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为自己的时代提供了什么——南帆教授访谈
1
作者 南帆 郑海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郑海婷:从2002年《文学理论新读本》、2008年北大版《文学理论》、2011年《文学批评手册》,到2018年的《文学理论十讲》,您始终关注文学和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的处境,另一方面,您的这种关注逐渐从大的框架和理论设计落实到对文学理论基... 郑海婷:从2002年《文学理论新读本》、2008年北大版《文学理论》、2011年《文学批评手册》,到2018年的《文学理论十讲》,您始终关注文学和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的处境,另一方面,您的这种关注逐渐从大的框架和理论设计落实到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再阐释,比如《十讲》就是围绕着文学性、文学形式、文学类型、虚构与真实、人物性格这些经典命题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新读本》 南帆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形式 文学类型 人物性格 北大版
下载PDF
解放的能量——南帆教授访谈 被引量:2
2
作者 南帆 滕翠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南帆先生,我很想知道,您的文学兴趣是如何养成的呢?回到治学历程的源点总是更有利于梳理学者的学术脉络,您的求学生涯对您的学术职业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 南帆 教授 能量 文学兴趣 治学历程 职业选择 求学生涯 学术
原文传递
南帆书法
3
作者 南帆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南帆
原文传递
积极的阐释与消极的阐释
4
作者 南帆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5-13,共9页
文本解读是人文学科的基本方法,文学阐释的很大一部分是对文学文本的阐释。“积极的阐释”与“消极的阐释”是文学阐释的两种理论姿态。“积极的阐释”频繁出场不仅是由于现代阐释学的转向,而且与理论的推动存在密切关系。文学之所以成... 文本解读是人文学科的基本方法,文学阐释的很大一部分是对文学文本的阐释。“积极的阐释”与“消极的阐释”是文学阐释的两种理论姿态。“积极的阐释”频繁出场不仅是由于现代阐释学的转向,而且与理论的推动存在密切关系。文学之所以成为“积极的阐释”最为活跃的一个区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阐释的理性语言与感性体验不对称。“积极的阐释”放弃文本的有机整体观念,并时常跨越审美愉悦的羁绊而另行制造各种新的话题。“历史语境”既是阐释发生变化的依据,也是阐释稳定持续的依据。多数“积极的阐释”作为失败的思想实验而沉没,而少数“积极的阐释”则可能充当某种文化革命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的阐释 消极的阐释 理解的前结构 相对主义 历史语境
下载PDF
共时展示:交汇、错杂与震荡——读格非长篇小说《登春台》
5
作者 南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格非的长篇小说《登春台》叙事流露出“知识分子气质”。为了将不同人物独特又彼此交集的命运轨迹齐头并进地展示,《登春台》设计了一个奇特的叙述结构。四个人物的故事汇成同一个故事的时候,每个故事的主题将再度获得与另外一个主题共... 格非的长篇小说《登春台》叙事流露出“知识分子气质”。为了将不同人物独特又彼此交集的命运轨迹齐头并进地展示,《登春台》设计了一个奇特的叙述结构。四个人物的故事汇成同一个故事的时候,每个故事的主题将再度获得与另外一个主题共同演奏的舞台,各个主题开始彼此交汇、错杂与相互震荡,共同形成一个意义的“场”。可以从这些故事之中察觉,女性、性、家庭这些范畴正在遭受强烈的震荡,新型的人物及其社会关系开始进入历史舞台。这些人物共同从乡村进入城市,知识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关键。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又反过来决定他们对于各种知识的态度。以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董事长退休之后迫不及待地返回花草与泥土,与植物为伍,互联网构造的远景与乡土之梦构成一对意味深长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登春台》 知识分子气质 叙述结构 新型社会关系
下载PDF
南帆:《镜中》(艾伟)
6
作者 南帆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2年第4期223-223,共1页
艾伟的《镜中》聚焦个人生活中的情感经历,探寻着现代人遭遇情感困境、面对人性考验时的自我救赎。根据作家的自述,标题力图表示“任何艺术都是人间镜像”,也可以借用“镜像”形容艾伟的叙事风格:精准、清晰、犀利,“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艾伟的《镜中》聚焦个人生活中的情感经历,探寻着现代人遭遇情感困境、面对人性考验时的自我救赎。根据作家的自述,标题力图表示“任何艺术都是人间镜像”,也可以借用“镜像”形容艾伟的叙事风格:精准、清晰、犀利,“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镜中》交错地展现各种建筑的造型、光线、色调;众多植物摇电纷披、绿肥红瘦;杭州的晚秋或者纽约的雪夜,如同优美的镜头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镜头画面 艾伟 情感困境 自我救赎 情感经历 镜像 叙事风格
原文传递
迟到的批评
7
作者 南帆 谢有顺 陈让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共6页
关键词 批评 迟到 非典时期 锦上添花 写作者 沙龙 中草药 测量仪 谢有顺 老师 单位 医院 南帆
下载PDF
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 被引量:95
8
作者 南帆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13,共10页
本文讨论近期文学研究中围绕"本质主义"产生的争论,进而提出另一种称之为"关系主义"的理论模式。本文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呈现的关系表明了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在关系主... 本文讨论近期文学研究中围绕"本质主义"产生的争论,进而提出另一种称之为"关系主义"的理论模式。本文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呈现的关系表明了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在关系主义的视野之中,无论是文学性质、典型性格、文学之上一些著名概念还是文学经典都将因为复杂的关系网络而得到多重解释,而不是力图将结论还原到某种单一的"本质"。同时,研究者本身也是关系网络之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中立的、超然的客观观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本质主义 关系主义 文学性 文学经典
下载PDF
对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南帆 刘小新 林秀琴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10,共7页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发展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今天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行为,其对未来造成的深刻影响将远...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发展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今天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行为,其对未来造成的深刻影响将远远超越经济范畴。本文从文化和产业、传统的现代转换、文化"走出去"三个面向,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厘清困惑,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传统的现代转换 再叙事 文化霸权
下载PDF
底层:表述与被表述 被引量:36
10
作者 南帆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学表述 标新立异 文学传统 贵族文学 20世纪 劳动人民 无产阶级 白话文 陈独秀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述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南帆 刘小新 王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共6页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历经曲折,考究文学理论在这种多次转变中如何参与其间实属必要。大体说来,可以将此百年文论的演变分作五个段落:晚清时期启蒙与审美的彰显与博弈,五四至二三十年代革命和大众充当主角,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文化领导权及...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历经曲折,考究文学理论在这种多次转变中如何参与其间实属必要。大体说来,可以将此百年文论的演变分作五个段落:晚清时期启蒙与审美的彰显与博弈,五四至二三十年代革命和大众充当主角,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文化领导权及文艺从属于政治路线的确立,八十年代主体论与新启蒙的高涨,九十年代以来语言学转向及文化研究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理论 史论
下载PDF
剩余的细节 被引量:22
12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6,共10页
根据各种迹象判断,《古炉》①拥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无论是对于贾平凹本人,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若干年前,贾平凹的《秦腔》曾经由于奇异的风格而引起一片哗然。这一部小说赢得的荣誉始终伴随了纷纷扬扬的争议。《古炉》的问世又... 根据各种迹象判断,《古炉》①拥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无论是对于贾平凹本人,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若干年前,贾平凹的《秦腔》曾经由于奇异的风格而引起一片哗然。这一部小说赢得的荣誉始终伴随了纷纷扬扬的争议。《古炉》的问世又一次证明,贾平凹不仅没有退却,相反,他变本加厉地再度跨出了一步。《古炉》是耗时四载的潜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剩余 贾平凹 《秦腔》 小说
下载PDF
找不到历史——《秦腔》阅读札记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秦腔》 札记 阅读 历史 《后记》 生活本质 贾平凹 日子
下载PDF
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共7页
关键词 大众文学 经典 佳句 为文 文学史 文以载道 主角 首先 楷模 人性
下载PDF
论文学批评的功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南帆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1期82-90,共9页
一文学批评正在从尴尬的角色之中脱身而出。这仿佛是20世纪的一个理论杰作:20世纪被称之为“批评的时代”。当然,人们还不可能指望作家———另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欣然认可这个论断;几个世纪以来,作家对于文学批评的功利之... 一文学批评正在从尴尬的角色之中脱身而出。这仿佛是20世纪的一个理论杰作:20世纪被称之为“批评的时代”。当然,人们还不可能指望作家———另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欣然认可这个论断;几个世纪以来,作家对于文学批评的功利之心与厌倦之情几乎没有多少变化。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话语 批评话语 话语类型 话语生产 批评家 现实主义 叙事话语 论文学 社会话语
下载PDF
意义生产、符号秩序与文学的突围 被引量:21
16
作者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共10页
本文讨论了文化空间的表意符号系统和意义生产,继而指出文学话语以及文学批评在意义生产之中承担的特殊功能。本文认为,公共领域的符号秩序确立之后,文学话语可能包含各种"挑战式"的主题,并且,这些主题可能在文学批评之中得... 本文讨论了文化空间的表意符号系统和意义生产,继而指出文学话语以及文学批评在意义生产之中承担的特殊功能。本文认为,公共领域的符号秩序确立之后,文学话语可能包含各种"挑战式"的主题,并且,这些主题可能在文学批评之中得到持续的意义再生产。相对于众多思想家的理论资源,文学的主要资源来自众多个体的日常生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生产 符号秩序 公共领域 文学话语
下载PDF
小资产阶级:压抑、膨胀和分裂 被引量:13
17
作者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共11页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分裂 膨胀 资产阶级意识 文学史 概念
下载PDF
虚拟的意义:社会与文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南帆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1,共8页
互联网的意义之所以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通讯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犹如现实世界的镜像和延续。但虚拟空间是一种"没有重量的生存",虚拟空间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的社会。虚拟空间的出现带来了多方面的思索。... 互联网的意义之所以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通讯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犹如现实世界的镜像和延续。但虚拟空间是一种"没有重量的生存",虚拟空间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的社会。虚拟空间的出现带来了多方面的思索。首先,如何管理这个社会?事实证明,虚拟空间的无政府主义并不会自动抵达民主与自由。其次,复制现实世界的管理经验不能完全奏效。技术赋予虚拟空间的许多特征远远超出了既有法律体系以及种种制度的适应范围。第三,虚拟空间的特征对于现实世界具有何种参照意义?二者的差异、矛盾、张力可能引申出哪些有价值的结论?对于社会学家说来,这是一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空间 虚拟社群 意义 公共领域 互联网文化
下载PDF
网络文学:庞然大物的挑战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南帆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3,273,共10页
作为文学的传播工具,网络的性质经过三个途径内在地嵌入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文学的表述形式,文学生产模式,文学的传播模式和读者的接受。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具有巨大意义,十五年来它并未在形式实验方面走多远。尽管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浅白... 作为文学的传播工具,网络的性质经过三个途径内在地嵌入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文学的表述形式,文学生产模式,文学的传播模式和读者的接受。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具有巨大意义,十五年来它并未在形式实验方面走多远。尽管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浅白、通俗颇有微词,它却获得了大众、利润的支持。盛行的网络文学凸显了大众的娱乐渴求,同时往往流露出粗糙简单的倾向。论文具体分析了多种谱系的"大众"理论对于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意义。作者同时指出,对于文学研究说来,网络文学仍是一个陌生的庞然大物,其"内部研究"远未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生产和消费 三个途径 挑战
下载PDF
魔幻与现实的寓言 被引量:9
20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诺贝尔文学奖一夜之间将莫言塑造为公众人物。相形之下,莫言小说的阐释远未跟上,例如所谓的“魔幻”。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启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魔幻”与“... 诺贝尔文学奖一夜之间将莫言塑造为公众人物。相形之下,莫言小说的阐释远未跟上,例如所谓的“魔幻”。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启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魔幻”与“现实主义”的衔接犹如狮身人面,异质的混杂交织扰乱了常规世界。作家企图造就什么?人们被抛入什么性质的空间?“魔幻”摧毁了哪些稳定的坐标——为什么?人们栖身的日常生活阳光充足,万物清晰,少许鬼鬼祟祟的气氛转瞬即逝。物理学常识解释了大半个世界,一棵树不会无缘无故地升空,一幢房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蒸发;历史学常识有助于安抚心智,巩固传统,显现于人们眼前的社会景象具有可信的来龙去脉。人们心安理得地享受平静的生活时,文学的突然介入带来什么?想象、虚构,还有令人迷惑的“魔幻”,这一切力图提供哪些异乎寻常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寓言 莫言小说 日常生活 公众人物 民间故事 历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