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护板在上颌腭侧埋伏多生牙小切口拔除后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庞永志 毛春梅 +3 位作者 李敏 姚超 刘昆 李大鲁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腭护板在上颌腭侧埋伏多生牙小切口拔除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多生牙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小切口拔除患牙并缝合后即刻戴入腭护板,对照组小切口拔除患牙缝合后不戴腭护板。分别于全麻苏醒后6... 目的探讨腭护板在上颌腭侧埋伏多生牙小切口拔除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多生牙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小切口拔除患牙并缝合后即刻戴入腭护板,对照组小切口拔除患牙缝合后不戴腭护板。分别于全麻苏醒后6、12、48、72 h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用面部图像量表(FIS)评价患儿口腔内不适感,术后72 h及术后7 d计算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患儿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6 h均能客观表达自己意愿。与术后6 h比较,两组术后24、48、72 h VAS均降低(P均<0.05),且术后6、24、48、72 h,观察组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后6 h比较,两组术后24、48、72 h FIS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术后6、24、48、72 h,观察组F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48、72 h,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72 h出现术区肿胀2例,挤压后切口有淤血溢出,术后7 d均达到甲级愈合。对照组术后72 h非甲级愈合28例,表现为切口红肿、裂开、术区肿胀等;术后7 d有11例非甲级愈合,表现为切口感染、红肿、部分切口不愈合等。结论上颌腭侧埋伏多生牙经小切口拔除后给予腭护板辅助,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与口腔异物感,促进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上颌 腭侧拔除 腭护板
下载PDF
骨移植材料在局部牙槽骨缺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国锋 庞永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牙槽骨缺损可由面部外伤、牙周病、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牙槽骨缺损后不仅使临床医生治疗原有疾病难度增加,且患者康复后牙列缺损的修复存在较大困难。新一代口腔种植技术常规要求种植区骨量高度高于10mm,厚度大于5mm,这种要求使临... 牙槽骨缺损可由面部外伤、牙周病、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牙槽骨缺损后不仅使临床医生治疗原有疾病难度增加,且患者康复后牙列缺损的修复存在较大困难。新一代口腔种植技术常规要求种植区骨量高度高于10mm,厚度大于5mm,这种要求使临床上近一半的病例存在骨量不足的问题。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和再生一直是口腔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相继出现了多种骨代用品,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材料发展相当迅速,因此我们就牙槽骨缺损中常用的骨移植材料的性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骨移植材料 应用 口腔种植 临床医生 骨量不足 后牙列缺损 面部外伤
下载PDF
基于CNN-GRU模型的齿轮寿命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超 庞永志 +1 位作者 王巍智 吕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
齿轮是机械运动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一旦发生损坏将对机械整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波及人身安全,因此提前预知齿轮的剩余寿命非常重要。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可以采用深度学习对齿轮进行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卷积神经网络(CNN)... 齿轮是机械运动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一旦发生损坏将对机械整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波及人身安全,因此提前预知齿轮的剩余寿命非常重要。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可以采用深度学习对齿轮进行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权值共享和局部感知的优点,但是在处理时间序列上,CNN还有一定的缺陷;门控循环单元(GRU)可以处理时间序列在长距离上依赖不足的问题且结构简单。为了既可以具有权值共享的特点又可以解决时间序列的问题,提出CNN-GRU模型来对齿轮进行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后准确率和训练速度都得到了提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剩余使用寿命 超参数
下载PDF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艳艳 庞永志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7期19-19,22,共2页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就诊患者中诊断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患者均行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牙齿菌斑数、牙...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就诊患者中诊断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患者均行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牙齿菌斑数、牙龈出血率及牙龈指数变化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牙齿菌斑数、牙龈出血率及牙龈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有明显治疗效果,患者各项指标在术后有明显下降趋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牙周翻瓣术 牙齿菌斑 牙龈出血
下载PDF
新西兰大白兔局部牙槽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庞永志 尹静 +1 位作者 王晋 李大鲁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局部牙槽骨缺损模型,为骨替代材料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全麻下在兔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与中切牙中间的无牙区制造约4 mm×4 mm×4 mm牙槽骨缺损模型。造模后1、4、8、12周随机各取...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局部牙槽骨缺损模型,为骨替代材料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全麻下在兔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与中切牙中间的无牙区制造约4 mm×4 mm×4 mm牙槽骨缺损模型。造模后1、4、8、12周随机各取5只大白兔将其处死,完整取出双侧下颌骨体部,去软组织。X线检查骨缺损处愈合及骨小梁改建情况,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其骨密度,大体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处愈合程度,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成骨细胞活性。结果随造模时间延长,兔骨缺损部位逐渐长满新骨,新生骨与周围骨界限不清;造模后前8周以新骨形成为主,8~12周以骨痂改建为主,12周时骨密度最高;造模后第4周成骨细胞活性达顶峰。结论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中切牙之间成功构建新西兰大白兔局部牙槽骨缺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新西兰大白兔 骨移植替代物
下载PDF
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个性化治疗与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昆 艾丽思 +3 位作者 李大鲁 王守一 庞永志 胥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11例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的病例特点及治疗过程,总结其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6月我院确诊的11例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比其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的不同,... 目的分析11例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的病例特点及治疗过程,总结其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6月我院确诊的11例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比其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析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结果结合11例患儿的身体及精神发育状况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时机。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适当增加术前及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加强营养护理;有癫痫病史的患儿术前术后使用抗癫痫及镇静药,术后延长监护时间;贫血患儿术前术后加强营养,必要时进行术前输血。患儿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安全且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在临床上除具有相似面容外个体差异较大,术前全面分析每例患儿具体状况,制定相应措施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患儿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buki综合征 腭裂 个性化治疗
下载PDF
下颌骨繁茂型牙骨质结构不良并发骨髓炎一例
7
作者 姚超 辛海燕 +2 位作者 张玮 庞永志 崔婧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繁茂型牙骨质结构不良(FloridCementoosseousDysplasia,FLCOD)是牙骨质结构不良(Cemento-osseous Dysplasia,COD)的一种。是发生于颌骨内的良性的非肿瘤性的骨纤维病变,多见于下颌骨。其发病原因不明确,呈多灶性,伴有牙骨质异常增生,由... 繁茂型牙骨质结构不良(FloridCementoosseousDysplasia,FLCOD)是牙骨质结构不良(Cemento-osseous Dysplasia,COD)的一种。是发生于颌骨内的良性的非肿瘤性的骨纤维病变,多见于下颌骨。其发病原因不明确,呈多灶性,伴有牙骨质异常增生,由含有不同数量矿化物质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建。一般无特殊症状,病灶区域继发感染时可能会发生肿胀溢脓疼痛等炎症反应。患者多因其它疾病拍摄颌骨X线片时偶然发现。临床上偶见拔牙后创口愈合不良出现骨髓炎症状。该病例两次拔牙分别拔除左下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拔牙时间间隔4年余,两次拔牙术后均出现了骨髓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茂型牙骨质结构不良 下颌骨 骨髓炎 拔牙
下载PDF
先锋钻导航和全程导航导板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手术的精确性
8
作者 王晋 李大鲁 +1 位作者 庞永志 黄国倩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5期49-49,58,共2页
目的对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手术的患者分别应用先锋钻导航与全程导航导板并进行精确性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各19例,对照组... 目的对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手术的患者分别应用先锋钻导航与全程导航导板并进行精确性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先锋钻进行导航,分析组采用全程导航导板进行导航,对两种系统导航下种植体的植入精确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比术前设计,分析组患者种植体颈部和根端偏差距离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轴向偏差角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即刻种植且不进行牙龈翻瓣的病例,相比常规先锋钻导航系统,应用全程导航导板可以获得更高的精确性,效果显著,值得在日常种植手术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钻导航 全程导航导板 即刻种植 不翻瓣种植 精确性
下载PDF
复方白芨胶/珍珠层粉修复兔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庞永志 胡温庭 彭凤梅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1,45,共6页
目的观测兔牙槽骨局部缺损后应用复方白芨胶/珍珠层粉的修复效果及复合材料降解吸收情况。方法 60只兔分3组,Ⅰ组:骨缺损处植入白芨胶/珍珠层粉复合材料;Ⅱ组:单纯珍珠层粉;Ⅲ组:不填充材料。分别在术后1、4、8、12周行影像学、骨密度... 目的观测兔牙槽骨局部缺损后应用复方白芨胶/珍珠层粉的修复效果及复合材料降解吸收情况。方法 60只兔分3组,Ⅰ组:骨缺损处植入白芨胶/珍珠层粉复合材料;Ⅱ组:单纯珍珠层粉;Ⅲ组:不填充材料。分别在术后1、4、8、12周行影像学、骨密度、大体解剖学观察、组织学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评价骨缺损修复及材料降解情况。结果珍珠层粉与白芨胶粉生物相容性均良好,术后12周时各组材料均降解完成。Ⅰ组骨缺损修复最快。12周时Ⅰ组骨密度值为(0.41±0.02)g.cm-2,大于Ⅱ组,Ⅱ组大于Ⅲ组。术后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活性Ⅰ组最高。结论中药复方白芨胶/珍珠层粉能较快地修复局部牙槽骨缺损,为临床中药治疗牙槽骨缺损开辟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移植材料 生物相容性材料 白芨胶 纳米珍珠层粉
原文传递
民俗地方建筑符号与水电站厂房建筑的融合——浅析沙阡水电站厂房建筑外立面装修设计构思
10
作者 郭菁 莫炜 +1 位作者 庞永志 张红珠 《水电勘测设计》 2012年第4期23-26,共4页
水电站地面式厂房,向来以造型方正、立面单一、色彩单调为其建筑物总体特征。随着建筑学理论的不断进化,社会文明的发展对人与环境、人与建筑、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协调统一提出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人文建筑日渐深入生产生... 水电站地面式厂房,向来以造型方正、立面单一、色彩单调为其建筑物总体特征。随着建筑学理论的不断进化,社会文明的发展对人与环境、人与建筑、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协调统一提出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人文建筑日渐深入生产生活。因此,将当地建筑的精髓抽炼成建筑符号应用于大体量的厂房上,使其既富有当地建筑特色又具有鲜明的工业建筑特征,从而打破水电站厂房建筑立面形式及色彩的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老面孔,是水电站厂房建筑设计的一种思路以及必要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建筑 环境 厂房外立面装修 融合
原文传递
sticky bone混合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水平骨增量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11
作者 宫镇江 王守一 +2 位作者 姚超 庞永志 崔婧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研究sticky bone混合浓缩生长因子(CGF)在水平骨量缺损患者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于济南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拟行水平骨增量的单颗牙缺失患者共4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使用Bio-Oss骨粉行引导... 目的研究sticky bone混合浓缩生长因子(CGF)在水平骨量缺损患者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于济南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拟行水平骨增量的单颗牙缺失患者共4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使用Bio-Oss骨粉行引导骨再生术(GBR)的对照组和使用sticky bone混合CGF行GBR的研究组,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种植体骨结合成功率、种植位点的牙槽骨宽度、骨增量宽度、植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受试者的种植体骨结合成功率均为100%;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宽度分别为(8.3±0.8)、(7.1±1.0)mm,均大于术前[(3.6±0.6)、(3.8±0.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研究组=22.13,t对照组=11.99,P均<0.001);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的牙槽骨宽度(t2)、骨增量宽度(t2-t0)分别为(8.3±0.8)、(4.7±0.7)mm,均高于对照组[(7.1±1.0)、(3.3±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2=-4.406,tt2-t0=5.978,P<0.001);研究组植骨手术时间[(6.5±1.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8.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6,P<0.001);40例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与使用Bio-Oss骨粉的GBR技术相比,使用sticky bone混合CGF的GBR技术具有更好的水平骨增量效果,其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增量 引导骨再生 sticky BONE 浓缩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