 钟定荣 凌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9-422,共4页
报告1例具有多种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8岁。全身皮肤出现红斑、脱屑,并伴进行性皮肤松弛,四肢有斑块、破溃8年,秃发6个月。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红斑,上覆大片状鳞屑和结痂;颈部两侧可见表皮松弛;四肢皮肤呈暗红色浸润的松弛性斑... 报告1例具有多种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8岁。全身皮肤出现红斑、脱屑,并伴进行性皮肤松弛,四肢有斑块、破溃8年,秃发6个月。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红斑,上覆大片状鳞屑和结痂;颈部两侧可见表皮松弛;四肢皮肤呈暗红色浸润的松弛性斑块和深在的溃疡;枕部头皮呈条片状胶质样秃发斑;颈项部、双上肢及胸部群集表面光亮的肤色丘疹和结节;左腹股沟可触及数个增大的淋巴结。诊断为蕈样肉芽肿,同时具有蕈样肉芽肿的多种表现:鱼鳞病样蕈样肉芽肿、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或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鱼鳞病样蕈样肉芽肿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 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下载PDF
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凌庆 陈华蓉 +3 位作者 温定国 汪涛 赵萍 周钧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报告 4例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赘生物切除、DeVega术 3例 ,二尖瓣赘生物摘除、瓣膜置换术 1例。结果 :4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吸毒所致感染性心脏瓣膜赘生物、瓣膜损坏必需尽早... 目的 :报告 4例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赘生物切除、DeVega术 3例 ,二尖瓣赘生物摘除、瓣膜置换术 1例。结果 :4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吸毒所致感染性心脏瓣膜赘生物、瓣膜损坏必需尽早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华蓉 李亚 凌庆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698-1701,共4页
目的:评价骨化三醇常规治疗和冲击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选择肾功能不全82例血液透析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300pg/mL,随机分为冲击组和常规治疗组,结合临床服用不同剂量的骨化三... 目的:评价骨化三醇常规治疗和冲击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选择肾功能不全82例血液透析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300pg/mL,随机分为冲击组和常规治疗组,结合临床服用不同剂量的骨化三醇,观察2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iPTH及钙磷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冲击组、常规治疗组的钙,iPTH,ALP(碱性磷酸酶)的值与之前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常规治疗组及冲击组治疗血磷均有所下降,无统计学差异。冲击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在4周、8周、12周,两组间的iPTH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4周时两组间iPTH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骨化三醇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旁亢临床效果安全确切,冲击疗法较常规治疗对降低iPTH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化三醇 冲击治疗
下载PDF
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病理学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常晓燕 孟芝兰 +3 位作者 梁智勇 顾建刚 凌庆 罗玉凤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报道1例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进行文献复习,以加强对淋巴瘤细胞学诊断的认识。方法胸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胸腔积液涂... 目的报道1例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进行文献复习,以加强对淋巴瘤细胞学诊断的认识。方法胸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胸腔积液涂片中细胞丰富,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有3种:单核、双核和多核细胞;单核淋巴细胞核浆比高,核呈肾形,核仁明显;多核细胞核排列成花环状或马蹄形,可见多个核仁;双核细胞类似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内可见空泡。背景可见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沉渣包埋免疫组化示CD30、ALK、CD68、granzyme B和CD4(+),CD15和MUM1(-);散在瘤细胞CD5(+),CD3、CD8和CD20、CK5/6、calretinin和pan-CK(-)。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为(-)。结论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少见,难度高。诊断对免疫组化的依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胸腔积液
下载PDF
宫颈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师晓华 武莎菲 +2 位作者 凌庆 霍真 梁智勇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数据库及会诊数据库中诊断为宫颈腺样囊性癌病例共4例;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总结...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数据库及会诊数据库中诊断为宫颈腺样囊性癌病例共4例;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4例宫颈腺样囊性癌患者平均年龄61.5岁,多为绝经后妇女(3/4),就诊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3/4),肿瘤类型多为外生性肿物(3/4)。病理学特征方面,3例患者表现为宫颈腺样囊性癌合并侵袭性鳞癌,1例为宫颈腺样囊性癌单一组分;腺样囊性癌的主要生长方式为筛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方式支持其导管腺上皮及肌上皮两种组成成分:CK7在导管腺上皮中阳性表达,P63、SMA在肌上皮中阳性表达;腺样囊性癌特征性标志物C-MYB在所有病例中均强阳性表达。3例患者完全切除子宫,1例患者行宫颈锥切,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术后均行放射治疗,2例患者同时行化学治疗;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1.25个月,均为无病生存状态。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腺癌,常合并其他类型的宫颈肿瘤,免疫组化表型与其他部位的腺样囊性癌相同,但预后相对较差,术后可辅以放疗及化疗,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C-MYB
下载PDF
人卵巢浆液性及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中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全 郭丽娜 +3 位作者 刘彤华 高洁 武莎斐 凌庆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k_ras基因在卵巢浆液性及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k-ras基因高频突变区引物1对,对53例卵巢肿瘤(包括15例浆液性典型交界瘤、7例浆液性微乳头型交界瘤、14例浆液性经典型癌1、4例黏液性交界瘤3、例黏液性癌)... 目的探讨k_ras基因在卵巢浆液性及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k-ras基因高频突变区引物1对,对53例卵巢肿瘤(包括15例浆液性典型交界瘤、7例浆液性微乳头型交界瘤、14例浆液性经典型癌1、4例黏液性交界瘤3、例黏液性癌)用显微切割方法提取肿瘤细胞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分析PCR产物。结果在14例黏液性交界瘤中有3例检测到了k-ras基因突变,在黏液性癌及所有浆液性肿瘤中均未发现k-ras基因突变。结论k-ras基因突变在卵巢黏液性交界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一定作用,在黏液性癌、浆液性交界瘤及经典型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交界瘤 突变 显微切割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 被引量:7
18
作者 关鸿志 陈琳 +9 位作者 梁智勇 钟定荣 李剑 崔巍 钱敏 任海涛 凌庆 汪玄 赵燕环 郭玉璞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方法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脊液细胞学阳性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PCNSL的诊断综合应用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方法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脊液细胞学阳性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PCNSL的诊断综合应用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脑脊液淋巴细胞基因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结果 21例患者临床-神经影像学分型包括脑脊膜型13例,实质型4例,室管膜(下)型3例,眼型1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21例均见淋巴瘤细胞或异型淋巴细胞。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检查17例呈B淋巴细胞优势,符合B淋巴细胞来源淋巴瘤,10例Ki67阳性细胞比例在40%~60%。7例流式细胞分析中5例以B细胞为主,B细胞比例66%~87%;1例以NK/T细胞为主。脑脊液淋巴细胞基因重排检测3例为IgH单克隆,1例为T细胞受体单克隆。最终6例行脑活检并确诊PCNSL。综合上述结果,21例确诊PCNSL,其中B细胞型19例,T细胞型2例。结论综合应用脑脊液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基因重排检测和流式细胞分析的脑脊液学方法,是诊断PCNSL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皮肤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霍真 刘彤华 +3 位作者 崔全才 姜英 罗玉凤 凌庆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报道1例皮肤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T-IVL)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CD3、CD5、CD20、CD34、CD79α,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本例为男性患者,43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报道1例皮肤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T-IVL)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CD3、CD5、CD20、CD34、CD79α,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本例为男性患者,43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伴腰腹部红斑,红斑边界不清有融合,局部压痛,可触及基底有结节,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骨髓涂片无特殊。皮肤活检镜下可见真皮血管腔内有多量异型的单核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CD5(+/-),CD20、CD79α和CD34(-);血管CD34(+)。EBER原位杂交(+)。确诊后采用CHOP方案联合化疗2个疗程,皮疹渐消,仍发热,化疗后1个月死亡。结论T-IVL为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最常累及皮肤,病变多局限于血管腔内,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病预后差,联合化疗有助于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智能化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的研究及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邹健 陈平雁 +2 位作者 严静东 马骏 凌庆 《中国数字医学》 2016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实现方法。方法:通过医用PDA技术的引入、各系统间的整合和嵌入模板式的填写界面,设计智能化的输血管理系统。结果:简化门诊医生输血开单步骤,辅助护士完成内容完整准确、书写规范的输血相关护理记录... 目的:研究临床输血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实现方法。方法:通过医用PDA技术的引入、各系统间的整合和嵌入模板式的填写界面,设计智能化的输血管理系统。结果:简化门诊医生输血开单步骤,辅助护士完成内容完整准确、书写规范的输血相关护理记录,实现完整闭环的血液全流程追踪管理。结论:智能化的输血管理系统,提高了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规范了书写内容,实现血液流转闭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信息系统 医用PDA 智能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