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消融期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量:36
1
作者 孙维君 秦翔 +4 位作者 任贾文 吴锦奎 杜文涛 刘宇硕 侯典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6,共9页
为研究冰川消融期积累区的能量平衡,利用2006年6月21日—7月31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5 040m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冰川的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估算了冰川表面的能量平衡组成.结果表明:冰川消融期,净辐射是冰川的主要热量来源(占82... 为研究冰川消融期积累区的能量平衡,利用2006年6月21日—7月31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5 040m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冰川的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估算了冰川表面的能量平衡组成.结果表明:冰川消融期,净辐射是冰川的主要热量来源(占82.1%),其次是感热通量(占17.9%);冰川消融耗热是主要的能量支出项(占70.8%),其次是潜热通量(占29.2%).通过能量平衡方程计算的冰川蒸发/升华量日平均值为0.8mm w.e.,物质亏损量为473mm w.e.,与实测物质亏损量492mm w.e.相差不大,冰川累积物质亏损量计算值和观测值的趋势变化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积累区 消融期 能量平衡
下载PDF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微气象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孙维君 李艳 +5 位作者 秦翔 吴锦奎 徐跃通 杜文涛 刘宇硕 任贾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73-1681,共9页
利用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海拔5040m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冰川表面温度、降水、相对湿度、空气和冰川表面比湿、气压、风速、风向、感热和潜热通量等气象要素的平均日变化和季... 利用2008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海拔5040m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冰川表面温度、降水、相对湿度、空气和冰川表面比湿、气压、风速、风向、感热和潜热通量等气象要素的平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年平均值为-11.8℃,全年正积温仅为16.5℃,具有日较差小、年较差大的气温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的85%,年降水量为424.2mm;气压冬季低、夏季高,属于典型的高山型;年平均风速为3.7m·s-1,冰川风显著;感热通量要强于潜热通量,大气与冰川表面的湍流交换中,大气以损失热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气象要素 日变化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拉弄冰川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维君 秦翔 +3 位作者 化希平 杜文涛 刘宇硕 侯典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9,共8页
利用在念青唐古拉山拉弄冰川垭口架设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风等气象要素的日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弄冰川垭口气温日变化呈现升温快降温慢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8.1℃,... 利用在念青唐古拉山拉弄冰川垭口架设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风等气象要素的日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弄冰川垭口气温日变化呈现升温快降温慢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8.1℃,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7月,其温度分别为-17.6℃和0.7℃;相对湿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4%,8月最大1月最小;气压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年均气压值为497.1hPa,9月值最大2月值最小,其气压分别为501.9hPa和489.9hPa;冬春季的风速日变化比夏秋季大,年均风速为4.2m.s-1,1月最大8月最小,其风速分别为7.5m.s-1和2.5m.s-1,全年盛行以偏南风和偏北风为主,约占全年盛行风向频率的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弄冰川 气象要素 日变化 季节变化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在三重积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孙维君 秦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根据大数定律,通过方差分析,设计了理论意义下误差最小的有利随机数三重积分蒙特卡罗算法,用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良性,并证明了蒙特卡罗方法积分结果的分布符合概率中心极限定理.
关键词 大数定律 蒙特卡罗 三重积分 随机数
下载PDF
论学分制条件下高校考试模式的改革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维君 《教学研究》 200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学分制是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教学制度。但学分制在考试形式、考试题型、成绩评价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学分制条件下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应当确立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并根据各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课程... 学分制是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教学制度。但学分制在考试形式、考试题型、成绩评价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学分制条件下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应当确立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并根据各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课程考试考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 考试模式 成绩评价 评估指标
下载PDF
多项式矩阵根的再研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维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68-71,共4页
在引用源根研究复数域上多项式矩阵根的性质及求解方法的基础上,引用Jacobson型源根、Frobenius型源根,进一步研究了实数域R、有理数域Q上多项式矩阵根的性质,并给出了实数域R、有理数域Q上多项式矩阵根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 多项式矩阵根 Jordan型源根 Jacobson型源根 Frobenius型源根
下载PDF
寻找非线性演化方程精确解的新的双曲函数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维君 赵熙强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9-92,共4页
基于齐次平衡法的思想,利用双曲函数建立了一种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新的双曲函数法,其基本原理为,通过作一些特殊的变换,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超定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借助数学软件Mathematica,利用吴消元法等... 基于齐次平衡法的思想,利用双曲函数建立了一种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新的双曲函数法,其基本原理为,通过作一些特殊的变换,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超定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借助数学软件Mathematica,利用吴消元法等,求解此非线性超定代数方程组,最终获得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精确孤波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孤波解 双曲函数
下载PDF
欧式空间中向量的叉积及其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维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在欧式空间中引进了向量叉积的概念.利用叉积的性质给出了欧式空间中毕达哥拉斯的n 维形式的一种证明.
关键词 欧式空间 向量 叉积 面积 毕达哥拉斯定理
下载PDF
球面的特征探讨
9
作者 孙维君 陈学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4-95,共2页
探讨了球面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曲面是球面的充要条件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不等于1的正常数的点的轨迹。
关键词 球面 距离之比 特征 轨迹
下载PDF
小昌马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及转化关系 被引量:26
10
作者 侯典炯 秦翔 +4 位作者 吴锦奎 吴秀平 刘宇硕 孙维君 丁明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8-705,共8页
利用小昌马河流域上游大雪山老虎沟冰雪融水及下游昌马洪积扇区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资料,对流域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的组分特征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昌马河流域内从上游冰雪融水区到下游昌马洪积扇地下水排泄区矿化... 利用小昌马河流域上游大雪山老虎沟冰雪融水及下游昌马洪积扇区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资料,对流域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的组分特征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昌马河流域内从上游冰雪融水区到下游昌马洪积扇地下水排泄区矿化度不断增高,水化学类型由HCO3-Mg-Ca过渡到HCO3-SO4-Ca-Mg;上游冰雪融水与下游地下水δ18 O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洪积扇区地下水来源于冰雪融水的补给.水文地球化学模型模拟显示地下水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以析出方解石,吸收二氧化碳,溶解石膏、岩盐和绿泥石等为主要特征,溶蚀的含盐矿物使地下水中氯化物、硫酸根和钠离子含量升高,地下水水质恶化.同位素和水化学证据均揭示了小昌马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环境转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 水岩相互作用 小昌马河流域
下载PDF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宇硕 秦翔 +2 位作者 杜文涛 孙维君 侯典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479,共5页
以南方灵锐S82 GPS接收机为数据获取平台,借助RTK测量技术对均匀布设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表面的花杆网阵进行表面运动速度观测.2008年6—8月和2008—2009年整年的观测资料显示:2008—2009年间该条冰川表面流速最大值出现在海拔4 750... 以南方灵锐S82 GPS接收机为数据获取平台,借助RTK测量技术对均匀布设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表面的花杆网阵进行表面运动速度观测.2008年6—8月和2008—2009年整年的观测资料显示:2008—2009年间该条冰川表面流速最大值出现在海拔4 750~4 850 m,其中西支表面流速达到32.6 m.a-1,出现在海拔4830 m附近,东支表面流速达到32.4 m.a-1,出现在海拔4770 m附近.相比1959年的观测结果,该条冰川流速减慢了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GPS 冰川运动 表面速度
下载PDF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浅冰芯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崔晓庆 任贾文 +7 位作者 秦翔 杜文涛 孙维君 余光明 王泽斌 王晓香 孙维贞 王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1258,共8页
2006年6月在祁连山西段大雪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钻取了一支20.12m的浅冰芯,对冰芯中化学组成成分的浓度变化特征和来源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芯中δ18 O和可溶性离子含量变化均显示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δ18 O与祁连山西段温度有很... 2006年6月在祁连山西段大雪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钻取了一支20.12m的浅冰芯,对冰芯中化学组成成分的浓度变化特征和来源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芯中δ18 O和可溶性离子含量变化均显示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δ18 O与祁连山西段温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和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老虎沟12号冰川冰芯中可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陆源矿物粉尘和冰川区周边的盐湖矿物风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8O 老虎沟12号冰川 冰芯 气候 环境 可溶性离子
下载PDF
基于WRF驱动的CLM模型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立辉 张耀南 +2 位作者 周剑 潘小多 孙维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3-564,共12页
NCAR-CLM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较为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型.鉴于大多数研究利用气象站点的数据驱动CLM模型,尝试将WRF气候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驱动CLM的面上强迫场数据来对青藏高原陆面能量特征进行模拟研究.对WRF气候模型模拟的输出结果与青藏... NCAR-CLM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较为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型.鉴于大多数研究利用气象站点的数据驱动CLM模型,尝试将WRF气候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驱动CLM的面上强迫场数据来对青藏高原陆面能量特征进行模拟研究.对WRF气候模型模拟的输出结果与青藏高原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WRF模拟输出的气温和向下短波辐射数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92(p>0.05),气压和比湿的R2在0.80以上(p>0.05),降雨和风速的模拟性能不稳定,但WRF模拟输出的强迫场也可以作为CLM模型的驱动数据.CLM模拟的地表温度、感热和潜热通量与青藏高原气象站观测的地表温度以及涡度通量数据验证分析表明,虽然CLM对地表温度的模拟在合理范围内,但模拟与观测值还是有较大偏差,潜热和感热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68(p>0.05),表明CLM的模拟结果在单点上是可靠的.据此,在此模拟结果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的陆面能量时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M陆面过程模型 WRF驱动 模型评估 青藏高原 陆面能量特征
下载PDF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表面能量和物质平衡模拟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记祖 秦翔 +5 位作者 吴锦奎 杜文涛 孙维君 刘宇硕 黄哲 杨俊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7,共10页
采用HOCK的分布式能量物质平衡模型对老虎沟12号冰川消融期的物质平衡进行了模拟,时间步长为1 h,空间分辨率为30 m.模型结果利用物质平衡观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验证,模型模拟时期为2012年6月1日-9月30日.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因子... 采用HOCK的分布式能量物质平衡模型对老虎沟12号冰川消融期的物质平衡进行了模拟,时间步长为1 h,空间分辨率为30 m.模型结果利用物质平衡观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验证,模型模拟时期为2012年6月1日-9月30日.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太阳辐射影响相当显著;散射辐射在总辐射中的比例较大为39%,模拟期冰川表面物质平衡为-506 mm w.e..在模拟期整个冰川平均上净辐射占能量收入的84%,感热通量占有16%;消融耗热则是能量的主要支出占有62%,潜热通量占有能量支出的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分布式能量-物质平衡模型 地形因子 散射辐射
下载PDF
祁连山老虎沟流域春季积雪属性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俊华 秦翔 +5 位作者 吴锦奎 杜文涛 孙维君 张明杰 张雪艳 陈记祖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098,共8页
利用祁连山老虎沟流域布设的花杆观测了该区春季积雪的属性(深度、表面反射率、密度及含水量、粒径),并结合自动气象站上的积雪深度和反照率数据,对研究区春季积雪属性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积雪分布很不均... 利用祁连山老虎沟流域布设的花杆观测了该区春季积雪的属性(深度、表面反射率、密度及含水量、粒径),并结合自动气象站上的积雪深度和反照率数据,对研究区春季积雪属性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积雪分布很不均一,在阴坡雪深大,阳坡雪深小;在不同海拔上,雪深随海拔有增高的趋势;不同类型、不同表面粗糙度、不同密度、不同含水率的积雪反射率不同,不同地物的反射率也不同;积雪剖面中逆温层结的形成与表面温度、雪深有密切关系,在一天内新降雪的密度及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属性 空间分布 春季 老虎沟流域
下载PDF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健 秦翔 +2 位作者 孙维君 张明杰 杨俊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0-379,共10页
利用2009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4 550m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并讨论了气温、降水、比湿、气压、风速、风向、总辐射、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冰川下垫面影响下,气温的逐时变化呈现出升温比降温要快... 利用2009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4 550m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并讨论了气温、降水、比湿、气压、风速、风向、总辐射、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冰川下垫面影响下,气温的逐时变化呈现出升温比降温要快,但季节变化则相反,气温变化的位相比风速要超前;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的68.1%;冬季平均风速最大,夏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春、秋季冰川风的强度要大于谷风,夏季则相反,冬季冰川风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冰川风对地气间的能量交换有重要影响;全年感热通量日平均值大部分都为正值,而潜热通量基本都为负值,在气温较高、风速较大的情况下二者均有明显的增加;夏季感热和潜热通量的绝对值都比冬季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近地层 微气象特征 冰川风 感热和潜热通量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的气温分布及其垂直梯度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秦翔 杨兴国 +6 位作者 李健 刘宇硕 孙维君 杜文涛 张明杰 杨俊华 张雪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在资料比较稀少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进行气象观测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冰川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不同海拔(5 207,5 550,5 792和5 955m)的4个自动气象站和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北坡近地面和自由大气的温度... 在资料比较稀少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进行气象观测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冰川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不同海拔(5 207,5 550,5 792和5 955m)的4个自动气象站和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北坡近地面和自由大气的温度分布状况及其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日变化气温5 207m站的升温速率最快,5 550m站次之,5 792m和5 955m站最小,4个站月平均最高(低)气温分别为5.7℃(-9.3℃)、4℃(-6.5℃)、1.4℃(-14.8℃)和1.3℃(-15.4℃);气温递减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最大(小)值出现在1月(3月),其值约为1.07℃.(100m)-1(0.12℃.(100m)-1),年(春、夏、秋季)平均日变化幅度白天大、夜晚较小,冬季全天比较平缓,夏季在00:00-09:00(北京时)出现正值,其他季节全天皆为负值;自由大气的温度递减率值大部分都在0~1℃.(100m)-1之间,海拔5 200~6 000m之间的平均温度递减率值为0.78℃.(100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北坡 气温递减率 山地气候
下载PDF
基于GPS的北极冰川表面地形测量与制图 被引量:9
18
作者 艾松涛 王泽民 +5 位作者 鄂栋臣 庞小平 周春霞 闫明 孙维君 刘海燕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9,共7页
自2005年以来,中国科学考察队员利用双频GPS在北极黄河站附近的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两条冰川上每年一次开展高精度的冰川运动观测,获取了冰川表面监测标杆的精确位置和运动速度。2009年4月,中国科学考察队员在这两条... 自2005年以来,中国科学考察队员利用双频GPS在北极黄河站附近的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两条冰川上每年一次开展高精度的冰川运动观测,获取了冰川表面监测标杆的精确位置和运动速度。2009年4月,中国科学考察队员在这两条冰川上开展了密集的GPS点位数据采集,借此开展北极两条冰川的冰面地形测量。在分析单频GPS动态单点定位数据用于冰面地形测量的可行性基础上,经过平差计算获得了两条冰川的冰面地形数据,进而生成冰面DEM和等高线,制作冰面地形图。经与高精度控制点比较,冰面DEM高程的误差为0.78 m,在冰川季节性高程波动和年消融的变化范围之内。由于SMART-V1型GPS设备是当前冰川研究工作中应用较多的pulseEKKO型探地雷达配套的一个重要部件,本文的结论对于同类仪器开展冰川测量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对基于高密度的GPS动态单点定位测量方法用于冰面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黄河站 冰川 GPS 地形图
下载PDF
北极Svalbard群岛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鹏 闫明 +3 位作者 艾松涛 徐跃通 刘雷保 孙维君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北极Svalbard群岛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水平运动速度平均分别为2.14 m·a-1和6.28 m·a-1,变差系数... 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北极Svalbard群岛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水平运动速度平均分别为2.14 m·a-1和6.28 m·a-1,变差系数平均分别为0.24和0.14,夏季水平运动速度略高于冬季,水平运动速度与其所处海拔高度具有多项式型关系,冰川主流线表面水平运动速度高于两侧,冰川两侧的表面水平运动速度不对称,Austre Lovénbreen冰川从源头至末端依次表现为运动的压缩区、拉伸区和压缩区;(2)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垂直运动速度平均分别为0.76 m·a-1和0.90 m·a-1,两条冰川表面夏季垂直运动速度均大于冬季且夏季变差系数小,垂直运动速度与海拔高度具有一元线性相关性,表面物质平衡造成的高程变化对垂直运动速度的贡献率最大;(3)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应变率分布表现为沿主流线方向逐渐减小然后负向增加,且其变差系数平均分别为0.19和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tre Lovenbreen Pedersenbreen 冰川运动 表面速度 表面应变率
下载PDF
河流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昭佩 韩美 +1 位作者 孙维君 宋德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对湿地认识不足,开发和管理不合理,湿地遭到严重破坏。从河流湿地出发,阐述了湿地的重要作用,并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为例,对该地区河流湿地的现状、分布以及出现的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对湿地认识不足,开发和管理不合理,湿地遭到严重破坏。从河流湿地出发,阐述了湿地的重要作用,并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为例,对该地区河流湿地的现状、分布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地区提出了一些开发与保护湿地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湿地 开发与保护 台儿庄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