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以下简称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实验方法,将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针刺疗法治疗组(53例)和安慰针法的对照组(26例)。在营养科饮食基线控制下,两组均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配以梁丘(双)、...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以下简称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实验方法,将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针刺疗法治疗组(53例)和安慰针法的对照组(26例)。在营养科饮食基线控制下,两组均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配以梁丘(双)、足三里(单)、阴陵泉(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周期(12次)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以下简称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CT扫描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53例、26例患者完成12次治疗。治疗组治疗12次后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均下降,其中BMI指数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对患者有改善BMI指数的作用,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腰围及皮下脂肪层面积未见明显减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以下简称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实验方法,将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针刺疗法治疗组(53例)和安慰针法的对照组(26例)。在营养科饮食基线控制下,两组均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配以梁丘(双)、足三里(单)、阴陵泉(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周期(12次)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以下简称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CT扫描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53例、26例患者完成12次治疗。治疗组治疗12次后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均下降,其中BMI指数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对患者有改善BMI指数的作用,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腰围及皮下脂肪层面积未见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