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转基因小麦中外源品质基因1D x 5在我国主栽小麦种质中的遗传规律,以转基因小麦B 72-8-11b为父本,主栽品种川89-107和鄂麦18为母本进行杂交,采用SDS-PAGE技术检测并分析各组合亲本、F1、F2、BC1F2、BC2F1、BC2F2代的HMW-GS组成...为了研究转基因小麦中外源品质基因1D x 5在我国主栽小麦种质中的遗传规律,以转基因小麦B 72-8-11b为父本,主栽品种川89-107和鄂麦18为母本进行杂交,采用SDS-PAGE技术检测并分析各组合亲本、F1、F2、BC1F2、BC2F1、BC2F2代的HMW-GS组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主栽小麦的基因组中,并能够遵循孟德尔遗传模式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展开更多
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puroind oline a(P in a)和puroind oline b(P in 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导的小麦P in 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B 1与R evB 1,对粘果山羊草(A eg ilop s...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puroind oline a(P in a)和puroind oline b(P in 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导的小麦P in 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B 1与R evB 1,对粘果山羊草(A eg ilop s kotschy i,CuMk)的三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胚乳cDNA进行P in b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4个新型P in b等位基因,基因序列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与软粒小麦品种C ap ito le的P inb-D 1a相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4.6%、94.6%、94.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5%、93.2%、93.2%、92.6%。其ORF长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残基,都具有麦类作物P in b基因特有的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W PTKWW K的色氨酸结构域。等位基因P in b-11-1含有1个紧邻色氨酸结构域的突变位点(V a l66Phe)。RT-PCR证实了P in b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Sou thern b lot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材料均含有两个拷贝的P in 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粘果山羊草中包含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为栽培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研究转基因小麦中外源品质基因1D x 5在我国主栽小麦种质中的遗传规律,以转基因小麦B 72-8-11b为父本,主栽品种川89-107和鄂麦18为母本进行杂交,采用SDS-PAGE技术检测并分析各组合亲本、F1、F2、BC1F2、BC2F1、BC2F2代的HMW-GS组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主栽小麦的基因组中,并能够遵循孟德尔遗传模式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文摘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puroind oline a(P in a)和puroind oline b(P in 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导的小麦P in 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B 1与R evB 1,对粘果山羊草(A eg ilop s kotschy i,CuMk)的三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胚乳cDNA进行P in b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4个新型P in b等位基因,基因序列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与软粒小麦品种C ap ito le的P inb-D 1a相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4.6%、94.6%、94.4%,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5%、93.2%、93.2%、92.6%。其ORF长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残基,都具有麦类作物P in b基因特有的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W PTKWW K的色氨酸结构域。等位基因P in b-11-1含有1个紧邻色氨酸结构域的突变位点(V a l66Phe)。RT-PCR证实了P in b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Sou thern b lot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材料均含有两个拷贝的P in 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粘果山羊草中包含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为栽培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