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弥尔顿对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的改写——以《伊利亚特》和《失乐园》为例
1
作者 吴玲英 李蒙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进。本文在分析“原始史诗”之代表《伊利亚特》中女性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弥尔顿在“文学史诗之冠”《失乐园》中改写了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首先,《失乐园》的史诗英雄虽名为亚当夏娃之整体,但很大程度上乃史诗中唯一的女性夏娃之个体,弥尔顿在塑造史诗英雄的过程中将其主要关注锁定在夏娃身上。其次,诗人始终突显夏娃的“自我”,不仅展示了夏娃因“原初自我”中的“自恋”“自傲”而堕落的经过,而且呈现了夏娃通过“自省”“自知”“自赎”而将“自我”重构为“生态自我”并获得精神再生的过程。女性人物在史诗中的重新定位是弥尔顿对史诗传统的重要贡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荷马史诗传统 《伊利亚特》 女性定位 “他者” 改写 “自我”
下载PDF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中国内地近十年弥尔顿三部曲研究述评(2013—2022)
2
作者 吴玲英 李未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格探索等三个维度;二是研究方法取得开拓式创新,尤其是跨学科交叉探究方法和跨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将弥尔顿研究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拓进空间,希望能为中国内地未来的弥尔顿三部曲研究指明方向,或能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三部曲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 中国内地 共同体
下载PDF
从《失乐园》看弥尔顿的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
3
作者 吴玲英 李未雪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面对十七世纪女性意识觉醒与生态破坏两大剧变,约翰·弥尔顿省思这些挑战并在其史诗《失乐园》中,将相关思想融入对夏娃与自然的刻画。本文揭示弥尔顿的观点,包括承认女性与自然之相似性、尊重存在物之差异性并构建地球共同体。其... 面对十七世纪女性意识觉醒与生态破坏两大剧变,约翰·弥尔顿省思这些挑战并在其史诗《失乐园》中,将相关思想融入对夏娃与自然的刻画。本文揭示弥尔顿的观点,包括承认女性与自然之相似性、尊重存在物之差异性并构建地球共同体。其观点具有革命性与前瞻性,本质上可界定为“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点”,因而对后来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有先驱性贡献。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英国早期现代的社会剧变,亦揭示弥尔顿的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对当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失乐园》 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 共同体
下载PDF
现代大学教育:“结果导向教育”与“产出导向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吴玲英 李滟波 郭龙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38,共9页
近年来,源自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结果导向教育”理念受到中国学者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中国外语教育界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理念也逐渐溢出本界,引起界外许多学者关注。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均倡导“以成果为导向”实施教学,均... 近年来,源自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结果导向教育”理念受到中国学者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中国外语教育界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理念也逐渐溢出本界,引起界外许多学者关注。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均倡导“以成果为导向”实施教学,均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之能力。二者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果导向教育”是一种涵盖层次和应用范围甚广的教育与认证理念,而“产出导向法”则是一套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二者之差异性与一致性在其源起与实质、理论基础与教育理念、实践流程等三个方面都有表现。二者之所长,尤其是“以成果为导向”理念,对促进现代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相当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成果导向 “结果导向教育” “产出导向法” 教育质量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论“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玲英 汤敬安 刘拥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89-592,共4页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T.S.艾略特语言艺术精湛的典型范例。艾略特在诗歌中大用意象,巧用意象,并运用了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暗指;同时,借助拼贴、反复和组合前人作品中看似无关的片段等语言手段来突现诗歌中奥妙鲜...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T.S.艾略特语言艺术精湛的典型范例。艾略特在诗歌中大用意象,巧用意象,并运用了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暗指;同时,借助拼贴、反复和组合前人作品中看似无关的片段等语言手段来突现诗歌中奥妙鲜明的意象,给诗歌的表达带来沉郁顿挫、一咏三叹的韵味,使灰暗、无奈的主调显露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诗作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济克的情歌” 意象 拼贴 反复
下载PDF
论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诠释——兼论《基督教教义》里的“圣灵”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玲英 吴小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于基督教正统教义"三位一体"中的"圣灵"(the Holy Spirit),弥尔顿代之以"精神"(the Spirit),并在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对"精神"这一宗教术语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弥尔顿通过大量的《圣经... 对于基督教正统教义"三位一体"中的"圣灵"(the Holy Spirit),弥尔顿代之以"精神"(the Spirit),并在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对"精神"这一宗教术语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弥尔顿通过大量的《圣经》引证,指出"精神"有九种所指,比"圣灵"更为广泛,既包括"圣灵"在内的、来自外在但进驻到信仰者内心的"神圣的精灵"(the divine spirits),也包含人将这些力量内化为弥尔顿所称的"人的精神"(the human spirit)或"内在精神"(the Spirit within)。因此,在弥尔顿的"反三位一体"宗教观中,"精神"比"圣灵"更为准确。掌握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阐释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弥尔顿的神学思想和理解弥尔顿史诗创作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基督教教义》 “精神” “圣灵” “内在精神”
下载PDF
大学英语阅读大班课型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玲英 杨昌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高校扩招使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大班课型 ,大学英语阅读大班课的教学改革表明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学生要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性 ;学校要更新教学条件和手段 ;大班课型的教学效果同样可以得到保证。
关键词 大学英语阅读 大班课型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论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玲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在弥尔顿看来,"诱惑"可能引致堕落,却又是锤炼基督式英雄必要的历练。弥尔顿首先在其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明确地诠释了这一悖论性的"诱惑观",又在诗歌三部曲中予以艺术的呈现。《失乐园》里撒旦的诱惑开始了... 在弥尔顿看来,"诱惑"可能引致堕落,却又是锤炼基督式英雄必要的历练。弥尔顿首先在其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明确地诠释了这一悖论性的"诱惑观",又在诗歌三部曲中予以艺术的呈现。《失乐园》里撒旦的诱惑开始了人类的苦难历史,但亚当夏娃"幸运的堕落"又开启了人类对"内在精神"的英雄追寻旅程。《复乐园》里的耶稣再现了亚当受诱惑的过程,却通过坚决抵御撒旦的诱惑而复得亚当失去的乐园,为人类提供抵御诱惑的原型。《斗士参孙》里大利拉的诱惑是参孙堕落的直接原因,却最终成为是参孙再生的催生剂和原动力。从堕落中再生的参孙最深刻地诠释了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基督教教义》 《失乐园》 《复乐园》 《斗士参孙》 诱惑观 悖论性
下载PDF
论《失乐园》对战争的戏仿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玲英 易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65-171,共7页
描写战争是自荷马以降史诗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延续这一传统,将天庭之战置于史诗中心,以细数撒旦军及其战争武器之名录为史诗开篇,尤其设计了三个分别发生在地狱、伊甸园和天堂里的代表性战斗场面。然而,弥尔顿将... 描写战争是自荷马以降史诗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延续这一传统,将天庭之战置于史诗中心,以细数撒旦军及其战争武器之名录为史诗开篇,尤其设计了三个分别发生在地狱、伊甸园和天堂里的代表性战斗场面。然而,弥尔顿将无以匹敌之体格神力、战争武器以及好战精神赋予恶魔撒旦及其之流,其战斗场面亦并非史诗传统的战争场面,而是对战争的戏仿。这并不是因为弥尔顿不擅长书写传统的经典战争,而是因为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将史诗主题从"战争"改写为"人的堕落和再生"。此乃弥尔顿对史诗传统的初步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乐园》 战争 戏仿
下载PDF
论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的记忆书写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玲英 郭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石黑一雄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承袭了其前几部小说对个体如何面对伤痛记忆所展开的探讨,并进一步创新性地书写了集体的记忆和遗忘。首先,就个体记忆书写而言,该小说呈现出典型的悖论性特征,作者运用第三人称转换内聚焦的方式书写了埃... 石黑一雄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承袭了其前几部小说对个体如何面对伤痛记忆所展开的探讨,并进一步创新性地书写了集体的记忆和遗忘。首先,就个体记忆书写而言,该小说呈现出典型的悖论性特征,作者运用第三人称转换内聚焦的方式书写了埃克索夫妇对"是否恢复个体记忆"所表现出的矛盾态度。其次,就集体记忆书写而言,小说通过书写不列颠和撒克逊两个民族间的集体屠杀记忆,隐喻了后现代语境下集体记忆被政治话语所挪用和操纵从而引发新一轮暴力的潜在风险。通过书写"记忆",包括个体在创伤记忆下如何与自我达成和解、战争双方如何直面曾经的集体屠杀记忆、走出共同的暴力历史等,石黑一雄向读者展示了记忆与遗忘这对命题的两难之境,旨在启发读者思考超越记忆与遗忘的二元对立,以及构建遗忘基础上记忆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被掩埋的巨人》 记忆书写 记忆 遗忘
下载PDF
《复乐园》里的耶稣——基督式英雄之原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玲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75-183,共9页
以弥尔顿本人的"反三位一体"神学观为切入点,以史诗《复乐园》中不为学界关注的第二重诱惑为主要文本分析对象,从两方面解读史诗英雄耶稣。首先,弥尔顿为全面展现耶稣的"内在精神"之品质,基于认知层面的第一重诱惑... 以弥尔顿本人的"反三位一体"神学观为切入点,以史诗《复乐园》中不为学界关注的第二重诱惑为主要文本分析对象,从两方面解读史诗英雄耶稣。首先,弥尔顿为全面展现耶稣的"内在精神"之品质,基于认知层面的第一重诱惑而设计了第二重诱惑,具体针对耶稣在物质、知识和意志另三个层面的需求;正是恶魔撒旦的持续诱惑使耶稣展示为"特选的完人,去拯救世人"。其次,弥尔顿设置耶稣抵御撒旦时的回应始终"简短",而这是对抗邪恶最有效的回击策略。这两点共同构成弥尔顿将耶稣塑造为"基督式英雄之原型"的匠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复乐园》 史诗英雄 耶稣 基督式英雄 原型
下载PDF
从“意象”统计和分析看艾略特诗歌的风格特点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玲英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1,共4页
艾略特是21世纪初意象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所谓“意象”即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客观事物虽是客观存在的物体,但能引起诗人刨作欲望或寄托诗人情思。所以,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称为“意象”。... 艾略特是21世纪初意象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所谓“意象”即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客观事物虽是客观存在的物体,但能引起诗人刨作欲望或寄托诗人情思。所以,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称为“意象”。“意象”的选择与诗人的创作倾向关系甚密。本文旨在通过对组成艾略特诗歌意象群的客观事物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探讨艾略特诗歌的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象群 意象派 统计分析 艾略特诗歌 风格特点
下载PDF
弥尔顿对“史诗英雄”的改写——论《失乐园》中“战争英雄”与“循道英雄”的二元对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玲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以《伊利亚特》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史诗将"史诗英雄"传统地定位于"战争英雄",但弥尔顿在史诗《失乐园》里将恶魔撒旦刻画为"战争英雄"。此外,弥尔顿将撒旦设置为史诗主人公"循道英雄"亚当之对敌... 以《伊利亚特》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史诗将"史诗英雄"传统地定位于"战争英雄",但弥尔顿在史诗《失乐园》里将恶魔撒旦刻画为"战争英雄"。此外,弥尔顿将撒旦设置为史诗主人公"循道英雄"亚当之对敌,并自始至终将"战争英雄"和"循道英雄"置于二元对立。这揭示西方史诗发展史上"英雄"的演变,并暗示,弥尔顿改写了"史诗英雄"。在弥尔顿看来,唯有亚当这样的"循道英雄"才能体现出以"信仰""顺从""谦卑"等美德为核心的英雄品质,才能成为"没有战争的史诗"里的"史诗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乐园》 “史诗英雄” “战争英雄” “循道英雄” 二元对立
下载PDF
诱惑与英雄的“自我认知”——解读《复乐园》里的第一个诱惑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玲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08-115,共8页
关于史诗《复乐园》里的第一个诱惑,目前学术界的两种解读都有失偏颇。首先,史诗里的第一个诱惑值得探究,寓意深刻,远不只是试图劝诱处于饥饿中的耶稣施展神力摄取食物,而旨在通过撒旦试探耶稣的身份来展示耶稣坚定的"信仰"... 关于史诗《复乐园》里的第一个诱惑,目前学术界的两种解读都有失偏颇。首先,史诗里的第一个诱惑值得探究,寓意深刻,远不只是试图劝诱处于饥饿中的耶稣施展神力摄取食物,而旨在通过撒旦试探耶稣的身份来展示耶稣坚定的"信仰"。其次,第二个诱惑虽然依然以食物为诱饵,但与第一个诱惑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与其后的几个诱惑情节一起构成史诗的第二重诱惑,是世间荣华的典型代表,锤炼的是耶稣的"自制"和"忍耐"等。更重要的是,第一个诱惑揭示出比"完善‘内在精神’"更深奥的哲理,因为要在不期而至的诱惑面前坚守信仰、忍耐、自制等"内在精神"之美德,前提在于,人必须首先达成"自我认知",了解自我身份;只有耶稣这样的人才能始终抵御诱惑,才能证实自己身为精神英雄之原型,才能成为弥尔顿史诗里的主人公和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复乐园》 诱惑 英雄 “自我认知”
下载PDF
堕落与再生——论《斗士参孙》中的“大利拉之悖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玲英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大利拉在《斗士参孙》中的形象和功能都十分复杂。大利拉本是参孙堕落的直接原因,但在诗剧里她被弥尔顿具有悖论意义地塑造成参孙的镜像,从而使他最终获得精神再生的动力。正是在抵制大利拉的各种诱惑中,参孙逐渐认识到自己堕落的真正根... 大利拉在《斗士参孙》中的形象和功能都十分复杂。大利拉本是参孙堕落的直接原因,但在诗剧里她被弥尔顿具有悖论意义地塑造成参孙的镜像,从而使他最终获得精神再生的动力。正是在抵制大利拉的各种诱惑中,参孙逐渐认识到自己堕落的真正根源,并树立起坚定的信仰,成长为基督式精神斗士,终于完成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士参孙》 堕落 再生 大利拉 悖论
下载PDF
《失乐园》技术发明情节描写中的科技发展观“对话”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玲英 陈则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8-196,共9页
技术发明是《失乐园》中众多科技情节的范例,主要包括生火、金属冶炼和火药武器三种与火相关的发明。通过对技术发明的细节描写,弥尔顿与培根就有关科技发展的“大复兴”论进行了“对话”。培根“大复兴”论认为,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恢... 技术发明是《失乐园》中众多科技情节的范例,主要包括生火、金属冶炼和火药武器三种与火相关的发明。通过对技术发明的细节描写,弥尔顿与培根就有关科技发展的“大复兴”论进行了“对话”。培根“大复兴”论认为,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恢复到堕落以前对于自然的主宰状态,并实现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弥尔顿则将上述三项发明置于人类历史中,对“大复兴”论进行了反思,探讨技术对于人类文明前进的复杂作用,强调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精神文明作为支撑和指引。科技与人文价值的结合,也成为史诗《失乐园》中设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失乐园》 技术发明 弗朗西斯·培根 “大复兴”
下载PDF
论《荒原》叙述视角上的陌生化技巧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玲英 游翔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1-102,共2页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旨在分析现当代文学中“复杂化形式的手法”。而T.S.艾略特的《荒原》可谓是运用这一技巧的杰出典范。通过分析《荒原》在叙述视角上“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归纳了其在叙述视角上采用的各种...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旨在分析现当代文学中“复杂化形式的手法”。而T.S.艾略特的《荒原》可谓是运用这一技巧的杰出典范。通过分析《荒原》在叙述视角上“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归纳了其在叙述视角上采用的各种“陌生化”技巧,如异化视角、全知叙述视角和叙述视角转换等,为解读这部现代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提供一种新的诠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荒原》 叙述视角 陌生化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玲英 《文理导航》 2016年第5X期46-,共1页
数学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生在接触数学课本的内容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很难培养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操作机会,只有接近生活的数学才能符合小学生这个特殊时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并且通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更好的... 数学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生在接触数学课本的内容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很难培养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操作机会,只有接近生活的数学才能符合小学生这个特殊时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并且通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更好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数学课堂 生活情境 对策
下载PDF
《休·赛尔温·莫伯利》中的“自我话语”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玲英 苏玉鑫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在《休.赛尔温.莫伯利》中,庞德将叙事小说中的叙述手法用到诗歌创作中,创设了交织在一起的多重叙述声音。从巴赫金的"自我"与"他者"的话语理论为解读视角,侧重分析了庞德在诗歌中杂糅的多种形式的"自我话语&q... 在《休.赛尔温.莫伯利》中,庞德将叙事小说中的叙述手法用到诗歌创作中,创设了交织在一起的多重叙述声音。从巴赫金的"自我"与"他者"的话语理论为解读视角,侧重分析了庞德在诗歌中杂糅的多种形式的"自我话语",使诗作呈现出错综复杂、晦涩难解的特点,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休·赛尔温·莫伯利》 自我话语 话语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及其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玲英 《长沙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78-79,共2页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学习者的注意倾向和规律,试图揭示注意规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注意规律 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