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唐三彩的SRXRF无损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雷勇 冯松林 +10 位作者 徐清 冯向前 范东宇 张颖 沙因 程琳 黄宇营 何伟 禚振西 张松林 廖永民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22-826,共5页
本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SRXRF)分析了陕西铜川黄堡窑址和河南巩县黄冶窑址出土的唐三彩样品 ,研究了两处唐三彩胎中的成分差别 ,并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这两地唐三彩的元素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黄冶唐三彩胎中K ,Rb ,Sr,Zn ,Zr的... 本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SRXRF)分析了陕西铜川黄堡窑址和河南巩县黄冶窑址出土的唐三彩样品 ,研究了两处唐三彩胎中的成分差别 ,并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这两地唐三彩的元素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黄冶唐三彩胎中K ,Rb ,Sr,Zn ,Zr的含量高于黄堡窑 ,而Ti,Mn ,Fe ,Y的含量都低于黄堡窑三彩 ,两地三彩胎中的Cr含量比较接近。采用SRXRF无损分析和数据统计处理可以清楚地区分两地的唐三彩元素谱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XRF 无损分析 唐三彩 同步辐射X荧光 因子分析 古陶瓷 鉴定 低温铅釉陶
下载PDF
黄冶窑唐三彩原料产地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军领 赵维娟 +3 位作者 刘国栋 承焕生 廖永民 张松林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4,共5页
选取黄冶窑唐三彩样品18个,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分析技术测量每个样品的氧化物含量,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釉色的唐三彩胎的化学成分相近,说明胎的原料产地分布比较集... 选取黄冶窑唐三彩样品18个,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分析技术测量每个样品的氧化物含量,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釉色的唐三彩胎的化学成分相近,说明胎的原料产地分布比较集中;而不同釉色的釉料配方不同,其中蓝釉中CoO的含量高,绿釉中CuO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釉色,棕色和黄色釉中Fe2O3的含量高,白釉中Al2O3的含量低,而SiO2的含量高,说明釉的原料来源也有差异,但是棕色釉和黄色釉的化学组分相近甚至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主成分分析 唐三彩
下载PDF
华夏族与华夏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永民 梅则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年第9X期4-7,共4页
一、华夏族的形成与发展“华夏”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中。《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而不俾。”《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当是指定居在中原地区的一些部落或部族集团。亦称“华”、“夏”、“诸华”、“诸夏”、... 一、华夏族的形成与发展“华夏”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中。《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而不俾。”《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当是指定居在中原地区的一些部落或部族集团。亦称“华”、“夏”、“诸华”、“诸夏”、“区夏”等。古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其周围的部族或部族集团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合称“五方之民”。华夏族居中,所以又有“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说法。中原地区,是传说中炎帝和黄帝两个部族集团活动的核心地带。这两个部族集团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文化 先秦典籍 东夷 核心地带 区夏 诸华 文化中心 多元一体 大汶口文化 河洛文化
下载PDF
唐代异军突起的黄冶窑唐三彩艺术
4
作者 廖永民 刘洪淼 《文物世界》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唐三彩 文物考古 墓葬 唐代 彩陶 清末民初 建国后 艺术 陶瓷 收藏
下载PDF
对瓦窑嘴裴李岗文化泥质黑陶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永民 杨瑞甫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2,,38,,共5页
关键词 瓦窑嘴 遗址 文化遗址 窑址 泥质黑陶器
全文增补中
河南巩县水地河新石器遗址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廖永民 王保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一、概况水地河遗址是1985年9月文物普查当中由巩县文管所的同志首先发现,当时便采集了一部分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陶片和石器标本。1986年元月和1987年7月,郑州市文物工作队与巩县文管所又多次共同对这处遗址进行了复查。先后发现... 一、概况水地河遗址是1985年9月文物普查当中由巩县文管所的同志首先发现,当时便采集了一部分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陶片和石器标本。1986年元月和1987年7月,郑州市文物工作队与巩县文管所又多次共同对这处遗址进行了复查。先后发现仰韶文化房基4座,灰坑3个,墓葬1座,河南龙山文化灰坑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裴李岗文化 文化遗存 新石器遗址 龙山文化 红陶 口径 石灰岩 泥质 巩县
原文传递
大河村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廖永民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26,共6页
一、考古发掘与文化内涵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64年发现,1972年至1985年先后进行十多次发掘,揭露面积近6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重要遗迹、遗物,是我国解放后经过较大规模科学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之一。... 一、考古发掘与文化内涵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64年发现,1972年至1985年先后进行十多次发掘,揭露面积近6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重要遗迹、遗物,是我国解放后经过较大规模科学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之一。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距地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村 仰韶文化早期 文化遗存 遗址 原始文化 龙山文化 文化内涵 考古发掘 新石器时代 发展序列
原文传递
黄冶窑唐三彩的绞胎器 被引量:8
8
作者 廖永民 张毅敏 《中原文物》 2003年第4期79-82,I001-I004,共8页
黄冶窑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东北约6公里的黄冶村附近.黄冶窑是目前发现的唐代烧造三彩制品和绞胎制品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处窑场,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初唐开始创烧三彩制品,盛唐已发展成熟,逐步达到鼎盛阶... 黄冶窑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东北约6公里的黄冶村附近.黄冶窑是目前发现的唐代烧造三彩制品和绞胎制品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处窑场,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初唐开始创烧三彩制品,盛唐已发展成熟,逐步达到鼎盛阶段,并开始烧造绞胎和搅釉制品.中晚唐仍继续发展,并且三彩制品与绞胎制品又出现一些新品种.五代时期,烧造规模逐渐缩小,到宋、金时期停烧.烧造历史长达500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址 唐三彩 唐代 东北 中晚唐 发现 阶段 中国陶瓷 鼎盛 盛唐
原文传递
大河村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被引量:8
9
作者 廖永民 《中原文物》 1984年第4期40-48,共9页
郑州市北郊大河村遗址,是解放后发现的一处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处遗遗的仰韶文化遗存和仰韶向龙山过渡时期(以下简称“过渡期”)的文化遗存中,包含着数量众多的彩陶。大河村的彩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独特的风格。本文仅... 郑州市北郊大河村遗址,是解放后发现的一处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处遗遗的仰韶文化遗存和仰韶向龙山过渡时期(以下简称“过渡期”)的文化遗存中,包含着数量众多的彩陶。大河村的彩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独特的风格。本文仅依据巳公开发表和即将发表的大河村彩陶资料,对它的历史发展、题材内容、花纹结构、色彩运用、绘画技法等方面谈点个人看法。一、大河村彩陶的历史发展大河村的彩陶,伴随这处遗址的其它文化遗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因为出土的彩陶都有比较明确的层位关系,所以从早到晚发展演化的脉胳比较清楚。可以看出,大约两千多年之间,大河村的彩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到简单,直到消失这样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村 彩陶艺术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化遗存 仰韶 内容丰富 花纹图案 二方连续 郑州市 陶器
原文传递
关于大河村四期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命名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永民 《中原文物》 1986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大河村四期遗存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从地层迭压关系和器物形态上都明确显示出由仰韶向龙山过渡的性质。过渡进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河南龙山文化是承袭仰韶文化又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但考古界通常把这类遗存并入... 以大河村四期遗存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从地层迭压关系和器物形态上都明确显示出由仰韶向龙山过渡的性质。过渡进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河南龙山文化是承袭仰韶文化又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但考古界通常把这类遗存并入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类型,显然是不适当的。本文仅依据多年来发表的考古学资料,试对这类遗存的文化性质、年代分期、类型划分问题谈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村 仰韶文化 遗存 文化性质 命名问题 原始文化 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南 文化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秦王寨类型与大河村类型的划分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永民 《中原文物》 1986年第4期54-60,共7页
一、关于名称问题“秦王寨类型”,以其所代表的文化遗存首先在河南省荥阳县秦王寨村被发现而得名。秦王寨遗址位于荥阳县城以北约20公里的邙山上。西面紧靠黄河,遗址座落在一个半岛形状的台地上,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它是我国早期发现... 一、关于名称问题“秦王寨类型”,以其所代表的文化遗存首先在河南省荥阳县秦王寨村被发现而得名。秦王寨遗址位于荥阳县城以北约20公里的邙山上。西面紧靠黄河,遗址座落在一个半岛形状的台地上,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它是我国早期发现的史前遗址之一。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派人到荥阳收购和采集史前遗物,开始发现这处遗址,在国内外颇有一定影响。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村 史前遗址 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 荥阳县 文化内涵 文化类型 河南省 陶器 考古学
原文传递
黄冶唐三彩窑址出土的陶塑小品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永民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3-70,共18页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部的黄冶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烧造唐三彩制品,而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产品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处窑场。其产品除大批量的大、中型器皿、俑类、建筑构件等之外,也生产数量众多的陶塑小品。
关键词 窑址 出土 唐三彩 发现 河南省 小品 器皿
原文传递
试析豫中地区原始时代的陶鼎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永民 《中原文物》 1988年第1期61-67,共7页
陶鼎是豫中地区原始遗存中常见的一种器物。其数量之大,流传之久,型式之多,都非与之同期的其它陶器所能比拟的。各种型式的陶鼎又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在阶段性变化中各具特点而可排出演化序列。由此不仅证明了陶鼎是豫中地区原始文... 陶鼎是豫中地区原始遗存中常见的一种器物。其数量之大,流传之久,型式之多,都非与之同期的其它陶器所能比拟的。各种型式的陶鼎又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在阶段性变化中各具特点而可排出演化序列。由此不仅证明了陶鼎是豫中地区原始文化特有的一种传统性特征因素,同时也确定了它在豫中地区原始文化研究中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之,对豫中地区陶鼎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单独的课题。仅就此提出几点看法以就教于考古界大方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早期 原始文化研究 裴李岗文化 豫中 原始时代 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河村 新石器时代早期 尖底瓶 河南省
原文传递
坞罗西坡文化遗存试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永民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8-40,共3页
坞罗西坡文化遗存试析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廖永民坞罗西坡遗址,于1992年10月,巩义市文管所的业务人员对市境内坞罗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调查资料已经发表①。由于坞罗西坡遗址采集的遗物标本,文化面貌比较特殊,... 坞罗西坡文化遗存试析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廖永民坞罗西坡遗址,于1992年10月,巩义市文管所的业务人员对市境内坞罗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调查资料已经发表①。由于坞罗西坡遗址采集的遗物标本,文化面貌比较特殊,显示了某些新的文化因素。引起北京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裴李岗文化 豫中地区 仰韶文化早期 西坡遗址 文化研究 文化因素 河南省 巩义市 文化层
原文传递
瓦窑嘴裴李岗文化遗存试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永民 刘洪淼 《中原文物》 1997年第1期54-58,共5页
瓦窑嘴裴李岗文化遗存试析廖永民刘洪淼瓦窑嘴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城区杜甫西路西侧,面积约170000平方米。1995年5月发现,同时5月至9月,曾两次配合土建工程进行发掘,揭露面积约1200平方米。文化层厚25—40厘... 瓦窑嘴裴李岗文化遗存试析廖永民刘洪淼瓦窑嘴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城区杜甫西路西侧,面积约170000平方米。1995年5月发现,同时5月至9月,曾两次配合土建工程进行发掘,揭露面积约1200平方米。文化层厚25—40厘米,但其中包含遗物甚少,绝大部分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文化遗存 文化因素 瓦窑 文化面貌 仰韶文化早期 基本特征 巩义市 黑陶 试析
原文传递
冯玉祥将军所属北伐军阵亡将士墓地——郑州碧沙岗
16
作者 廖永民 谢遂莲 《中原文物》 198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冯玉祥将军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他一生戎马倥偬,1928年春曾在郑州为阵亡将士开辟了一块墓地。此墓地位于郑州市建设路中段,座南朝北。这里原是一处高低起伏的黄土岗,系梅山由西南向东北伸延的尾端,长期风沙,形成了沙岗。附近村民在岗... 冯玉祥将军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他一生戎马倥偬,1928年春曾在郑州为阵亡将士开辟了一块墓地。此墓地位于郑州市建设路中段,座南朝北。这里原是一处高低起伏的黄土岗,系梅山由西南向东北伸延的尾端,长期风沙,形成了沙岗。附近村民在岗上种植树木防风固沙,变成草木丛丛,一片碧绿。1926年,冯玉祥将军赴苏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将军 冯玉祥 北伐军 形成 沙岗 爱国将领 防风固沙 六十年代 汉白玉石
原文传递
郑州大河村遗址1983、1987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昌韬 廖永民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6-525,563,共21页
大河村遗址自1972年秋开始发掘以来,至今已20年有余。在此期间连续发掘21次。共开探方或探沟62个(条),除去空号4个(T17—20),消号2个(T49、50),实际开探方或探沟56个(条)。共揭露面积约5000平方米。1972—1975年的发掘资料已经发表。197... 大河村遗址自1972年秋开始发掘以来,至今已20年有余。在此期间连续发掘21次。共开探方或探沟62个(条),除去空号4个(T17—20),消号2个(T49、50),实际开探方或探沟56个(条)。共揭露面积约5000平方米。1972—1975年的发掘资料已经发表。1976—1978年的发掘资料,今后将陆续整理发表。这次是第三次发表大河村遗址的发掘资料。所发表的资料为第16次和第21次发掘所获的仰韶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村 文化遗存 口径 灰陶 发掘 仰韶文化 泥质 遗址 复原 红陶
原文传递
巩义市大小黄冶唐代三彩器窑址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立信 廖永民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0-70,4,共12页
唐代三彩器窑址,位于巩义市东约6公里的大、小黄冶村的南部。附近属于较平缓的丘陵地带。北距黄河约4公里;西北距洛河约2.5公里。黄冶河(又名“西泗河”)从窑址中间穿过,注入洛河。黄冶河两岸长达1华里的土岗与断崖上,可看到断断续续唐... 唐代三彩器窑址,位于巩义市东约6公里的大、小黄冶村的南部。附近属于较平缓的丘陵地带。北距黄河约4公里;西北距洛河约2.5公里。黄冶河(又名“西泗河”)从窑址中间穿过,注入洛河。黄冶河两岸长达1华里的土岗与断崖上,可看到断断续续唐三彩器遗存的堆积层(图一)。1984年3月3日至7日,郑州市文物工作队与巩义市文管所的业务人员陈立信、靳振武等对大、小黄冶村唐代三彩器窑址作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三彩 窑址 彩釉 釉彩 腹下部 郑州市 单色釉 遗存 釉色 绿釉
原文传递
巩县窑早期白瓷综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向青 廖永民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9,I0001,I0002,共9页
早在北魏时期巩县窑已经开始烧制白瓷,这是白瓷烧制的萌芽时期。隋至初唐,巩县窑的白瓷进入成熟期,大量白瓷制品是供大众日常生活用的较粗放产品,其中一些精细的白瓷被作为外贸和宫廷贡品。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也和其他陶瓷品种一样,有一... 早在北魏时期巩县窑已经开始烧制白瓷,这是白瓷烧制的萌芽时期。隋至初唐,巩县窑的白瓷进入成熟期,大量白瓷制品是供大众日常生活用的较粗放产品,其中一些精细的白瓷被作为外贸和宫廷贡品。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也和其他陶瓷品种一样,有一个由粗到精,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县窑 北魏 隋唐 白瓷 青瓷
原文传递
唐代青花瓷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松林 廖永民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3,共6页
本文以巩义唐代黄冶窑址以及扬州唐代遗址出土的唐代青花瓷实物资料为依据,对其创烧、发展与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青花瓷的发端约在初唐时期,盛唐、中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晚唐时期趋于成熟。从工艺技术上说,唐代青花瓷... 本文以巩义唐代黄冶窑址以及扬州唐代遗址出土的唐代青花瓷实物资料为依据,对其创烧、发展与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青花瓷的发端约在初唐时期,盛唐、中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晚唐时期趋于成熟。从工艺技术上说,唐代青花瓷是在烧制高质量白瓷和鲜艳绚丽唐三彩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瓷 唐代 实物资料 制作工艺 初唐时期 中唐时期 晚唐时期 工艺技术 唐三彩 盛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