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薯新品种“渝苏303”选育研究 |
张启堂
付玉凡
杨春贤
张黎玉
邱瑞镰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2
|
甘薯新品种“渝薯20”的选育研究 |
张启堂
李坤培
谈锋
陈定福
付玉凡
陈京
毕成新
刘俊福
左臣媛
杨启东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4 |
8
|
|
3
|
甘薯新品种“渝薯34”的生产力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张启堂
李坤培
谈锋
陈定福
赵德秉
毕传洛
余定学
毕成新
蒋元勋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6
|
|
4
|
甘薯“渝苏1号”的生产力及抗病性表现 |
张启堂
李坤培
陈定福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0 |
6
|
|
5
|
紫肉甘薯新品种——渝紫263 |
张启堂
付玉凡
杨春贤
谢一芝
|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6
|
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引种试验研究 |
张启堂
李坤培
谈锋
陈定福
江家扬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2 |
1
|
|
7
|
具有三浅裂野牵牛血缘的种间杂交甘薯新品种“渝苏303”的选育及经济性状表现 |
张启堂
傅玉凡
杨春贤
谢一芝
吴纪中
孔令明
|
《杂粮作物》
CAS
|
2004 |
2
|
|
8
|
甘薯品种对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致病敏感性的研究 |
张启堂
李坤培
华世珍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3 |
1
|
|
9
|
甘薯新品种“渝薯34”丰产的密肥模式研究 |
张启堂
李坤培
谈锋
陈定福
付玉凡
陈京
赵德秉
曾治明
罗小明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5 |
3
|
|
10
|
葡萄糖酸钙对链霉素过敏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
张启堂
马统勋
段民江
裴森岳
杨秦豫
乔海炅
|
《河南科技》
|
1990 |
0 |
|
11
|
葡萄糖酸钙对链霉素过敏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
张启堂
马统勋
段民江
裴森岳
杨秦豫
乔海灵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1990 |
0 |
|
12
|
甘薯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ATP含量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
张明生
谢波
谈锋
张启堂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9
|
|
13
|
甘薯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及渗透调节物质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
张明生
彭忠华
谢波
谈锋
张启堂
付玉凡
杨春贤
杨永华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2
|
|
14
|
甘薯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
张明生
谈锋
谢波
张启堂
付玉凡
杨春贤
杨永华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15
|
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含量及清除DPPH·能力 |
傅玉凡
杨春贤
赵亚特
赵文婷
刘小强
曾令江
廖志华
张启堂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3
|
|
16
|
紫肉甘薯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
傅玉凡
陈敏
叶小利
张启堂
廖志华
杨春贤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17
|
紫肉甘薯与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特征差异研究 |
傅玉凡
叶小利
陈敏
张启堂
杨春贤
廖志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18
|
阿奇霉素健康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
乔海灵
张莉蓉
张启堂
贾琳静
刘凤芝
朱振峰
马统勋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2
|
|
19
|
几个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 |
傅玉凡
罗勇
陈珠
黄元射
李明
张启堂
杨春贤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20
|
甘薯薯块生长过程中可溶性糖与淀粉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
许森
王永梅
赵亚特
赵文婷
张启堂
傅玉凡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