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嘧菌酯在人参和西洋参中的残留监测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加伦 王怀昌 +2 位作者 武秀停 赵静 杨娜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3,共7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中药材人参和西洋参中嘧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V(乙腈)∶V(水)=7∶1]提取,柱层析[m(弗罗里硅土)∶m(中性氧化铝)∶m(活性炭)=5∶3∶0.15)及液-液分配净化,GC-ECD检测。结果表明... 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中药材人参和西洋参中嘧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V(乙腈)∶V(水)=7∶1]提取,柱层析[m(弗罗里硅土)∶m(中性氧化铝)∶m(活性炭)=5∶3∶0.15)及液-液分配净化,GC-ECD检测。结果表明,当嘧菌酯在人参和西洋参中的添加水平分别为1、0.5和0.01 mg/kg时,回收率分别为82.1%~97.8%和90.9%~92.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6.2%和1.6%~3.1%,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仪器的最小检出量(LOD,S/N=3)为0.06 ng,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1 mg/kg。采用所建立方法调查了2010年不同来源人参和西洋参样品中嘧菌酯的残留情况,并对其膳食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样品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量为0.1 mg/kg,计算得出的风险商(RQ)值很小,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人参 西洋参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白芍和黄连中十五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 被引量:34
2
作者 吴加伦 邹耀华 李丽青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5-70,共6页
建立了白芍和黄连两种中药材中六六六、滴滴涕、艾氏荆、五氯硝基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农药的多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索氏提取器中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提取样品,提取液经氧化铝与弗罗里硅... 建立了白芍和黄连两种中药材中六六六、滴滴涕、艾氏荆、五氯硝基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农药的多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索氏提取器中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提取样品,提取液经氧化铝与弗罗里硅土的混合柱净化,采用农残分析专用柱农残Ⅱ柱分离,GC—ECD检测器检测农药的残留量。方法的最小检出量(LOD)为0.0005—0.0060ng。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05~0.050mg/kg;3个添加水平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9.8%~114.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白芍 黄连 有机氯 拟除虫菊酯 农药多残留分析
下载PDF
白术、温郁金、贝母、杭白菊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污染调查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加伦 占绣萍 +3 位作者 邹耀华 陈时飞 陆光照 来福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8-800,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白术、温郁金、贝母、杭白菊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污染情况。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并经活性炭和助滤剂-545混合物柱色谱净化,用气相色谱配FPD进行测定。结果:3档农药的添加平均回收率在77.5%~112.3%,RSD均小于... 目的:调查研究白术、温郁金、贝母、杭白菊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污染情况。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并经活性炭和助滤剂-545混合物柱色谱净化,用气相色谱配FPD进行测定。结果:3档农药的添加平均回收率在77.5%~112.3%,RSD均小于10%(n=4)。在白术、杭白菊等中药材中检测出痕量有机磷农药的残留。结论:本实验选取白术(根)、温郁金(根茎)、贝母(鳞茎)、杭白菊(花)中药材进行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检测,为评价我国中药材中的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机磷农药 多残留分析
下载PDF
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中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加伦 隋晓斐 +1 位作者 韩秀玲 占绣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561-2563,共3页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前处理方法 中药材 多残留分析 超声波提取法 索氏抽提法 农药残留超标 溶剂萃取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参、黄芩和杭白菊中的多菌灵残留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加伦 王天玉 +4 位作者 王怀昌 杨娜娜 魏厚道 林建 薛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9-493,共5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元参、黄芩和杭白菊3种中药材中多菌灵残留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HPLC)。样品用丙酮提取,柱层析(弗罗里硅土-中性氧化铝=7∶4,质量比)和液液分配净化,以甲醇-水(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在波长281nm下对待测组份... 建立了一种测定元参、黄芩和杭白菊3种中药材中多菌灵残留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HPLC)。样品用丙酮提取,柱层析(弗罗里硅土-中性氧化铝=7∶4,质量比)和液液分配净化,以甲醇-水(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在波长281nm下对待测组份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多菌灵在3种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元参:69.08%~88.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5%~4.67%;黄芩:71.39%~88.40%,RSD为3.73%~8.62%;杭白菊:73.33%~97.31%,RSD为2.83%~9.44%;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该杀菌剂在0.05~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仪器的最小检出量(按S/N=3计)分别为0.3、0.5和0.3ng,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01mg/kg。该方法简单易行,净化效果较好,适合各种中药材中多菌灵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元参 黄芩 杭白菊 农药 残留
下载PDF
浙八味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调查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加伦 邹耀华 +3 位作者 黄国洋 陈时飞 陆光照 来复根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5期16-21,共6页
通过对浙八味主产区的调查,发现有些中药材依然受到土壤中的滴滴涕、六六六农药残留的污染。麦冬中滴滴涕(或同系物)残留量较高,主要因过去曾长期、大量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导致种植麦冬的部分土壤中滴滴涕(或同系物)残留量仍较高(最高... 通过对浙八味主产区的调查,发现有些中药材依然受到土壤中的滴滴涕、六六六农药残留的污染。麦冬中滴滴涕(或同系物)残留量较高,主要因过去曾长期、大量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导致种植麦冬的部分土壤中滴滴涕(或同系物)残留量仍较高(最高达1.6mg/kg);在部分中药材和土壤中检测出痕量的六六六残留。仙居白术2个样品和土壤中五氯硝基苯的残留较高,其他部分中药材中检测到很低量的毒死蜱、违禁高毒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氯菊酯等农药残留。除了滴滴涕、六六六外,造成中药材中其他农药残留的原因均为药农违规使用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农药 残留
下载PDF
三唑酮在白芍叶片、根及栽培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加伦 林建 +1 位作者 魏厚道 王天玉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研究了三唑酮在白芍根、土壤及叶片中的残留消解动态。采用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及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分析,不同添加质量浓度下回收率为78.5%~97.8%,变异系数(RSD)为4.23%~9.67%,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田间试验分别用推荐剂量(60ga.i./... 研究了三唑酮在白芍根、土壤及叶片中的残留消解动态。采用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及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分析,不同添加质量浓度下回收率为78.5%~97.8%,变异系数(RSD)为4.23%~9.67%,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田间试验分别用推荐剂量(60ga.i./hm2)和1.5倍推荐剂量(90ga.i./hm2)进行处理,两年两地结果表明:三唑酮20%EC在白芍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26~8.56d,叶片中的半衰期为4.83~5.77d,在根中半衰期为5.16~7.87d,初加工后干样三唑酮的残留量为0.052~0.231mg/kg,明显高于加工前新鲜样品残留量。如果三唑酮在白芍及其土壤中的MRL值推荐为0.1mg/kg,建议按照常规剂量(60ga.i./hm2)喷施2次/年,白芍上最后1次使用三唑酮距收获的安全间隔期可考虑暂定为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三唑酮 消解 安全间隔期
下载PDF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防治果树害虫的专家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加伦 高松 李丽青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本专家系统立足于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理论基础,充分强调果树害虫防治中的风险控制机制,对农药的安全性作出综合评价,提供防治决策支持,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 农业专家系统 农药安全使用 果树害虫防治
下载PDF
氟虫腈在中药材薏苡仁中的田间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加伦 占绣萍 +5 位作者 隋晓斐 韩秀玲 林奇 张朝军 陶建忠 李谷存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研究了氟虫腈在薏苡Coixlacryma-jobi仁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浙江泰顺和缙云两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薏苡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用常规(30g/hm2)和1.5倍(45g/hm2)剂量氟虫腈处理两次,其在薏苡仁中的消解半... 研究了氟虫腈在薏苡Coixlacryma-jobi仁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浙江泰顺和缙云两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薏苡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用常规(30g/hm2)和1.5倍(45g/hm2)剂量氟虫腈处理两次,其在薏苡仁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0~10.2d(泰顺)和10.8~11.3d(缙云)。最终残留试验表明,在薏苡仁收获前14d(泰顺)或7d(缙云)按30g/hm2有效剂量施药,收获前30d(泰顺)或21d(缙云)按45g/hm2有效剂量施药,氟虫腈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1mg/kg。综合多方面因素,按照常规有效剂量30g/hm2处理,建议氟虫腈在薏苡上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安全间隔期可考虑暂定为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氟虫腈 残留分析 安全间隔期
下载PDF
中药材GAP的环境污染物检测对象与限量指标探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加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12期3-8,共6页
对我国中药材GAP实施过程中农药及有害重金属残留的控制方法及其最大残留限量指标进行了探讨,提出检测环境污染物对象的建议和控制污染的方法。
关键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GAP 农药 重金属 MRL
下载PDF
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11
作者 吴加伦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5年第2期25-29,共5页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评价一种农药的应用价值不再局限于它对危害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经济效益,更着重于有无损害环境质量的社会效益.我们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去了解农药的应用价值.即要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评价一种农药的应用价值不再局限于它对危害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经济效益,更着重于有无损害环境质量的社会效益.我们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去了解农药的应用价值.即要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农药保护作物获取丰产的正面效益,也要了解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发生的药害,会引起人畜中毒,更会污染环境,损害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的负面效应.为此,需要人们通过科学研究,积累知识和经验,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使它既能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又能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合理 安全 应用价值 环保意识 经济效益 防治效果 有害生物 社会效益 环境质量 生产过程 使用不当 人畜中毒 污染环境 负面效应 生活质量 人类生存 科学研究 积极作用 作物 损害
下载PDF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和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卫 虞云龙 +2 位作者 吴加伦 李少南 樊德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0-596,共7页
运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和农药浓度对阿维菌素的降解有较大影响 ,这可能和土壤微生物有关。从试验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 ,经 16SrDNA鉴定为嗜麦芽寡... 运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和农药浓度对阿维菌素的降解有较大影响 ,这可能和土壤微生物有关。从试验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 ,经 16SrDNA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maltrophi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土壤 微生物降解 降解菌 恒温培养法 杀虫剂
下载PDF
阿维菌素水解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卫 虞云龙 +3 位作者 谭成侠 李少南 吴加伦 樊德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4-176,共3页
采用仪器分析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以及在三种实际水样中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很快;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另外阿维菌素... 采用仪器分析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以及在三种实际水样中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很快;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另外阿维菌素在实际水样中的半衰期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水解动力学 PH 温度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薏苡仁、白茯苓和山药中的草甘膦残留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天玉 武秀停 +1 位作者 赵静 吴加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6,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薏苡仁、白茯苓和山药三种中药材中草甘膦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SPE—GC)分析方法。样品用去离子水提取,液液分配,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与三氟乙醇(TFE)和三氟乙酸酐(TFAA)在温度100℃条件下进行衍生化反应... 建立了一种测定薏苡仁、白茯苓和山药三种中药材中草甘膦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SPE—GC)分析方法。样品用去离子水提取,液液分配,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与三氟乙醇(TFE)和三氟乙酸酐(TFAA)在温度100℃条件下进行衍生化反应,氮磷检测器(NP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草甘膦在3种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薏苡仁97.6%~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4.2%~5.6%;白茯苓88.8%~98.4%,RSD3.0%~4.7%;山药92.1%~100.0%,RSD3.4%~6.5%,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该除草剂在0.05~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仪器的最小检出量(按S/N-3计)均为0.01ng,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mg/kg。方法简单易行,净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薏苡仁 白茯苓 山药 气相色谱 农药残留
下载PDF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卫 虞云龙 +3 位作者 林匡飞 李少南 吴加伦 樊德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175-2178,共4页
运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 .结果表明 ,非生物 +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及微生物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 34 8、2 77 3和 4 9 9d ,说明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由微生物引起 .从试验土壤中分离到 1株高效降解阿... 运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 .结果表明 ,非生物 +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及微生物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 34 8、2 77 3和 4 9 9d ,说明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由微生物引起 .从试验土壤中分离到 1株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 ,经 16SrDNA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rophilia) .从该降解菌中提取的粗酶液米氏常数 (Km)为 6 78nmol·ml-1,最大降解速率为 81 5nmol·min-1·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土壤 微生物降解 优势菌 粗酶液
下载PDF
阿维菌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卫 虞云龙 +2 位作者 吴加伦 李少南 樊德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57-161,180,共6页
从试验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经16SrDNA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该菌株最高可以降解500mg/L左右的阿维菌素,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5℃和7.0,最适底物浓度为100mg/L。实验还表明金属离子Hg2+对该菌株生... 从试验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经16SrDNA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该菌株最高可以降解500mg/L左右的阿维菌素,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5℃和7.0,最适底物浓度为100mg/L。实验还表明金属离子Hg2+对该菌株生长和降解阿维菌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降解菌 筛选 降解特性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生长量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及其土壤中高效氟吡甲禾灵残留 被引量:8
17
作者 武秀停 赵静 +3 位作者 吴加伦 王德勤 邓乔华 黄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穿心莲及其土壤中高效氟吡甲禾灵残留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方法。穿心莲及土壤样品用乙腈提取,土壤提取液直接浓缩至干;穿心莲提取液浓缩后经弗罗里硅土-活性炭(质量比4∶6)柱净化,乙酸乙酯淋洗后浓...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穿心莲及其土壤中高效氟吡甲禾灵残留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方法。穿心莲及土壤样品用乙腈提取,土壤提取液直接浓缩至干;穿心莲提取液浓缩后经弗罗里硅土-活性炭(质量比4∶6)柱净化,乙酸乙酯淋洗后浓缩至近干,甲醇定容,GC-ECD检测。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最小检出量为0.007ng,在穿心莲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穿心莲及土壤中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回收率在78.48%~106.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氟吡甲禾灵 穿心莲 土壤 农药 残留
下载PDF
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魏厚道 林建 +1 位作者 王天玉 吴加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1,共5页
为评价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浙麦冬上的使用规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WP)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多菌灵在添加水平0.05~2.00m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在84.... 为评价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浙麦冬上的使用规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WP)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多菌灵在添加水平0.05~2.00m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在84.6%~9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6.7%。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0.675和1.000kg/hm^2两个施药剂量下,多菌灵50%WP在浙麦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74~7.07d,在茎叶上的半衰期为3.60~5.35d,在根中残留量先升后降,其半衰期为2.01~3.60d。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易降解,当施药剂量较高或原始沉积量较高时,所对应的半衰期较短。若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1mg/kg,每年以0.675kg/hm^2的剂量喷施2次,则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麦冬 多菌灵 残留分析 安全间隔期
下载PDF
农药阿维菌素酶促降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卫 虞云龙 +2 位作者 吴加伦 李少南 樊德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8,共5页
从受阿维菌素长期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了其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35℃,培养液起始pH值7.0,培养时间96h, Hg2+对该菌株产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该降解菌中提取的粗酶液在pH值7.5和37.5℃时显示最大的降解活性,其米氏常... 从受阿维菌素长期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了其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35℃,培养液起始pH值7.0,培养时间96h, Hg2+对该菌株产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该降解菌中提取的粗酶液在pH值7.5和37.5℃时显示最大的降解活性,其米氏常数(Km)为6.78nmol/mL,最大降解速率为81.5nmol/(mi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酶促降解 产酶条件 酶性质
下载PDF
多菌灵在杭白菊及其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静 崔旭 +1 位作者 吴加伦 闻玉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7-463,共7页
通过田间植株直接施药-定期采样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杭白菊胎菊、菊花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测定了多菌灵在杭白菊胎菊和菊花中的最终残留量,并在室内探讨了不同温度对干胎菊和干菊花中多菌灵消解的影响。结... 通过田间植株直接施药-定期采样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杭白菊胎菊、菊花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测定了多菌灵在杭白菊胎菊和菊花中的最终残留量,并在室内探讨了不同温度对干胎菊和干菊花中多菌灵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75和1.00 kg/hm22个施药剂量下,多菌灵在杭白菊土壤、胎菊和菊花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98~8.34 d、3.90~4.05 d和3.31~3.45 d;不同温度下,干胎菊和干菊花中多菌灵的半衰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消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在杭白菊上以有效成分0.675 kg/hm2的剂量喷雾施用2次,第2次施药后21 d时多菌灵在干胎菊和干菊花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182~0.294 mg/kg和0.371~0.381 mg/kg,远低于我国制定的多菌灵在怀菊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胎菊 菊花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