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明清三大中医外科医家治疗脱疽用药规律
1
作者 高振杰 张晓丽 +3 位作者 贾林龙 胡文龙 刘冰星 董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0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三大著名外科代表医家对于治疗脱疽疾病的用药规律及配伍特点。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三大医家代表著作《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中治疗脱疽疾病的方剂进行整理,经过标准化后。通过古今医... 目的:探讨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三大著名外科代表医家对于治疗脱疽疾病的用药规律及配伍特点。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三大医家代表著作《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中治疗脱疽疾病的方剂进行整理,经过标准化后。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网站对其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所载方剂的使用、性味、归经等配伍规律和用药等特点。结果:对筛选出的41首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146味中药,高频药物(>5次)共14味,主要包括当归、生甘草、肉桂、人参、白术、茯苓、没药、朱砂、黄芪、乳香、麝香、白芍、白芷、五味子。五味分析以甘味、辛味、苦味、酸味为主。四气分析以温、平、寒、微寒为主。归经分析以脾经、心经、肝经、肺经、肾经,胃经为主。功效分析以清热解毒为主,聚类分析得到主要核心药物为当归、生甘草、朱砂、没药、乳香、肉桂、茯苓、黄芪、人参、白术。药物关联分析得到关联药物组合以“乳香-没药、白芍-当归、黄芩-当归、黄芩-生甘草、熟地黄-肉桂、桔梗-生甘草”为主。复杂网络分析得到以“生甘草-当归、生甘草-朱砂、生甘草-人参、人参-当归、当归-朱砂、生甘草-雄黄、白术-当归”为主。结论:通过对上述三本著作的研究可以推断出明清时期三大医家治疗脱疽方面的用药特点以甘味、性温、归脾,清热解毒为主等,体现了明清三大医家的治疗思想与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脱疽提供了支持与启示,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疽 用药规律 方药分析
下载PDF
一种网络编码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数据更新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冰星 邓玉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5-650,共6页
网络编码作为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冗余等优点的存储方案而被引入到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但是其数据更新过程的开销却很大.一些更新方案为了减少I/O开销而引入Log-based存储机制,而没有考虑优化网络带宽使用量.本文中,通过分析多个数据集,... 网络编码作为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冗余等优点的存储方案而被引入到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但是其数据更新过程的开销却很大.一些更新方案为了减少I/O开销而引入Log-based存储机制,而没有考虑优化网络带宽使用量.本文中,通过分析多个数据集,发现了大部分更新数据块存在着多次更新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一种更新方案CUM,利用网络编码的线性特性和更新节点的缓存区域,将更新块和校验块的信息缓存起来,当数据块多次更新时则可以直接在缓存中读取信息来计算新的校验块,从而减少了到存储节点上读取数据的带宽使用量.本文在NCFS的基础上建立缓存更新模型,并在真实的数据集上对CUM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CUM相比当前广泛使用的Differential Update Model(DUM)在更新性能上有很大改进,带宽使用量减少最多达总量的30%,更新时间最多减少24.57%,更新速度最多提高1.3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分布式存储系统 再生码 缓存 数据更新
下载PDF
泉州湾河口红树林湿地重金属的分布与迁移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冰星 于瑞莲 +1 位作者 胡恭任 张丽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6-1142,共7页
通过测定泉州湾河口湿地2种红树植物(桐花树和秋茄)不同部位(根、枝和叶)及其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酸可提取态含量,探讨该区域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在植物不同部位富集和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2种红树植物根际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 通过测定泉州湾河口湿地2种红树植物(桐花树和秋茄)不同部位(根、枝和叶)及其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酸可提取态含量,探讨该区域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在植物不同部位富集和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2种红树植物根际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顺序均为Fe>Mn>Zn>Pb>Cu>Cr>Ni;秋茄根际沉积物中Cu、Zn、Pb、Ni和Cr两两之间呈正相关,桐花树根际沉积物中Cu与Zn呈正相关,Pb与其他重金属的相关性不显著;2种红树植物根中大多数重金属含量与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酸可提取态含量之间呈正相关,而枝中的相关性不显著;2种红树植物重金属富集的情况较接近,Mn富集系数最大,其次是Cu和Zn;Mn、Cu、Zn、Cr主要富集在叶中,而Pb、Fe、Ni主要富集在根部;2种植物中Mn的迁移能力最强,易于从根部运输到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秋茄 根际沉积物 重金属
原文传递
钯/聚合物复合催化膜制备及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4
作者 麻晓越 张环 +6 位作者 郑莹雪 吴琼 刘冰星 谢胜桐 刘秀敏 赵威 刘惠鑫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1-966,共6页
钯金属具有较高的催化加氢性能,钯催化还原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制备催化性能稳定、催化活性高且易于回收利用的Pd催化剂,实验以聚丙烯腈(PAN)聚合物分离膜作为基材,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将聚乙烯亚胺/钯... 钯金属具有较高的催化加氢性能,钯催化还原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制备催化性能稳定、催化活性高且易于回收利用的Pd催化剂,实验以聚丙烯腈(PAN)聚合物分离膜作为基材,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将聚乙烯亚胺/钯配合物(PEI-Pd(II))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交替组装在基膜表面,制备了(PEI-Pd(0)/PSS)n复合催化膜,并采用膜分离装置通过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反应来评价催化膜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荷电化处理时间、NaOH溶液浓度、PEI和Pd(II)摩尔比、自组装层数影响着膜的催化性能。当荷电化处理时间为1.5 h,NaOH溶液浓度为1.5 mol/L,PEI和Pd(II)摩尔比为60∶4,自组装层数为5层时,复合催化膜有最佳的催化性能,其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LBL) 复合催化膜 钯金属颗粒 对硝基苯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