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检测阴性设计的宁波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褚衍茹 童峰 +7 位作者 易波 雷松 张言武 顾晓敏 劳旭影 王海波 倪红霞 张栋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 分析宁波市≥65岁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VE),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流行性感冒流行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市4家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65岁,且符合本地流行... 目的 分析宁波市≥65岁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VE),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流行性感冒流行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市4家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65岁,且符合本地流行性感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信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并进行分型;基于检测阴性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探究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流行性感冒疫苗VE。结果 收集ILI病例1111例,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主要为70~79岁(47.61%,529/1 111),有基础疾病者66.52%(739/1 111)。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率为16.65%(185/1 111),其中以A型H1N1为主,占77.30%(143/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80岁和当季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ILI病例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保护因素(均P<0.05)。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率为32.49%(361/1111),疫苗总体VE为77.50%(95%CI:63.70%~86.00%),其中对A型H1N1、A型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的VE分别为78.80%(95%CI:63.10%~87.80%)、76.40%(95%CI:-3.00%~94.60%)和49.00%(95%CI:-53.00%~83.00%);70~79岁VE最好,为82.20%(95%CI:65.60%~90.70%)。结论 流行性感冒疫苗对≥65岁老年人具有较好的VE,且不同年龄段人群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疫苗 保护效果 老年人
下载PDF
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多病原流行特征分析
2
作者 褚衍茹 雷松 +6 位作者 劳旭影 张言武 廖晟宇 吴宪昊 李永东 高鑫阳 张栋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9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探讨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的病原谱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6日(第45周)至2024年5月12日(第18周)宁波市5家哨点医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989例,住院部收治的严重... 目的探讨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的病原谱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6日(第45周)至2024年5月12日(第18周)宁波市5家哨点医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989例,住院部收治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508例,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对所有样本进行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1497例呼吸道病原体核酸阳性检出率为58.98%(883/1497),阳性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病原分别是流感病毒(25.78%,386/1497)、肺炎支原体(11.69%,175/1497)和肺炎链球菌(10.15%,152/1497)。6~14岁病例病原阳性检出率最高(72.34%,272/376),65岁及以上病例阳性检出率最低(38.35%,102/266)。11.82%(177/1497)病例为2种及以上病原混合感染。门急诊病例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32.96%,326/989)、肺炎链球菌(10.52%,104/989)和新型冠状病毒(8.19%,81/989);住院病例病原体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肺炎支原体(25.59%,130/508)、流行性感冒病毒(11.81%,60/508)和肺炎链球菌(9.45%,48/508)。结论2023—2024年宁波市冬春季ARI病例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儿童和青少年合并感染检出率更高,建议进一步强化流行性感冒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多病共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发作期与缓解期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言武 白丽君 +8 位作者 程强 张许来 高娇娇 段俊 徐紫菡 易伟卓 潘如兵 魏倩楠 苏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12例为发作组,与其性别、年龄、BMI匹配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13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两组肠道菌群的...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患者12例为发作组,与其性别、年龄、BMI匹配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13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两组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发作组肠道菌群chao指数(t=2.385,P=0.026)和ace指数(t=3.068,P=0.005)低于对照组;发作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Z=-2.013,P=0.044),而普氏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Z=-3.427,P=0.001)。患者普氏菌属相对丰度与PANSS评分呈负相关(r=-0.577,P=0.003)。结论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相比肠道菌群发生改变,且菌群与精神症状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粪便 肠道细菌
下载PDF
调湿材料对室内湿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言武 陈剑波 +3 位作者 梁煦 魏晓阳 张振 王瑞鲲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2期48-51,87,共5页
利用3种调湿板材硅藻泥抹面板、纸面石膏板、玻镁板,搭建了模拟用的实验箱,进行了室内湿环境动态变化模拟实验,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应用调湿材料模拟小室内相对湿度变化的规律,相对于对比实验箱,结果表明调湿材料有一定的调湿效果,对室... 利用3种调湿板材硅藻泥抹面板、纸面石膏板、玻镁板,搭建了模拟用的实验箱,进行了室内湿环境动态变化模拟实验,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应用调湿材料模拟小室内相对湿度变化的规律,相对于对比实验箱,结果表明调湿材料有一定的调湿效果,对室内相对湿度的控制能力依次是玻镁板、硅藻泥抹面板、纸面石膏板;分析了散湿源的面积、是否间歇通风换气、间歇湿源、调湿板的面积等实验条件对三种调湿板材的调湿效果影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湿 湿环境 调湿效果
下载PDF
上海市居住建筑室内墙体表面霉菌生长调研 被引量:6
5
作者 魏晓阳 韩星 +2 位作者 崔彦勇 张言武 黄晨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6年第1期27-30,26,共5页
对上海地区随机挑选71家住户进行室内霉菌生长调研,分别从建筑是否漏水、建筑年代、所在楼层、户型、墙体涂料、房间功能等方面并结合红外拍照进行调研。调研得出:1)调研的71个家庭,有发霉情况的家庭占了56.3%,且明显发霉占到了家庭总数... 对上海地区随机挑选71家住户进行室内霉菌生长调研,分别从建筑是否漏水、建筑年代、所在楼层、户型、墙体涂料、房间功能等方面并结合红外拍照进行调研。调研得出:1)调研的71个家庭,有发霉情况的家庭占了56.3%,且明显发霉占到了家庭总数的16.9%;2)有漏水情况的发霉概率要大于没有漏水的情况;3)建筑的房龄越大,层数越低越易发霉;4)南北不通的住户发霉概率要比南北通透的概率高;5)按墙体涂料划分得出石灰墙表面最易发霉;6)按房间功能划分得出客厅最易发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居住建筑 墙体表面 霉菌生长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复方黄柏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言武 刘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3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黄柏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乙睛-0.5‰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69nm下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在20.00~20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法简便、重... 目的建立复方黄柏软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乙睛-0.5‰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69nm下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在20.00~20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黄柏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软胶囊 盐酸小檗碱 RP-HPLC法
下载PDF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肺癌EGFR基因L833V和H835L罕见复合突变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梓 姜伟 +2 位作者 张言武 卜丽佳 江洁美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385-388,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最常见的驱动因素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主要为19外显子缺失和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其他罕见基因突变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方案尚未明确。本文报道1例携带EGFR基因H835L和L833V罕见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 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最常见的驱动因素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主要为19外显子缺失和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其他罕见基因突变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方案尚未明确。本文报道1例携带EGFR基因H835L和L833V罕见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3个月,疾病稳定(SD),再予以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后病灶缩小,并维持SD近5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靶向药 罕见基因突变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贺雪梅 储爱琴 +3 位作者 王玉 张海玲 张言武 司圣波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谱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成功进行肾移植手术的315例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关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明确影响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相...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谱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成功进行肾移植手术的315例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关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明确影响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共144例(45.71%)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感染,且一年内高发(90例,62.50%);病原菌检出共65株,以卡式肺孢子菌感染(14例,21.54%)多见;肺部(79例,54.48%)为主要感染部位。术后住院时间≥15 d是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01),术后预防性应用更昔洛韦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务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防治,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感染
下载PDF
宁波市1例Omicron变异株重复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
9
作者 陶臻博 陈奕 +8 位作者 毛洋 雷松 褚衍茹 张言武 吴宪昊 王海波 劳旭影 顾晓敏 张栋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9期1244-124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二次感染是一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二次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两次感染的时间间隔、二次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二次感染的高危人群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由于国内外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差异,国外已有较多关于二次感...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二次感染是一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二次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两次感染的时间间隔、二次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二次感染的高危人群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由于国内外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差异,国外已有较多关于二次感染的文献报道[1]。本研究拟分析宁波市2022年12月报告的1例先后感染Omicron变异株不同进化分支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旨在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二次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特征 冠状病毒感染 时间间隔 文献报道 高危人群
下载PDF
谈某核电综合管廊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成龙 张言武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9期207-208,共2页
某核电项目综合管廊经常出现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在其他工程建设领域,该质量问题也同样存在。通过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寻找对策,加强人因管理并制定一系列的工艺改善措施,包括大模板使用、规范埋件安装、混凝土养护、锥体孔封等... 某核电项目综合管廊经常出现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在其他工程建设领域,该质量问题也同样存在。通过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寻找对策,加强人因管理并制定一系列的工艺改善措施,包括大模板使用、规范埋件安装、混凝土养护、锥体孔封等方面因素,使外观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综合管廊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宁波市COVID-19 Delta变异株既往感染者复检阳性人员流行特征
11
作者 王思嘉 张栋梁 +7 位作者 易波 陈奕 褚衍茹 闫克栋 李巧方 雷松 张言武 许国章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38,344,共5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2起Delta变异株引起的COVID-19疫情中感染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再次阳性(复阳)的流行特征,为感染者出院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2021年12月6日―2022年5月31日2起COVID-19疫情中复阳人员的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及临床... 目的分析宁波市2起Delta变异株引起的COVID-19疫情中感染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再次阳性(复阳)的流行特征,为感染者出院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2021年12月6日―2022年5月31日2起COVID-19疫情中复阳人员的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及临床信息。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传染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2例COVID-19者,其中复阳65例,复阳率为58.04%。性别、年龄、职业、疫苗接种、临床严重程度、Delta毒株基因型别均对既往感染者复阳无影响(均P>0.05)。复阳人员入院后中位住院时长为5.00(3.25,8.75)d,短于首次发病确诊后的中位住院时长25.00(22.00,31.50)d(U=-6.724,P<0.001)。复阳人员均表现为无症状,其临床严重程度轻于首次发病确诊后(χ^(2)=1.888,P<0.001)。复阳人员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低于病例首次确诊后的感染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1.67%,P=0.262)。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既往感染者复阳后无临床症状,无传染性,建议在排除二次感染的前提下半年内不再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DELTA 复阳 传染性
原文传递
2011-2022年海曙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12
作者 肖文强 包凯芳 +3 位作者 李保军 张言武 童思未 陈奕 《预防医学》 2024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目的分析2011—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2年海曙区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 目的分析2011—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2年海曙区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率、病原学阳性率变化趋势。结果2011—2022年海曙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3333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9.16/10万,总体无明显变化趋势(APC=-5.492%,P>0.05),肠道病毒71型疫苗上市后(2017—2022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9.69/10万,低于疫苗上市前(2011—2016年)的343.70/10万(P<0.05)。手足口病发病具有季节性,5—7月为发病高峰。男性病例19720例,女性13614例,男女比为1.45∶1。年龄最小27 d,最大63岁,以≤5岁儿童为主,30657例占91.97%。2011—2022年海曙区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976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1509份,阳性率为76.37%。2011—2022年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APC=-32.599%,P<0.0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APC=9.226%,P<0.0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808%,P>0.05)。结论2011—2022年海曙区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在肠道病毒71型疫苗上市后有所下降,春夏季高发,≤5岁儿童为高发人群,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为主要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原文传递
2021年宁波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本土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13
作者 张栋梁 陈奕 +7 位作者 易波 王爱红 马晓 褚衍茹 雷松 张言武 李梦颖 许国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一起新型冠状(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本土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发现的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开展病原... 目的分析宁波市一起新型冠状(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本土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发现的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疫情累计报告74例确诊病例,病例以轻型为主,占87.84%(65/74),无重型和危重型。流行曲线呈人传人传播模式,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起疫情至少传播6代。病例年龄范围为2~80岁,其中≥60岁占27.03%(20/74)。职业分布中以工人占55.41%(41/74)和家务/待业占27.03%(20/74)为主,疫情局限,未发生病例外溢。病例间流行病学关联明确,传播链清晰。基因测序结果证实为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与浙江省外输入关联疫情高度同源。结论本起疫情为一起浙江省外输入COVID-19确诊病例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通过生活、工作接触导致社区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聚集性疫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分析
14
作者 易波 褚衍茹 +10 位作者 陈奕 张栋梁 张言武 雷松 洪潞 李巧方 顾晓敏 劳旭影 王海波 林君芬 许国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次密接)感染率,评估新冠病毒感染者次密接的感染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且采样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的密接(与指示病例有明确的暴露时间)...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次密接)感染率,评估新冠病毒感染者次密接的感染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且采样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的密接(与指示病例有明确的暴露时间)及其次密接进行持续医学观察,收集新冠病毒感染者密接和次密接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评估密接和次密接的感染风险。结果追踪调查了符合纳入条件的密接4533例,14例密接转归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感染率为0.31%。共追踪了次密接4201例,均未发生后续感染。结论密接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采样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该次密接无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密切接触者 次密接 感染风险
原文传递
基于新冠病毒Delta及Omicron变异株流行特征变化对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褚衍茹 张栋梁 +8 位作者 陈奕 易波 雷松 张言武 劳旭影 顾晓敏 王海波 丁克琴 许国章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 分析比较宁波市Delta和Omicron变异株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续发感染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优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21年12月1日-2022年5月31日宁波市37起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中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接)中... 目的 分析比较宁波市Delta和Omicron变异株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续发感染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优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21年12月1日-2022年5月31日宁波市37起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中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接)中的171例续发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两种变异株的感染者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与关联病例有明确暴露时间的续发感染者计算潜伏期。结果 确诊病例占80.70%(138/171),无症状感染者占19.30%(33/171)。Delta和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分别占64.33%(110/171)和35.67%(61/171),Omicron变异株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于Delta变异株(54.1%vs. 0,P <0.01)。与关联病例有明确暴露时间的22例确诊病例(Delta变异株15例,Omicron变异株7例)平均潜伏期为(3.45±0.44)d,Delta和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最长潜伏期分别为8和6 d,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60±0.58)和(3.14±0.6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末次暴露至核酸检测首次阳性间隔时间均≤7d。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核酸检测首次阳性N基因Ct值高于Delta变异株感染者,但平均住院天数少于Delta变异株(P均<0.05)。结论 Omicron变异株引发本地疫情的潜伏期<7 d且较Delta变异株的致病性低,建议调整密接的管控措施为7 d集中隔离和3 d居家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elta变异株 Omicron变异株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后的传染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褚衍茹 张言武 +10 位作者 雷松 陈奕 张栋梁 顾晓敏 劳旭影 王海波 沈贤东 胡群雄 易波 陈恩富 许国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1-845,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后密切接触者(密接)的感染率,评估动态核酸检测结果在判断新冠病毒感染者传染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选择新冠病毒感染...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后密切接触者(密接)的感染率,评估动态核酸检测结果在判断新冠病毒感染者传染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选择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前有核酸阴性结果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者的密接以及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进行持续隔离医学观察,评估密接和次密接的发病风险。结果共纳入宁波市2起本土疫情的89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均为确诊病例。追踪调查了5609名密接,密接的总感染率为0.20%。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的密接无感染,末次核酸阴性后的密接感染率为1.33%,且均为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生活者。感染者涉及的所有次密接均未感染。结论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无传染性,末次核酸阴性后开始具有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传染性
原文传递
温湿指数对合肥市细菌性痢疾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衡 赵科伕 +7 位作者 何睿欣 赵德胜 谢明玉 王舒思 白丽君 程强 张言武 苏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探讨温度和湿度的共同作用指标——温湿指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合肥市细菌性痢疾每日发病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并计算出温湿指数,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温湿指数与细菌性痢疾发... 目的探讨温度和湿度的共同作用指标——温湿指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合肥市细菌性痢疾每日发病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并计算出温湿指数,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温湿指数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调整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同时,按性别、年龄和居住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随着温湿指数增大而增加。高温湿指数(P90)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危害效应于滞后2d产生,在滞后4d达到最大(舰=1.063,95%CI:1.037~1.090)。亚组分析发现在滞后2~5d,高温湿指数对各组人群均有影响。结论高温湿指数能增加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风险,并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温湿指数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褚衍茹 陈奕 +9 位作者 雷松 张言武 易波 马建明 闫克栋 王赟 李保军 吕梦倩 许国章 张栋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2-1407,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获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宁波市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的资料,对其再感...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获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宁波市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的资料,对其再感染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距初次感染时间间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及基础疾病史对新冠病毒再感染的影响。结果共调查897例既往感染者,其中115例再感染者,再感染率为12.82%。再感染者两次感染间隔时间M(Q1,Q3)为1 052(504,1 056)d。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初次感染变异株类型、距初次感染时间间隔、初次感染严重程度与再感染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岁组再感染发生风险高于≥60岁组(OR=2.10,95%CI:1.11~3.97);距初次感染<6个月组无再感染发生,≥12个月组再感染发生风险高于6~个月组(OR=6.68,95%CI:3.46~12.90);初次感染严重程度为普通型和轻型者再感染发生风险高于无症状感染者(OR=2.64,95%CI:1.18~5.88;OR=2.79,95%CI:1.27~6.11)。结论距初次感染时间间隔是再感染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6个月内出现再感染的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再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4—2017年安徽省铜陵市大气PM2.5和温度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俊 罗雪莲 +7 位作者 储文革 高娇娇 徐紫菡 张言武 程强 白丽君 魏倩楠 苏虹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大气PM2.5和温度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立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入院资料、铜陵市环境保护局和气象局的环境污染物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分布... 目的探讨大气PM2.5和温度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立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入院资料、铜陵市环境保护局和气象局的环境污染物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联合广义相加模型,探讨PM2.5、多种污染物以及PM2.5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的影响,温度的分层按照3种标准进行划分,分别为<P5、<P10、<P20分别为低温,P5-P95、P10-P90、P20-P80分别为中温,>P95、>P90、>P80分别为高温。结果2014—2017年,铜陵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共计6 642人次,PM2.5和温度的中位数分别为47.0 μg/m^3和17.5 ℃。以PM2.5暴露浓度P50为参照,当PM2.5暴露浓度为P90时,在滞后第1天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RR值为1.03(95%CI:1.00-1.07),第5天达到最大,RR值为1.16(95%CI:1.13-1.19);多污染物模型中,同时纳入PM2.5和NO2时,PM2.5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风险较大,RR值为1.18(95%CI:1.15-1.22)(P<0.001);3种温度分层标准下均为高温时PM2.5暴露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风险最大,超额风险度分别为12.1%(8.5%-15.7%)、9.7%(6.9%-12.6%)和17.1%(11.6%-22.8%),P值均<0.001。结论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精神分裂症的入院风险增加;并且在高温时PM2.5的危险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温度 颗粒物 时间序列分析 生态学研究
原文传递
2005-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20
作者 褚衍茹 张栋梁 +8 位作者 雷松 张言武 劳旭影 顾晓敏 王海波 冯宏伟 吴宪昊 陈辰 陈奕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探讨2005—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HFRS精准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05—2021年宁波市HFRS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G... 目的探讨2005—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HFRS精准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05—2021年宁波市HFRS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Geoda 1.2.0软件对HFRS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SaTScan 10.0软件探测病例的时空聚集性并用Arcgis 10.8软件对病例时空分布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2005—2021年宁波市共报告1903例HFRS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0/10万;病例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30~60岁人群(66.00%),以农民为主(53.91%),男女性别比为3.04∶1。鄞州区、象山县、奉化区和宁海县是宁波市HFRS主要的高发地区,占所有病例的74.25%(1413/1903)。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8年宁波市各乡镇(街道)HFRS发病率有空间聚集性(均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5—2019年HFRS发病率每年均有热点区域(高–高)出现,但热点区域范围每年呈现动态变化。时空扫描分析共探测到2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的时间为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以象山县墙头镇为中心,覆盖宁波市东南部的41个乡镇(街道)。二类聚集区的时间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以鄞江镇为中心,覆盖3个乡镇(街道)。结论宁波市HFRS疫情存在时空聚集性特征,有由东南部向西部移动的趋势,建议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以实现HFRS的精准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 时空聚集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