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小涛作品展
1
作者 张小涛 《当代美术家》 2007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下载PDF
张小涛
2
作者 张小涛 《东方艺术》 2017年第15期76-77,共2页
张小涛的作品一直关注中国今天这个压缩的现代性神话背后,我们心灵史的煎熬和挣扎历程。这是中国很独特的希望和毁灭交织的复杂经验。他用跨媒体的艺术方式去关注社会巨变与个人心灵史之间的悖论,并试图把这种个人经验转换在公共经验中。
关键词 张小涛 作品 个人经验 关注社会 艺术方式 心灵史 现代性 跨媒体
原文传递
张小涛的博文
3
作者 张小涛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牡丹亭莫道情深无处诉,牡丹亭上三生路。显微镜下的秘密显微镜下的秘密今天的时代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的瞬间来临,谁也把握不了这个时代的整体。我们都成为了这个全球化时代中渺小的一个一个的链条,我们在图像化的世界里虚拟... 牡丹亭莫道情深无处诉,牡丹亭上三生路。显微镜下的秘密显微镜下的秘密今天的时代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的瞬间来临,谁也把握不了这个时代的整体。我们都成为了这个全球化时代中渺小的一个一个的链条,我们在图像化的世界里虚拟、重构和解码这个混乱的全球化舞台信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全球化 社会学 艺术家 显微镜下 图像 符号化 时代 美学结构 蚂蚁
原文传递
“显微事件”--张小涛作品展
4
作者 张小涛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4,F0002,共3页
原文传递
论我国治安警察权的扩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视角
5
作者 张小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5期122-123,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和实施,扩大了治安警察的权力。许多人对这种权力扩张情形的出现,抱有一定的不解或恐惧。事实上警察权扩张的原因,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现实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扩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和实施,扩大了治安警察的权力。许多人对这种权力扩张情形的出现,抱有一定的不解或恐惧。事实上警察权扩张的原因,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现实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扩张的治安警察权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警察权 扩张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下载PDF
2023年震情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颜颜 臧阳 +9 位作者 马亚伟 解孟雨 王月 杨文 张小涛 宋金 姜祥华 史海霞 李飞 孟令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1-278,共8页
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48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最大地震为2月6日土耳其2次7.8级地震(图1)。
关键词 2023年 震情 述评
下载PDF
区域选取对图像信息法可预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唯熙 永仙 +1 位作者 盛峰 张小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25,共18页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1970年以来的全国M_(S)≥3.0地震目录,采用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时段”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年尺度的滑动时间步长,以南北地震带2016年以来发生的M_(S)≥6.0地震的回溯性预测检验为例,研究了不同空间范围的选取对PI方法地震预测效能的影响。地震预测效能检验采用R值评分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检验方法。结果显示:①在其它计算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区域选取对PI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②利用R值评分和ROC检验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时,区域内部地震活动性差异小的区域预测效果较好,而对于地震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的区域,地震活动性高的区域内发生的地震更容易被预测,推测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出现的异常更显著,而算法里的归一化过程会抑制地震活动性较低区域出现的异常,从而造成漏报;③对于具体的目标地震,震中附近的PI热点图像会经历演化,因此利用PI方法向前预测时要结合多个时间窗口进行综合预测;④不同于其它天然构造地震的热点演化趋势,2019年四川长宁M_(S)6.0地震和2021年四川泸县M_(S)6.0地震震中附近热点反复出现、消失,可能与人工活动有关;⑤滇西南地区、海原断裂中东部附近、小江断裂中部地区、龙门山断裂南部和小江断裂东北部地区存在持续出现的PI热点,这些区域为值得关注的M_(S)≥6.0地震发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PI)法 南北地震带 地震可预测性 强震预测 R 值评分 ROC 检验
下载PDF
基于LURR的前震分析方法及其在川滇地区的应用
8
作者 李泽平 余怀忠 +12 位作者 晏锐 刘杰 陈界宏 张小涛 苑争一 郭菲 马玉川 杨文 贾东辉 赵彬彬 李盛乐 致伟 洪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8-2271,共24页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是基于岩石介质本构关系动态变化提出的一种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然而,在实践应用中存在构造剪应力方向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以前震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一种确定构造剪切应力方向的新思路.当...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是基于岩石介质本构关系动态变化提出的一种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然而,在实践应用中存在构造剪应力方向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以前震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一种确定构造剪切应力方向的新思路.当4级以上地震发生后,通过沿该地震滑动方向计算库仑破坏应力(CFS)的变化,判断其固体潮加卸载状态,探测后续强震发生的可能性.以川滇地区(20°N—35°N,96°E—106°E)为研究区域,分析2000年以来所有6级以上地震的4级以上前震的加卸载状态发现,大部分4级以上前震发生在加载阶段.进一步分析近10年来所有4级以上地震的加卸载状态发现,非前震则更易发生在卸载阶段.结合概率增益分析可知,(1)若原震区连续发生至少2个4级以上地震,且均位于固体潮加载过程,后续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大;(2)当地震位于卸载过程,原震区发生更强地震的可能性要低于平时的背景地震活动水平.此外,对2022年11月以来的4级以上地震加卸载状态分析推测,川东南、滇南、滇西北地区应力积累水平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强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4级以上显著地震 震源机制解 潮汐应力 加卸载状态
下载PDF
基于PI方法的华北2019年以来3次M_(S)≥5.0地震回溯性预测研究
9
作者 宋程 永仙 +4 位作者 夏彩韵 毕金孟 张小涛 吴永加 徐小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4,共15页
本文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对2023年山东平原M_(S)5.5地震、2021年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和2020年河北古冶M_(S)5.1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研究。以华北局部(32°N~42°N,114°E~122°E)为研究区域,在网格尺度分别为0.5... 本文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对2023年山东平原M_(S)5.5地震、2021年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和2020年河北古冶M_(S)5.1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研究。以华北局部(32°N~42°N,114°E~122°E)为研究区域,在网格尺度分别为0.5°×0.5°和1.0°×1.0°且预测窗长为5 a的两组参数模型下,获取2019—2027年逐年滑动的预测窗热点演化图像。结果显示,当网格尺度为1.0°×1.0°时,PI热点效果优于0.5°×0.5°网格,且对平原地震和大丰海域地震的发震位置指示作用较好。当时间窗长和归一化阈值绝对值同时增大,个别窗口存在古冶地震的有效热点,但未找到热点能同时覆盖3个地震震中所在网格的参数模型。不同参数模型下的PI热点显示,未来3~4 a郯庐断裂带渤海段存在发生M_(S)≥5.0地震的风险。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华北局部地区M_(S)≥5.0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平原M_(S)5.5地震 2021年大丰海域MS5.0地震 2020年古冶MS5.1地震 图像信息方法 热点迁移
下载PDF
页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渗流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48
10
作者 张小涛 吴建发 +2 位作者 冯曦 邓惠 杨济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2,共6页
页岩气藏具有独特的存储和低渗透特征,其开采技术也有别于常规气藏的开采技术,水平井完井技术和分段压裂技术是成功开发页岩气藏的两大关键技术。水平井完井和分段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体系以及吸附气的解吸作用等因素,都给页岩气... 页岩气藏具有独特的存储和低渗透特征,其开采技术也有别于常规气藏的开采技术,水平井完井技术和分段压裂技术是成功开发页岩气藏的两大关键技术。水平井完井和分段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体系以及吸附气的解吸作用等因素,都给页岩气井的渗流机理研究带来极大挑战。研究表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来模拟页岩气井的裂缝网络系统,不仅能模拟页岩气的渗流机理,也能为编制页岩气藏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因此以Eclipse2010.1数值模拟软件为研究平台,建立了3种考虑吸附气解吸的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能够模拟页岩气藏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对体积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参数进行优化模拟。结论认为:只有通过增加水平井的数量和储层改造体积(SRV)、选取异常高压区钻井和压裂出具有充分导流能力的裂缝,才能有效提高页岩气藏的采收率,实现页岩气藏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开发 水平井 分段压裂 数值模拟 裂缝优化 模型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利用图像信息方法研究芦山M_S7.0地震前川滇及附近地区的图像异常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小涛 永仙 +2 位作者 夏彩韵 吴永加 余怀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0-789,980,共10页
图像信息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严格的统计检验给出地震活动状态显著偏离平均状态的地区(即显著平静或显著活跃的地区),称为"地震热点".以往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个预测效能较高的中长期地震... 图像信息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严格的统计检验给出地震活动状态显著偏离平均状态的地区(即显著平静或显著活跃的地区),称为"地震热点".以往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个预测效能较高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在剔除余震、选取完备震级的基础上,基于前期研究工作结果中预测效能较高的计算参数,即网格尺度为2°×2°、预测时间窗为9年,分析2008年汶川MS8.0地震后到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川滇地区的图像信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9—2010年间芦山MS7.0地震震中附近的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汇区(29°—31°N,101°—105°E)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2011—2012年该地震热点缩小至(29°—31°N,101°—103°E)范围,2012年以后消失,继而于2013年发生芦山MS7.0地震.本文还对比研究了网格尺度为1°×1°时的图像信息演化过程,结果显示2009—2010年芦山地震附近的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南部、龙泉山西缘断裂南段、马边—盐津断裂带、峨边断裂带、天全—萦经断裂带(29°—30°N,103°—104°E)也出现过地震热点,2011年以后该热点消失,2013年发生芦山MS7.0地震.本文讨论了计算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根据目前存在的地震热点分析了川滇及附近地区今后强震发生的可能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方法 地震热点 芦山MS7.0 地震 川滇及附近地区
下载PDF
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小涛 陈化然 +3 位作者 马新欣 刘晓灿 姚丽 袁亚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38-42,共5页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甘孜6个台站都出现了异常,而且异常出现的时间同步性较好,震前的7±3天之内有5个台站同步出现突变异常,异常幅度范围在15~400 mV/km。时间和空间特征异常在震前已出现,反映了异常来自震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玉树7.1级地震 断裂带 动态演化 机理
下载PDF
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苯并芘及色泽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小涛 刘玉兰 赵欢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4,共5页
研究采用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中苯并芘(BaP)及色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菜籽油中BaP脱除效果及色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吸附脱除菜籽油中BaP和色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 研究采用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中苯并芘(BaP)及色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菜籽油中BaP脱除效果及色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吸附脱除菜籽油中BaP和色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采用混合吸附剂,混合吸附剂(活性炭和活性白土)用量0.03%+4%(占油质量),吸附时间20 min,吸附温度10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菜籽油中BaP脱除率达到96%,BaP含量为0.40μg/kg,菜籽油色泽R值为3、Y值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苯并芘 吸附 脱除率 脱色
下载PDF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邯郸-邢台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小涛 吕坚 +2 位作者 马广庆 韩丽萍 靳玉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利用2001—2006年间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413次ML≥1.0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资料,对邯郸-邢台地区(35.0°-38.0°N,113.0°-116.0°E)的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利用2001—2006年间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413次ML≥1.0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资料,对邯郸-邢台地区(35.0°-38.0°N,113.0°-116.0°E)的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295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比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有所收敛的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为12—18km,平均深度为14.9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 震中 震源深度 邯郸-邢台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的前兆异常时空演化过程及其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小涛 刘杰 +4 位作者 宋治平 薛艳 永仙 晏锐 苑争一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83,共12页
为了研究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10年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采用地震破裂区的几何中心和余震区椭圆中心线为中心的两种方法计算前兆异常的震中距。结果表明:在汶川地震前2年左右前兆异常逐渐增多;近源区(震源2倍左右尺度)异常测项比大... 为了研究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10年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采用地震破裂区的几何中心和余震区椭圆中心线为中心的两种方法计算前兆异常的震中距。结果表明:在汶川地震前2年左右前兆异常逐渐增多;近源区(震源2倍左右尺度)异常测项比大于25%,远源区中震源3~5倍尺度区域的异常测项比为17%~24%。前兆异常时空演化过程存在三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即α阶段(包括α1和α2,震前700~3 000d)的异常主要分布在余震区以外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表现为远源区与近源区的前兆均存在向外扩展的特点;β阶段(震前300~700d)的异常分布在余震区西南部和北部地区,表现为大范围出现异常;γ阶段(包括γ1和γ2,震前300d内)的异常分布范围较广,异常主要分布在余震区的西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表现为远源区的异常向震中收缩过程(γ1)和近源区的异常向外扩展的过程(γ2)。地震孕育过程的实验研究和力学分析表明,地震孕育过程中前兆异常的三阶段特征可能是受孕震体的控制,是孕震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普遍性特点,对地震预测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异常 汶川MS8.0地震 时空演化 三阶段特征
下载PDF
河北邯郸—邢台地区波速比和泊松比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小涛 韩丽萍 +3 位作者 新东 双凤 畅国平 尹小兵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根据多台和达法,利用邯郸—邢台地区9个数字地震台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区波速比和泊松比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9个小区域波速比值在1.696~1.737之间,相关系数在0.988 3~0.999 1之间,研究区平均波速比值为1.719,平均泊松比值为0.244,... 根据多台和达法,利用邯郸—邢台地区9个数字地震台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区波速比和泊松比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9个小区域波速比值在1.696~1.737之间,相关系数在0.988 3~0.999 1之间,研究区平均波速比值为1.719,平均泊松比值为0.244,所得泊松比值与研究区内地壳介质以花岗岩为主一致。(2)研究区内波速比和泊松比变化比较复杂,反映了区内上地壳介质性质的不同和地质构造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比 泊松比 介质性质 邯郸—邢台地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烟用香精香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小涛 侯宏卫 +2 位作者 刘彤 陈欢 胡清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6-810,共5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烟用香精香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样品经超声萃取、离心后,用DionexACCLAIMC18色谱柱(150×3mm,3μm)分离,以水溶液一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烟用香精香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样品经超声萃取、离心后,用DionexACCLAIMC18色谱柱(150×3mm,3μm)分离,以水溶液一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检测。方法的定量限(S/N-10)为0.28~37.5ng/mL,线性范围为50~1000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8.9%~119.3%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16.6%。方法成功应用于烟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烟用香精香料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下载PDF
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对血清CD44v6和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小涛 +2 位作者 韩淑红 马学真 王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检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CD44v6和VEGF(sCD44v6,s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与不能手术NSCLC病理生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5... 目的:检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CD44v6和VEGF(sCD44v6,s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与不能手术NSCLC病理生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50例不能手术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CD44v6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前CD44v6水平(570.89±63.30)ng/L和VEGF水平(241.09±85.96)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6.32±97.68)ng/L(P<0.01)与(103.72±39.22)ng/L(P<0.05)。2)治疗前VEGF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远处转移、细胞分化及临床分期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CD44v6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远处转移、细胞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原发部位、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3)治疗前CD44v6水平(570.89±63.30)ng/L和VEGF水平(241.09±85.96)ng/L均分别高于治疗后的水平(281.44±74.28)ng/L(P<0.01)和(133.64±67.69)ng/L(P<0.01)。4)治疗后CD44v6和VEGF平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CR组显著降低(P<0.01),PD组降低不明显(P>0.05),而PR组和SD组降低介于两者之间(P<0.05)。5)治疗前、后CD44v6和VEGF水平呈正相关(r=0.291,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前后CD44v6/VEGF水平与不能手术NSCLC的多项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它们的水平变化是预测不能手术NSCLC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可为临床判断疗效及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4V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同步放化疗 血清
下载PDF
邯郸-邢台地区尾波Q_C值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小涛 韩丽萍 +3 位作者 双凤 严俊岗 马广庆 王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利用红山数字地震台和邯郸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01年3月~2006年7月近震波形资料,采用Sato尾波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邯郸-邢台地区不同尾波窗长(20s、30s和40s)的QC值,不同时间窗长QC值的平均结果分别为35.8f0.95、46.0f0.94和59.4f0.93... 利用红山数字地震台和邯郸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01年3月~2006年7月近震波形资料,采用Sato尾波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邯郸-邢台地区不同尾波窗长(20s、30s和40s)的QC值,不同时间窗长QC值的平均结果分别为35.8f0.95、46.0f0.94和59.4f0.93。Q0值分布受地质构造因素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总体而言,研究区内Q0值较低,η值高,QC值对频度的依赖性强,随频率的增大衰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散射模型 尾波QC值 时间窗长 衰减 Q0分布
下载PDF
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小涛 刘玉兰 王月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5-49,共5页
多环芳烃是人们熟知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其中苯并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对食用油中苯并芘的污染来源以及脱除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食用油中苯并芘的研究和技术发展... 多环芳烃是人们熟知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其中苯并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对食用油中苯并芘的污染来源以及脱除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食用油中苯并芘的研究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多环芳烃 苯并芘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