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背景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刘小伟 雷乐 +3 位作者 周子健 徐义书 胡勇 徐明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221-7234,I0011,共15页
在“双碳”背景下,选择低碳燃料氨对燃煤电站的改造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首先介绍氨的基本物性及其掺烧的优势,随后针对氨煤掺烧技术的新应用,按照燃煤设备的输出功率分类,从微/小型掺氨燃烧器、千瓦级燃煤掺氨燃烧系统、兆瓦级燃煤掺氨... 在“双碳”背景下,选择低碳燃料氨对燃煤电站的改造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首先介绍氨的基本物性及其掺烧的优势,随后针对氨煤掺烧技术的新应用,按照燃煤设备的输出功率分类,从微/小型掺氨燃烧器、千瓦级燃煤掺氨燃烧系统、兆瓦级燃煤掺氨燃烧系统,大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系统,介绍当前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的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燃煤电站掺氨燃烧可大幅降低碳排放,但可能带来NO_x排放问题,通过空气分级、氨预分解、调节氨掺入位置和比例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NO_x排放;目前,仍需解决煤/氨气固两相燃料反应性差异大、NO_(x)浓度高、缺乏大容量高比例燃烧器技术,以及突破“大型给氨+清洁燃氨+灵活运行”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氨燃烧 燃煤电站 碳减排
下载PDF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理论+案例+实践”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探究
2
作者 王南 张景科 +3 位作者 刘小伟 谌文武 张理想 王娟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围绕“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开展调查研究,构建“理论+案例+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细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及实施过程。教学模式创新面临强化理论基础、案例更新、新技术及规范融合等... 本文围绕“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开展调查研究,构建“理论+案例+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细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及实施过程。教学模式创新面临强化理论基础、案例更新、新技术及规范融合等挑战,需要校企合作、增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优化理论学时结构等策略来推动。通过对教学框架的深入探究,以期为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工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有限群的s-半置换子群
3
作者 徐向阳 李样明 刘小伟 《应用数学进展》 2024年第7期3220-3226,共7页
设G为有限群, H为G的子群。 若对G的任意满足(|P |, |H|) = 1的Sylow 子群P , 都有GpH = HGp成立,则称H为G的s-半置换子群。 本文,我们主要探究具有若干s-半置换子群的有限群的结构。 我们的结论推广了前人的若干结果。
关键词 S-半置换子群 Sylow p-子群 p- 超可解群 最小生成元数
下载PDF
基于数值计算的公路桥梁可研评估研究
4
作者 刘小伟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为提高公路桥梁的建设水平,以346国道随州市十岗至任家台段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桥梁结构安全影响因素,建立了跨径25mT梁、跨径30mT梁、跨径40mT梁、小箱梁、空心板梁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为提高公路桥梁的建设水平,以346国道随州市十岗至任家台段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桥梁结构安全影响因素,建立了跨径25mT梁、跨径30mT梁、跨径40mT梁、小箱梁、空心板梁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受力、变形等。同时,还计算了不同铺装层厚度下的层间剪应力。经评估,桥梁设计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指导桥梁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公路桥梁 可研评估 工程实例 受力变形
下载PDF
公路连续梁桥设计要点及验算分析
5
作者 刘小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为了提高公路连续梁桥的设计质量,防止其在建设和运营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分析了连续梁桥的结构选型原则和桥位布置原则,以安顺至盘州(黔滇界)高速公路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三跨布置,跨径组合为(39+68+39)m,选择了桥梁混凝土和钢... 为了提高公路连续梁桥的设计质量,防止其在建设和运营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分析了连续梁桥的结构选型原则和桥位布置原则,以安顺至盘州(黔滇界)高速公路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三跨布置,跨径组合为(39+68+39)m,选择了桥梁混凝土和钢筋的物理力学参数,并设计了箱梁的顶板厚度(跨中顶板和悬臂顶板)、底板厚度、腹板厚度等。随后,分析连续梁桥的计算荷载和作用组合,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连续梁桥的三维仿真模型,验算了桥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性能,桥梁的抗剪、抗扭、抗弯、抗裂能力满足规范要求,悬臂端的挠度小于悬臂长度的1/300,边跨、中跨的挠度小于计算跨径的1/600,说明连续梁桥的设计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设计要点 作用组合 结构验算
下载PDF
基于数值仿真的多跨连续梁桥可行性评估研究
6
作者 刘小伟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提高公路桥梁的建设水平,以G346国道路网三跨连续梁桥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总结项目概况的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评估该桥的交通量。基于预测交通量,利用有限元软件,解析主梁梁高对结构设计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最佳梁高。开展纵横向有... 为提高公路桥梁的建设水平,以G346国道路网三跨连续梁桥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总结项目概况的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评估该桥的交通量。基于预测交通量,利用有限元软件,解析主梁梁高对结构设计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最佳梁高。开展纵横向有限元仿真数值分析,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估桥梁结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项目建成初期,交通量增长相对较快(增长率为18.98%),运营后期交通量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桥梁承载力和设计弯矩均随主梁高度增加而增加,本桥推荐梁高为2.0 m;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此类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 最佳梁高 交通量预测 结构评估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7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56 位作者 黄晓明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裴重刚 谭钢 吴桐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周莉 李世迎 迟玮 张铭志 胡亮 陶文思 杨卫华 许言午 杨文利 谭佳 王耀华 施策 李凯军 张慧 蔡建奇 计丹 马健 接英 石文卿 彭娟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邓志宏 刘昳 温鑫 田磊 刘华 易湘龙 文丹 杨瑞波 董诺 李中文 吴恺 林志荣 王沙 胡建斌 康刚劲 廖萱 宋秀胜 张青 黎颖莉 葛倩敏 戴西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规范操作
下载PDF
空气射流特征对纯氨旋流燃烧火焰影响规律
8
作者 谢智成 徐义书 +3 位作者 张凯 余荣浩 韩金克 刘小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8,共14页
氨是理想能源,为更好利用纯氨燃料,开发适用纯氨燃料的燃烧器,通过数值模拟对某10 kWth天然气旋流燃烧器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纯氨燃烧和氮氧化物排放性能进行计算及仿真分析,探讨空气射流特性对火焰形态、温度分布、NO生成及排放的影响... 氨是理想能源,为更好利用纯氨燃料,开发适用纯氨燃料的燃烧器,通过数值模拟对某10 kWth天然气旋流燃烧器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纯氨燃烧和氮氧化物排放性能进行计算及仿真分析,探讨空气射流特性对火焰形态、温度分布、NO生成及排放的影响规律,以优化燃烧器纯氨燃烧能力。燃烧早期,旋流对燃料和空气混合影响大,而燃烧后期湍流强度对该过程影响大。发现通过增大空气射流孔面积(由12.8 mm^(2)增至19.2 mm^(2))、增加空气射流角度(由15°增至30°)均可增强旋流强度,促进燃料和空气混合,促进氨燃料快速着火和稳定燃烧,缩短着火距离。但过大的射流角度可能导致空气和燃料出现短暂分离,推迟混合过程,延长着火距离。此外,减小射流孔面积、增大射流角度还将增强燃烧器喷嘴附近湍流强度,促进氨燃料和空气混合燃耗,产生局部高温区,导致NO生成浓度升高。经对比优化,空气射流孔面积19.2 mm^(2)、射流角度15°、射流速度19.83 m/s时纯氨燃烧器实现稳定低NO燃烧,着火距离0.024 m、火焰长度0.446 m,NO生成峰值浓度和排放浓度分别降至443×10^(-6)和37.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烧 数值模拟 旋流燃烧器 预热解 NO
下载PDF
分级空气高速射流对煤掺氨燃烧中氨预分解与NO_(x)生成影响
9
作者 余荣浩 徐义书 +4 位作者 王华坤 韩金克 谢智成 张凯 刘小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4,共13页
氨作为零碳清洁燃料,对碳减排有重要作用,但其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倾向大。针对煤掺氨燃烧NO_(x)生成控制问题,以某50 kW一维试验炉系统所用旋流燃烧器为原型,提出一种内置高速空气射流阵列结构的新型煤掺氨旋流燃烧器结构,以实现炉内... 氨作为零碳清洁燃料,对碳减排有重要作用,但其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倾向大。针对煤掺氨燃烧NO_(x)生成控制问题,以某50 kW一维试验炉系统所用旋流燃烧器为原型,提出一种内置高速空气射流阵列结构的新型煤掺氨旋流燃烧器结构,以实现炉内氨预分解后燃烧和分级燃烧。进一步用CFD燃烧数值模拟探究空气分级比、过量空气系数及氨燃料喷口尺寸对氨煤掺烧火焰结构及NO_(x)排放影响,优化新型燃烧器结构及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型燃烧器,采用空间分散高速三次风射流会导致燃烧区域滞后,加深空气分级,减小主燃烧区域局部过量空气系数,抑制氨过度氧化形成NO_(x),也降低火焰温度峰值,利于抑制热力型NO_(x)产生。同时通过调控总过量空气系数使氨热解发生区域沿炉膛轴向逐渐延伸,火焰前部高温欠氧区增大,促进氨受热预分解为N_(2)和H 2,进一步减少氨中燃料氮直接转化形成NO_(x)。空气分级比20∶22∶58时,NO_(x)生成体积分数由原燃烧器的3309×10^(-6)降至新型燃烧器的1069×10^(-6),降幅达67.69%。增大过量空气系数,或过量空气系数不变、控制一次风率不变而增大三次风率将促进上述效应,进一步减少NO生成。氨管内径变化范围仅考虑5~9 mm,氨喷射速度和分散高速三次风带来的协同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掺烧 深度空气分级 氨预分解 高速空气射流 三次风
下载PDF
600 MW对冲燃烧锅炉分磨掺烧煤粉燃尽特性的模拟和试验研究
10
作者 彭昭雄 刘兵兵 +2 位作者 范多文 刘磊 刘小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2,共8页
针对亚临界600 MW自然循环对冲燃烧锅炉燃用3种差异性较大的煤种,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分磨配煤掺烧对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对冲锅炉分层燃烧混煤的燃料特性与燃尽率、飞灰含碳量的关联性,并提出了改善电站锅炉中... 针对亚临界600 MW自然循环对冲燃烧锅炉燃用3种差异性较大的煤种,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分磨配煤掺烧对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对冲锅炉分层燃烧混煤的燃料特性与燃尽率、飞灰含碳量的关联性,并提出了改善电站锅炉中煤粉燃尽特性的配煤原则。首先设定了3种极端的工况,以优质煤为主分别集中在燃烧器的上、中、下3层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再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发现优质煤在上层燃烧器分布且劣质煤在下层分布时,劣质煤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显著增加,其在上层高温区充分燃烧,飞灰含碳量低。同时,根据不同工况下各层燃烧器煤粉的热值、挥发分、灰分进行分析,发现热值差异性是影响其燃尽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燃煤电厂实际运行条件,设置了更切合实际的配煤工况,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现场试试验研究,发现各工况下呈现的煤粉总体燃尽特性符合上述规律,飞灰含碳量相比于电厂原始运行工况下降。最后得到配煤原则为:在充分考虑电厂实际运行条件的情况下,将高热值的煤种向中、上层燃烧器布置,而低热值的煤种向中、下层燃烧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配煤掺烧 煤质 燃尽率 飞灰含碳量
下载PDF
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像模式及治疗策略
11
作者 马超群 刘小伟 唐礼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是个连续的过程,然而,斑块形成过程的时间演变(如炎症、脂质积累、钙化或斑块破裂、愈合)很少在人体内被连续监测。血管内斑块发展过程的可视化可以帮助指导患者管理和了解治疗的效果。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是个连续的过程,然而,斑块形成过程的时间演变(如炎症、脂质积累、钙化或斑块破裂、愈合)很少在人体内被连续监测。血管内斑块发展过程的可视化可以帮助指导患者管理和了解治疗的效果。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斑块的组成成分、坏死核心体积大小、纤维帽厚度和正性重塑等高危斑块特征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示斑块增大或者消退。但是斑块性质不同,斑块消退的程度也大相径庭。本文就评估斑块消退的成像模式以及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心脏病 斑块逆转 斑块成像
下载PDF
工业烟气CO_(2)的排放特征、测试及捕集技术研究
12
作者 刘含笑 罗水源 刘小伟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CO_(2)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工业烟气是重要的人为CO_(2)排放源。对工业烟气CO_(2)的排放特征、主要测试及治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电力、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排放烟气中CO_(2)浓度分别在9....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CO_(2)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工业烟气是重要的人为CO_(2)排放源。对工业烟气CO_(2)的排放特征、主要测试及治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电力、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排放烟气中CO_(2)浓度分别在9.7%~15%、2%~28%、11%~29%;CO_(2)测试技术主要有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气相色谱法、光谱法、化学吸收法等,其中,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在国内外应用最为成熟,是目前主流的固定源CO_(2)测试技术;CO_(2)捕集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深冷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广泛用于低浓度CO_(2)烟气(体积浓度≤30%)捕集。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业大幅降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烟气 CO_(2)排放 捕集技术 测试方法
下载PDF
非线性能量阱最优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
13
作者 李建玲 陈建恩 +1 位作者 孙敏 刘小伟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研究了单自由度和两自由度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最优参数随冲击载荷的变化规律。在仅改变刚度和同时改变阻尼与刚度情况下对NES的最优吸振效能和最优参数进...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研究了单自由度和两自由度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最优参数随冲击载荷的变化规律。在仅改变刚度和同时改变阻尼与刚度情况下对NES的最优吸振效能和最优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两自由度NES的吸振效能略优于单自由度NES。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大,两种NES的最优刚度均逐渐减小,最优阻尼均逐渐增大。若考虑被动式装置,两自由度NES的吸振效能显然优于单自由度NES。若加入控制,使NES始终处于最优参数,两自由度NES的效能优势非常小,且其控制参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能量阱(NES) 吸振效能 最优参数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碳足迹量化评估
14
作者 刘含笑 单思珂 +7 位作者 梁丁宏 黄荣明 崔盈 林青阳 刘美玲 王帅 杨莉 刘小伟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之一,产品碳足迹可以量化垃圾焚烧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选取江西省一个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产品碳足迹值,分析了垃圾焚烧发电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为... 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之一,产品碳足迹可以量化垃圾焚烧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选取江西省一个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产品碳足迹值,分析了垃圾焚烧发电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为降低垃圾焚烧厂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支撑。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以1 kW·h上网电力为功能单位,确定了垃圾焚烧发电的电力产品的生命周期边界。结果表明,1月份单位上网电力的碳足迹为0.841 kg CO_(2)e/(kW·h),单位垃圾碳足迹为342.39 kg CO_(2)e/t,碳足迹结果较低的原因是选取的垃圾热值较低。在各阶段中,垃圾焚烧阶段排放最高,占比达78%。因此,对垃圾焚烧的碳减排工作应该以降低垃圾的直接燃烧碳排放为重点。在运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达到额定负荷,以降低单位碳足迹。此外,还可以通过推行垃圾分类以增加塑料组分回收率,以及推动柴油车改电车等方式实现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全生命周期 垃圾焚烧 温室气体排放 垃圾发电
下载PDF
量子计算在金融市场行业轮动中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吴永飞 王彦博 +2 位作者 刘小伟 杨璇 王一多 《中国金融电脑》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二十大报告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二十大报告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区块链 超级计算机 生物医药 大数据 飞机制造
下载PDF
渭北旱塬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跻初 刘小伟 +3 位作者 邓军 程杰 程积民 郭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目的]探究渭北旱塬区不同年限撂荒地的土壤养分、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渭北旱塬区撂荒地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旱塬不同年限(5 a, 10 a, 20 a, 25 a和33 a)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渭北旱塬区不同年限撂荒地的土壤养分、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渭北旱塬区撂荒地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旱塬不同年限(5 a, 10 a, 20 a, 25 a和33 a)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养分和参与土壤碳(C)、氮(N)和磷(P)循环的5种胞外酶活性,随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学模型和主坐标分析(PCoA)研究不同撂荒年限下土壤养分和胞外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C和N获取酶活性显著减小,而P获取酶活性显著增加;土壤C、N和P含量变化与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随撂荒年限延长,土壤微生物的C限制得到缓解,P限制逐渐加强。PCoA拟合环境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总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含量是驱动酶活性及其计量比变化的关键因子。[结论]撂荒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随撂荒时间延长(20 a以上)会加剧微生物P限制,因此对经过长年撂荒的土地应当适量施用磷肥,以改善其土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不同撂荒年限 土壤酶活性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多元共护:0—3岁婴幼儿照护的公共空间建设研究——基于贵阳市母婴室建设的调查
17
作者 刘小伟 吴再泽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9-15,共7页
通过对贵阳市城市休闲场所、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三类场所的母婴友好设施进行调研发现:“母婴室”的名称标签化,在观念上排除男性进入;母婴室的设计者缺乏专业性;目前没有统一的育婴公共空间建设相关政策。据此,建议将母婴室更名为育婴室... 通过对贵阳市城市休闲场所、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三类场所的母婴友好设施进行调研发现:“母婴室”的名称标签化,在观念上排除男性进入;母婴室的设计者缺乏专业性;目前没有统一的育婴公共空间建设相关政策。据此,建议将母婴室更名为育婴室,以破除“男士止步”的界限、弥补当前育婴公共空间的缺陷,主张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倡导全社会共同守护育婴室,并将其公益性服务与商业引流相结合,推动育婴公共空间人性化、便捷化,顺应当下父母日益突出的育婴需求,促进高质量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共护 婴幼儿照护 公共空间建设
下载PDF
基于新课程改革探究互动式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18
作者 刘小伟 《求知导刊》 2024年第13期140-142,共3页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提高对互动式教学的重视程度,结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活动设计,以乐理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组织鉴赏活动、提出思考问题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提高对互动式教学的重视程度,结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活动设计,以乐理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组织鉴赏活动、提出思考问题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切实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效。分析了互动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作用,阐述了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原则,并探讨了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互动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互动式 高中音乐 鉴赏教学
下载PDF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评价
19
作者 刘小伟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
明确学科本位、学科共通“两个导向”,灵活转化与分解学习主题、学业质量相关要求、关键能力等,设定评价目标。紧扣目标落实评价,需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罗列评价内容,同时借力评价工具,开展多样态评价活动,跟进跨学科学习评价追踪。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跨学科学习 评价实施
下载PDF
碳足迹评估技术及其在重点工业行业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含笑 吴黎明 +7 位作者 林青阳 周烨 罗象 桂志军 刘小伟 单思珂 朱前林 陆诗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01-2218,共18页
我国碳足迹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完善的碳足迹评估体系是我国有效应对复杂国际关系和日益激烈的国际低碳经济竞争、科学推动和引导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有序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碳足迹概念... 我国碳足迹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完善的碳足迹评估体系是我国有效应对复杂国际关系和日益激烈的国际低碳经济竞争、科学推动和引导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有序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碳足迹概念、碳足迹评估方法、碳足迹评估标准、碳足迹评估边界划分及数据获取等。虽然学术上对碳足迹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但更多倾向于从全生命周期来进行阐述,本文从“全生命周期”和“全工艺流程”2个角度对工业产品碳足迹概念进行了补充完善。与投入产出分析法(IOA)相比,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发展相对较为领先,在普适性、系统化、定量化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对产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扩展,但在截断误差控制、数据质量保证和标准体系统一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PAS2050、GHG Protocol和ISO14067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标准,但针对具体的产品门类,还需开展更细化、精准、明确的产品类别评估规范(PCR)。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及碳足迹评估技术在电力、钢铁、水泥、石油和化工等重点工业控排行业的应用进展分析,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国内碳足迹评估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多领域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本土化碳排放数据库尚待完善;高精度、标准化、国际互认的碳足迹评估方法体系尚待构建;碳足迹和碳减排量化评估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碳足迹支撑低碳化方案实施的标志化示范项目较少。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碳足迹评估技术与排放量核算、碳交易研究的结合,产品碳足迹与产品碳标签、绿色产品认证(EPD)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碳足迹评估技术在推动科学有序降碳、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应对贸易壁垒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碳达峰与碳中和 碳足迹评估标准 产品碳足迹 贸易壁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