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价值链视野下的中国产业发展--刘志彪教授访谈 被引量:12
1
作者 苏明 刘志彪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5,共7页
●本刊记者苏明 O刘志彪教授 ●刘老师,您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产业经济研究,学术界对您在中国产业理论与政策方面的贡献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认同。您在不同场合经常提到,您是以产业经济学作为“据点”,不断“侵略”其他学科的。而如今... ●本刊记者苏明 O刘志彪教授 ●刘老师,您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产业经济研究,学术界对您在中国产业理论与政策方面的贡献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认同。您在不同场合经常提到,您是以产业经济学作为“据点”,不断“侵略”其他学科的。而如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持续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程度日益深化,您是从什么角度将经济的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发展联系起来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 中国 教授 刘志 价值链 全球化浪潮 经济研究 产业经济学
下载PDF
以产业分析为基点 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刘志彪教授访谈
2
作者 刘志彪 江静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理论经济学 现实经济问题 产业分析 基点 刘志 《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研究 国家教育部
原文传递
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文章——访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威威 袁品涵 刘志彪 《中国税务》 2020年第11期13-17,共5页
对长三角的区域经济问题,刘志彪有着长期研究和思考,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写制订过程中,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多次参与讨论和调研。"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11月5日... 对长三角的区域经济问题,刘志彪有着长期研究和思考,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写制订过程中,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多次参与讨论和调研。"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庄严宣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问题 长江三角洲区域 长三角一体化 制订过程 刘志彪 南京大学 发展规划纲要 专家咨询委员会
原文传递
营商环境、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现阶段,全球产供链重组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就需要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让一些产业循环留在国内,增强中国在全球产供链体系中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中央做好区域协调的战略准备,将过去地方政府依靠创造优惠政策洼地参与区域竞争,转变为创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实施市场取向的竞争政策;需要让中国的产业政策转型为中央主导型,促进地方产业政策转向鼓励公平竞争和效率竞争;需要通过再造市场规则、融资环境、政府服务环境、司法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管齐下改善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产供链重组 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与产业政策转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志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发展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时间分布上要动态合理地配置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尤其要高度重视用智能化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具体策略上要积极推进针对现有产业的“智改数转网联”三... 发展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时间分布上要动态合理地配置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尤其要高度重视用智能化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具体策略上要积极推进针对现有产业的“智改数转网联”三大行动,尤其要注重“网联”行动;在治理结构上要大力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三类主体,尤其要聚焦上下游互动与市场化治理,以突破各种创新的瓶颈;在动力机制上要努力增强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引擎的动能,尤其要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在要素结构上要充分展现知识、技术、人才三大要素的市场价值,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同时,不仅要在理论上澄清一些认识误区,也要对现有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如从注重产能扩张转向创新支持、从地方主导型转向中央主导型、从挑选“输家赢家”转向创造竞争环境、从补贴生产者转向补贴用户,以防止在实践中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等泡沫化现象与问题,最大限度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 智能化技术 智改数转网联 产业政策
下载PDF
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辨析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孙瑞东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8,238,共8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本文重点从理论角度辨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关键性问题,试图廓清当前社会各界对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本文重点从理论角度辨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关键性问题,试图廓清当前社会各界对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认识误区。新质生产力是以智能技术尤其是“算力”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互为前提、互为补充。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过程则是对产业体系的重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意味着经济战线干、其他战线看,也不等同于先进地区干、落后地区看,在方法上要选择对产业的智改、数转、网联的联合行动。基于我国政府主导发展型体制的特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还要预防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与问题,如针对新质生产力的“新瓶装旧酒”、一哄而上、泡沫化以及新一轮产能过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智能技术革命 产业体系 产业政策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底层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志彪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3,246,共11页
市场扩张与分工发展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两个底层逻辑。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一个以泛化、深化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市场体系,而且它必须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调节功能的超大规模市场,以此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资源配置的基本... 市场扩张与分工发展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两个底层逻辑。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一个以泛化、深化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市场体系,而且它必须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调节功能的超大规模市场,以此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商品、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与竞争秩序,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统一的两个基本规则。行政性分权改革逐步走向经济性分权改革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路径。在当前转型经济的基本格局下,作为次优选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在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基础上,对涉及政府与市场一体化的事务进行分类管理、分别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与分工 超大规模市场 分权改革 合作与竞争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价值链视域下全面推动东北产业链嵌入国内外市场大循环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彪 仝文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过程中,东北地区因开放程度不足等原因,其企业和产业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不断地脱钩和边缘化,这是造成其经济持续衰退的直接原因。目前东北振兴战略和政策在引导东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参与国内外经济... 在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过程中,东北地区因开放程度不足等原因,其企业和产业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不断地脱钩和边缘化,这是造成其经济持续衰退的直接原因。目前东北振兴战略和政策在引导东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参与国内外经济循环方面存在着某些需要强化的重要的薄弱环节。建议国家按性质对东北当前的重要产业进行分类并精准施策,把战略重心和政策资源集中在推动东北产业链与国内外产业链的嵌入、连接和协调上,集中在东北制造业重要产业链“链主”的形成上,促进东北经济深度嵌入国内外大循环并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全球价值链 国内价值链 产业链嵌入
下载PDF
以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彪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1,共7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命题。以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在于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及时调整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以塑造新型的生产关系。其中,制度创新是以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命题。以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在于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及时调整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以塑造新型的生产关系。其中,制度创新是以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与核心。在大力推动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过程中,要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社会资本和人才资本进入产业部门,大力推动创新资本和顶尖高级人才进入科技部门,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人才链之间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制度创新 生产要素配置
下载PDF
以产业链政策为中心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彪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7-102,共6页
产业链政策是基于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由其他各种相关经济政策合成的综合性经济政策。实施全方位、系统性、合成式的产业链政策,有利于协调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内在冲突,重塑我国国内垂直分工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 产业链政策是基于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由其他各种相关经济政策合成的综合性经济政策。实施全方位、系统性、合成式的产业链政策,有利于协调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内在冲突,重塑我国国内垂直分工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与全球产业链集群。以产业链政策为中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可以按照“点、线、面、体”四位一体的思路,重点打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促进区域间经济循环的堵点与卡点,推动建设区域间产业链的协调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推动建设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与全球产业链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区域政策 产业链政策 中部地区崛起
下载PDF
基于扩大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彪 郭梦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战略倍增选择。从动态演进的视角看,“需求-创新”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实施基于扩大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探索这一... 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战略倍增选择。从动态演进的视角看,“需求-创新”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实施基于扩大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探索这一良性互动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要依托国内市场高水平“引进来”,背靠国内市场大规模地“走出去”,在开放中实施基于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水平开放
下载PDF
统筹推进“三大任务”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彪 孙瑞东 《群众》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大力鼓励以网力、算力为典型代表的产业进行科技创新,给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大力鼓励以网力、算力为典型代表的产业进行科技创新,给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和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新动能 颠覆性技术 三大任务 理论逻辑 前沿技术 政策路径 统筹推进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与破解路径
13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5,共13页
探究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和破解路径,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当前,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不仅表现为产业同构和产能相对过剩,而且... 探究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和破解路径,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当前,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不仅表现为产业同构和产能相对过剩,而且还包含了技术、市场、制度维度的新内涵。本文基于“技术—市场—制度”三维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发生机制主要表现为:在技术维度上,存在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等技术陷阱;在市场维度上,存在影响国内国际市场供给侧与需求侧均衡的结构性矛盾;在制度维度上,存在影响国内产业循环和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基于此,防止中国制造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在科技创新方面,应为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夯实长期物质基础、注入长期转型力量、提供长期系统支撑;在市场创新方面,应为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激活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潜能;在制度创新方面,应创新产业政策设计和实施方法,为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建章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内卷式”恶性竞争 中等技术陷阱 创新 产业政策
下载PDF
新型支柱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与政策选择
14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孙瑞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时期,新型支柱产业是构筑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新优势的主阵地。经过测算梳理,我国“十五五”期间能够成长为新型支柱产业的有五大产业赛道,即数字技术相关产业赛道,大健康及生命科学领域相关赛道,新材料、新能...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时期,新型支柱产业是构筑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新优势的主阵地。经过测算梳理,我国“十五五”期间能够成长为新型支柱产业的有五大产业赛道,即数字技术相关产业赛道,大健康及生命科学领域相关赛道,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性产业赛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赛道,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赛道。构筑上述新型支柱产业,我国在体制、需求、供给、人才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但同时也面临未来技术不确定性、市场分割抑制规模经济、制度刚性引发产能泡沫化、顶尖人才匮乏导致创新不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等诸多风险挑战。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我国新时期新型支柱产业,需要着力于向“内”实施主场全球化、向“智”推动产业智能化、向“绿”加快产业绿色化、向“高”促进产业高端化、向“聚”加强产业集群化五大主攻方向以及相对应的五项重点任务,更需要从产业链政策、市场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五个方面系统性部署政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支柱产业 产业体系 政策选择 算力
下载PDF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的机制及路径
15
作者 刘志彪 孔令池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2,共9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了旧生产力格局在时空上的限制,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商品要素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分工和国际国内市场的拓展。作为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 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了旧生产力格局在时空上的限制,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商品要素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分工和国际国内市场的拓展。作为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从信息提供、供求引导、激励机制、收入分配等诸多方面拉动或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三个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内涵在于,推动供给升级与需求升级相互匹配。促进需求升级应聚焦于扩大有效投资创造新需求、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创新消费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运用现代工业化思维和工业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技改升级,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发挥优质企业在畅通供需循环方面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新质生产力 需求侧 供给侧
下载PDF
构建就业友好型产业政策:理论逻辑与改革取向
16
作者 刘志彪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255,共8页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需要经济政策之间实现协调联动。从中长期看,除了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会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矛盾外,供给面的产业政策可能是对就业状态影响最大...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需要经济政策之间实现协调联动。从中长期看,除了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会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矛盾外,供给面的产业政策可能是对就业状态影响最大的政策变量之一。过去的产业政策因带有浓厚的赶超经济色彩,在实施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就业优先的目标要求,因此不具有就业友好型的内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解决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民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就业岗位的维持与创造,不应该仅仅依靠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来解决,更不应该用牺牲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去换取,而应该依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综合化、系统性地解决。展望未来,中国就业友好型产业政策设计,应充分考虑政策的就业基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经济政策间的协同等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友好型产业政策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探索省域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与时代价值——评《省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京沪苏浙鲁粤六省市的分析》
17
作者 刘志彪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69,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在国家层面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与基本特征,为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科学概念铸就了思想理论基础。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化一般都是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在国家层面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与基本特征,为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科学概念铸就了思想理论基础。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化一般都是在国家层面上追求的目标,作为空间尺度较小的省域现代化问题,是不是可以成立或存在?如果可以,那么它与国家现代化有何联系与区别?省域现代化有何特点?推进的进程从何入手?有哪些现实的案例、实在的推进战略与有效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思想理论基础 空间尺度 科学概念 推进战略 联系与区别 省域
下载PDF
经济循环、价值链重构与东北工业振兴 被引量:2
18
作者 仝文涛 刘志彪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84,共23页
本文探究了在中国加入全球经济循环的背景下东北工业的衰退现象,并利用1987-2015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分解了东北工业的区际贸易和产值。研究发现:从区域联动视角来看,我们通过对东北工业区际贸易中增加值份额、互动和流动形式等... 本文探究了在中国加入全球经济循环的背景下东北工业的衰退现象,并利用1987-2015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分解了东北工业的区际贸易和产值。研究发现:从区域联动视角来看,我们通过对东北工业区际贸易中增加值份额、互动和流动形式等指标的动态研究,证实了东北工业在国内价值链上被边缘化这一事实;从空间依存视角来看,东北工业表现出“生产-消费”自循环特点。此外,东北与国内其他地区在工业生产中呈现出强烈的“溢出不对称”现象及“高敏感低分散”特征,反映出东北工业在国内价值链上的弱化趋势。经验研究表明,在国内价值链上被边缘化这一问题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东北工业衰退和“振而不兴”困境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边缘化 作用机制 新发展格局 东北工业振兴
下载PDF
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 被引量:68
19
作者 刘志彪 刘晓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10,共6页
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和贸易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相对较高。随着中国加入WTO ,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战略模式将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对此 ,... 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和贸易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相对较高。随着中国加入WTO ,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战略模式将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对此 ,中国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跨国公司 中国 经济全球化 WTO 企业 生产模式 贸易模式
下载PDF
我国产业行政垄断的制度成本估计 被引量:39
20
作者 刘志彪 姜付秀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7,共7页
改革开放的 2 0年里 ,我国产业行政垄断的格局基本被打破。但是像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垄断程度仍旧很高 ,仍存在极高的进入壁垒 ,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制度成本 ,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本文通过对行政垄断的制度... 改革开放的 2 0年里 ,我国产业行政垄断的格局基本被打破。但是像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垄断程度仍旧很高 ,仍存在极高的进入壁垒 ,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制度成本 ,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本文通过对行政垄断的制度成本的最低限和最高限的测量 ,分析行政垄断对经济社会的危害 ,从而说明了打破行政垄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垄断 福利净损失 制度成本 中国 行业垄断 危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