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医学新进展与发展设想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岳嵩 柳霞 +2 位作者 李茜 张安仁 乔晋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根据国内外军队康复与理疗医学专业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军康复与理疗专业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复习近10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主要文献,明确该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发放"军队康复理疗科问卷调查表&q... 目的根据国内外军队康复与理疗医学专业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军康复与理疗专业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复习近10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主要文献,明确该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发放"军队康复理疗科问卷调查表",收集来自基层医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十一五"以来,我军康复与理疗学专业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一批学科发展明确,技术手段先进,医疗服务优良的学科和科室。结论学科发展的总体构想是进一步探索康复医学新理论、新技术,使其进一步适应军队卫勤保障需求,并向现代康复与理疗医学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理疗科 医院 医院 军队
下载PDF
骨折内固定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岳嵩 徐卫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治疗 交锁髓内钉
下载PDF
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10年临床总结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岳嵩 王新伟 +6 位作者 陈建武 徐伯诚 崔振忠 赵重阳 范肃临 王文孝 陈长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总结 10年来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7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共 46 82例 ,其中男 3 2 78例 ,女 140 4例。骨折复位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半开放复位和闭合... 目的 :总结 10年来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7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共 46 82例 ,其中男 3 2 78例 ,女 140 4例。骨折复位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半开放复位和闭合复位三种 ,评价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优 2 173例 (6 2 .89% ) ,良 947例 (2 7.40 % ) ,可 2 14例 (6 .19% ) ,差 12 1例 (3.5 0 % ) ,总优良率达到 90 .2 9%。结论 :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能发挥弹性固定特点 ,手术简单易行 ,亦适用于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骨折 矩形髓内钉
下载PDF
矩形髓内钉的设计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岳嵩 张福保 王依晴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1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矩形髓内钉”(简称“矩钉”)是作者1977年设计,横截面呈矩形的新型可屈性髓内钉.通过临床应用,认为该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明显优于Ender氏钉.本文旨在从生物力学角度阐述矩钉设计原理,比较其与Ender氏钉的本质区别,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 “矩形髓内钉”(简称“矩钉”)是作者1977年设计,横截面呈矩形的新型可屈性髓内钉.通过临床应用,认为该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明显优于Ender氏钉.本文旨在从生物力学角度阐述矩钉设计原理,比较其与Ender氏钉的本质区别,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设计与命名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我们认为Eder氏钉的可弯性和抗弯强度不能完全满足胫骨骨折内固定的要求.其原因主要是Ender氏钉的横截面呈圆型,一方面圆钉易绕其轴心转动,弯曲后的圆钉的扭矩明显增高,因而稳定性差;另方面是圆钉截面各向的抗弯性和可屈性完全相等而对立.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设计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矩形髓内钉一期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岳嵩 康一凡 +4 位作者 孙庆斌 张春才 徐伯城 范肃临 赵重阳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4年第4期235-237,共3页
自1985年1月至1994年4月我们用矩形髓内钉一期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328例(其中18例为双侧,共346侧),平均随访56个月,结果优良率为94.1%。作者认为,本法手术创伤小,能最大限度保留骨折端血供,内固定牢靠,不失为处理开放性胫腓... 自1985年1月至1994年4月我们用矩形髓内钉一期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328例(其中18例为双侧,共346侧),平均随访56个月,结果优良率为94.1%。作者认为,本法手术创伤小,能最大限度保留骨折端血供,内固定牢靠,不失为处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一个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 内固定 矩形钉 骨科处理手术
下载PDF
CD40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岳嵩 王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2-453,共2页
CD40L-CD40信号转导系统是一种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生物信号表达系统,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该系统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CD40促进了RA的免疫应答反应过程;(2)CD40... CD40L-CD40信号转导系统是一种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生物信号表达系统,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该系统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CD40促进了RA的免疫应答反应过程;(2)CD40参与了RA滑膜组织的炎症因子网络;(3)CD40可以促进滑膜血管翳的形成;(4)CD40参与了RA关节炎后期关节软骨与骨的破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免疫应答 炎症因子网络 滑膜血管翳
下载PDF
经腹腔镜前路椎间盘摘除术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岳嵩 孙庆斌 +3 位作者 杨锡铭 郑成竹 仇明 沈炎明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椎间盘出突出 腹腔镜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锁式髓内钉骨折内固定的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岳嵩 禹宝庆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1期58-60,共3页
1 锁式髓内钉的起源与种类1.1 Kuntscher 锁式髓内钉 本世纪四十年代,Ger-hard Kuntscher 报告了用其本人设计的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这种手术最初并未为人们广泛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Kuntscher髓内钉以其手术操作简单、切口小、损伤... 1 锁式髓内钉的起源与种类1.1 Kuntscher 锁式髓内钉 本世纪四十年代,Ger-hard Kuntscher 报告了用其本人设计的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这种手术最初并未为人们广泛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Kuntscher髓内钉以其手术操作简单、切口小、损伤少、骨折愈合后髓内钉取出方便;同时,术后无需外固定,可以早期活动,避免了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主等诸多优点,赢得了外科界的瞩目.由于Kuntsch-er髓内钉的固定作用来自髓内钉与髓腔内壁紧密接触,使之互相紧密相嵌,从而控制骨折端的旋转和消除骨折端的剪力,因此对于髓腔峡部的横断、短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最为适合.而峡部的粉碎性、长斜形和螺旋形骨折,以及髓腔较宽的近1/3及远1/3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髓内针固定术 锁式髓内钉
下载PDF
腹腔镜下摘除腰_(4~5)和腰_5~骶_1髓核突出八例报告
9
作者 吴岳嵩 孙庆斌 +3 位作者 杨锡铭 郑成竹 仇明 沈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腹腔镜下摘除腰_(4~5)和腰_5~骶_1髓核突出八例报告吴岳嵩,孙庆斌,杨锡铭,郑成竹,仇明,沈炎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手术方法包括后路经椎管入路、前路经腹膜外和侧路经皮穿刺等。近年来国外有... 腹腔镜下摘除腰_(4~5)和腰_5~骶_1髓核突出八例报告吴岳嵩,孙庆斌,杨锡铭,郑成竹,仇明,沈炎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手术方法包括后路经椎管入路、前路经腹膜外和侧路经皮穿刺等。近年来国外有个例报道经腹腔镜作腰5~骶1髓核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
下载PDF
早期坚强固定及功能锻炼在治疗膝关节骨软骨骨折中的前瞻性研究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5
10
作者 禹宝庆 邱广义 +5 位作者 吴岳嵩 侯铁胜 张春才 张少成 王文良 年申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26-827,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折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早期坚强固定,并于术后早期进行关节间歇被动活动和关节间歇主动活动。结果:通过与长期关节制动相比,术后早期活动膝关节的患者,其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前者。...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折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早期坚强固定,并于术后早期进行关节间歇被动活动和关节间歇主动活动。结果:通过与长期关节制动相比,术后早期活动膝关节的患者,其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前者。结论:在骨折牢固固定的基础上,关节早期活动可以改善组织修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 软骨骨折 间歇被动活动 治疗 功能锻炼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形成作用及其调控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建华 尹庆水 +1 位作者 黄清春 吴岳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的功能性蛋白 ,它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发挥生理功能 :(1 )促血管内皮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2 )增强血管通透性的功能。其活性的发挥受到多因素、多水平的调节 ,如 :缺氧、癌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的功能性蛋白 ,它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发挥生理功能 :(1 )促血管内皮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2 )增强血管通透性的功能。其活性的发挥受到多因素、多水平的调节 ,如 :缺氧、癌基因、细胞因子、细胞间质成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血管形成 基因结构 受体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网状减张缝合提高张力皮瓣存活率的机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年申生 吴岳嵩 +2 位作者 王秋根 侯铁胜 张春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82-984,共3页
目的 :探讨网状减张小切口缝合法 (MRSI)提高张力皮瓣存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张力皮瓣模型 ,分别测定 MRSI及张力缝合后皮瓣组织中血管内皮素 (E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网状... 目的 :探讨网状减张小切口缝合法 (MRSI)提高张力皮瓣存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张力皮瓣模型 ,分别测定 MRSI及张力缝合后皮瓣组织中血管内皮素 (E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网状减张组皮瓣组织中 ET及 MDA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均较张力组显著降低 (P<0 .0 5 ) ;而前者 SOD含量显著高于后者(P<0 .0 5 )。 结论 :ET及 MDA含量降低可能是 MRSI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促进皮瓣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减张小切口 外科皮瓣 内皮缩血管肽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及肿瘤 被引量:31
13
作者 徐卫东 吴岳嵩 +4 位作者 张春才 禹宝庆 李光业 刘植珊 侯铁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讨论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在股骨粗隆下复杂骨折及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2 6例创伤性骨折 ,5例股骨粗隆下肿瘤 ( 2例病理骨折 ) ,按Seinsheimers分类 :Ⅱ型 3例 ,Ⅲ型 5例 ,Ⅳ型 16例 ,Ⅴ型 4例。采用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固... 目的 :讨论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在股骨粗隆下复杂骨折及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2 6例创伤性骨折 ,5例股骨粗隆下肿瘤 ( 2例病理骨折 ) ,按Seinsheimers分类 :Ⅱ型 3例 ,Ⅲ型 5例 ,Ⅳ型 16例 ,Ⅴ型 4例。采用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3 0例获得随访 10~ 113个月 ,平均 2 9个月。术后病人无需外固定 ,未出现感染、交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可早期功能锻炼及不负重下地 ,优良率为 93 .4%。结论 :作者认为对粗隆下及合并其它部位的复杂股骨粉碎骨折、粗隆下肿瘤等 ,重建股骨颈型的闭合交锁髓内钉较为合适 ,创伤小、并发症少 ,缩短了住院日 ,并且骨折愈合快 ,功能恢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固定 股骨骨折 股骨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3
14
作者 徐卫东 吴岳嵩 +4 位作者 张春才 禹宝庆 赵杰 李光业 侯铁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4-196,共3页
探讨交锁髓内钉断裂的原因,提出预防的对策。方法:从1992年至1997年,对64例复杂粉碎性股骨骨折作了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55例随访,平均26个月。共发生4例交锁钉断裂,断钉率为6.3%。断钉发生在术后6~14月... 探讨交锁髓内钉断裂的原因,提出预防的对策。方法:从1992年至1997年,对64例复杂粉碎性股骨骨折作了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55例随访,平均26个月。共发生4例交锁钉断裂,断钉率为6.3%。断钉发生在术后6~14月,3例位于骨折远端第1枚横锁螺孔处,1例位于交锁钉中段。结论:作者认为断钉原因有:开放穿钉,过度分离骨膜,过早负重及功能锻炼不合适等。另外,股骨远端第1枚横锁螺钉离骨折端太近,应力集中。预防断裂的方法有尽量闭合穿钉,选择较粗较长的交锁钉,交锁螺钉应稍远离骨折端,避免过早负重及合适的功能锻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断裂原因 生物力学
下载PDF
CPM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毕霞 吴岳嵩 成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CPM 被动运动 术后康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软骨 骨再生 关节损伤 基础研究 疲劳性 概念
下载PDF
股骨交锁髓内钉应用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卫东 张春才 +3 位作者 吴岳嵩 肖斌 侯铁胜 刘植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2-254,共3页
随访本院 1 987年 4月~ 1 999年 5月 ,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患者 352例 ,对治疗中的并发症、处理及预后作研究。 331例得到随访 (5~ 1 45个月 ) ,共发生明确的并发症 1 6例 :断钉 8例 (合并骨不连 3例 ) ,畸形愈合 2例 ,会阴神经损伤 ... 随访本院 1 987年 4月~ 1 999年 5月 ,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患者 352例 ,对治疗中的并发症、处理及预后作研究。 331例得到随访 (5~ 1 45个月 ) ,共发生明确的并发症 1 6例 :断钉 8例 (合并骨不连 3例 ) ,畸形愈合 2例 ,会阴神经损伤 1例 ,感染 2例 ,股骨颈骨折 1例 ,退钉 2例。经及时处理 ,2例功能差 ,其余优良。对严重创伤患者 ,骨折早期交锁髓内钉固定 ,不增加并发症。Ⅰ度或Ⅱ度开放骨折可在清创彻底的情况下作一期交锁钉固定 ,而Ⅲ度开放骨折不适宜。钉断裂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 ,应选择较粗、足够长的交锁钉 ,并尽量闭合穿钉。交锁螺钉远离骨折端 ,避免过早负重。静力型交锁钉骨折愈合时间同动力型 ,并避免术后退钉、骨不连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可用于骨不连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并发症 股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形态的CT三维重建与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陆晴友 吴岳嵩 王成焘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正常中国人股骨近端大体形态,测量29个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82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双侧股骨近端CT扫描,在CT三维重建后利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对股骨近端的解剖形态进行参数测量,并与现有资...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正常中国人股骨近端大体形态,测量29个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82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双侧股骨近端CT扫描,在CT三维重建后利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对股骨近端的解剖形态进行参数测量,并与现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股骨近端髓腔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股骨近端各形态参数接近正态分布,左右无明显差异;颈干角与偏心距之间呈现很强的负相关,股骨头直径与股骨颈直径、股骨头高度、股骨头顶点至大转子间的距离、股骨前弓最高点至小转子上缘截面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与白种人相比较,在偏心距、颈干角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国人的偏心距较白种人明显小,而颈干角明显大于白种人;与现有国内利用X线片测量的参数相比,各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选用欧美人工髋关节假体,需考虑中国人股骨近端解剖形态与白种人之间的差异,以便术中恢复股骨头中心;股骨CT三维重建对定制性假体的意义重大,而股骨X线片对标准型假体的选择,具有方便、实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解剖形态 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绷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桑井贵 鲁凯伍 +2 位作者 王建华 吴岳嵩 朱亚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绷带 临床应用 骨折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志伟 吴岳嵩 +1 位作者 纪方 贺石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介绍我院3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的处理体会,分析并发症原因。结果:本组无死亡及低血糖休克发生,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7例(19-4 % )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介绍我院3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的处理体会,分析并发症原因。结果:本组无死亡及低血糖休克发生,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7例(19-4 % ) 。按Harris 评分标准,术后优良率为86-1 % 。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如无严重伴发疾病,经严格围手术期处理可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5 岁以下有手术指证者行人工全髋置换术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骨折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血肿内麻醉后抽吸法在四肢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桑井贵 王志伟 +2 位作者 吴岳嵩 李纯志 扬道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47-8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肿内麻醉后抽吸法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方法:骨折断端注入局麻药10 ~20 ml ,待1 ~2 min麻醉起效后,先将麻药和骨折断端血肿之混合液抽出,继之再行手法复位。结果:2 454 例患者,麻醉有效率100 %... 目的:探讨血肿内麻醉后抽吸法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方法:骨折断端注入局麻药10 ~20 ml ,待1 ~2 min麻醉起效后,先将麻药和骨折断端血肿之混合液抽出,继之再行手法复位。结果:2 454 例患者,麻醉有效率100 % ,优良率91-5 %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肿内抽吸式局麻法是一种骨折整复时简易有效的方法,值得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骨折整复 血肿 并发症 四肢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