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表征及其结构对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琳 宫清涛 +3 位作者 王东贤 赵濉 安静仪 俞稼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与其表面活性之间的关系 ,以苯或烷基苯、酰氯及溴代烷为原料 ,经过酰化、格氏反应、氢化还原、磺化等步骤 ,合成了 6种分子结构明确的纯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 ,并用核磁共振碳谱、傅里叶红...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与其表面活性之间的关系 ,以苯或烷基苯、酰氯及溴代烷为原料 ,经过酰化、格氏反应、氢化还原、磺化等步骤 ,合成了 6种分子结构明确的纯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 ,并用核磁共振碳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分析了其高效液相色谱图。用Wilhelmy -Plate法测定了部分支链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烷基苯磺酸钠 支链烷基苯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多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被引量:23
2
作者 姜小明 张路 +2 位作者 安静仪 赵濉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6-1430,共5页
研究了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特别是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与其它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多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但侧链上CH2降低cmc的程度远小于主链上CH... 研究了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特别是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与其它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多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但侧链上CH2降低cmc的程度远小于主链上CH2的作用.当侧链碳原子数增加时,多烷基苯磺酸钠的饱和吸附量(Γmax)降低,表现出与主链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解释了cmc和Γmax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烷基苯磺酸钠 分子结构 临界胶束浓度 饱和吸附量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油-水界面上活性物的结构和活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2 位作者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共6页
通过综合的方法分离出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乳状液油-水界面上的活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色质联用等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并在油/碱水模型体系中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考察其化学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相的pH... 通过综合的方法分离出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乳状液油-水界面上的活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色质联用等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并在油/碱水模型体系中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考察其化学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相的pH值影响原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在油-水界面膜上的吸附;沥青、胶质和蜡是界面活性物的主要成分,对油-水界面膜的形成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油的酸性组分对油-水界面膜的动态界面张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乳状液 油-水界面 活性物 结构分析 界面活性
下载PDF
吡咯与HCl和CHCl_3分子间Cl(C)—H…π型氢键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史福强 安静仪 +2 位作者 李文 赵濉 俞稼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71-1175,MJ06,共6页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 (abinitio)方法 ,采用 6 3 1G(d ,p)基组对吡咯和HCl单体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MP2 /6 3 1G(d ,p)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然后采用MP2 /6 3 1G(d ,p)方法对吡咯 HCl体系以及吡咯 CHCl3 体系的分子间Cl(C)—H…π...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 (abinitio)方法 ,采用 6 3 1G(d ,p)基组对吡咯和HCl单体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MP2 /6 3 1G(d ,p)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然后采用MP2 /6 3 1G(d ,p)方法对吡咯 HCl体系以及吡咯 CHCl3 体系的分子间Cl(C)—H…π型氢键进行了理论研究 ,并在MP2 /aug cc pVDZ水平计算了氢键作用能 .研究表明 ,吡咯与HCl分子和CHCl3 之间形成了Cl(C)—H…π型氢键 ,吡咯与HCl分子的氢键相互作用使HCl中H—Cl键长增加 ,振动频率减小了 14 9cm-1(红移 ) ;而吡咯与CHCl3 之间的相互作用使CHCl3 中的C—H键长减小 ,振动频率增加了 3 3cm-1(蓝移 ) .利用自然键轨道 (NBO)分析表明电荷发生转移 ,吡咯 HCl体系中HCl得到 0 0 15 5e ;吡咯 CHCl3 体系中CHCl3 得到 0 0 0 98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氯化氢 三氯甲烷 氢键 量子化学从头算 振动频率
下载PDF
胜利原油酸性组分的结构与界面活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2 位作者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通过在硅胶中加入特殊添加剂的TLC方法 ,对胜利原油的总酸组分按照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高效的分离。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酸值等方法对各组分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并研究了化学... 通过在硅胶中加入特殊添加剂的TLC方法 ,对胜利原油的总酸组分按照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高效的分离。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酸值等方法对各组分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动态界面张力并研究了化学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酸性组分的族组成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关 ,并在界面张力中起决定作用。在总酸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组分 (Mn<5 0 0 )中 ,酸的侧链以脂肪烃为主 ,表现了较强的界面活性。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组分 (Mn>5 0 0 ) ,表现了较弱的界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原油 酸性组分 结构 界面张力 界面活性
下载PDF
呋喃-乙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史福强 徐志成 +1 位作者 安静仪 俞稼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选取6-311++G(d,p)基组对呋喃-乙酸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频率振动分析发现了该势能面上6个极小值点,其最稳定构型对应一强O…H—O型氢键,其结合能在消除基组重叠误差后为-20.87kJ?mo...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选取6-311++G(d,p)基组对呋喃-乙酸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频率振动分析发现了该势能面上6个极小值点,其最稳定构型对应一强O…H—O型氢键,其结合能在消除基组重叠误差后为-20.87kJ?mol-1.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研究了电荷转移及轨道相互作用.通过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中的Onsager溶剂模型在介电常数分别为1.0,2.247,4.9,7.58,10.36,20.7,32.63,38.2,46.7,78.39的不同溶剂环境下重新优化呋喃与乙酸势能面上最稳定构型A,研究了溶剂对呋喃-乙酸复合物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偶极矩以及结合能的影响.发现溶剂化作用增大了呋喃与乙酸分子间的结合能,导致O…H距离减小,H—O振动频率红移.当溶液介电常数在1.0~32.63范围时,溶剂效应十分显著,当介电常数大于32.63后,溶剂化作用几乎达到了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能面 基组 稳定构型 呋喃 结合能 溶剂化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乙酸 研究 复合物
下载PDF
高纯度支链三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与表面活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姜小明 徐志成 +3 位作者 史福强 安静仪 赵濉 俞稼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08-811,共4页
以短碳链烷基苯为原料,经酰化反应、格氏反应、催化加氢及磺化等六步反应合成了6种支链1,4,5 三烷基苯 3 磺酸钠,总收率均在21%以上。在烷基苯磺酸盐分子中,主链(—CHR1R2)取代在苯环的1位,短链R和R3分别取代在4位和5位。合成的三烷基... 以短碳链烷基苯为原料,经酰化反应、格氏反应、催化加氢及磺化等六步反应合成了6种支链1,4,5 三烷基苯 3 磺酸钠,总收率均在21%以上。在烷基苯磺酸盐分子中,主链(—CHR1R2)取代在苯环的1位,短链R和R3分别取代在4位和5位。合成的三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如下:(Ⅰ)R1=C3H7,R2=C4H9,R3=R=C2H5;(Ⅱ)R1=C4H9,R2=C4H9,R3=R=C2H5;(Ⅲ)R1=C4H9,R2=C5H11,R3=R=C2H5;(Ⅳ)R1=C3H7,R2=C4H9,R3=n C3H7,R=i C3H7;(Ⅴ)R1=C4H9,R2=C4H9,R3=n C3H7,R=i C3H7;(Ⅵ)R1=C4H9,R2=C5H11,R3=n C3H7,R=i C3H7。用1HNMR鉴定了所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产品中支链三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均在98%以上。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30℃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最低表面张力(γCMC)。6种表面活性剂的CMC(mmol/L)和γCMC(mN/m)分别为4 3,31 78(Ⅰ);4 1,31 05(Ⅱ);2 8,30 75(Ⅲ);4 0,30 85(Ⅳ);2 0,30 50(Ⅴ);1 0,30 48(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三烷基苯磺酸钠 纯化 表面活性
下载PDF
孤岛原油乳化活性组分剖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2 位作者 马金石 闫芳 蒋丽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对孤岛原油进行了组分分离,对从原油中分离出的界面活性组分、胶质和沥青质进行了分离和结构初步鉴定,研究了他们的碱水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原油组分的乳化活性随着极性的增强而增强。脂肪有机酸是孤岛原油界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组分。... 对孤岛原油进行了组分分离,对从原油中分离出的界面活性组分、胶质和沥青质进行了分离和结构初步鉴定,研究了他们的碱水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原油组分的乳化活性随着极性的增强而增强。脂肪有机酸是孤岛原油界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组分。沥青质、胶质都含有乳化活性物质,具有乳化性质,其中含羰基( 脂肪羰基和芳香羰基) 、芳香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对乳化性能和乳状液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乳化活性 成分
下载PDF
对-(月桂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丙烷磺酸钠的合成与表面活性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显光 张春荣 +6 位作者 宋新旺 曹绪龙 李振泉 张路 赵濉 安静仪 俞稼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48,198,共5页
以苯为原料先后经酰化、黄鸣龙还原、氯甲基化及威廉逊成醚等反应制得4种具有不同氧乙烯数(其氧乙烯数为1-4)的对-(月桂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醇,再和1,3-丙烷磺内酯反应得到了对应的对-(月桂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丙烷磺酸钠。... 以苯为原料先后经酰化、黄鸣龙还原、氯甲基化及威廉逊成醚等反应制得4种具有不同氧乙烯数(其氧乙烯数为1-4)的对-(月桂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醇,再和1,3-丙烷磺内酯反应得到了对应的对-(月桂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丙烷磺酸钠。用ESI—MS和1HNMR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用两相滴定法确定了产物中活性物的质量分数均大于99%。用Wilhelmy法测定了30℃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其CMC(mmol/L)和γCMC(mN/m)分别为:0.176,34.9;0.149,34.8;0.102,33.1;0.142,34.8。结果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随着氧乙烯基团的增加(1—3),其CMC和γCMC都逐渐减小,但当氧乙烯数继续增大时,两个物理量都开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月桂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丙烷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
下载PDF
双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其界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宫清涛 王琳 +7 位作者 王东贤 杨震宇 赵金生 王宜阳 张路 安静仪 赵濉 俞稼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1,208,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的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交叉耦合反应、磺化反应和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了邻二正戊烷基、正己烷基和正庚烷基苯磺酸钠 3种化合物, 3种产物的收率为 55% ~65%,用两相滴...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的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关系,以邻二氯苯为原料,经交叉耦合反应、磺化反应和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了邻二正戊烷基、正己烷基和正庚烷基苯磺酸钠 3种化合物, 3种产物的收率为 55% ~65%,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质量分数,均大于 99. 0%,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NaCl水溶液与正壬烷的界面张力,发现随着疏水链碳数的增加,临界胶束浓度CMC减小,饱和吸附量Γmax先减小后增大,临界胶束浓度下的界面张力γCMC和饱和吸附面积Amin则是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双直链烷基苯 界面性质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N-(α-烷苯氧基)十四酰基牛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9
11
作者 严峰 王显光 +5 位作者 曹绪龙 宋新旺 李振泉 赵濉 安静仪 俞稼镛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SCD 2007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研究了一类以苯氧基作疏水支链的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α-烷苯氧基)十四酰基牛磺酸钠(SAPTT)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探针(芘)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及自身稳态荧光发射光谱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荧光探针(芘)法和自身稳态荧光法可用来测... 研究了一类以苯氧基作疏水支链的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α-烷苯氧基)十四酰基牛磺酸钠(SAPTT)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探针(芘)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及自身稳态荧光发射光谱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荧光探针(芘)法和自身稳态荧光法可用来测定这类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且测定结果与表面张力法(吊片法)接近;与荧光探针(芘)法相比,对于所研究体系,自身稳态荧光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较高,所测得CMC结果与表面张力法(吊片法)能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N-(α-烷苯氧基)十四酰基牛磺酸钠 自身稳态荧光发射 稳态荧光探针法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竹红菌素作为激发态氧分子的光敏剂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彬 安静仪 +1 位作者 张曼华 王波杰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8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竹红菌素作为激发态氧分子的光敏剂的研究陈彬安静仪张曼华王波杰(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竹红菌素,激发态氧分子,光敏剂近年来,竹红菌素(HypocrelinAandB,简称HA和HB)及... 竹红菌素作为激发态氧分子的光敏剂的研究陈彬安静仪张曼华王波杰(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竹红菌素,激发态氧分子,光敏剂近年来,竹红菌素(HypocrelinAandB,简称HA和HB)及其衍生物在光疗技术上的应用,尤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素 激发态氧分子 光敏剂 氧分子 光疗技术
下载PDF
2-羟基-3-辛基-5-长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玉萍 严峰 +5 位作者 曹绪龙 宋新旺 李振泉 赵濉 安静仪 俞稼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以脂肪酸、苯酚为原料,经酰化反应、酯化反应、Fries重排、氢化还原反应、磺化以及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出了2-羟基-3-辛基-5-长链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质量分数均大于99%;用核磁共振氢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 以脂肪酸、苯酚为原料,经酰化反应、酯化反应、Fries重排、氢化还原反应、磺化以及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出了2-羟基-3-辛基-5-长链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质量分数均大于99%;用核磁共振氢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质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悬挂滴法测定了30℃时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实验发现,纯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达到10-6mol/L数量级,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均小于28 mN/m;随着苯环上长链烷基碳数(n=8,10,12)的增加,CMC降低,分别为1.06×10-5,3.35×10-6,2.65×10-6mol/L;而γCMC变化不明显,分别为26.77,26.89,27.22 mN/m。结果表明,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比较好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3-辛基-5-长链烷基苯磺酸钠 CMC γCMC
下载PDF
支链烷基苯磺酸钠聚集性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福强 张路 +2 位作者 赵濉 安静仪 俞稼镛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2005年第3期175-182,共8页
以芘为探针、二苯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合成的4种链长分别为10、12、14、16碳,苯环均在β位取代的对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团浓度、胶团聚集数和微极性.研究了链长对支链烷基苯磺酸钠聚集性质的影响.分析了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疏... 以芘为探针、二苯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合成的4种链长分别为10、12、14、16碳,苯环均在β位取代的对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团浓度、胶团聚集数和微极性.研究了链长对支链烷基苯磺酸钠聚集性质的影响.分析了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疏水、亲水基团对聚集性质的影响.用量子化学从头算Hartree Fock方法取6 31G 基组计算了支链烷基苯磺酸根离子气相中的电荷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荧光 临界胶团浓度 胶团聚集数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研究干扰基团对烷基苯磺酸钠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小明 于晓翠 +1 位作者 赵濉 安静仪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3-388,共6页
利用稳态荧光探针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多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团浓度(cmc)、胶团聚集数(Nagg)、胶团的微极性和微粘度.当干扰基团增加时,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团浓度减少,胶团聚集数减少,胶团微粘度降低,胶团的微极性增强.
关键词 烷基苯磺酸钠 聚集行为 干扰基团 荧光探针 电子自旋共振
下载PDF
双烷基双硫酸酯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平 李阳 安静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79-1182,共4页
以1,2-环氧十四烷烃和几种短碳链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系列二烷基二羟基化合物,然后用氯磺酸作为磺化剂制得5种疏水链相同、连接基团不同的双烷基双硫酸酯钠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质谱(ESI... 以1,2-环氧十四烷烃和几种短碳链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系列二烷基二羟基化合物,然后用氯磺酸作为磺化剂制得5种疏水链相同、连接基团不同的双烷基双硫酸酯钠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用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25℃时,5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发现,双直链烷基双硫酸酯钠有很低的临界胶束浓度约10-5mol/L,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烷基双硫酸酯钠 CMC GEMINI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二苯醚与正十二烯单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玉萍 严峰 +2 位作者 赵濉 安静仪 俞稼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研究以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氯铝酸盐([BM IM]C l-A lC 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二苯醚与正十二烯的单烷基化反应,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考察反应温度、离子液体与正十二烯的摩尔比以及离子液体中A lC l3的摩尔分数(即离子... 研究以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氯铝酸盐([BM IM]C l-A lC 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二苯醚与正十二烯的单烷基化反应,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考察反应温度、离子液体与正十二烯的摩尔比以及离子液体中A lC l3的摩尔分数(即离子液体的酸强度)等反应条件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4-位异构体的生成;当反应温度为80℃、离子液体与正十二烯的摩尔比为0.50、离子液体的酸强度为0.67时,产物十二烷基二苯醚中5-位和6-位异构体的选择性最高,可达3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二苯醚 正十二烯 单烷基化反应 选择性 十二烷基二苯醚
下载PDF
竹红菌乙素(HB)在C_(60)与三乙胺分子间电子转移反应中的光催化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健 刘扬 +2 位作者 陈德文 张启元 安静仪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用ESR 方法探讨了在C60 与三乙胺(Et3 N) 的分子间电子转移反应中竹红菌乙素(HB) 的光催化作用.通过对Et3N/C60/HB 电子转移反应体系及其中间体的研究得知:在HB存在的条件下,可通过光催化电子转移反应... 用ESR 方法探讨了在C60 与三乙胺(Et3 N) 的分子间电子转移反应中竹红菌乙素(HB) 的光催化作用.通过对Et3N/C60/HB 电子转移反应体系及其中间体的研究得知:在HB存在的条件下,可通过光催化电子转移反应机理,实现室温下由Et3N 到基态C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 竹红菌乙素 电子转移反应 碳60 三乙胺
下载PDF
吡咯-HCN体系在气相及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福强 姜小明 +2 位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24-1328,共5页
用量子化学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吡咯-HCN氢键复合物,通过振动频率分析确定了两个吡咯-HCN体系稳定构型.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氢键作用能,采用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DZ以及Boys和Bernardi的CP(counterpoise)校正方法消除基... 用量子化学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吡咯-HCN氢键复合物,通过振动频率分析确定了两个吡咯-HCN体系稳定构型.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氢键作用能,采用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DZ以及Boys和Bernardi的CP(counterpoise)校正方法消除基组重叠误差后得到C-H…π和N-H…N型复合物的氢键相互作用能.为了确定B3LYP方法计算的相互作用能的可靠性,在MP2/aug-cc-pVDZ水平计算了复合物的氢键相互作用能,结果分别为-25.10和-19.30kJ·mol-1.采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考察了吡咯与HCN分子间轨道相互作用.以自洽场理论(SCRF)中的Onsager模型研究了不同极性溶剂对吡咯-氰化氢体系N-H…N型氢键几何构型,频率位移,电荷分布以及相对能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溶液的介电常数在1.5~30.0范围时,溶液作用十分显著,而当介电常数超过30.0以后,溶液作用已经达到了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基组重叠误差 介电常数
下载PDF
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表征及表面性质的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福强 姜小明 +3 位作者 徐志成 安静仪 赵濉 俞镓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为了研究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构效关系,以苯为初始原料经酰化、格氏反应、氢化还原、磺化中和等4步合成了4种支链烷基苯磺酸钠。支链总碳原子数为16,苯环连接位置分别在支链的2,4,6和8位。它们的结构分别为:(A)CH3(CH2)13CH(CH3)C6H4SO3N... 为了研究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构效关系,以苯为初始原料经酰化、格氏反应、氢化还原、磺化中和等4步合成了4种支链烷基苯磺酸钠。支链总碳原子数为16,苯环连接位置分别在支链的2,4,6和8位。它们的结构分别为:(A)CH3(CH2)13CH(CH3)C6H4SO3Na;(B)CH3(CH2)11CH(C3H7)C6H4SO3Na;(C)CH3(CH2)9CH(C5H11)C6H4SO3Na;(D)CH3(CH2)7CH(C7H15)C6H4SO3Na。经核磁和红外光谱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用两相滴定方法确定了产物中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均大于99%。用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4种支链烷基苯磺酸钠在30℃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mmol/L)以及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mN/m)。CMC和γCMC值分别为:(A)0 112,35 96;(B)0 232,35 05;(C)0 420,33 86;(D)0 708,31 47。根据Gibbs吸附公式求出饱和吸附量Γm、饱和吸附面积Am以及表面压πCMC。发现随着苯环在烷基链上连接位置由2变化到8,CMC增大,γCMC降低。采用电导法测定了4种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其结果与表面张力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采用两种基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方法预测了4种表面活性剂的CMC,结果表明,考虑了支链化的CMC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苯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辛醇/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