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感性与学术理性的润化和融通——论刘跃进散文创作的艺术策略 |
刘家思
|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2
|
非常态的三维放大与扭曲变形——从人物关系预设看曹禺戏剧的剧场性追求 |
刘家思
覃碧卿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3
|
论曹禺戏剧的光色艺术及其剧场性追求 |
刘家思
刘桂萍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4
|
正史笔调与现实讽喻——论鲁迅小说《理水》的大禹原型及其思想指向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5
|
打开《阿Q正传》的新窗口--论邹七嫂形象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6
|
关于《雷雨》首演的深度考证 |
刘家思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7
|
坚定的唯物史观和强烈的文化自信——论鲁迅对大禹文化的信仰及其对大禹精神的传播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8
|
论魏金枝五四时期的新诗创作 |
刘家思
刘桂萍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9
|
中外剧场性概念的偏失与辩正 |
刘家思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1 |
6
|
|
10
|
关于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的组织和指导模式的初步构想 |
刘家思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07 |
6
|
|
11
|
刘大白与辛亥革命 |
刘家思
刘桂萍
周桂华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2
|
左翼文学中的“另类”风景——魏金枝短篇小说《奶妈》的文本解读 |
刘家思
刘璨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3
|
论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的思想向度与诗意追求 |
刘家思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4
|
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剧的现实主义审美向度 |
刘家思
周宜楠
刘璨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5
|
“汉语+”:固本强基 多维协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
刘家思
|
《现代教育科学》
|
2019 |
8
|
|
16
|
论鲁迅与绍兴戏的互动关系 |
刘家思
周桂华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7
|
|
17
|
大禹治水统摄下的女娲—涂山氏原型的融合与变形——论小说《补天》的文本症候、文化原型及其思想意蕴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8
|
象征性环境与剧场性张力——曹禺设置戏剧情境的剧场性追求之一 |
刘家思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刘大白 |
刘家思
周桂华
周宜楠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1
|
|
20
|
生命扭结与对抗的主体呼应——从戏剧冲突看曹禺戏剧模式的剧场性追求 |
刘家思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