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叶珩 霍家聪 +6 位作者 陈纯波 孙诚 杨航 邓宇珺 曾文新 詹文锋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ICP)监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9例次患者滴注20%甘露醇125 mL,在滴注前、滴注后30 min、1、2、3、4、5、6 h使用fVEP进行无创ICP监测,同时读取其实时脑室内压力监测值,比较两组数...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ICP)监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9例次患者滴注20%甘露醇125 mL,在滴注前、滴注后30 min、1、2、3、4、5、6 h使用fVEP进行无创ICP监测,同时读取其实时脑室内压力监测值,比较两组数值之间的一致性与相关性。结果滴注甘露醇后有创ICP最大降幅达P50=41.9%(P25=20.1%,P75=52.7%),无创方法测出ICP最大降幅达P50=35.0%(P25=16.8%,P75=68.5%)。对各例次的有创ICP以及相对应的无创ICP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0.569(P=0.000),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回归方程:无创ICP=0.592×有创ICP+72.180(P=0.000)。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1.491,P<0.01);测量方法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574,P>0.05);测量方法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2.086,P>0.05)。结论 fVEP可以较准确、无创地监测ICP值,在指导临床ICP增高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无创颅内压 监测
下载PDF
连续使用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叶珩 曾红科 +4 位作者 李辉 孙诚 方明 邓医宇 陈华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目的 以甘露醇作对照,探讨连续使用2 3.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 将14例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成HS组和Mannitol组。根据颅内压(ICP)高低的不同,给每一病例使用降颅内压药物每6小时1次,连续使用... 目的 以甘露醇作对照,探讨连续使用2 3.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 将14例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成HS组和Mannitol组。根据颅内压(ICP)高低的不同,给每一病例使用降颅内压药物每6小时1次,连续使用4次。HS组静脉推注2 3 4 %氯化钠溶液30ml;Mannitol组静脉滴注2 0 %甘露醇2 5 0ml。持续监测用药前至用药后6h内的颅内压(ICP) ,记录ICP的最低值、最大降幅百分比、ICP回复用药前水平时间等。结果 HS组:4次治疗的ICP最低值及最大降幅百分比之间无差异(P >0 0 5 ) ;第2~4次治疗的ICP回复时间明显长于第1次(P <0 0 5 )。Mannitol组:第4次治疗的ICP最低值高于第1次治疗(P <0 0 5 ) ,第4次治疗的ICP最大降幅百分比低于第1次治疗(P <0 0 5 ) ;4次治疗的ICP回复时间之间无差异(P >0 0 5 )。结论 连续使用2 3 4 %高渗盐水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颅内高压。与甘露醇相比,2 3 4 %高渗盐水的降颅压效力相对稳定,作用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治疗 颅内高压 临床研究 甘露醇 脑出血
下载PDF
重症患者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补救性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叶珩 孙诚 +4 位作者 陈纯波 曾文新 陈丽芳 詹伟锋 杨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对重症患者应用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补救性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8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但不能自行通过幽门的重症患者,采用床边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探讨对重症患者应用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补救性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8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但不能自行通过幽门的重症患者,采用床边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置管时间(10.2±3.5)min,置管成功率为81.0%。置管引起患者心率加快[(96.9±10.5)次/min比(101.3±11.1)次/min,P〈0.01],置管结束后1h心率(96.4±11.0)次/min恢复到置管前水平;置管对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结论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可行、安全、有效,可补救性应用于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插管法 螺旋型鼻肠管 危重病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珩 钱科卿 黄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同时选取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血清TK1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肺...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同时选取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血清TK1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血清TK1的阳性率(33.3%)高于健康对照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TK1阳性率(53.8%)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TNM分期为晚期的肺癌患者血清TK1阳性率(54.5%)高于TNM分期早期的患者(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率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肺癌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血清TK1阴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78%)显著高于TK1阳性患者(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TK1与肺癌远处转移相关,是肺癌患者预后不佳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质胸苷激酶1 预后
下载PDF
急诊重症患者发生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叶珩 陈丽芳 +5 位作者 孙诚 张一臣 解迪 杨航 朱高峰 胡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26-4029,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CA-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转归等发病情况,以便选择易感人群,进行重点防治。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期间85例经急诊抢救室抢救并入住ICU的重症患者进行调查,复习病史、总结...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CA-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转归等发病情况,以便选择易感人群,进行重点防治。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期间85例经急诊抢救室抢救并入住ICU的重症患者进行调查,复习病史、总结及分析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转归等。把患者分为AKI组及非AKI组并进行对比。结果:AKI组中60岁以上患者占82.1%、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占21.4%、感染性休克占17.9%、糖尿病占39.3%、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占42.9%,病死率为28.6%,分别多于(高于)非AKI组的59.6%、3.5%、1.8%、17.5%、17.5%、8.8%(P均<0.05)。AKI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为(28.2±19.1)d、ICU住院时间为(12.8±12.4)d,多于非AKI组的(25.1±20.1)d、(7.0±7.6)d(P均<0.05)。结论:社区重症患者发生AKI后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延长、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增加。在急诊工作中,对于60岁以上、存在低血容量休克或感染性休克或糖尿病的重症患者应当给予重视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重症患者 急诊
下载PDF
床边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危重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
6
作者 叶珩 陈纯波 +2 位作者 孙诚 杨航 郑惠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52-1853,共2页
目的探讨床边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终止危重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per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3例确诊为PSVT的危重患者,应用TEAP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并发... 目的探讨床边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终止危重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per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3例确诊为PSVT的危重患者,应用TEAP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TEAP终止PSVT的成功率为81.8。治疗前后比较,呼吸频率由(26.6±11.7)次/min降至(25.7±12.3)次/min(P<0.05);平均动脉压由(79.3±24.3)mmHg升至(82.7±24.5)mmHg(P<0.01);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由(95.5±4.8)升至(96.6±4.2)(P<0.05)。无心动过缓、停搏等并发症。结论应用TEAP治疗危重患者PSVT成功率较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床边食管心房调搏 危重病
下载PDF
高渗盐水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叶珩 李辉 +2 位作者 吴粤 张红璇 曾红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抗休克 心脏疾病 临床应用 急救 高渗盐水
下载PDF
急诊经鼻气管插管与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叶珩 孙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652-1653,共2页
目的:探讨在救治喉镜显露困难的急诊病人时,经鼻气管插管与纤维支气管镜(FOB)气管插管的优先性。方法:把40例需要气管插管但喉镜显露困难、经口气管插管失败的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行经鼻气管插管,B组行FOB气管插管。... 目的:探讨在救治喉镜显露困难的急诊病人时,经鼻气管插管与纤维支气管镜(FOB)气管插管的优先性。方法:把40例需要气管插管但喉镜显露困难、经口气管插管失败的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行经鼻气管插管,B组行FOB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的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死亡率。结果:A组和B组的第1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0%和95%,总成功率分别为90%和10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置管时间为(0.9±0.5)min,B组的是(1.2±0.3)min,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可有效、快捷地救治喉镜显露困难的病人,在急诊室中可首先考虑使用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急诊 喉镜显露困难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叶珩 钱科卿 朱颖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63-764,770,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TAT)联合氟尿嘧啶(5-FU)及奥沙利铂(OXA)组成TFO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25例给予TFO方案,对照组25例给予5-FU联合顺铂(PDD)组成的PF方案...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TAT)联合氟尿嘧啶(5-FU)及奥沙利铂(OXA)组成TFO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25例给予TFO方案,对照组25例给予5-FU联合顺铂(PDD)组成的PF方案。每28天为1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可评价病例50例,疗效按RE-CIST标准评定,以CR+PR合计为有效,研究组中CR2例,PR11例,有效率52.0%;对照组中CR1例,PR3例,有效率16.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TFO方案主要毒副反应为Ⅰ~Ⅱ度为主的白细胞减少、脱发和胃肠道反应。结论:TFO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特别对初治者,毒副反应较轻,但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需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晚期胃癌
下载PDF
急诊食管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珩 孙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74-107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食管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时效性和副作用。方法将90 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食管调搏术(观察组)、腺苷(对照1组)和普罗帕酮治疗(对照2组),每组各30例。结果 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成功率... 目的探讨应用食管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时效性和副作用。方法将90 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食管调搏术(观察组)、腺苷(对照1组)和普罗帕酮治疗(对照2组),每组各30例。结果 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0%,87%,93%,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病例中,治疗成功所需时间分别为(17.3±2.4)min、(4.0±0.6)min和(34.7±4.9)min,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0min内PSVT复发率分别是7%,33%和10%,观察组与对照1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17)。各种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接近,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PSVT中,食管调搏术与药物相比,成功率和副作用相近。而食管调搏术具有起效较快、安全、不易复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食管调搏术 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腺苷
下载PDF
化疗联合CIK细胞输注对老年淋巴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珩 卢绪章 钱科卿 《癌症进展》 2013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32例老年NHL患者进行以CHOP为基础方案的化疗,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CIK输...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32例老年NHL患者进行以CHOP为基础方案的化疗,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CIK输注治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化疗前老年NHL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较低(P<0.05或P<0.01),CD8^+细胞升高(P<0.05),与化疗前比,老年NHL患者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细胞均降低(P<0.05或P<0.01),CD4^+/CD8^+的比值和NK细胞增高(P<0.05),CIK细胞输注后30天,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均>0.05)。结论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改善老年NHL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提高NHL患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抑瘤素M联合达卡巴嗪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珩 戚春建 钱科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抑瘤素M(OSM)联合达卡巴嗪(DTIC)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分别采用MTT法和FCM法检测达卡巴嗪单药以及联合OSM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Hochest染色法检测达卡巴嗪单药以及联合OS...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抑瘤素M(OSM)联合达卡巴嗪(DTIC)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分别采用MTT法和FCM法检测达卡巴嗪单药以及联合OSM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Hochest染色法检测达卡巴嗪单药以及联合OSM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细胞核形态学变化,研究OSM联合DTIC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将黑色素瘤细胞B16接种于小鼠,观察OSM、DTIC及DTIC联合OSM治疗对小鼠的成瘤性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中OSM、DTIC或DTIC联合OSM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1.2±2.3%,25.3±4.6%和32.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32±0.42%,10.64±2.13%和15.86±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形态学上,DTIC联合OSM可明显引起细胞核破碎增加;在体内实验中,DTIC相对于对照组能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DTIC联合OSM能增加DTIC的抑瘤作用。结论:OSM联合DTIC体外可以明显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瘤素M 达卡巴嗪 黑色素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CD44v6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珩 钱科卿 岑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s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血清中sCD44v6的浓度,观察其与NSCLC的诊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肺鳞癌组sCD44v6的水平[(307.47±79.00)ng/ml],...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s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血清中sCD44v6的浓度,观察其与NSCLC的诊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肺鳞癌组sCD44v6的水平[(307.47±79.00)ng/ml],肺腺癌组sCD44v6水平[(369.53±114.1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60±17.50)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NSCLCⅢ+Ⅳ期患者sCD44v6的水平[(412.60±68.02)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60±17.50)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sCD44v6水平与NSCLC及其转移有明显关联,可作为判断NSCLC组织类型和分期的辅助指标,对早期诊断的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CD44 ELISA
下载PDF
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对心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叶珩 曾红科 +4 位作者 李辉 陈纯波 吴粤 孙诚 詹国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用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46例次降颅内高压治疗。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ml。用药前至用药后6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中心静脉压(CVP... 目的:探讨用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46例次降颅内高压治疗。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ml。用药前至用药后6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aO_2)、心率(HR)、呼吸频率(R),并观察患者肺部罗音的变化,行胸片检查。结果:用药前后CVP、SaO_2、HR、R保持稳定(P>0.05),未见急性心功能不全表现。结论:一次性使用23.4%高渗盐水30ml治疗颅内高压,未见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心脏功能 颅内压 脑出血
下载PDF
可信3.0战略:可信计算的革命性演变 被引量:26
15
作者 沈昌祥 张大伟 +2 位作者 刘吉强 叶珩 邱硕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文介绍了传统防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未来构建策略。通过对现有防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可信计算的演变历程,提出了用可信3.0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的思想,进一步给出了可信3.0主动防御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并针对网络安全... 本文介绍了传统防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未来构建策略。通过对现有防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可信计算的演变历程,提出了用可信3.0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的思想,进一步给出了可信3.0主动防御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并针对网络安全动态变化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防御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3.0 主动防御 主动免疫 等级保护 防护框架
下载PDF
危重患者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纯波 叶珩 +5 位作者 孙诚 李辉 方明 蓝惠兰 黎春常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74-1675,共2页
目的评价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在危重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后对52例危重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 目的评价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在危重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后对52例危重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结果置管12h后成功率42·3%,24h后成功率82·7%,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置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应用促胃动力药以及延长被动等待时间,危重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成功率较高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管 管饲 危重病
下载PDF
不同浓度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诚 曾文新 +3 位作者 陈纯波 陈丽芳 叶珩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对比10.0%与23.4%高渗盐水(HS)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颅内高压患者26例随机分成10.0%HS组与23.4%HS组,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推注10.0%或23.4%HS,推注的氯化钠总量均为7 g,用药前至用药后6 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 目的对比10.0%与23.4%高渗盐水(HS)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颅内高压患者26例随机分成10.0%HS组与23.4%HS组,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推注10.0%或23.4%HS,推注的氯化钠总量均为7 g,用药前至用药后6 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中心静脉压及每小时尿量,用药前及用药后6 h查血生化,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0.0%HS组与23.4%HS组,在30 min及1、2、3 h ICP与基础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在以上各时间点降低颅内压幅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h后均恢复到基础水平;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 10.0%或23.4%HS均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其降低颅内高压效果与单次静脉推注的氯化钠总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颅内高压 急性脑血管病 颅脑创伤
下载PDF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詹文锋 黄俊 +5 位作者 陈纯波 曾文新 孙诚 叶珩 詹伟锋 江稳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094-3096,共3页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CHF组患者行肺动脉漂浮导管置管测定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结果 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中,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分级、不同Forrest血流动力学分级的各亚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与LVEF、CI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重症患者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重症患者CHF的诊断与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
下载PDF
促胃动力药在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维生 张一臣 +5 位作者 胡北 孙诚 吕波 叶珩 解迪 陈纯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343-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提高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我院ICU内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跟踪观察至置管后24 h。采用床边X线... 目的:探讨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提高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我院ICU内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跟踪观察至置管后24 h。采用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按在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分为促胃动力药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置管成功率。结果:促胃动力药组的置管成功率为42.7%(47/110),对照组为29.7%(3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5),其中,使用甲氧氯普胺时置管成功率为51.0%(25/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2 5);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时置管成功率为36.1%(22/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促胃动力药可以提高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但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对提高成功率的有效性不一致,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螺旋型鼻肠管 幽门后 促胃动力药
下载PDF
2007-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诚 陈柳勤 +3 位作者 叶珩 陈纯波 詹伟锋 黄伟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70-2372,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变化趋势,为指导ICU合理用药和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危重病监护一、二区患者分离出的Aba标本来源和...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变化趋势,为指导ICU合理用药和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危重病监护一、二区患者分离出的Aba标本来源和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11年ICU共分离到Aba477株,超过90%Aba来源于呼吸道标本,Aba的耐药情况严重,到2011年,除亚胺培南鲍(IPM)、妥布霉素(TO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CSL)外,其余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75%。耐药率最低的CSL为39.1%,耐药率最高的氨曲南(ATM)已达到86.9%。结论:ICU分离的Aba耐药情况严重,总体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SL是本院ICU治疗Aba感染最敏感的药物;加强主动检测、动态监测ICUAba耐药性变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预防控制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