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手术的预测和模拟系统——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应明 段银钟 +3 位作者 惠光艳 胡晓娟 杜春华 钱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由二维CT切片图像重建三维颅颌面骨骼立体模型,供进一步的正颌外科手术预测和模拟系统使用。方法:利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患者的颅颌面CT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采用移动立方体算法重建三维模型。结果: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可从... 目的:由二维CT切片图像重建三维颅颌面骨骼立体模型,供进一步的正颌外科手术预测和模拟系统使用。方法:利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患者的颅颌面CT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采用移动立方体算法重建三维模型。结果: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可从任意视角观察的颅颌面硬组织模型。结论:三维CT重建模型更加形象直观、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手术 颅颌面畸形 CT切片 三维重建 计算机图像处理
下载PDF
P物质受体在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应明 段银钟 +1 位作者 樊成涛 曹玲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了解P物质受体在成骨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探讨P物质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培养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受体在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SP受体在成骨细胞、牙周膜... 目的 :了解P物质受体在成骨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探讨P物质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培养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受体在成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SP受体在成骨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均阳性表达 ,胞浆着色。结论 :P物质可能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成骨细胞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三维模板定位引导正畸微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应明 张梦洁 王晓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9期7247-7250,共4页
背景:增加微种植体稳定性,减少其失败率,正确的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定位方法对正畸微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6/2010-06解放军101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8例需在双侧上颌第二双尖牙... 背景:增加微种植体稳定性,减少其失败率,正确的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定位方法对正畸微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6/2010-06解放军101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8例需在双侧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间植入微种植体的正畸患者,每例患者随机挑选一侧采用口内装置放置金属丝,结合X射线平片辅助定位指导微种植体植入,作为传统定位组;另一侧,采用三维导板定位,引导微种植体植入,作为三维模板定位组,观察两组微种植体脱落情况。结果与结论:经5~7个月的临床使用观察,传统定位组29颗微种植体稳定,9颗发生松动,成功率76.3%;三维模板定位组36颗微种植体稳定,2颗发生松动,成功率达94.7%。三维模板定位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P<0.05)。提示与传统定位方法相比,三维导向植入可以使正畸微种植体达到最佳植入部位,从而有效降低种植体支抗的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三维导向 种植支抗 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模拟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应明 王晓波 +1 位作者 李新军 丁加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840-842,共3页
目的:基于个人计算机实现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模拟,以期能够为颌面颅畸形术前诊断和制定定量化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Windows98为操作平台,采用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6.0编程语言开发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模拟系统。结果... 目的:基于个人计算机实现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模拟,以期能够为颌面颅畸形术前诊断和制定定量化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Windows98为操作平台,采用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6.0编程语言开发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模拟系统。结果:以CT为原始资料,成功地采用交互方式对颅颌面经典的几种手术截骨方式进行了模拟,系统可以反复进行手术模拟,直到结果满意为止。结论:该系统的建立将为提高颅颌面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医患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畸形 计算机图像 三维手术预测模拟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观察正畸大鼠牙髓CGRP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赵昱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畸大鼠牙髓组织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CGRP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髓组织中分布较丰...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畸大鼠牙髓组织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CGRP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髓组织中分布较丰富,在根髓呈粗大的束状;在冠髓呈条索状、串珠样,并在髓顶造牙本质细胞下层,成网状分布。正畸加力后3d大鼠牙髓CGRP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开始增加;加力7d达到最高;至撤力后28d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CGRP阳性神经纤维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大鼠牙髓组织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牙髓 牙齿移动 免疫荧光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辅助系统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应明 王晓波 +1 位作者 李新军 丁加根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基于个人计算机实现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预测和模拟,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系统以Windows98为操作平台,采用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6.0编程语言,采集患者术前CT原始资料,对6例陈旧性骨折患者进行硬... 目的基于个人计算机实现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预测和模拟,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系统以Windows98为操作平台,采用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6.0编程语言,采集患者术前CT原始资料,对6例陈旧性骨折患者进行硬组织模型的三维重建以及测量、分析,采用交互方式进行手术模拟,确定手术结果。结果该系统成功地为6例颌面部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患者提供术前诊断和制定定量化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结论该系统的建立将为提高陈旧性骨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医患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陈旧性骨折 计算机图像 三维手术预测模拟 虚拟现实
下载PDF
P物质受体在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赵昱辉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观察P物质受体(NK1)在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NK1受体在大鼠破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NK1受体在大鼠破骨细胞内均呈阳性表达,胞质着色。结论P物质可能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并在正... 目的观察P物质受体(NK1)在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NK1受体在大鼠破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NK1受体在大鼠破骨细胞内均呈阳性表达,胞质着色。结论P物质可能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并在正畸牙槽骨改建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1受体 P物质 破骨细胞
下载PDF
P物质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应明 段银钟 樊成涛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2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P物质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与机制 ,以期为阐明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神经调控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技术 ,观察神经肽P物质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离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 目的 :初步探讨P物质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与机制 ,以期为阐明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神经调控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技术 ,观察神经肽P物质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离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P物质使牙周膜成纤维细胞G1期细胞减少 ,S期细胞增加 ,促进更多的细胞进入增殖状态 ;P物质受体拮抗剂则明显抑制了P物质的作用。结论 :P物质对该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 ,并且可能是由SP受体 (NK1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体外培养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DNA合成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观察P物质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髓及牙周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780-781,i000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及牙周组织中神经肽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大鼠牙髓、牙周膜以及牙龈内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结果: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龈和牙髓组织中分布较多,而在牙...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及牙周组织中神经肽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大鼠牙髓、牙周膜以及牙龈内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结果: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龈和牙髓组织中分布较多,而在牙周组织中分布较少,并且主要分布在根中和根尖1/3的部位。无论在牙髓或牙周,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多沿血管分布。结论:牙髓及牙周组织中均有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并可能通过调节牙髓和牙周血管功能等途径,在其损伤和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牙髓 牙周组织 免疫荧光
下载PDF
Neurokinin-1受体介导P物质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赵昱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了解P物质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P物质在正畸牙槽骨改建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机械分离新生大鼠四肢长骨方法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K1受体在大鼠破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加入... 目的了解P物质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P物质在正畸牙槽骨改建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机械分离新生大鼠四肢长骨方法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K1受体在大鼠破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加入含不同浓度P物质(10-7—10-4mol/L)和10-5mol/LP物质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的培养液,观察P物质和NK1受体拮抗剂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大鼠破骨细胞内NK1受体呈强阳性表达,着色位于细胞浆,胞核呈阴性;P物质明显增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陷窝面积(P<0.05),但未见骨吸收陷窝数目明显增加(P>0.05)。NK1受体拮抗剂抑制了P物质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刺激效应。结论NK1受体可能介导P物质增强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从而在正畸牙槽骨改建中发挥局部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Neurokinin-1受体 Neurokinin-1受体拮抗剂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观察正畸大鼠牙周P物质神经纤维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东南国防医药》 2006年第4期249-250,260,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牙周组织中P物质(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畸大鼠牙周组织P物质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大鼠第一磨牙牙周组织中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数...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牙周组织中P物质(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畸大鼠牙周组织P物质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大鼠第一磨牙牙周组织中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数量稀少。正畸加力后2小时SP免疫染色反应神经纤维数量和强度开始增加,加力后1天达到最高水平,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撤力后2周,撤力后第4周SP免疫染色反应神经纤维数量和强度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P物质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P物质可能不仅参与早期正畸牙周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而且可能参与了后期的组织修复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牙齿移动 牙周膜 免疫荧光
下载PDF
新型玻璃离子粘结剂在正畸导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应明 白槐延 段银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正畸导萌 新型玻璃离子粘结剂 临床应用 正畸治疗
下载PDF
P物质缓释系统对正畸大鼠牙周破骨细胞数目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应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的生物活性及对正畸牙周改建中破骨细胞数目变化的影响。方法:将P物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缓释微球(SP-PLGA NP)注射入正畸大鼠第一磨牙根尖水平龈下,分别在加力后1,3,7,14天后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 目的:探讨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的生物活性及对正畸牙周改建中破骨细胞数目变化的影响。方法:将P物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缓释微球(SP-PLGA NP)注射入正畸大鼠第一磨牙根尖水平龈下,分别在加力后1,3,7,14天后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和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并和单纯用P物质以及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加力后1天,三组间牙周都未发现有破骨细胞;加后3天,破骨细胞数量表现为P物质组>缓释纳米微球组>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力后7天,表现为缓释纳米微球组>P物质组>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力14天后,三组破骨细胞数量都有减少,但缓释纳米微球组数量最多。结论:P物质能促进正畸中牙周破骨细胞形成,而SP-PLGA NP能在较长时间维持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微球 破骨细胞 牙齿移动
下载PDF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
14
作者 孙应明 罗颂椒 赵昱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后2 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后2 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增加,加力8 h至加力3 d达到最高,至撤力后2~4周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下降,但 PPTA mRNA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P物质可能不仅参与早期正畸牙周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而且可能参与了后期的组织修复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前速激肽原A(PPTA) 牙齿移动 三叉神经节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
15
作者 孙应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对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需要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样本,进行配对实验研究,所有样本均采用固定标准方丝弓矫治器,以150g的力拉尖牙向远中移动;在实验侧尖牙颊侧及腭侧根尖水平牙龈粘膜下注射... 目的:探讨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对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需要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样本,进行配对实验研究,所有样本均采用固定标准方丝弓矫治器,以150g的力拉尖牙向远中移动;在实验侧尖牙颊侧及腭侧根尖水平牙龈粘膜下注射5×10-3mg人P物质纳米缓释剂,两周注射一次。结果:经过4周的观察,发现实验侧上颌尖牙移动的距离比对照侧增加30.02%。结论:局部注射P物质纳米缓释剂可以加速牙齿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纳米微球 牙齿移动
下载PDF
单侧后牙反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10
16
作者 段银钟 孙应明 +1 位作者 王峰 张云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矫治单侧后牙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方法 :采用后前位X线片、全颌曲面断层片描图测量和模型测量进行鉴别诊断 ,将单侧后牙反分为 3种不同类型。然后应用单侧分裂基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四眼簧扩弓器进行非对称性扩大牙弓 ... 目的 :探讨矫治单侧后牙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方法 :采用后前位X线片、全颌曲面断层片描图测量和模型测量进行鉴别诊断 ,将单侧后牙反分为 3种不同类型。然后应用单侧分裂基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四眼簧扩弓器进行非对称性扩大牙弓 ,还可以在反侧施行上下后牙的交互颌间牵引等矫治方法。结果 :78例单侧后牙反病例 ,依据 3种临床分型 ,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 :单侧后牙反患者治疗前正确地诊断其临床类型 ,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才能保证矫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后牙反HE 扩大牙弓 颌间交互牵引
下载PDF
正畸正颌技术联合矫治成人严重双颌前突 被引量:15
17
作者 段银钟 付建宏 +2 位作者 钱红 刘彦普 孙应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正畸、正颌外科技术联合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成人骨性双颌前突患者16例,制定正畸、正颌共同矫治方案,先进行术前正畸矫治,然后行正颌外科手术,手术采用上下颌去除第一前磨牙牙骨块,尖牙区根尖下截骨... 目的:探讨临床正畸、正颌外科技术联合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成人骨性双颌前突患者16例,制定正畸、正颌共同矫治方案,先进行术前正畸矫治,然后行正颌外科手术,手术采用上下颌去除第一前磨牙牙骨块,尖牙区根尖下截骨后整体后退。颌间牵引固定2个月,术后进行必要的正畸治疗,调整牙齿尖窝关系。结果:手术后面形凸度明显改善SNA、SNB角明显减小,术后患者软组织唇突点均位于美容线附近。所有的患者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正畸、正颌技术联合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是一种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正颌 口腔正畸 成年人 手术适应证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腭裂术后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良症 被引量:5
18
作者 段银钟 孙应明 +2 位作者 刘彦普 顾晓明 彭品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引起的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腭裂术后患者 10例 (男 6人 ,女 4人 )。矫正开始前 ,先共同进行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正畸的内容。术前正畸包括扩大上颌牙弓 ,整平咬... 目的 :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引起的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腭裂术后患者 10例 (男 6人 ,女 4人 )。矫正开始前 ,先共同进行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正畸的内容。术前正畸包括扩大上颌牙弓 ,整平咬合曲线并排齐牙齿 ,为手术做好准备。手术时依据上颌骨发育受限的程度设计单颌手术 ,双颌手术 ,或下颌拔除一个牙以便缩小下牙弓与有限前徙的上颌相匹配。手术之后再配合必要的术后正畸以调整牙齿咬合关系。结果 :经过正畸、正颌联合矫治 10例腭裂术后严重上颌骨发育不良的患者 ,均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疗效。患者上下颌骨达到协调 ,侧面形态得到很大改善 ,牙弓形态理想 ,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患者对治疗结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正畸、正颌联合矫治腭裂术后严重上颌发育不良症是一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正颌 联合治疗 腭裂 术后 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良症
下载PDF
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备纯钛全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晓波 高勃 +2 位作者 孙应明 周洪 丁加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作纯钛全冠的可行性,为这种新的钛金属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体制作奠定基础。方法:利用UG-NX2软件设计一个数据基牙,在SURFACER逆向工程处理软件中,根据设计的基牙,通过数据牙冠... 目的: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作纯钛全冠的可行性,为这种新的钛金属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体制作奠定基础。方法:利用UG-NX2软件设计一个数据基牙,在SURFACER逆向工程处理软件中,根据设计的基牙,通过数据牙冠定位及边缘数据插值完成单冠设计。数据生成可用于数控设备分层加工的STL文件,根据实测激光单道熔覆的实际高度、宽度,设定加工参数,通过激光快速成型机制作出纯钛全冠。结果:完成了单冠的数据设计;激光单道熔覆高度0.28mm,宽度1.3mm;根据设计数据,通过激光熔覆堆积制作完成的纯钛冠具有较好的形态。结论:激光立体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可以初步实现对纯钛全冠的加工制作;对于高精度的纯钛修复体加工制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立体成形 计算机辅助制作 钛修复体
下载PDF
快速上颌扩大术矫治前后口颌系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红 段银钟 +1 位作者 孙应明 胡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综合探讨快速上颌扩大术对口颌系统中牙齿、颌骨、肌肉的作用。方法 :对 16名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在快速上颌扩大术矫治前后拍摄上颌咬合片和后前位定位片 ,并进行测量分析 ;同时测量颊肌压力的变化。结果 :快速上颌扩大术可以打开... 目的 :综合探讨快速上颌扩大术对口颌系统中牙齿、颌骨、肌肉的作用。方法 :对 16名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在快速上颌扩大术矫治前后拍摄上颌咬合片和后前位定位片 ,并进行测量分析 ;同时测量颊肌压力的变化。结果 :快速上颌扩大术可以打开腭中缝 ,在产生矫形作用的同时也产生正畸作用 ,矫治后牙齿、颌骨、颊肌压力均产生显著性变化。结论 :快速上颌扩大术矫治上颌牙弓狭窄可以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但要注意术后保持 ,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颌扩大术 口颌系统 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 颊肌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