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科学高效安全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姚月明 蔡玉生 +4 位作者 许学前 沈明星 邱枫 刘震美 陆增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11,共5页
传统的水稻氮肥施用技术 ,虽对增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施氮水平居高不下 ,施氮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对水环境污染严重。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氮肥施用水平已较高 ,继续增加氮肥投入 ,主要增加的是水稻生物产量 ,经济系数和施氮效益反而下... 传统的水稻氮肥施用技术 ,虽对增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施氮水平居高不下 ,施氮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对水环境污染严重。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氮肥施用水平已较高 ,继续增加氮肥投入 ,主要增加的是水稻生物产量 ,经济系数和施氮效益反而下降。水稻亩产 6 5 0kg以上 ,每千克纯氮生产稻谷在 30kg以上 ,适宜的氮肥用量为每亩 1 8~ 2 0kg纯氮 ;在群体质量栽培条件下 ,应采用“前稳、中控、后重”施肥技术 ,掌握“施足基肥 ,少施或不施促蘖肥 ,控制保蘖长粗肥 ,重施促花肥 ,看苗巧施保花肥”运筹要点 ;基肥全层湿施法与传统的面施法比较 ,具有节省氮肥、增产稻谷、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优点 ;移栽至生长前期的氮肥施用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时期 ,采用基肥全层湿施法代替传统的面施法 ,可使进入稻田周围水体的NH4-N减少 6 0 %~ 7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运筹技术 施肥方法 施肥量
下载PDF
水稻磷钾肥运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振飞 刘震美 +1 位作者 高文伟 李梅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55,57,共3页
通过磷、钾肥运筹试验,探索了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群体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前期施用氮、磷肥,后期施用氮、钾肥为理想的肥料运筹方法。明确了后期增施钾肥的肥效显著,田间表现为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粒重,后期清秀... 通过磷、钾肥运筹试验,探索了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群体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前期施用氮、磷肥,后期施用氮、钾肥为理想的肥料运筹方法。明确了后期增施钾肥的肥效显著,田间表现为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粒重,后期清秀活熟,有利于达到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钾肥 肥效 水稻 施肥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抗性同步筛选在非温室加代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二男 杜坚元 +7 位作者 朱金龙 蒋伯章 汤伯伟 张雪明 刘震美 吴建民 钱明华 沈小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37,共3页
作者从1984~1989年将稻瘟病抗性筛选与水稻非温室加代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苗期人工喷雾接种和穗期自然诱发鉴定,F_2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累计筛选出中抗以上组合167个和材料426份,分别占筛测总数的68.44%和67.83%;并育成了89-15(8204... 作者从1984~1989年将稻瘟病抗性筛选与水稻非温室加代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苗期人工喷雾接种和穗期自然诱发鉴定,F_2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累计筛选出中抗以上组合167个和材料426份,分别占筛测总数的68.44%和67.83%;并育成了89-15(8204/早单八)等丰产、早熟、抗病的新品系。实践证明,在水稻非温室加代过程中,采用稻瘟病抗性同步筛选,可增强选择压力,逐步去除感病个体,使抗病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逐代增加,如结合农艺性状的选择,可加快早熟、丰产、抗稻瘟病新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加代育种 抗病性
下载PDF
低洼圩区油菜田沟深沟距的产量效应
4
作者 刘震美 吴建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0-32,共3页
低洼圩区油菜田沟深沟距的产量效应刘震美,吴建明(昆山市农技推广中心215300)油菜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历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由于境内湖荡棋布、港河纵横,约有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分布在碟形洼地圩区。这类低洼圩区... 低洼圩区油菜田沟深沟距的产量效应刘震美,吴建明(昆山市农技推广中心215300)油菜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历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由于境内湖荡棋布、港河纵横,约有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分布在碟形洼地圩区。这类低洼圩区土壤因长期冷浸,水稻换茬后通透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菜田 沟深 沟距 产量 栽培
下载PDF
水稻非温室加代技术及其应用
5
作者 郭二男 杜坚元 +11 位作者 朱金龙 王建平 钟达兴 端木银熙 孙玉英 高树人 刘震美 吴建明 钱明华 蒋伯章 汤伯玮 沈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8-36,共9页
作者在1984~1995年自然条件下,结合短光照处理,研究水稻一年二代、二年四代的加代季节安排;短光处理的时期和时间;休眠期的破除方法以及短光条件下的生育期、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性等问题。提出了水稻的非温室加代技术... 作者在1984~1995年自然条件下,结合短光照处理,研究水稻一年二代、二年四代的加代季节安排;短光处理的时期和时间;休眠期的破除方法以及短光条件下的生育期、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性等问题。提出了水稻的非温室加代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到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只要注意选配合适的亲本,灵活运用混合、改良集团或单粒种子选择方法,结合猪瘟病的同步筛选,据统计12年中共进行非温室加代的材料有1739个组合,5318份,目前,已经选育出一些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的新品种(系),并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通过试验改进和完善,提出了一套非温室加代育种程序。实践证明,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非温室加代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温室加代技术 新品种 选育
下载PDF
城市行囊
6
作者 刘震美 马兆骏 《北方音乐》 1992年第3期19-20,共2页
下载PDF
杂交粳稻分蘖成穗特征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建明 刘震美 +1 位作者 陈群 翁小妹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群体质量 杂交粳稻 分蘖成穗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