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细菌菌群丰度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庆芳 魏振勇 +4 位作者 于爽 王严 周姝静 迟乃玉 刘春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为探究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和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S),监测发酵过程中东北酸菜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采用16S rDNA技术对理化指标变化明显时期的酸菜样本进行细菌... 为探究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和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S),监测发酵过程中东北酸菜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采用16S rDNA技术对理化指标变化明显时期的酸菜样本进行细菌属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酸菜中的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Serratia等有害菌属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大量积累,而积累的亚硝酸盐对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Serratia和Enterococcus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又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对Serratia的抑制作用最强;乳酸菌能够降解亚硝酸盐,但亚硝酸盐对Lactococcus与Leuconostoc的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对Lactobacillus具有抑制作用,随着亚硝酸盐被大量降解,其对Lactobacillus的抑制作用会解除。亚硝酸盐通过影响菌属结构及丰度,进而影响发酵体系的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亚硝酸盐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下载PDF
基于内生菌分析东北酸菜发酵菌群溯源
2
作者 张庆芳 陈文丽 +4 位作者 吴家明 赵露 马明昊 王晓辉 迟乃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1-64,共14页
为了探究东北酸菜中发酵菌群的来源,本实验基于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手段对生渍和熟渍发酵初期的酸菜发酵液、白菜内生菌及平板分离培养的白菜内生菌菌群多样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门水平上,生渍和熟渍酸菜绝大部分菌和白菜... 为了探究东北酸菜中发酵菌群的来源,本实验基于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手段对生渍和熟渍发酵初期的酸菜发酵液、白菜内生菌及平板分离培养的白菜内生菌菌群多样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门水平上,生渍和熟渍酸菜绝大部分菌和白菜内生菌相同;属水平上,生渍和熟渍酸菜都注释到了Lactococcus、Leuconostoc、Lactobacillus、Weissella 4种乳酸菌,白菜内生菌注释到299个菌属,其中有6种乳酸菌,除了生渍和熟渍酸菜共有的4种,还包括Bifidobacterium和Tetragenococcus,说明白菜内生菌是乳酸菌的来源之一。熟渍酸菜相比生渍酸菜注释到的致病菌菌属种类和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发酵样本中检测到的致病菌属绝大部分属于白菜内生菌致病菌属。平板上分离鉴定到的51种内生菌菌属中,有3种乳酸菌和酸菜发酵液中的乳酸菌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高通量测序 内生菌 菌群多样性 菌群溯源
下载PDF
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与亚硝酸盐长消变化关系
3
作者 张庆芳 袁文涛 +4 位作者 孙溪 魏振勇 周姝静 迟乃玉 于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63,共14页
为探究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与亚硝酸盐长消变化关系,实验设立了两种封闭发酵系统,即未添加亚硝酸盐(自然发酵组)、添加亚硝酸盐(对照组),结合主要理化指标(亚硝酸盐、pH值等)对两个系统内不同发酵阶段的酸菜发酵液(相对丰度排名... 为探究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与亚硝酸盐长消变化关系,实验设立了两种封闭发酵系统,即未添加亚硝酸盐(自然发酵组)、添加亚硝酸盐(对照组),结合主要理化指标(亚硝酸盐、pH值等)对两个系统内不同发酵阶段的酸菜发酵液(相对丰度排名前30)中的菌属进行比对分析。实验研究了不同发酵阶段有、无添加亚硝酸盐样品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亚硝酸盐对整个发酵周期中细菌的生长都具有影响,亚硝酸盐使优势乳酸菌菌属(Lactococcus、Leuconostoc、Lactobacillus)、α-变形菌菌属(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Aureimonas、Brevundimonas、Methylobacterium、Sphingomonas)、β-变形菌菌属(Acidovorax、Aquabacterium、Comamonas、Delftia、Herbaspirillum、Methylophilus、Methylovorus)、CFB类菌属(Dyadobacter、Pedobacter、Sphingobacterium)和未培养菌属(Brassica_napus_rape、uncultured_bacterium_f_Chitinophagaceae、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v.OPS_17、uncultured_bacterium_o_Chloroplast)在发酵初期相对丰度增加;使致病菌菌属(Acinetobacter、Alkanindiges、Chryseobacterium、Enterococcus、Serratia、uncultured_bacterium_f_Burkholderiaceae、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uncultured_bacterium_f_Xanthobacteraceae)相对丰度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在S系统内,发酵前期为亚硝酸盐积累阶段,此时Lactococcus、Leuconostoc为优势乳酸菌菌属,而达到发酵中后期时Lactobacillus成为绝对优势乳酸菌菌属;在发酵初期,Acinetobacter、Enterococcus、Serratia、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等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大量积累,而积累的亚硝酸盐使这些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对Serratia的生长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亚硝酸盐 细菌菌群 优势乳酸菌 致病菌
下载PDF
海洋来源低温果胶酶产生菌筛选、鉴定与酶学性质研究
4
作者 赵子琪 刘烨瑀 +5 位作者 于爽 迟雪梅 金书寒 陈立功 张庆芳 王晓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0,共8页
目的:从海洋底泥样品中筛选能低温降解果胶的新颖菌株,发掘具有潜在产业化价值的果胶酶。方法: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利用透明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从大连渤海湾海泥中筛出一株高产果胶酶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 目的:从海洋底泥样品中筛选能低温降解果胶的新颖菌株,发掘具有潜在产业化价值的果胶酶。方法: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利用透明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从大连渤海湾海泥中筛出一株高产果胶酶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BLAST同源基因比对后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一步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筛选高产果胶酶菌株命名为LY-1,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橄榄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ogriseus)。菌株LY-1在25℃、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至24 h时,果胶酶的酶活力为30.56 U/mL。最适酶pH为8.0,最适酶温度为20℃。此外,该酶在60℃孵育2 h仍保持70%以上的酶活性,在pH7.0~9.0范围内稳定性良好,酶活性稳定维持在90%以上。金属离子Cu^(2+)、Ba^(2+)、Mg^(2+)、Ca^(2+)、K+、Co^(2+)促进该酶活性,Mn^(2+)、Zn^(2+)、Hg^(2+)、Na^(+)则抑制该酶活性。结论:菌株LY-1所产的果胶酶具有应用于产业化商用果胶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筛选 鉴定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纳米气泡的特性及其在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若愚 李万华 +1 位作者 张庆芳 王天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1,共5页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纳米气泡(NBs)的基本性质和产生方式,以及改善厌氧消化性能的作用机理,综述了NBs在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增强厌氧消化稳定性、加快水解速率、提高甲烷产量等3个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加强不同...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纳米气泡(NBs)的基本性质和产生方式,以及改善厌氧消化性能的作用机理,综述了NBs在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增强厌氧消化稳定性、加快水解速率、提高甲烷产量等3个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加强不同气体NBs理化性质研究、开发多种气源、提升检测能力、降低能耗和成本等后续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气泡 厌氧消化 有机固体废物 稳定性 水解速率 甲烷产量
下载PDF
大蒜汁对东北酸菜发酵中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孙全敏 王严 +4 位作者 王晓辉 贾倩雯 李田田 迟乃玉 张庆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为研究大蒜汁对酸菜发酵中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首先对不同浓度蒜汁的抑菌性及对L.pentosus DY2-7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酸菜发酵的蒜汁添加量,然后以自然发酵酸菜为对照添加蒜汁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pH、总酸、亚硝酸盐)进行... 为研究大蒜汁对酸菜发酵中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首先对不同浓度蒜汁的抑菌性及对L.pentosus DY2-7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酸菜发酵的蒜汁添加量,然后以自然发酵酸菜为对照添加蒜汁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pH、总酸、亚硝酸盐)进行监测;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后期酸菜样品中细菌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蒜汁的抑菌性随蒜汁浓度增大而增强,0.3%左右蒜汁可能对L.pentosus DY2-7的生长有益,0.6%有显著抑制作用;添加0.3%蒜汁发酵能抑制高“亚硝峰”出现,提高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增加Lactiplantibacillus、Leuconostoc的丰度,显著降低Lactococcus、Pseudomonas的丰度,不会对发酵酸菜中微生物的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汁 酸菜 亚硝酸盐 菌群结构
下载PDF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66
7
作者 张庆芳 迟乃玉 +5 位作者 郑燕 王淑琴 冯颖 孟宪军 薛景珍 魏毓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7-31,共5页
对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机理进行了研究。其机理为 :乳酸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分为酶降解和酸降解 2个阶段。在发酵的前期 ,培养液 pH值 >4 5时 ,乳酸菌对亚硝酸盐降解以酶降解为主 ;发酵后期 ,由于乳酸菌本身产生酸 ,使培养液 pH值降低 ... 对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机理进行了研究。其机理为 :乳酸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分为酶降解和酸降解 2个阶段。在发酵的前期 ,培养液 pH值 >4 5时 ,乳酸菌对亚硝酸盐降解以酶降解为主 ;发酵后期 ,由于乳酸菌本身产生酸 ,使培养液 pH值降低 ,<4 0后 ,亚硝酸盐的降解主要以酸降解为主。由于乳酸杆菌产酸能力强于球菌 ,乳酸杆菌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大于乳酸球菌 ,而在发酵前期 (pH值 >4 5 ) ,杆菌与球菌降解亚硝酸盐并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亚硝酸盐 降解机理 发酵 蔬菜
下载PDF
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去除亚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庆芳 迟乃玉 +2 位作者 郑学仿 袁玉莲 孟宪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5-60,共6页
短乳杆菌有较强去除亚硝酸盐能力 ,亚硝酸盐含量在 2 5 0mg L以内 ,接种短乳杆菌48h亚硝酸盐全部去除。短乳杆菌处理亚硝酸盐主要处于亚硝酸还原酶还原亚硝酸盐阶段。短乳杆菌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pH值为 5 0~ 6 0 ,最适温度为 3 0℃ ;... 短乳杆菌有较强去除亚硝酸盐能力 ,亚硝酸盐含量在 2 5 0mg L以内 ,接种短乳杆菌48h亚硝酸盐全部去除。短乳杆菌处理亚硝酸盐主要处于亚硝酸还原酶还原亚硝酸盐阶段。短乳杆菌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pH值为 5 0~ 6 0 ,最适温度为 3 0℃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发酵初期 (1 0~ 2 6h)亚硝酸盐去除量随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加 ,最适接种量为5 %。亚硝酸盐含量在 2 0 0mg L以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乳杆菌 亚硝酸盐 去除处理
下载PDF
关于蔬菜腌渍发酵亚硝酸盐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庆芳 迟乃玉 +7 位作者 郑艳 谷瑛 郑学仿 袁玉莲 李晓艳 孟宪军 薛景珍 许青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44,共4页
综述多篇文献,探讨分析认为:蔬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峰”出现的时间应在环境pH 4.0左右;“亚硝峰”前应有亚硝酸盐大量被酶降解;对各因素影响蔬菜腌渍发酵亚硝酸盐消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想了理想的蔬菜腌渍发酵工艺。
关键词 蔬菜 腌渍发酵 亚硝酸盐 发酵工艺
下载PDF
蔬菜腌渍发酵乳酸菌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庆芳 迟乃玉 +1 位作者 孟宪军 薛景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初筛出了适合生产发酵蔬菜的SⅠ 、LI、M5、M8、M4 五株乳酸菌 ,以不同组合发酵蔬菜 ,确定出最佳的发酵菌剂为 2株乳酸杆菌LⅠ 、M8和 2株乳酸球菌M5、SI 按 1∶1∶1∶1组合。在实验条件下 ,接种该发酵菌剂M5M8SILI( 1∶1∶1∶1 )的蔬... 初筛出了适合生产发酵蔬菜的SⅠ 、LI、M5、M8、M4 五株乳酸菌 ,以不同组合发酵蔬菜 ,确定出最佳的发酵菌剂为 2株乳酸杆菌LⅠ 、M8和 2株乳酸球菌M5、SI 按 1∶1∶1∶1组合。在实验条件下 ,接种该发酵菌剂M5M8SILI( 1∶1∶1∶1 )的蔬菜 ,发酵速度快 ,生产出的酸白菜口感适合 (总酸为 0 83%) ,菜色正常 ,特别是在发酵期间未检测出亚硝酸盐 ,菜中也无亚硝酸盐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乳酸发酵 亚硝酸盐 乳酸菌剂 腌渍发酵
下载PDF
餐厨垃圾废弃物处理技术概述 被引量:58
11
作者 张庆芳 杨林海 周丹丹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37,共6页
餐厨垃圾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垃圾,具有危害和资源双重属性。文章一方面介绍了我国餐厨垃圾的产生特点、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另一方面就目前主要处理技术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我国未来餐厨垃圾处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管理 资源化 处理技术
下载PDF
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辐射降解及产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庆芳 王锋 哈益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1049,共9页
【目的】探讨γ射线辐射对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辐解效果及产物毒性,为辐射技术用于控制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通过2、4、6、8和12kGy剂量辐射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水溶液,研究农药的辐解效果;通过8和32kGy剂量辐射,... 【目的】探讨γ射线辐射对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辐解效果及产物毒性,为辐射技术用于控制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通过2、4、6、8和12kGy剂量辐射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水溶液,研究农药的辐解效果;通过8和32kGy剂量辐射,研究农药的主要辐解产物及毒性。【结果】4kGy剂量辐射,毒死蜱的降解率在98%;12kGy剂量辐射,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84%;通过GC/MS分析得出4种毒死蜱主要辐解产物和2种氯氰菊酯主要辐解产物。【结论】辐射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毒死蜱产物3,5,6-三氯吡啶酚与前人研究的毒死蜱在环境水体中水解产物相同,其毒性小于毒死蜱;产物硫特普毒性略高于毒死蜱。氯氰菊酯辐射产物苯氧基苯甲醛与前人研究的降解酶降解氯氰菊酯的产物相同,其毒性要小于氯氰菊酯;产物苯氧基苯乙腈毒性也小于氯氰菊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氯氰菊酯 辐射 辐解产物 毒性
下载PDF
海洋高产尿酸氧化酶菌株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庆芳 逄飞 +3 位作者 于爽 肖景惠 窦少华 迟乃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69,共9页
尿酸氧化酶广泛用于常规临床分析和临床药物,在医学治疗和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为得到高产尿酸氧化酶的优良菌株,以大连黄海海泥、海水为材料,依次分别采用透明圈法、酶偶联分光光度法进行初筛和复筛,获一株高产尿酸氧化酶菌株Z7,... 尿酸氧化酶广泛用于常规临床分析和临床药物,在医学治疗和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为得到高产尿酸氧化酶的优良菌株,以大连黄海海泥、海水为材料,依次分别采用透明圈法、酶偶联分光光度法进行初筛和复筛,获一株高产尿酸氧化酶菌株Z7,根据菌株Z7的16S rDNA基因序列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被鉴定为苛求芽孢杆菌(Bacillus fastidiosus)。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尿酸氧化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3.1 kD;最适作用温度是25℃,酶活高达673.7 U/mg;最适作用pH为8.0,在pH 8-9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Fe^3+、Ca^2+对尿酸氧化酶具有激活作用。Ag^+、Hg^2+对该酶抑制性较强,使其几乎丧失活性。该菌株产酶活性及稳定性良好,可为尿酸氧化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并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苛求芽孢杆菌 鉴定 尿酸氧化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庆芳 马菁玲 +3 位作者 孔秀琴 贾小宁 陈吉祥 赵霞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5,共5页
实验采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利用平板透明圈筛选和摇瓶培养基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木聚糖降解效果的菌株,记为2a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通过液体摇瓶发酵对该株菌发酵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氮... 实验采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利用平板透明圈筛选和摇瓶培养基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木聚糖降解效果的菌株,记为2a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通过液体摇瓶发酵对该株菌发酵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氮源、起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条件进行研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上述因素均对产酶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一个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根据证交试验结果确定这株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产酶培养基中木聚糖添加量为6g·L-1,起始pH值为4.5,30℃,150r·min-1恒温振荡箱培养84h;其中起始pH值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木聚糖酶 液体发酵 优化
下载PDF
添加四种微量元素对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庆芳 张婷婷 +3 位作者 陈吉祥 贾小宁 赵霞 张锐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0,共4页
通过设计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L_9(3~4),探究了4种微量元素的投加组合对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原料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微量元素Fe、Co、Ni、Mo的投加量分别为15、2.0、0.5、0.6mg/L时,混合原料厌氧消化效率最高;另外... 通过设计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L_9(3~4),探究了4种微量元素的投加组合对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原料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微量元素Fe、Co、Ni、Mo的投加量分别为15、2.0、0.5、0.6mg/L时,混合原料厌氧消化效率最高;另外,这4种微量元素的不同组合对混合原料发酵相关指标:NH^(4+)-N含量、VFA浓度、辅酶F_(420)浓度、pH值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对发酵气体成分中甲烷含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下载PDF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连续运行中有机负荷对其他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庆芳 杨林海 +3 位作者 陈吉祥 孔秀琴 贾小宁 赵霞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自行设计的一套厌氧发酵装置上进行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连续运行实验,实验历时80天,测定了日产气量,pH值,VFA,碱度随有机负荷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反应分为四个阶段:适应阶段、提高阶段、稳定阶段和超负荷阶段;确定了... 在自行设计的一套厌氧发酵装置上进行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连续运行实验,实验历时80天,测定了日产气量,pH值,VFA,碱度随有机负荷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反应分为四个阶段:适应阶段、提高阶段、稳定阶段和超负荷阶段;确定了稳定阶段有机负荷的控制量。有机负荷是厌氧发酵连续运行系统的重要控制指标,通过本实验可以发现,只要控制好有机负荷就可以保证厌氧发酵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连续运行 有机负荷
下载PDF
开发设计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庆芳 纪淑娟 +2 位作者 王淑琴 吕素彬 孟宪军 《高等农业教育》 2001年第3期65-66,共2页
针对食品检验与分析课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阐述了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设计型实验教学的实施 。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实验教学 综合能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水溶液和芦笋中毒死蜱的辐照降解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庆芳 王锋 +2 位作者 哈益明 李安 尹青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0-293,共4页
为寻求一种能有效降解毒死蜱残留的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水溶液和芦笋中的毒死蜱,并比较了毒死蜱的辐照降解率。结果表明,辐照剂量在0~12kGy时,水溶液中毒死蜱的降解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4kGy的辐照可使其降解率达95.... 为寻求一种能有效降解毒死蜱残留的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水溶液和芦笋中的毒死蜱,并比较了毒死蜱的辐照降解率。结果表明,辐照剂量在0~12kGy时,水溶液中毒死蜱的降解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4kGy的辐照可使其降解率达95.5%;芦笋中毒死蜱的辐照降解率偏低,8kGy辐照时降解率最高,达到30.0%。进一步研究表明,芦笋成分Vc、芦丁和总糖等的存在对辐照降解毒死蜱有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芦笋 辐照降解 抑制效应
下载PDF
改性花生壳吸附水中Cr^(6+)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庆芳 杨国栋 +1 位作者 孔秀琴 赵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研究了改性花生壳对Cr6+的吸附作用,并探讨了溶液的pH值、Cr6+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改性花生壳用量等因素对Cr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3℃、改性花生壳用量为1.0 g、20 mg.L-1的Cr6+溶液50mL、溶液的pH值为2.0、振... 研究了改性花生壳对Cr6+的吸附作用,并探讨了溶液的pH值、Cr6+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改性花生壳用量等因素对Cr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3℃、改性花生壳用量为1.0 g、20 mg.L-1的Cr6+溶液50mL、溶液的pH值为2.0、振荡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Cr6+的吸附去除率达到了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花生壳 CR^6+ 吸附
下载PDF
一株瘤胃源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庆芳 王泽坤 +2 位作者 姜南 于爽 迟乃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2,共6页
该研究从西藏黄牛瘤胃液中筛选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N30,并被鉴定为灿烂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l... 该研究从西藏黄牛瘤胃液中筛选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N30,并被鉴定为灿烂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lautus),其发酵72 h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为15.6 U/m L。该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10~35℃之间保持较高的酶活力,相对酶活力>80%;最适反应pH值为4.5,在p H 3.5~9.0时相对酶活>60%;金属离子Ag^(2+)、K^(+)、Mg^(2+)、Fe^(2+)、Zn^(2+)、Co^(+)对纤维素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而金属离子Cu^(2+)对纤维素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西藏黄牛瘤胃 筛选 鉴定 酶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