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国后新诗格律探讨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吉发涵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21,共7页
-
文摘
通过对建国之后几次新诗格律研讨所进行的回顾与反思,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条件下重建诗歌格律的艰巨性和必然性,所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汉语语音标准应是重建现代汉语诗歌格律的唯一语音标准,对现代汉语声调重新进行科学的平仄划分是建立现代汉语诗歌格律的首要条件,现代汉语诗歌格律应当是对近体诗格律的扬弃与发展。
-
关键词
新诗
格律
回顾
-
Keywords
new poem
the rules and forms of new poetic composition;review;the sound criterion
the first conditio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觯名、字、号辨正
- 2
-
-
作者
吉发涵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65,166,共12页
-
文摘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觯,字宗扬,号复堂。字与号皆取自《礼记·檀弓下》"杜蒉扬觯"的故事。这一典源,是判断李觯名"觯"而非"鱓"的最可靠证明。通过对其全部画作署名和印章的梳理,以及历史文化的剖析,可以发现,人们之所以把李觯误作"李鱓",不仅有秦汉以来"六书裂坏","角"、"鱼"互讹造成的文字学上的原因,更是由于近三百年来从书写讹误,继而真相逐渐迷失混乱,以讹传讹,直到近几十年来穿凿附会,最终造成了积重难返的局面。对李觯名、字、号的拨乱反正,既说明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继承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当今社会对于传统文化问题隔膜浮躁的危害性。
-
关键词
李觯
名字号
理性解读
讹误阶段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汉语大词典》个别词目释义商订
- 3
-
-
作者
吉发涵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
文摘
《汉语大词典》虽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质量最高的一部大型语文词典 ,但个别词目的释义仍有可商订之处。如对“三武”、“人事”、“少御”、“尖团音”、“台铉”、“咬舌”数词的释义就或有错误或有可商榷之处。
-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词目
释义
商订
-
Keywords
Chinese Dictionary”
items
explanations
discussions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大词典》释义商兑与引书订讹举例
- 4
-
-
作者
吉发涵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2,共4页
-
文摘
《汉语大词典》已成为文史哲专业人士的良师益友和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希望其中释义和引书方面的错讹越少越好。但《汉语大词典》在这两方面均存在一些可商兑的条目,它们在释义或引文方面的错误应当分别加以改正。
-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释义
引文
错误例子
-
Keywords
A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definition
quotation
corr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
分类号
H1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浅析中国封建社会充满屈辱的妇女称谓
- 5
-
-
作者
吉发涵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
文摘
汉语称谓是蕴含和表现中华文化十分重要的一种文化形态。封建社会的妇女称谓 ,表现了封建礼教残酷统治下妇女的屈辱地位 ,揭示了封建的社会制度对女性人格的残踏和摧残 ,同时反映出这种社会文化对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扭曲。对当前妇女称谓中依然残留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妇女称谓
性别歧视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接地气”历史大命题下的许衡诗词直白之风与成因
- 6
-
-
作者
邢怒海
吉发涵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61,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6GGJS256)
上海师范大学培优项目(A013217002015)
-
文摘
许衡乃元代理学宗师,其诗词创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品多收于《许衡集》。在元代文白转型的历史时期,许衡诗词遵从"接地气"历史大命题的要求,表现出了浓厚的白话色彩,语句多有直白、简明、平实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个中原因在于大时代汉语白话发展的内在要求、元代诗歌创作风气使然以及诗人理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
-
关键词
许衡
《许衡集》
诗歌艺术
白话
-
Keywords
Xu Heng
Xu Heng Ji
Poetry Art
Vernacular
-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蓬”与“飞蓬”解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吉发涵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8-57,共10页
-
文摘
《诗经》中的动植物,无一不与诗意有密切关系。对这些东西若不正确了解,必然影响体会诗人的原意,从而影响学习和研究《诗经》这部光辉的文学巨著。本文拟对《诗经》时代至唐代的“蓬”与“飞蓬”及有关词语做一肤浅探讨。
-
关键词
诗经
尔雅
古人
晏子春秋
飞蓬
山海经
俗名
新疆
通志
源流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庙会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
被引量:19
- 8
-
-
作者
吉发涵
-
机构
山东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民俗研究》
1994年第1期48-54,94,共8页
-
文摘
山东快书《武松传》中武大郎有这样的话:“东岳庙往年起会就不小,今年的香火更兴旺!有七里路的铁货市,八里路的木料行,西北角上卖杂货,东南角上卖杂粮,当中间搭了个刀山架,耍把戏的还有大姑娘,竹马旱船来回跑,四台大戏唱的是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还有西皮和二簧!……兄弟依我良言劝,千万别到庙去上。
-
关键词
庙市
城隍庙
东岳庙
宗教活动
盂兰盆会
《帝京景物略》
山东快书
刘宗周
宗教界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李觯名、字、号辨正
- 9
-
-
作者
吉发涵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文史知识》
2012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
文摘
在本刊2012年第4期上,我们刊登了白化文先生的文章——《李觯的名字》。文中,白先生对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解究竟名“觯”还是“觯”、其名字究竟应该怎么读提出了疑问。文章发表之后,引起广泛反响,编辑部收到不少来稿,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在此,我们特意摘录了两篇文章刊出,以飨读者。
-
关键词
辨正
文章发表
扬州八怪
编辑部
摘录
读者
-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也说“毕月乌”
- 10
-
-
作者
吉发涵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99-103,共5页
-
文摘
在古汉语中有不少难懂的词语是可以通过对文字形、音、义的辨析或校勘得到正确训释的。但是也有另外一些词语就必须通过对这个词的来源、演变的考证才能加以解决。
-
关键词
阴阳五行
对文
高祖还乡
七宿
房日兔
蛇缠
毕宿
徐子平
迎霜
席上腐谈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李觶名、字、號辨正
- 11
-
-
作者
吉發涵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3年第1期274-293,共20页
-
文摘
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李觶,字宗揚,號復堂。今人卻多誤其名爲李觶。本文從古人名字相協的禮俗出發,力證其名、字、號相協,且皆本自《禮記·檀弓下》“杜蒉揚觶”之典。它是解决問题無可質疑的雅正典源。文章接著又發微探幽,從古文字學和文獻學的角度,闡明和梳理了“觶”、“”二字的形體演變,揭示了問題產生的原因與發展脉絡。然後又從統計學、方言學、歷史學多個角度,深入解讀了該問题上存在的諸多迷團和疑竇。最後對造成該問题的種種亂象,也進行了理性思考與批判。
-
关键词
李觶
名
字
號
辨正
相協
撥亂反正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