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在改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研究
1
作者 崔莉茹 王寒明 +3 位作者 杨傲然 谭建 杨东亮 李春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90-95,共6页
目的:分析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改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14例卒中恢复期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改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14例卒中恢复期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低频rTMS和NJF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的下肢肌张力各指标的差异,包括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下肢运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下肢痉挛状态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下肢肌电图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及振幅均方根(RMS)。结果:康复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3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17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1,P<0.05)。干预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AC评分、FMA-L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7、4.398、5.554,P<0.05),观察组MAS评分、CSI评分、IEMG及RM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60、9.625、16.993、8.095,P<0.05)。结论:低频rTMS和NJF训练联合应用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改善作用显著,可有效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 脑卒中 下肢肌张力增高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建 吴小燕 +4 位作者 张巧荣 崔莉茹 贾胜男 杨傲然 张亚楠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探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任务序列训练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步行能力(MAS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下肢肌力(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AS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主动运动时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高于对照组(109.92±18.36 vs 89.41±10.35,P<0.05),腓肠肌积分肌电值低于对照组(8.39±2.03 vs 13.04±1.87,P<0.05);同时试验组SF-36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可有效改善小腿肌肉异常,改善步行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任务序列训练 脑卒中 偏瘫 步行能力障碍
下载PDF
动作观察疗法结合同步减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和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莉茹 王寒明 +2 位作者 谭建 赵波 约日古丽·艾薇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61-365,379,共6页
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后康复治疗中动作观察疗法结合同步减重训练对其步态、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选取110例于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 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后康复治疗中动作观察疗法结合同步减重训练对其步态、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选取110例于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同步减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动作观察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MoCA量表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MBI)]、步态和视觉电生理[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BBS评分、上肢及下肢的FMA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BBS评分、上肢及下肢的FMA评分、MBI评分较对照组均提高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频、步长、步速均明显升高,步宽、双支撑相百分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EP潜伏期缩短明显,波幅升高显著,观察组的F-VEP潜伏期及波幅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动作观察疗法结合同步减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认知与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异常步态和视觉电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动作观察疗法 同步减重训练 步态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视觉电生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