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46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匡威 谭家莉 +3 位作者 张红梅 段建民 汪维健 李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413-41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46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检测成骨分化早期标志物Runx 2的变化,观察BMSC体外成骨分化,利用miRNA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iRNAspecific qPCR)观察miR-146a... 目的探讨miR-146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检测成骨分化早期标志物Runx 2的变化,观察BMSC体外成骨分化,利用miRNA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iRNAspecific qPCR)观察miR-146a的变化情况,并干预miR-146a表达,明确miR-146a对BMSC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的BMSC体外培养体系,该细胞能够成功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随着成骨分化,miR-146a水平降低,过表达miR-146a,成骨分化早期标志分子Runx 2表达降低;转染miR-146a拮抗体antago-miR-146a可以补救Runx 2表达的降低。结论 miR-146a负向调控BMSC成骨分化,拮抗miR-146a可以补救BMSC成骨分化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MIR-146A RUNX2
下载PDF
髁状突骨折3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匡威 刘彦普 +4 位作者 谭家莉 何黎升 商洪涛 赵晋龙 周树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单侧髁状突骨折固定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1984/2003单侧髁状突骨折患者184例病例资料,利用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axillofacial injury severity score,MISS)系统将患者伤情分成轻度(≤20分)、中度(≤40分)... 目的:比较3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单侧髁状突骨折固定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1984/2003单侧髁状突骨折患者184例病例资料,利用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axillofacial injury severity score,MISS)系统将患者伤情分成轻度(≤20分)、中度(≤40分)、重度(>40分)3层,并将各层分成不锈钢丝固定组、克氏针固定组、接骨板固定组,分别通过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不同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并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4例患者术后颌间牵引时间接骨板固定组在轻、中、重度伤情中分别为5.3,7.7,15.3d,均短于不锈钢丝固定组和克氏针固定组(P<0.05);重度伤情中接骨板固定组的升支高度恢复要优于克氏针固定组(P<0.05);中、重度伤情中咬合关系正常率最高的是接骨板固定组,均优于不锈钢丝固定组(P<0.05).结论:接骨板固定组术后颌间牵引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在咬合关系上优于不锈钢丝固定组,在升支高度的恢复上优于克氏针固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固定术 上颌面部损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下载PDF
髁突骨折4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匡威 何黎升 +2 位作者 刘彦普 赵晋龙 周树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对本院1984-2003年20a间498名髁突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20年 间498名髁突骨折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特点以及合并损伤情况。结果:髁突骨折男性多于女性,发病 年龄高峰为21-30岁,原因以交通事故... 目的:对本院1984-2003年20a间498名髁突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20年 间498名髁突骨折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特点以及合并损伤情况。结果:髁突骨折男性多于女性,发病 年龄高峰为21-30岁,原因以交通事故居多,占47.99%。髁突颈部是最常见骨折部位,骨折片成角移位达56. 03%,下颌骨颏部是伴发髁突骨折最常见的部位。结论:髁突骨折中男性好发,交通事故是首要原因,髁突颈部最 易发生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关节 骨折 流行病学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匡威 段建民 +7 位作者 汪维健 谭家莉 王桥 李潇 何黎升 商洪涛 赵晋龙 刘彦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观察期内不经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较术前口腔功能间隙测量值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口腔功能间隙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可使口腔功能间隙明显减小,术后应防止发生舌咽功能紊乱,并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
下载PDF
不同应力条件对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命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匡威 谭家莉 +3 位作者 张红梅 段建民 汪维健 李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对体外培养成肌细胞施加不同牵张应力后细胞命运的改变,为临床合理施加矫形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Flexer cell细胞加力仪器与弹性加力板对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施加不同频率、幅度的牵张应力,形变量代表应力幅度。通过... 目的:探讨对体外培养成肌细胞施加不同牵张应力后细胞命运的改变,为临床合理施加矫形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Flexer cell细胞加力仪器与弹性加力板对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施加不同频率、幅度的牵张应力,形变量代表应力幅度。通过MTT实验和PARP剪切实验测定在受到不同大小的牵张应力作用下(0%,5%,10%,15%,20%/10 cycles/min)的C2C1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通过检测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分析应力条件下细胞分化状态的改变。结果:5%的周期性应力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同时抑制分化培养基诱导的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yogenin等的表达。当牵张应力大于10%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DNA断裂。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牵张应力大于10%后,细胞内开始出现大量的PARP剪切产物,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多。当周期性牵张应力超过15%10cycles/min时,整体存活细胞数明显降低。结论:高强度牵拉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整体细胞数的减少,可能不利于组织的重塑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牵张应力 凋亡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iR203的差异及其对细胞增殖的调控
6
作者 匡威 谭家莉 +5 位作者 段建民 汪维健 李潇 王桥 李洪涛 刘琴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5-1078,1096,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iR203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分离培养4周龄和18~24月龄的Balb/c小鼠BMSCs,对比不同年龄小鼠BMSCs增殖潜能的差异,并检测不同年龄小鼠BMSCs中miR-20...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iR203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分离培养4周龄和18~24月龄的Balb/c小鼠BMSCs,对比不同年龄小鼠BMSCs增殖潜能的差异,并检测不同年龄小鼠BMSCs中miR-203的表达变化差异,从而探讨miR-203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调节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根据干细胞贴壁特性获得了稳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在分化诱导条件下可获得经茜素红染色呈红色结节及油红O 染色显示有脂质沉淀,且成骨诱导后Ⅰ型胶原蛋白显著表达。在增殖条件下,与年轻BMSCs相比,老年BMSCs增殖(传代)能力明显下降。年轻小鼠(4周龄)BMSCs中miR-203远低于老年小鼠(18~24月龄)BMSCs中miR-203表达(P<0.05)。结论年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优于老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与miR-203表达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R203 增殖
下载PDF
周期性牵张应力对C2C12成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匡威 谭家莉 熊利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482-348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的周期性牵张应力对C2C12成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加力仪器与弹性加力板对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施加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牵张应力。细胞计数、MTT实验观察细胞的活性,并利用Western Blot,DNA ladder,PARP...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的周期性牵张应力对C2C12成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加力仪器与弹性加力板对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施加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牵张应力。细胞计数、MTT实验观察细胞的活性,并利用Western Blot,DNA ladder,PARP剪切实验等方法检测在应力条件下成肌细胞凋亡规律。结果较低幅度的牵张应力(5%和10%),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随着牵张应力的幅度的增大,当拉伸条件为15%及20%时,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DNA ladder实验和PAR P剪切实验发现随着拉伸幅度的增加,剪切型的PARP逐渐增多,DNA ladder显示凋亡特征的带型逐渐出现,并且随着幅度的增加,凋亡带逐渐明显。结论在较低幅度的牵张应力作用下,成肌细胞以增殖为主,随着应力的增大,细胞开始凋亡。临床医生牵张成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应力 成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军事训练及运动伤所致上颌前牙冠折的即刻再接疗效 被引量:8
8
作者 段建民 李洪涛 +1 位作者 匡威 谭家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军事训练及运动伤所致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的疗效;方法:对军事训练和运动中牙冠折断的34个中切牙和2个侧切牙采用树脂粘结或(和)髓室桩钉辅助固位技术即刻再接上颌前牙折断的牙冠,随访观察1~5年。结果: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 目的:观察军事训练及运动伤所致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的疗效;方法:对军事训练和运动中牙冠折断的34个中切牙和2个侧切牙采用树脂粘结或(和)髓室桩钉辅助固位技术即刻再接上颌前牙折断的牙冠,随访观察1~5年。结果:上颌前牙冠折即刻再接的累计成功率为66.7%(24/36),其中,冠颈1/3以下为100%(8/8),冠颈1/3以上为57.1%(16/28)。自切缘向根舌侧斜折再接的成功率100%(10/10),横折及自切缘向根唇侧斜折的成功率53.8%(14/26)。采用唇侧贴面和髓室固位再接的成功率93.8%(15/16),根管桩固位的牙齿成功率42.1%(8/19)。牙冠未完全萌出年轻恒牙断冠再接的成功率92.9%(13/14),牙冠完全萌出的恒牙成功率50%(11/22)。结论:即刻再接是治疗上颌前牙冠折的一种快捷有效的过渡性修复方法,唇侧贴面或髓室固位可以提高断冠再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牙冠折 即刻再接
下载PDF
几种品牌酵母耐性生长曲线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贝 王学东 +3 位作者 叶鹏 陈聪莉 于锋 匡威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2期63-67,共5页
选择四种不同品牌的高、低糖酵母,针对其耐盐性和耐糖性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高糖或低糖酵母,其盐含量在0~3%时生长情况较好,生长12~16h达到平稳状态;在盐含量≥3%时,四种酵母的耐盐胁迫能力明显减弱.糖含量为0~... 选择四种不同品牌的高、低糖酵母,针对其耐盐性和耐糖性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高糖或低糖酵母,其盐含量在0~3%时生长情况较好,生长12~16h达到平稳状态;在盐含量≥3%时,四种酵母的耐盐胁迫能力明显减弱.糖含量为0~8%的情况下,适宜四种低糖酵母的生长,且趋势较为接近,都是在16h左右达到一个稳定的阶段.糖含量为0~30%的情况下,高糖酵母的耐糖能力较强,且生长较好.当糖含量≥30%时,其耐糖胁迫能力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耐盐 耐糖 生长曲线
下载PDF
人富血小板血浆及其细化成分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建民 李洪涛 +3 位作者 匡威 文军 菊地宽高 片山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6-72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其细化成分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影响。方法:抽取年轻男性志愿者静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并提取洗涤血小板(WPLT)和乏血小板血浆(PPP)等细化成分,使用细胞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人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其细化成分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影响。方法:抽取年轻男性志愿者静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并提取洗涤血小板(WPLT)和乏血小板血浆(PPP)等细化成分,使用细胞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50ml/L的PRP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而50ml/L的WPLT显著促进了MC3T3-E1细胞的增殖,但是,这种促进增殖的作用效果会随着WPLT浓度的倍比增加而显著降低,并且当其浓度为150ml/L时反而会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另外,50ml/L的PPP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倍比添加PPP会显著抑制50ml/LWPLT促进的MC3T3-E1细胞增殖。结论:人WPLT促进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特异性,PPP对MC3T3-E1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富血小板血浆 小鼠 成骨细胞 增殖
下载PDF
山茱萸总苷及多糖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因子IL-6及IL-10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祥平 匡威 +3 位作者 陈克芳 陈丹 麦华超 陈珂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山茱萸总苷及多糖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山茱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急性梗死模型,术后2... 目的:通过研究山茱萸总苷及多糖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山茱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急性梗死模型,术后24 h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山茱萸总苷组和山茱萸多糖组,每组动物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评估大鼠心脏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因子IL-6和IL-10的表达。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收缩内径(LVDs)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降低(P<0.05);各药物组均能明显缩小左心室收缩内径、左心室舒张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P<0.05);室间隔厚度,左室壁厚度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示:假手术组中IL-6和IL-10蛋白极微量表达,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IL-6和IL-10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5),山茱萸总苷和多糖组IL-6的表达明显下降,IL-10表达明显升高,山茱萸多糖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山茱萸总苷及多糖可降低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山茱萸多糖可显著升高IL-10的表达,从而有效改善急性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山茱萸总苷 山茱萸多糖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大鼠
下载PDF
髁突游离回植术治疗移位髁突骨折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维健 匡威 +3 位作者 王桥 李洪涛 施海鹏 孙烁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分析髁突游离回植术治疗重度移位髁突骨折的适应证、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3例、56侧严重移位的髁突骨折进行了移位角度、移位程度及翼外肌附丽情况测量,43例均施行髁突游离回植术,固定方法分别为钢丝骨间固定、小型钛板固定及... 目的:分析髁突游离回植术治疗重度移位髁突骨折的适应证、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3例、56侧严重移位的髁突骨折进行了移位角度、移位程度及翼外肌附丽情况测量,43例均施行髁突游离回植术,固定方法分别为钢丝骨间固定、小型钛板固定及横向拉力螺钉固定;观察时间6个月;采取临床标准(切口感染、开口度、咬合关系、中线偏移、面神经损伤、咀嚼疼痛等情况)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成功率、分析疗效,研究所选固定方法的优缺点。结果:髁突游离回植治疗重度移位的髁突骨折成功率高达98.2%;固定方法以小型钛板固定及横向拉力螺钉固定更加可靠、简捷,术后移位小,咬合关系好。56侧中仅有2侧有轻微的面神经损伤,2例咬合轻度错位。结论:髁突游离回植术治疗重度移位髁突骨折成功率高,疗效较佳,适用于有严重移位的髁突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游离回植 重度移位 固定方法 疗效
下载PDF
缓释型氟尿嘧啶局部植入治疗口腔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维健 匡威 +3 位作者 李洪涛 王桥 段建民 施海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局部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加手术及全身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间质化疗组:22例患者实施口腔鳞癌根治手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术前在癌灶内及癌灶周边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平均用药剂量为300mg;对照组18... 目的探讨口腔癌局部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加手术及全身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间质化疗组:22例患者实施口腔鳞癌根治手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术前在癌灶内及癌灶周边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平均用药剂量为300mg;对照组18例为手术结合全身静脉化疗患者。两组均随访36个月,比较其术后复发率以及各种化疗毒副反应。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观察的患者中,间质化疗组术后24、3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且其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全身化疗结合局部癌灶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肿瘤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在不增加毒副反应的同时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间质化疗 缓释
下载PDF
个别正常牙合舌体形态的测量研究及与牙弓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家莉 匡威 +5 位作者 段建民 汪维建 李潇 张红梅 段银钟 刘彦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获得个别正常牙合舌体形态的测量数据并探明舌体大小与牙弓的相关关系。方法:建立舌体超声定位测量分析系统,在定位系统的引导下,通过超声自带软件测量舌体不同断面的测量指标的测量值,并对其相对应的牙弓进行测量获得牙弓长度... 目的:获得个别正常牙合舌体形态的测量数据并探明舌体大小与牙弓的相关关系。方法:建立舌体超声定位测量分析系统,在定位系统的引导下,通过超声自带软件测量舌体不同断面的测量指标的测量值,并对其相对应的牙弓进行测量获得牙弓长度及牙弓宽度的测量值,计算舌/牙弓比值。舌体与身高、体重、头围作相关与回归分析,并对r值作有效性检检。舌体测量值为自变量,牙弓测量值为应变量,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获得了汉族个别正常牙合青年舌体大小测量结果,并明确舌体厚度无性别差异(P〉0.05),后部舌宽度性别差异显著(P〈0.05),前部舌长度无性别差异(P〉0.05),其余长度测量项目男性大于女性(P〈0.05)。舌体宽度与对应牙弓宽度有较强相关性(P〈0.05),舌体长度与对应牙弓长度有较强相关性(P〈0.05),舌/牙弓比值范围在0.773~0.863之间。结论:舌体形态大小与牙弓形态大小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体 牙弓 舌/牙弓比值 相关与回归
下载PDF
Surfer8.0结合GeoHydrology的河道冲淤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匡威 宋星原 +2 位作者 梅军亚 王驰 刘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1-33,50,共4页
Surfer 8.0是现行绘制等值线的主要工具,将其与GeoHydrology(长江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和图形文件标准化相结合,应用于河道冲淤分析工作中。介绍了数据处理格式,成图方法。根据2009年4月和12月长江陆溪口河段邱家湾险工段... Surfer 8.0是现行绘制等值线的主要工具,将其与GeoHydrology(长江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和图形文件标准化相结合,应用于河道冲淤分析工作中。介绍了数据处理格式,成图方法。根据2009年4月和12月长江陆溪口河段邱家湾险工段的实测地形数据文件,建立网格,绘制河道冲淤渐变图,并对冲淤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验证表明,生成的图形直观准确,并能够提高河道冲淤分析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er8.0 GeoHydrology Kriging插值法 加权残差 冲淤变化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后松滋河河床演变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匡威 米秀玲 +2 位作者 刘少安 宋星原 王濂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1-23,共3页
松滋河为分泄长江洪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河道,在完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针对三峡水库运行后引起下游河道冲刷以及洞庭湖湖区水资源变化的形势,以2003~2013年现有水文、河道地形资料为基础,采用二维数学... 松滋河为分泄长江洪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河道,在完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针对三峡水库运行后引起下游河道冲刷以及洞庭湖湖区水资源变化的形势,以2003~2013年现有水文、河道地形资料为基础,采用二维数学模型、加权残差计算和绘制冲淤渐变图,分析了松滋河区域河段河床演变的特点,对三峡水库运行后松滋河河床演变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数学模型 加权残差 冲淤图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人洗涤血小板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前列腺素E2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洪涛 段建民 +2 位作者 匡威 菊地宽高 片山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2期7797-7803,共7页
背景:对于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组织再生的理想血小板浓度、哪些成分担当重要作用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等基础问题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目的:观察洗涤血小板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增殖及其产生前列腺素E2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将... 背景:对于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组织再生的理想血小板浓度、哪些成分担当重要作用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等基础问题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目的:观察洗涤血小板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增殖及其产生前列腺素E2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将从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身上采集并制备的洗涤血小板经反复液氮冻溶后作用于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分别加入体积分数5%-15%的洗涤血小板、富血小板血浆、乏血小板血浆或和其他样品(消炎痛、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剂SB431542)培养。采用细胞和前列腺素E2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与前列腺素E2的生成量,采用RT-PCR测定环氧酶2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体积分数5%洗涤血小板作用于MC3T3-E1细胞1h后开始表达环氧酶2mRNA、并诱导产生前列腺素E2,作用3h时环氧酶2mRNA的表达达到峰值,而前列腺素E2的产生量在作用后6h达到峰值(40.5μg/L)。随着体积分数的升高,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并且当其体积分数达到15%时呈现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显著抑制作用,而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的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倍比增加而显著增强。添加消炎痛会明显抑制5%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前列腺素E2产生的促进作用,而添加肿瘤坏死因子α(100μg/L)则会明显增大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的促进作用。另外,SB431542(15μmol/L)可明显抑制体积分数5%的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前列腺素E2产生的促进作用。提示洗涤血小板促进MC3T3-E1增殖与其诱导该细胞生成前列腺素E2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洗涤血小板 小鼠 成骨细胞 增殖 前列腺素E2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兰州地区各类错患者上下颌牙量比率不调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琳 谭家莉 +2 位作者 马建华 匡威 葛永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确定兰州地区汉族人各类错患者上下颌牙量比率的参考值范围,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正畸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240例患者(男120例,女120例),其中各类错(安氏Ⅱ,Ⅰ1,Ⅱ2,Ⅲ类)患者各60例(男30例,女30例),取正畸治疗前... 目的:确定兰州地区汉族人各类错患者上下颌牙量比率的参考值范围,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正畸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240例患者(男120例,女120例),其中各类错(安氏Ⅱ,Ⅰ1,Ⅱ2,Ⅲ类)患者各60例(男30例,女30例),取正畸治疗前原始记存模型,测量每颗牙齿的最大近远中径宽度,然后依据测量值计算全牙比和前牙比,统计分析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兰州地区患者全牙比在性别间及错类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男性组安氏Ⅱ2类及安氏Ⅲ类错患者的前牙比显著高于其他错类型。此外,安氏Ⅱ2类与安氏Ⅲ类错患者的前牙比在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兰州地区汉族人男性安氏Ⅱ2类及安氏Ⅲ类错患者前牙比较其他错类型更大,在制订矫治计划时应充分进行上下颌牙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牙量不调 全牙比 前牙比
下载PDF
白鲜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谭家莉 谢艳华 匡威 《中国新医药》 2004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白鲜皮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筛选较好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滤纸片致肉芽肿法以及角又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白鲜皮提取物抗炎作用。结果 白鲜皮醇提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抑... 目的 观察白鲜皮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筛选较好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滤纸片致肉芽肿法以及角又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白鲜皮提取物抗炎作用。结果 白鲜皮醇提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抑制小鼠耳肿胀和滤纸片肉芽肿以及大鼠足跖肿胀。结论 白鲜皮醇提物具有较强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抗炎作用 提取工艺 生理活性
下载PDF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附126例检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雒静 段建民 +4 位作者 汪维健 王桥 李洪涛 匡威 孙烁辉 《新医学》 201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26例舌癌组织(舌癌组)、39例以舌白斑为代表的癌前病变组织(癌前病变组)、3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中的FHIT表达情况,并对其表...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26例舌癌组织(舌癌组)、39例以舌白斑为代表的癌前病变组织(癌前病变组)、3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中的FHIT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FHIT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9%、100%,各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舌癌组织中FHIT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化舌癌组织FHIT阳性表达水平最高,低分化表达水平最低。结论:舌癌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FHIT表达下降,其改变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可能适用于舌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