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组成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晓云 陶雨婷 +4 位作者 战佳莹 李俊宏 杜宝昌 陈婧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旨在分析桑葚饮料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抗氧化功能差异。方法:利用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和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通过二次发酵桑葚制备桑葚饮料,比较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对DPPH、OH、ABTS+自由... 目的:旨在分析桑葚饮料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抗氧化功能差异。方法:利用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和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通过二次发酵桑葚制备桑葚饮料,比较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组别样品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进而探究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组成变化与抗氧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酵后桑葚酚类物质(1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45.97%±2.23%提高到59.01%±3.59%(P<0.05);对O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68.68%±1.23%提高到78.55%±0.57%(P<0.05);发酵后的桑葚饮料中酚类物质的还原力显著提高(P<0.05);发酵前后的酚类化合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从发酵前后桑葚酚类物质中共筛选出4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3种花色苷类、10种酚酸类、18种类黄酮及15种其它酚类物质,其中发酵后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为26种和20种,共涉及4个相关代谢通路,包括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色苷生物合成。58.70%的酚类物质与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结论:桑葚经发酵后酚类物质组成变化及含量的增加使得抗氧化能力得到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饮料 发酵 酚类 抗氧化活性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金冠豆角籽粒淀粉组成及性质研究
2
作者 宋永 贾璐泽 +3 位作者 张一婷 刘佳莉 刘大军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7,共9页
为了明确金冠豆角淀粉的基本性质,本文以提取盐溶蛋白后剩余的金冠豆角籽粒豆渣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淀粉,观察淀粉颗粒形态,测定其组成、粒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消化特性。结果表明,金冠豆角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分别为... 为了明确金冠豆角淀粉的基本性质,本文以提取盐溶蛋白后剩余的金冠豆角籽粒豆渣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淀粉,观察淀粉颗粒形态,测定其组成、粒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消化特性。结果表明,金冠豆角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分别为47.39%和52.07%,淀粉的颗粒形态与豌豆淀粉类似,呈卵圆形或球型,颗粒表面光滑完整,粒径为75.10μm。金冠豆角籽粒淀粉的峰值粘度(212.20 RVU)、衰减值(68.50 RVU)较低,但回生值(96.80 RVU)高于玉米淀粉;金冠豆角籽粒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T_(0))、峰值温度(T_(p))显著高于豌豆淀粉(P<0.05)。金冠豆角籽粒淀粉的凝沉值在90 min时接近80%,凝沉速度显著高于玉米淀粉,透光率介于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之间,持水性(WHC)和持油性(OHC)值分别为1.08和1.00 g/g,凝胶硬度小,属于易凝沉淀粉,其抗性淀粉(RS)含量为68.43%,高于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P<0.05),具有良好的抗消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冠豆角籽粒 淀粉 理化性质 抗消化特性
下载PDF
寒地桑叶多糖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3
作者 韩晓云 郑丹 +2 位作者 张雪瑶 杜宝昌 孙庆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9-66,共8页
为探究龙桑一号(Morus abla L.cv.Longsang 1)桑叶多糖(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MLP)的结构及功能性质,采用水提法提取其MLP,并对该多糖的结构性质以及体外降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MLP得率为(16.16±0.... 为探究龙桑一号(Morus abla L.cv.Longsang 1)桑叶多糖(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MLP)的结构及功能性质,采用水提法提取其MLP,并对该多糖的结构性质以及体外降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MLP得率为(16.16±0.30)mg/g,其中总糖质量分数为(57.16±4.00)%,糖醛酸质量分数为(30.97±2.06)%。凝胶渗透色谱测得MLP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1.74 kDa,其单糖组成主要包括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糖醛酸(包括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和甘露糖醛酸)、甘露糖,物质的量比为59.17∶22.31∶10.44∶2.65∶2.28∶1.07。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发现MLP是一种吡喃糖,具有分支和相互交织、螺旋聚集的特点。MLP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_(50))分别为1.81 mg/mL和2.91 mg/mL,其活性相当于阿卡波糖的49.17%和37.80%;MLP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EC_(50)分别为0.54、0.60 mg/mL和1.77 mg/mL,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分别相当于抗坏血酸的4.77%、38.03%和19.94%;MLP可以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使其促炎因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量增加,增强巨噬细胞增殖作用和提高吞噬能力,从而增强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寒地桑叶的应用和功能评价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桑叶多糖 结构特性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微囊化植物乳植杆菌L3对酸乳贮藏环境的响应过程
4
作者 高佳旭 齐富玲 孙庆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利用低甲氧基果胶将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植杆菌L3(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3)包埋,制备水包油包水(W/O/W)型微胶囊,然后将L.plantarum L3微胶囊与市售发酵剂直投到鲜乳中,发酵制成酸乳,于4℃下模拟酸乳贮藏货架期,分别在0、7、14、... 利用低甲氧基果胶将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植杆菌L3(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3)包埋,制备水包油包水(W/O/W)型微胶囊,然后将L.plantarum L3微胶囊与市售发酵剂直投到鲜乳中,发酵制成酸乳,于4℃下模拟酸乳贮藏货架期,分别在0、7、14、21 d进行微胶囊模拟胃肠消化实验,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破碎,研究L.plantarum L3对酸乳发酵、贮藏及胃肠道环境的应激响应过程,包括活菌数测定、菌体形态观察、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分析和菌体胞内氨基酸组成分析等。结果表明:经21 d贮藏和模拟胃肠道处理后,微胶囊中的活菌数保持在9.74(lg(CFU/mL))左右,细胞结构清晰完整;不同贮藏期的微囊化L.plantarum L3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均为丙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微胶囊包埋后的L.plantarum L3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均高于L.plantarum L3裸菌的比值。以上结果表明,W/O/W型微囊化包埋提高了L.plantarum L3在酸乳贮藏环境、胃酸、胆汁及肠液等不良环境下的存活率,为功能菌株在食品载体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L3 W/O/W型微囊化 酸乳贮藏环境
下载PDF
不同品种马铃薯雪花全粉品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惠宇晴 沈卉芳 +3 位作者 姚鑫淼 周野 李庆全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56-365,共10页
本研究选取11个品种马铃薯作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加工全粉,通过测定成分、碘蓝值、色度、持水性、持油性、冻融稳定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制得的雪花全粉品质的差异,以明确不同品种马铃薯对其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薯6号持水... 本研究选取11个品种马铃薯作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加工全粉,通过测定成分、碘蓝值、色度、持水性、持油性、冻融稳定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制得的雪花全粉品质的差异,以明确不同品种马铃薯对其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薯6号持水性(9.84 g/g)、持油性;1.63 g/g)与凝沉性最强,衰减值(315.2 RVU)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P<0.05);龙薯15号的水分含量(9.20%)最高;龙薯9号粘度(589.4 RVU)最大,抗剪切能力最强,但回生值高达33.9 RVU,凝胶性强,易老化;龙薯18号蛋白质含量(12.29 g/100 g)最高,但淀粉含量少(46.24 g/100 g),吸水率(0.55%)最高,抗冻能力最差,不适宜加工需要冷冻贮存的制品;大西洋还原糖含量(0.24 g/100 g)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碘蓝值(26.28)最高,游离淀粉最多;龙薯15号的L值(91.49)最大,b值(14.96)较小,颜色明亮,外观更迎合市场。本研究通过比较马铃薯全粉品质与品种的关系,为选择优势马铃薯品种进行全粉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品种 品质
下载PDF
生长期及发酵处理对东北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寇宇 管婷婷 +3 位作者 何鑫 刘大军 宋永 孙庆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2-309,共8页
目的研究生长期内不同品种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变化,对金冠豆角种子黄酮种类进行鉴定,并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种粒中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7种东北油豆角总黄酮,通过芦丁比色法检测油豆角种粒及荚皮中的黄酮含量,利用超高... 目的研究生长期内不同品种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变化,对金冠豆角种子黄酮种类进行鉴定,并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种粒中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7种东北油豆角总黄酮,通过芦丁比色法检测油豆角种粒及荚皮中的黄酮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检测豆角中黄酮的种类,最后利用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植物乳植杆菌L3对金冠豆粒进行发酵处理,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豆粒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油豆角中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时期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金冠油豆角粗黄酮中存在白杨素、黄芩黄素、二氢木蝴蝶素A等11种黄酮类物质,发酵处理均会导致金冠种粒的黄酮含量下降。结论不同品种的油豆角在生长期内黄酮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相似,该研究为油豆角品种选育及产品深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油豆角 生长期 黄酮含量 发酵处理
下载PDF
黑木耳膳食纤维发酵乳的制备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琳 朱文娟 +3 位作者 韩晓云 孔婧 李梦洋 孙庆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1期16-23,共8页
通过酶法提取黑木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探究黑木耳IDF添加量对发酵乳酸度及活菌数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黑木耳IDF发酵乳的配方(黑木耳IDF、脱脂乳粉和羧甲基纤维... 通过酶法提取黑木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探究黑木耳IDF添加量对发酵乳酸度及活菌数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黑木耳IDF发酵乳的配方(黑木耳IDF、脱脂乳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黑木耳IDF发酵乳成品进行营养成分及质构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黑木耳IDF能够促进乳酸菌增殖,黑木耳IDF添加量为7%(换算成冻干粉含量为0.78%)、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1.5%、脱脂乳粉添加量为2.0%时为最佳工艺,制得的黑木耳IDF发酵乳蛋白质含量为(3.53±0.08)%,脂肪含量(3.12±0.03)%,灰分含量(0.78±0.12)%,固形物含量(19.35±0.49)%;分析发酵乳贮藏期间品质发现,黑木耳IDF提高了发酵乳贮藏期间的持水力、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并且IDF对发酵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发酵乳 品质评价
下载PDF
金冠豆角籽粒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纯化及抑制动力学的研究
8
作者 孟成成 宋永 +2 位作者 何鑫 刘大军 孙庆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202,共8页
目的提取金冠豆角籽粒中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inhibitor,α-AI)并将其进行纯化,研究其抑制类型及抑制效果。方法以金冠豆角籽粒为原料,通过Na Cl盐溶、(NH4)2SO4沉淀提取α-AI,使用G50、G75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层析,用Na Cl洗脱液进... 目的提取金冠豆角籽粒中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inhibitor,α-AI)并将其进行纯化,研究其抑制类型及抑制效果。方法以金冠豆角籽粒为原料,通过Na Cl盐溶、(NH4)2SO4沉淀提取α-AI,使用G50、G75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层析,用Na Cl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蛋白峰后,检测α-AI对猪胰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绘图法和Michaelis-Menton方程分析酶反应动力学,探究α-AI的抑制类型。结果金冠豆角籽粒中提取的α-AI蛋白含量为1.72mg/mL,对猪胰淀粉酶抑制率为84.20%,半抑制浓度(semi-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_(50))为(6.77±0.63)mg/mL。不添加抑制剂组和添加抑制剂组的α-淀粉酶的酶解曲线几乎相交于原点,并且酶最大反应速率(V_(max))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米氏常数(K_(m))几乎不变。结论α-AI与猪胰淀粉酶的结合呈现可逆型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抑制剂 金冠豆角籽粒 纯化 抑制类型
下载PDF
不同豆角品种生长期及发芽处理对其皂苷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管婷婷 寇宇 +3 位作者 张一婷 刘大军 宋永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0-76,共7页
为明确东北油豆角皂苷的含量、存在部位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油豆角系列产品的加工利用价值,本研究对开花后10~40 d内的金冠、绿冠、盛冠等7种东北油豆角采用超声辅助法分别提取豆角种子及荚皮中的皂苷,并利用0.4%~1.2%的氯化钠溶液进行... 为明确东北油豆角皂苷的含量、存在部位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油豆角系列产品的加工利用价值,本研究对开花后10~40 d内的金冠、绿冠、盛冠等7种东北油豆角采用超声辅助法分别提取豆角种子及荚皮中的皂苷,并利用0.4%~1.2%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盐胁迫发芽处理,分析其对金冠和满堂彩豆角种子皂苷含量的影响,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UHPLC-Q-TOF-MS)对金冠豆角种子中的皂苷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豆角皂苷主要存在部位为豆角种子,且皂苷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皂苷含量出现高峰的时期因豆角品种而异,与其他6个品种豆角相比,满堂彩中皂苷含量最高,在35 d时,整个豆角皂苷含量为(23.62±0.14)mg/g。皂苷含量变化与豆粒萌芽时间、豆角品种密切相关,盐胁迫处理可以使满堂彩种子皂苷含量由(7.08±0.15)mg/g提高到(10.15±0.55)mg/g。UHPLC-Q-TOF-MS分析表明金冠豆角粗皂苷中存在柴胡皂苷F、赤豆皂苷II、黄芪皂苷IV等7种皂苷。本研究为东北油豆角皂苷的深入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角皂苷 不同生长期 发芽处理 组分分析
下载PDF
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对黑木耳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李秀凉 郭雯 +1 位作者 牟佳红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162,共11页
为探究黑木耳液经过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后的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变化,将黑木耳液利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再利用接种比例1:1的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与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进行发酵,测定经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前后木耳液的成分变化... 为探究黑木耳液经过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后的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变化,将黑木耳液利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再利用接种比例1:1的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与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进行发酵,测定经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前后木耳液的成分变化,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其结构;对其抗氧化活性,体外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评价;建立H_(2)O_(2)诱导RAW264.7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检测抗氧化酶含量来评价不同质量浓度木耳发酵液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RAW264.7细胞增殖、吞噬效果及细胞因子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耳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由未处理木耳液的170.57 mg·g^(-1)提高到539.14 mg·g^(-1),同时,蛋白质含量由未处理木耳液的15.00 mg·g^(-1)提高到81.28 mg·g^(-1);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木耳发酵液中-OH峰明显变宽;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木耳发酵液的三维结构呈密集的谷堆状,木耳中的多糖水解生成了较多小分子的糖,支链含量增多并聚集成团;黑木耳发酵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其α-淀粉酶抑制率较木耳液相比提高了2.39倍;在黑木耳发酵液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其胆酸盐结合能力是黑木耳酶解液和木耳液结合胆酸盐能力的1.37倍和2.66倍。木耳发酵液显著提高了RAW264.7细胞的增殖和吞噬能力,并对氧化损伤的RAW264.7细胞具有保护效应。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显著提高了黑木耳活性成分的功能,为黑木耳产品的深入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发酵黑木耳液 抗氧化活性 α-淀粉酶抑制率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胆酸盐结合能力
下载PDF
CD4和CD8分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及其与PRRSV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孙庆申 蔡雪晖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2,共2页
CD4和CD8是T细胞的两个重要的细胞表面标志 。
关键词 CD4 CD8 细胞免疫 PRRSV 分子结构 细胞免疫 感染机理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对草莓保鲜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庆申 王璞 +1 位作者 贺阳 韩德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7-329,共3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成膜溶液对草莓进行涂膜保鲜实验,在常温下测定膜液的透光率,并通过草莓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及感官品质评价了不同涂膜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配方为5%的大豆分离蛋白、0.3%的亚硫酸钠、0.2%的Tween-80、3%的... 以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成膜溶液对草莓进行涂膜保鲜实验,在常温下测定膜液的透光率,并通过草莓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及感官品质评价了不同涂膜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配方为5%的大豆分离蛋白、0.3%的亚硫酸钠、0.2%的Tween-80、3%的甘油和1%的油酸的复合膜保鲜效果良好,大豆分离蛋白薄膜能够明显减弱草莓的蒸腾作用,降低烂果率并抑制其呼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膜 涂膜 保鲜 草莓
下载PDF
甘油和油酸修饰大豆蛋白复合膜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庆申 王璞 +4 位作者 雷虹 韩德权 冯萍 吴华 程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52-58,共7页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可食性的食品保鲜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甘油和油酸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薄膜进行修饰,通过FT-IR分析成膜粒子的结构变化,对不同薄膜的形态、拉伸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光学特性、过氧化值和接触角进行了分析,结...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可食性的食品保鲜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甘油和油酸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薄膜进行修饰,通过FT-IR分析成膜粒子的结构变化,对不同薄膜的形态、拉伸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光学特性、过氧化值和接触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酸改变了溶液中粒子的基团组成,从超微结构可以看出油酸处理的薄膜表面比较粗糙,同时拉伸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有所降低,机械强度和光学特性与超微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另外,pH值和温度对溶液的成膜特性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油酸 甘油 水蒸气透过率 接触角 透光值 机械性能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载牛冠状病毒N蛋白壳聚糖微球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庆申 李鑫 +3 位作者 车小琼 常继涛 杨勇博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82-886,共5页
为了对壳聚糖分子作为佐剂的缓释效果进行免疫学评价,本研究合成了牛冠状病毒DB2毒株N蛋白基因的3'端第487位~1287位碱基,用大肠杆菌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电洗脱纯化该牛冠状病毒N蛋白(BCVN)。以戊二醛为交联... 为了对壳聚糖分子作为佐剂的缓释效果进行免疫学评价,本研究合成了牛冠状病毒DB2毒株N蛋白基因的3'端第487位~1287位碱基,用大肠杆菌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电洗脱纯化该牛冠状病毒N蛋白(BCVN)。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的方法制备空白壳聚糖微球。利用吸附法制备载BCVN蛋白的壳聚糖微球,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由此评价壳聚糖微球对BCVN的缓释作用和佐剂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的形态较好、表面光滑、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6.50±1.77μm,电势分布在36mV,吸附BCVN蛋白的壳聚糖微球在体内所产生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唯N蛋白组,说明载BCVN蛋白的壳聚糖微球在体内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使N蛋白在体内缓慢释放而长时间诱导抗体的产生,该研究结果为以壳聚糖微球作为疫苗佐剂积累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牛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 吸附 动物接种 缓释作用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微球制备条件的探索以及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庆申 林志新 +1 位作者 刘新铭 王瑾晔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5,共3页
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原料,采用相分离法制备微球,探讨了乙醇的浓度,zein的浓度以及第二溶剂(水)加入的速度对蛋白微球大小的影响;采用压片方法获得了包被模型药物(伊维菌素IVM)的蛋白微球片剂,研究了该微球片剂的体外释放动力学以及... 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原料,采用相分离法制备微球,探讨了乙醇的浓度,zein的浓度以及第二溶剂(水)加入的速度对蛋白微球大小的影响;采用压片方法获得了包被模型药物(伊维菌素IVM)的蛋白微球片剂,研究了该微球片剂的体外释放动力学以及释放后微球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大小与乙醇及玉米醇溶蛋白的最终浓度、第二溶剂的加入速度有关。迅速加入第二溶剂才能获得粒径比较均匀的蛋白微球;乙醇的最终浓度在40%时可以获得粒径1μm左右的微球;微球的大小随着zein的最终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该蛋白微球新剂型改善了载药微球悬浮液的稳定性,抑制了释药初期的突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IN 微球 片剂 IVM 体外释放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面包酵母菌种子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庆申 曹相辉 +1 位作者 李冰 韩德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5-178,181,共5页
目的:通过对面包酵母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来提高酵母菌的产量。方法: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评价影响面包酵母菌生长的因素,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菌生长区域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 目的:通过对面包酵母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来提高酵母菌的产量。方法: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评价影响面包酵母菌生长的因素,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菌生长区域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了显著因素的水平。结果: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蔗糖、K2HPO4和CaCl2,三者最佳浓度分别为119·98、0·4652,0·185g/L。优化后酵母菌细胞浓度提高到4·69×108cfu/mL,比初始生物量(9·02×107cfu/mL)提高了5倍以上。结论: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相结合的实验方法优化了酵母菌培养基,可大大提高酵母的产量,有望用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酵母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
下载PDF
壳聚糖微纳米粒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庆申 车小琼 +3 位作者 杨勇博 翟佳慧 杜江峰 赵凯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用碱降解法纯化了壳聚糖,并以纯化后的壳聚糖为材料,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分析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微球形态、粒径、分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纯化时间的延长,壳聚糖的脱乙酰度逐渐提高,微球粒径明显小于用未纯化的壳聚糖为原料... 用碱降解法纯化了壳聚糖,并以纯化后的壳聚糖为材料,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分析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微球形态、粒径、分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纯化时间的延长,壳聚糖的脱乙酰度逐渐提高,微球粒径明显小于用未纯化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微球大小更均一,并且分散体系稳定,不易团聚。此外,还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粒径均匀、分散体系稳定的300~400nm的壳聚糖粒子,为以后利用壳聚糖包埋药物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脱乙酰作用 微球 纳米粒子 交联
下载PDF
壳聚糖基质与蛋白质药物的释放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庆申 车小琼 赵凯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48,共3页
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很多蛋白质药物正在被广泛地研究,但是目前蛋白质药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容易变性,被蛋白酶降解而失去疗效等等。如果使用合适的药物载体,就可以保护蛋白质药物不被酶降解并能控制药物的释放,达到缓释或者控释的... 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很多蛋白质药物正在被广泛地研究,但是目前蛋白质药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容易变性,被蛋白酶降解而失去疗效等等。如果使用合适的药物载体,就可以保护蛋白质药物不被酶降解并能控制药物的释放,达到缓释或者控释的目的,这将有助于延长药物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壳聚糖作为天然的生物大分子,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材料、制药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壳聚糖基质具有适合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特性,并分析了影响药物包封率和微球释放药物速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壳聚糖 微球 包封率 释放性能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庆申 仇华吉 童光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25-28,共4页
单克隆抗体在兽医领域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PRRSV)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概况 。
关键词 PRRSV 单克隆抗体 结构蛋白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外周血CD4、CD8分子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庆申 霍庆莉 +1 位作者 蔡雪晖 童光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5,共2页
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后不同时期的CD4和CD8分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感染PRRSV后的第3天,CD4+和CD8+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在第12天达到最低水平;以后逐渐升高,CD4+的数量到第26天赶上并超... 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后不同时期的CD4和CD8分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感染PRRSV后的第3天,CD4+和CD8+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在第12天达到最低水平;以后逐渐升高,CD4+的数量到第26天赶上并超过感染前的水平,在第33天又有所下降;而CD8+的数量在第19天就升高到感染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CD4 CD8 外周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