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检测阴性设计的宁波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褚衍茹 童峰 +7 位作者 易波 雷松 张言武 顾晓敏 劳旭影 王海波 倪红霞 张栋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 分析宁波市≥65岁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VE),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流行性感冒流行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市4家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65岁,且符合本地流行... 目的 分析宁波市≥65岁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VE),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流行性感冒流行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市4家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65岁,且符合本地流行性感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信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并进行分型;基于检测阴性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探究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流行性感冒疫苗VE。结果 收集ILI病例1111例,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主要为70~79岁(47.61%,529/1 111),有基础疾病者66.52%(739/1 111)。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率为16.65%(185/1 111),其中以A型H1N1为主,占77.30%(143/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80岁和当季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ILI病例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保护因素(均P<0.05)。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率为32.49%(361/1111),疫苗总体VE为77.50%(95%CI:63.70%~86.00%),其中对A型H1N1、A型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的VE分别为78.80%(95%CI:63.10%~87.80%)、76.40%(95%CI:-3.00%~94.60%)和49.00%(95%CI:-53.00%~83.00%);70~79岁VE最好,为82.20%(95%CI:65.60%~90.70%)。结论 流行性感冒疫苗对≥65岁老年人具有较好的VE,且不同年龄段人群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疫苗 保护效果 老年人
下载PDF
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多病原流行特征分析
2
作者 褚衍茹 雷松 +6 位作者 劳旭影 张言武 廖晟宇 吴宪昊 李永东 高鑫阳 张栋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9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探讨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的病原谱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6日(第45周)至2024年5月12日(第18周)宁波市5家哨点医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989例,住院部收治的严重... 目的探讨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的病原谱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6日(第45周)至2024年5月12日(第18周)宁波市5家哨点医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989例,住院部收治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508例,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对所有样本进行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1497例呼吸道病原体核酸阳性检出率为58.98%(883/1497),阳性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病原分别是流感病毒(25.78%,386/1497)、肺炎支原体(11.69%,175/1497)和肺炎链球菌(10.15%,152/1497)。6~14岁病例病原阳性检出率最高(72.34%,272/376),65岁及以上病例阳性检出率最低(38.35%,102/266)。11.82%(177/1497)病例为2种及以上病原混合感染。门急诊病例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32.96%,326/989)、肺炎链球菌(10.52%,104/989)和新型冠状病毒(8.19%,81/989);住院病例病原体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肺炎支原体(25.59%,130/508)、流行性感冒病毒(11.81%,60/508)和肺炎链球菌(9.45%,48/508)。结论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ARI病例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儿童和青少年合并感染检出率更高,建议进一步强化流行性感冒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多病共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宁波市2005—2020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劳旭影 陈奕 +3 位作者 龚逸颖 丁克琴 焦素黎 谢蕾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8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5-2020年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宁波市两家哨点医疗机构(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集2005-2020年流感样病例(ILI...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5-2020年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宁波市两家哨点医疗机构(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集2005-2020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005-2020年哨点医院报告ILI数431075例,其中0~4岁最多(60.84%),其次5~14岁(19.91%),60岁及以上最少(1.92%)。1月份达到最高水平(5.40%),此后随着月份逐渐降低,7及8月份有回升的趋势,9月份开始再次降低,11月份重新开始上升,呈现冬春季节及夏季的“双峰状”流行趋势。分离得到的甲型H3流感病毒株型最多,标本阳性数为891例(38.01%);其次为甲型H1流感病毒株型,标本阳性数为817例(34.85%);乙型流感病毒株型标本阳性数为621例(26.49%)。甲型流感病毒株为主要的优势病毒株,在冬春季节以及夏季变化趋势同总分离标本阳性数一致,而乙型流感病毒株只在冬春季节呈现比较明显的高峰,在夏季没有明显的流行。结论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监护者和学校机构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对流感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增强儿童的流感疫苗覆盖率,是流感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病毒 监测
下载PDF
宁波市2004~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海波 劳旭影 毛国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326-327,共2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4~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宁波市...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4~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宁波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9起,发病人数4068人,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起数的81.3%和发病人数的70.8%。乡村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传染病暴发疫情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发生起数较多的疾病依次为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 学校
下载PDF
宁波市1例Omicron变异株重复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
5
作者 陶臻博 陈奕 +8 位作者 毛洋 雷松 褚衍茹 张言武 吴宪昊 王海波 劳旭影 顾晓敏 张栋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9期1244-124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二次感染是一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二次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两次感染的时间间隔、二次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二次感染的高危人群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由于国内外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差异,国外已有较多关于二次感...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二次感染是一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二次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两次感染的时间间隔、二次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二次感染的高危人群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由于国内外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差异,国外已有较多关于二次感染的文献报道[1]。本研究拟分析宁波市2022年12月报告的1例先后感染Omicron变异株不同进化分支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旨在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二次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特征 冠状病毒感染 时间间隔 文献报道 高危人群
下载PDF
宁波市2007年-2011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劳旭影 贺天锋 +1 位作者 焦素黎 王海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786-2788,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2007年-2011年流感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宁波市流感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和夏季,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 目的了解宁波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2007年-2011年流感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宁波市流感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和夏季,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全部流感病例的80%以上;连续5年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82247例;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663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627株,其中季节性A(H1N1)型59份,A(H3N2)型244份,甲型H1N1型222份,乙型102份。结论 2007年和2009年宁波市流感的流行强度较高,而2008年、2010年-2011年流感的流行情况较为平静。加强对非学龄儿童监护者和学校机构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对流感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 监测
原文传递
宁波市流行性感冒相关超额死亡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劳旭影 焦素黎 +1 位作者 纪威 易波 《预防医学》 2016年第10期1010-1013,1018,共5页
目的评估2010—2014年宁波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情况,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率差模型方法,分析2010—2014年宁波市的死亡数据和流感监测数据,估计流感流行导致的流感和肺炎(PI)、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RC)、... 目的评估2010—2014年宁波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情况,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率差模型方法,分析2010—2014年宁波市的死亡数据和流感监测数据,估计流感流行导致的流感和肺炎(PI)、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RC)、缺血性心脏病(IH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全死因(AC)这5种死因的超额死亡率。结果 2010—2014年宁波市流感活动占优势时期(P1时期)共37周;其中2010—2013年流行优势毒株分别为B型、H1N1、B型和H3N2,2014年为H1N1和H3N2。2010—2014年宁波市全人群AC平均每周超额死亡率为2.54/10万;各年份全人群AC超额死亡率分别为12.66/10万、15.19/10万,27.86/10万、12.66/10万和25.32/10万;全人群5种死因(PI、RC、IHD、COPD和AC)年平均超额死亡率分别为1.68/10万、12.83/10万、1.34/10万、0.84/10万和18.74/10万;各年度均以RC超额死亡率最高;≥65岁人群5类死因年平均超额死亡率均高于全人群平均水平,0-4岁人群5类死因的年平均超额死亡率均低于全人群平均水平。结论宁波市流感活动占优势时期主要在冬春季,≥65岁老年人以及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因流感引起的超额死亡较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超额死亡率 率差模型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丁克琴 易波 +4 位作者 陈奕 王爱红 劳旭影 董红军 许国章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对浙江省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传染病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指标,为疫情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分析,包括聚集性病例特征、传播方式、罹患情况等... 目的对浙江省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传染病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指标,为疫情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分析,包括聚集性病例特征、传播方式、罹患情况等,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潜伏期和代间距进行估算。结果宁波市自1月21日报告首例病例,截至3月10日,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2起,累计报告聚集性病例166例,其中确诊病例137例,无症状感染者29例。聚集性病例中女性占63.25%(105/166),≥50岁病例占59.64%(99/166);经家庭、亲戚朋友、同事、聚众活动以及高风险地区暴露感染的比例分别为40.96%(68/166)、 10.84%(18/166)、 1.81%(3/166)、24.10%(40/166)和22.29%(37/166)。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总罹患率为6.70%(166/2 478)。22起聚集性疫情涉及41个家庭病例聚集,家庭续发率为57.27%(87/152)。经推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潜伏期2~21 d,中位数5 d,众数3 d,均数7.11 d;代际间距1~21 d,中位数6 d,众数3 d,均数7 d。结论家庭聚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主要表现形式,潜伏期病例和隐性感染者可作为传染源导致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家庭聚集 潜伏期 代际间距
原文传递
宁波市气温与流感样病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奕 陆蓓蓓 +3 位作者 劳旭影 易波 王思嘉 许国章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宁波市气温对居民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发病影响。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控制时间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大气污染和其它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分析2... 目的研究宁波市气温对居民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发病影响。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控制时间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大气污染和其它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分析2011—2016年宁波市日均气温与居民每日ILI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宁波市日均气温与每日ILI发病人数的关系曲线呈"V"型,最小发病效应温度为26.0℃;ILI发病存在一定的冷效应和热效应,滞后21d累积效应的RR(95%CI)分别为2.771(95%CI:1.806~4.250)和1.419(95%CI:1.137~1.772)。结论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宁波市居民ILI发病风险,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降低ILI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流感样病例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归因风险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07-2010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贺天锋 许国章 +3 位作者 易波 杨天池 王海波 劳旭影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9-1090,共2页
目的探讨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个案、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机构... 目的探讨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个案、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017例。4-7月共报告病例5 817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72.56%。2~5岁儿童是幼托机构主要发病人群(80.91%),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疫情高发趋势提前,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程度逐年增高。肠道病毒EV71型是主要的病毒株。结论宁波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明显,发病高峰为4-7月,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幼托机构成为新的高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学生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传播媒介调查 被引量:7
11
作者 易波 徐荣 +1 位作者 劳旭影 王海波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出现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分析宁波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CO_2诱蚊灯法调查宁波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结果200...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出现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分析宁波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CO_2诱蚊灯法调查宁波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结果2005-2012年宁波市累计报告11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人性病例,其中25~50岁有8例,男女性别比为1.75:1。患者职业分布以商务人员为主(36.37%)。白纹伊蚊是宁波市登革热传播主要媒介蚊种。结论宁波市白纹伊蚊广泛存在,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存在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做好蚊类监测,预防登革热流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 病媒生物 密度监测
原文传递
宁波市H1N1型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翔 董红军 +3 位作者 方挺 胡逢蛟 刘建毅 劳旭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2004-2008年流感流行状况和H1N1型流感变异情况,探索流行规律并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监测哨点,采用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流行病学监测指标,并对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或含漱液标本进行病毒...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2004-2008年流感流行状况和H1N1型流感变异情况,探索流行规律并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监测哨点,采用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流行病学监测指标,并对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或含漱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2004年1月-2008年12月,宁波市4家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99 333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波动在0.77%-11.66%,平均为4.49%(99 333/2 210 318);共送检流感样病例标本5 78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686株,平均分离率为11.86%(4.14%-22.32%),其中甲1型163株,甲3型492株,乙型31株。宁波市流感活动的季节性规律表现为每年春末(3-4月)和初秋(8-9月)2个ILI%高峰。2006年流行的H1N1亚型与H1N1疫苗株NewCaledonia/20/1999在血凝素蛋白重链(HA1)区氨基酸的差异为7个,2008年流行的H1N1亚型与H1N1型疫苗株Brisbane-59-2007比较,差异已达到6个位点以上。结论ILI%的异常变化与流感病毒变异活动有关;H1N1型流感毒株变异活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 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监测 流感病毒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流行区间法的浙江省宁波市冬春季流行性感冒流行强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克琴 谷少华 +4 位作者 劳旭影 陈奕 焦素黎 董红军 易波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利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季节流行强度,建立流感监测预警机制,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宁波市2013-2018年冬春流感流行季(第40周至次年第20周)病毒检出阳性率为基线数据,建立MEM模型... 目的利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季节流行强度,建立流感监测预警机制,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宁波市2013-2018年冬春流感流行季(第40周至次年第20周)病毒检出阳性率为基线数据,建立MEM模型,分析宁波市2018-2019年冬春流感流行季的流行强度。结果 2018-2019年宁波市冬春季流感流行期开始阈值为22.68%,流行结束阈值为23.32%。2018年第40周到2019年第1周为流行前期;在2019年第2周流感突破流行开始阈值进入低流行阶段;从第3周开始达到中等流行强度;第8-9周,宁波市流感进入高流行阶段;第10-14周流行降低为中流行强度;第14-18周再降为低流行强度;第19周以后处于流行后期。本次建立的MEM模型灵敏度为80.04%,特异度为87.18%,拟合优度较好。结论利用MEM建立流感预警模型,可计算流感流行开始时间和流行强度,并能直接评价模型优劣,为流感流行的早期识别和预警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预警 流行强度 阈值 移动流行区间法
原文传递
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发病率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奕 纪威 +5 位作者 劳旭影 李巧方 王海波 张栋梁 丁克琴 易波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11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基于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估算2018-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季的真实发病数和发病率,评估流感真实发病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基于宁波市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和流感监测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获... 目的基于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估算2018-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季的真实发病数和发病率,评估流感真实发病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基于宁波市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和流感监测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获取全区所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诊记录,结合流感核酸阳性率,估算北仑区2018-2019年流行季流感的真实发病数和发病率。结果经估算,宁波市北仑区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流感发病人数约为27 683~115 123人,流感发病率约为4.14%~17.23%,显著高于法定报告发病数。其中0~4岁组发病率最高,为29.28%~76.81%;其次5~14岁组,发病率为17.31%~46.61%。流感估算发病数与法定报告发病数流行趋势高度一致,有统计学意义(rs1=0.914,rs2=0.923,P值均<0.001)。结论区域流感发病率显著高于法定报告发病率,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两个人群是重点防控人群,扩大和提高这两个年龄组流感疫苗的覆盖率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发病率 估算 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宁波市登革热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奕 易波 +4 位作者 劳旭影 董莹 丁克琴 张栋梁 许国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85-388,480,共5页
目的评估2018年宁波市登革热疾病经济负担,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一定的量化依据。方法选取在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隔离治疗的40例登革热新发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病例就医经过、治疗费用、间接费用、... 目的评估2018年宁波市登革热疾病经济负担,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一定的量化依据。方法选取在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隔离治疗的40例登革热新发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病例就医经过、治疗费用、间接费用、医保报销比例等信息,估算登革热病例的经济负担。结果 40例病例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为8(6~9)d;人均登革热疾病经济负担为3 718.16(2 453.19~5 536.46)元,其中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为2 253.75(767.16~3 606.54)元,间接疾病经济负担为1 701.36(1 432.72~1 813.29)元,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占疾病经济负担中较大的比重。总体经济负担约为26.03(17.17~38.76)万元,其中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为15.78万元,间接疾病经济负担为11.91万元。40例登革热病例的医保参保率为72.50%,直接医疗经济负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疾病经济负担与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存在负相关,医保报销比例越高,直接医疗经济负担越低(P<0.05)。结论宁波市登革热疾病经济负担较高,应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降低患者的直接医疗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疾病经济负担 医保参保率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11年-2013年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带毒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贺天锋 钱旭君 +3 位作者 谢蕾 劳旭影 易波 许国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855-2857,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人群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分析。结果密切接触人群中肠道病毒感染率平均为27.59%,不同年份密切接触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了解宁波市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人群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分析。结果密切接触人群中肠道病毒感染率平均为27.59%,不同年份密切接触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P<0.05),不同亲缘关系的密切接触者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2,P<0.05),不同年龄组密切接触人群肠道病毒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9,P<0.05),不同流行时期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P<0.05)。不同性别组间肠道病毒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病人密切接触人群中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患者的隔离管理及密切接触人群的自我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密切接触者 肠道病毒
原文传递
宁波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扩大流感疫苗接种社区干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栋梁 劳旭影 +5 位作者 易波 董红军 陈奕 丁克琴 王海波 许国章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试点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为流感疫苗接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社区干预试验,比较干预前后不同人群的接种率、因呼吸... 目的研究扩大试点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为流感疫苗接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社区干预试验,比较干预前后不同人群的接种率、因呼吸道疾病就诊次数等指标差异,并对未接种人群进行回访调查。结果试点地区干预后目标人群接种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干预第一年和第二年接种率分别为19.08%和18.26%,高于相邻非试点乡镇。目标人群因上呼吸道疾病就诊的人均门诊次数由3.07次下降到0.5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P<0.01)。回访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未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自认身体好,无须接种"及"不相信医务人员接种建议",另有43.62%的老年人愿意在下一接种季节接种流感疫苗。结论扩大流感疫苗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目标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因上呼吸道疾病门诊就诊次数,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流感 疫苗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08-2011年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贺天锋 许国章 +6 位作者 易波 杨天池 陈奕 王海波 劳旭影 张姝 倪红霞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宁波市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1年宁波市3岁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个案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宁波市社区散居儿童共报告手足口病20 83... 目的:探讨宁波市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1年宁波市3岁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个案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宁波市社区散居儿童共报告手足口病20 838例,其中重症病例149例,死亡7例,报告发病率为1 759/10万,病死率为0.03%。发病高峰为4-7月份,男性多于女性,城郊部发病率最高。肠道病毒EV71型为优势病毒株,但不同类型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相对于普通病例,重症病例肠道病毒EV71阳性的危险度为1.47。结论:近年来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上升明显,城郊部是防控重点区域,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是控制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散居儿童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09年甲型H_1N_1流感流行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易波 方挺 +2 位作者 周爱明 劳旭影 毛国华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8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2009年 流行特征 宁波市 输入性病例 不明原因 报告病例 墨西哥
原文传递
移动流行区间法在宁波市冬春季流感流行强度预警中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克琴 谷少华 +3 位作者 劳旭影 陈奕 易波 许国章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7-822,共6页
目的探索移动流行区间法(MEM)在浙江省宁波市冬春季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强度预警中的应用,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5月宁波市2家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的流感监测数据,最终选择2013年1月—2019年12... 目的探索移动流行区间法(MEM)在浙江省宁波市冬春季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强度预警中的应用,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5月宁波市2家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的流感监测数据,最终选择2013年1月—2019年12月的冬春季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建立MEM模型,对宁波市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2019年第40周至2020年第20周)开始、结束以及流行强度进行分析,并与实际流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MEM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宁波市2013—2022年流感病毒分为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以Victoria株和Yamagata株为主),分别占24.59%、37.03%和38.38%;本研究建立的MEM模型参数δ为2.7,灵敏度为87.97%,特异度为87.68%,约登指数为0.76,拟合优度最高;经MEM模型拟合,2019—2020年流感季流行开始阈值为22.76%,流行结束阈值为25.05%,中流行强度阈值为43.18%,高流行强度阈值为63.22%,极高流行强度阈值为74.83%;2019年第40周至第48周为流行前期,在2019年第49周流感突破流行开始阈值进入低流行阶段,从第51周开始达到中等流行强度一直持续到2020年第3周,2020年第4周后再降为低流行强度;2020年第7周以后处于流行后阶段,第10周流感流行结束;2019—2020年与2013—2019年比较,流感流行季的开始时间提前了1周,但流行结束时间提前了3周。结论MEM模型在宁波市冬春季流感流行早期识别和流行强度预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行强度 预警 移动流行区间法(MEM)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