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R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耐药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近 虞先浚 +3 位作者 龙江 金忱 傅德良 倪泉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阻断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后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探索提高胰腺癌化疗疗效的新方法。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MDR1 siRNA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RT-PCR和West... 目的:观察阻断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后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探索提高胰腺癌化疗疗效的新方法。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MDR1 siRNA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D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将细胞接种于裸鼠,观察移植瘤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转染MDR1 siRNA质粒后胰腺癌细胞株BxPC-3MDR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将转染前后的细胞接种于裸鼠,转染组移植瘤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更为敏感(P<0.05)。结论:通过RNA干扰技术,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降低MDR1在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的表达,并能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多药耐药基因1 糖蛋白类
下载PDF
胰腺癌P-gp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近 李骥 +4 位作者 龙江 虞先浚 金忱 傅德良 倪泉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P-gp的表达及临床相关因素和术前介入化疗对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癌标本中P-gp的表达水平,分析胰腺癌P-gp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分级、病人生存时间等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术前介入化... 目的:研究胰腺癌P-gp的表达及临床相关因素和术前介入化疗对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癌标本中P-gp的表达水平,分析胰腺癌P-gp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分级、病人生存时间等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P-gp表达的影响。结果:胰腺癌P-gp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P-gp的表达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术前是否行介入化疗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gp低水平表达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略长于中等至高表达的病人。结论:胰腺癌本身就具有原发性耐药的特性,表现为P-gp的高表达。术前介入化疗与胰腺癌继发性耐药的诱发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糖蛋白类 化学疗法 辅助 多药耐药
下载PDF
胰腺癌细胞PANC-1中LSD1负向调控抑癌基因SIRT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近 秦毅 +5 位作者 张波 吉顺荣 许文彦 施思 刘江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重要的染色质修饰蛋白之一,可以通过调节染色质的结构调节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代谢异常等恶性潜能,是判断肿瘤预后的...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重要的染色质修饰蛋白之一,可以通过调节染色质的结构调节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代谢异常等恶性潜能,是判断肿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Sirtuins家族去乙酰化酶3(sirtuin3,SIRT3)基因是位于线粒体内的抑癌基因,通过调控肿瘤代谢异常以及氧化损伤行使抑癌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基因转录调控的手段,研究胰腺癌细胞PANC-1中LSD1与SIRT3的关系。方法:通过RNA干扰(RAN interference,RNAi)、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及启动子活性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探讨LSD1与SIRT3在PANC-1细胞中的关系。结果:通过RNAi的手段干扰LSD1的表达,发现SIRT3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上升;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的手段,发现LSD1可以与SIRT3转录调控的重要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激动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相互作用;通过ChIP方法,发现LSD1与PGC-1α共同募集到SIRT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染色质上;通过启动子活性分析,发现LSD1基因可以显著抑制PGC-1α对SIRT3基因的转录调控。结论:LSD1可以表观遗传调控抑癌基因SIRT3的转录,为深入研究LSD1与肿瘤代谢异常以及氧化应激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ANC-1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激动子-1α sirtuins家族去乙酰化酶3 表观遗传调控
下载PDF
脾多肽对胰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武春涛 刘亮 +6 位作者 徐永峰 王文权 徐华祥 项金峰 徐近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6-91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观察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前、术后、化疗前及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化疗...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观察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前、术后、化疗前及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化疗患者在使用脾多肽后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3例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35例),采用吉西他滨(健择)单药化疗方案;用药组(B组38例),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治疗。观察2组间手术前、后及化疗过程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胰腺癌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较术前则更显著降低,外周血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CD4+淋巴细胞百分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明显上升(P<0.05),NK细胞百分率反而明显升高(P<0.05);化疗前上述指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化疗过程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再次受到抑制,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CD4+/CD8+比值升高,4个疗程后逐渐恢复,而脾多肽用药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未见明显抑制过程。结论:胰腺癌患者在手术、化疗等治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脾多肽可作为胰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辅助用药,纠正免疫功能紊乱,改善并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胰腺癌 细胞免疫 化疗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傅德良 倪泉兴 +5 位作者 虞先浚 华宇明 徐近 陈炜 张群华 张延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95例胰腺癌患者的8种血清AFP、CEA、CA50、CA15-3、CA19-9、CA7... 目的:观察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95例胰腺癌患者的8种血清AFP、CEA、CA50、CA15-3、CA19-9、CA72-4、CA125和CA242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并与其他7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73例良性疾病患者作对照,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对25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患者进行术后肿瘤标记物的连续监测。结果:8种肿瘤标记物中CA19-9、CA242、CA50和CA125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价值;平行法联合检测可使诊断的灵敏度提高至90.2%,系列法联合检测可使特异度提高至93.5%。介入治疗对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影响不明显,手术切除肿瘤后,肿瘤标记物的水平显著下降。结论:血清CA19-9、CA242、CA50和CA125的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随访是有临床价值的,联合检测可以增加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记物 胰腺癌 联合检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TGF-β1对胰腺癌细胞BxPC-3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钟良 陈坚 +3 位作者 徐近 金忱 刘懿 张群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时间梯度下外源性TGF-β1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正常培养的BxPC-3细胞为空白对照,分别采用1.0、2.0、4.0、6.0、8.0ng/mL的TGF-β1干预BxPC-3细胞4d。MTT法观察各组胰...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时间梯度下外源性TGF-β1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正常培养的BxPC-3细胞为空白对照,分别采用1.0、2.0、4.0、6.0、8.0ng/mL的TGF-β1干预BxPC-3细胞4d。MTT法观察各组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情况,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同时以正常培养的BxPC-3细胞为对照组,以2.0ng/mL的TGF-β1分别干预BxPC-3细胞1~7d,MTT法绘制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另外,以2.0ng/mL的TGF-β1干预培养至第4天时分别采集两组细胞,用FCM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干预组BxPC-3增殖受抑,并呈时间及浓度依赖。2.0ng/mL的TGF-β1干预组的最大生长抑制率为12.5%,出现在第4天;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CyclinD1的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结论外源性TGF-β1可轻度抑制Smad4纯合子缺失的BxPC-3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机制与细胞周期G/S阻滞及Cyclin D1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TGF-Β1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胰腺癌术后免疫治疗抗感染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虞先浚 徐近 +2 位作者 傅德良 张群华 倪泉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了解免疫治疗剂胸腺肽鄄α1在胰腺癌术后抗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胰腺癌根治术病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病人在手术后使用胸腺肽鄄α1,对照组不予使用。观察临床疗效、内毒素和细胞因子(IL鄄2、IL鄄6、IL鄄10和TN... 目的:了解免疫治疗剂胸腺肽鄄α1在胰腺癌术后抗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胰腺癌根治术病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病人在手术后使用胸腺肽鄄α1,对照组不予使用。观察临床疗效、内毒素和细胞因子(IL鄄2、IL鄄6、IL鄄10和TNF鄄α)水平的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胰腺癌手术组病人使用胸腺肽α鄄1后肿瘤坏死因子(TNF)鄄α水平明显下降,白介素(IL)鄄2、IL鄄10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后1周用药组的CD3+、CD4+百分率较手术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术后1周临床有效率达100%,高于对照组(80%)。结论:胸腺肽鄄α1在胰腺癌术后可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有利于病人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术后 免疫治疗 抗感染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围手术期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傅德良 倪泉兴 +6 位作者 虞先浚 徐近 华宇明 陈炜 龙江 张群华 张延龄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表达。方法 :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36例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和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和NK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3+ 、CD4+ ...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表达。方法 :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36例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和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和NK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3+ 、CD4+ 百分率和CD4+ /CD8+ 比值 ,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下 ,在介入治疗后 1周下降更显著 ,但在手术前 (介入后 3~ 4周 )有所恢复 ,在手术后出现再次下降 ;NK细胞比率变化无显著差别。结论 :胰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表达低下 ,介入化疗和手术创伤可加重抑制细胞免疫功能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介入治疗 细胞免疫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结分组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金忱 张波 +7 位作者 傅德良 龙江 徐近 蒋永剑 唐峰 王虹 虞先浚 倪泉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的分布特点,分析微转移与淋巴结分组、分站的关系,由此为确定胰十二指肠切除时的淋巴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手术显微镜法分区域、完整收集并检出20例因胰头癌作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扩大... 目的:探讨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的分布特点,分析微转移与淋巴结分组、分站的关系,由此为确定胰十二指肠切除时的淋巴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手术显微镜法分区域、完整收集并检出20例因胰头癌作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病例标本中的淋巴结,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细胞角化蛋白(CK)染色检测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的发生。结果:在20例677枚淋巴结中,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13例87枚淋巴结发生转移,CK染色发现57枚淋巴结存在微转移,总淋巴结转移病例数为16例(80%);微转移发生频率较高的为13组18.9%、14组14.2%、16组9.3%、11组8.6%、17组8.3%、9组4.2%、8组3.7%及12组3.0%;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的是:13组37.4%(46/123)、17组28.3%(13/46)、14组26.4%(37/140)、16组17.0%(18/106)、8组16.1%(10/62)和6组14.7%(5/34)。结论: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甚高,微转移检测影响淋巴结的分组和分站,有助于明确临床分期;行胰头癌根治术时,应注重第13、17、14、16、8和6组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淋巴转移 微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内感染原因的探讨(附100例临床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峰 傅德良 +5 位作者 倪泉兴 金忱 虞先浚 徐近 龙江 张延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统计近2年半内我院施行的1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诊治的注意事项。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统计近2年半内我院施行的1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诊治的注意事项。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明显高于其它并发症;术前化疗、术后并发胰瘘或肺部感染的患者更易发生腹腔内感染(P<0.01);与手术方式、病灶性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前一般状况等关系不密切。结论:术前接受化疗、术后并发胰瘘或肺部感染与腹腔内感染发生密切相关,严格掌握术前化疗指征,积极防治术后胰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有助于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内感染 胰瘘
下载PDF
胰腺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华宇明 倪泉兴 +5 位作者 傅德良 虞先浚 陈炜 徐近 张群华 张延龄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以寻找对胰腺癌诊断与随访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方法 采用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 62例胰腺癌患者血清AFP、CEA、CA5 0、CA15 3、CA19 9、CA72 4和CA12 5共 7种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以寻找对胰腺癌诊断与随访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方法 采用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 62例胰腺癌患者血清AFP、CEA、CA5 0、CA15 3、CA19 9、CA72 4和CA12 5共 7种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并取以胃肠道肿瘤患者和良性疾病患者各 16例作为对照。结果  7种肿瘤标记物中 ,CA19 9、CA5 0和CA12 5对胰腺癌诊断的相对价值较高 ,尤以CA19 9的诊断价值最高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0 .6%和 86.7% ,切除术后监测上述三项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清CA19 9、CA5 0和CA12 5的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随访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记物 胰腺癌 诊断 CA19-9 CA50 CA125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术前介入治疗新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傅德良 倪泉兴 +3 位作者 虞先浚 徐近 龙江 张延龄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通过术前联合化疗药物区域性动脉灌注介入治疗 ,探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介入治疗新方法应用的疗效。方法  9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术前进入介入治疗组和未介入治疗组 ,观察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改变、疼痛缓解率、血清肿瘤标... 目的 通过术前联合化疗药物区域性动脉灌注介入治疗 ,探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介入治疗新方法应用的疗效。方法  9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术前进入介入治疗组和未介入治疗组 ,观察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改变、疼痛缓解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和副反应程度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介入治疗对肿瘤细胞凋亡和凋亡基因bcl 2、bax表达的影响 ,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结果 术前介入组和未介入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 4 6 .8%和 2 3.3% (P <0 .0 5 ) ;术前介入治疗组肿瘤细胞调亡明显增加 ,肿瘤细胞bcl 2基因表达明显减少 ,而bax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5 ) ;介入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并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缓解率为 6 8.6 % ,P <0 .0 5 )。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对胰腺癌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 ,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术前介入治疗 细胞调亡 手术切除率
下载PDF
可切除性胰腺癌多时相介入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德良 徐近 +6 位作者 龙江 虞先浚 金忱 李骥 狄扬 倪泉兴 张延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和术后多时相介入化疗在可切除性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术前判断可切除性胰头癌病人38例随机进入多时相介入治疗组(试验组)和术后介入治疗组(对照组),通过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和对标本肿瘤组织相关基... 目的:探讨术前和术后多时相介入化疗在可切除性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术前判断可切除性胰头癌病人38例随机进入多时相介入治疗组(试验组)和术后介入治疗组(对照组),通过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和对标本肿瘤组织相关基因检测观察术前介入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随访两组病人的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时间,以及肝转移的发生率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术前介入治疗组部分甲基化相关基因(MBD1、E2F5和RB)的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比值(bax/bcl-2)明显增加、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病人疼痛明显缓解(P<0.05);对照组肝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结论:术前和术后多时相介入化疗能明显抑制胰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肝转移的发生,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介入治疗 综合疗法
下载PDF
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对胰腺癌细胞株体外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润浩 李金明 +4 位作者 徐近 龙江 金忱 傅德良 倪泉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406nm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颗粒(406nm-GEM-NP)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为研究对象,分为4个给药组:406nm-GEM-NP组、单纯GEM组、空白纳米颗粒组和无药对照组,采用...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406nm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颗粒(406nm-GEM-NP)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为研究对象,分为4个给药组:406nm-GEM-NP组、单纯GEM组、空白纳米颗粒组和无药对照组,采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蓝)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同时观察给药后48h和72h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MTT试验检测提示406nm-GEM-NP和GEM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抑制作用,且406nm-GEM-NP的细胞抑制率在50μg/mLGEM浓度时,超过了单纯GEM(P<0.05),且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提示有显著的药物缓释作用;空白纳米颗粒对细胞抑制轻微,且不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406nm-GEM-NP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具有显著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纳米粒 白蛋白 胰腺癌 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
下载PDF
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体外增殖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润浩 李金明 +4 位作者 徐近 崔龙 金忱 傅德良 倪泉兴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吉西他滨(GEM)白蛋白纳米粒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给药组:110nm GEM纳米粒组、406nm GEM纳米粒组、单纯GEM组、空白纳米粒组和无药对照组;运...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吉西他滨(GEM)白蛋白纳米粒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给药组:110nm GEM纳米粒组、406nm GEM纳米粒组、单纯GEM组、空白纳米粒组和无药对照组;运用MTT法检测给药后48h和72h的增殖抑制率。结果:MTT试验检测提示110nm GEM-NP,406nm-GEM-NP和GEM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抑制作用,且72h后406nm-GEM-NP的细胞抑制率在50μg·mL-1GEM浓度时,超过了单纯GEM(P<0.05),表明其有显著的药物缓释作用;空白纳米粒对细胞抑制轻微,且不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GEM白蛋白纳米粒,特别是406nm-GEM-NP,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具有显著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且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纳米粒 白蛋白 胰腺癌 SW1990
下载PDF
肝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春海 干兆琴 徐近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讨制定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以提高肝移植病人的手术耐受力和促进术后的恢复。方法:对3例肝移植病人手术 前后的营养状况和营养支持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各自代谢特点,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在术后早期1~3 d... 目的:探讨制定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以提高肝移植病人的手术耐受力和促进术后的恢复。方法:对3例肝移植病人手术 前后的营养状况和营养支持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各自代谢特点,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在术后早期1~3 d采用全 肠外营养(TPN),并辅以人血白蛋白以维持血浆白蛋白水平;在术后3~4 d 开始肠内营养(EN)结合肠外营养(PN),并逐渐过渡为完 全经口饮食。结果:3例病人随访1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术前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后视肝功能 恢复程度,进行肠外营养(PN),适当控制营养供给量,当肝功能恢复后,应尽早开始 EN,可辅以 PN,并尽快过渡到完全经口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营养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加贝酯对金黄地鼠胆囊及Oddi括约肌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泉兴 傅德良 +3 位作者 虞先浚 徐近 华宇明 陈炜 《胰腺病学》 2002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加贝酯(Gabexate Mesilate)是一种非肽类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胰腺炎,但它对胆囊及Oddi括约肌的收缩有无抑制作用,能否用于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的治疗,目前尚不清楚.我们通过离体实验,观察了加贝酯对金黄地鼠胆囊... 加贝酯(Gabexate Mesilate)是一种非肽类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胰腺炎,但它对胆囊及Oddi括约肌的收缩有无抑制作用,能否用于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的治疗,目前尚不清楚.我们通过离体实验,观察了加贝酯对金黄地鼠胆囊及Oddi括约肌收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肽类蛋白水解酶抑制剂 收缩功能 加贝缩 金黄地鼠 胆囊 ODDI括约肌
下载PDF
锌指蛋白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良 陈坚 +3 位作者 徐近 金忱 刘懿 张群华 《胰腺病学》 200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对锌指蛋白2(HZF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收集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标本,应用RT-PCR检测锌指蛋白基因HZF2 mRNA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ZF2 mRNA表达值平均为... 目的对锌指蛋白2(HZF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收集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标本,应用RT-PCR检测锌指蛋白基因HZF2 mRNA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ZF2 mRNA表达值平均为143.1±12.2,较相应癌旁组织表达值82.2±7.6高1.40-2.34倍(P〈0.01)。HZF2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锌指蛋白2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锌指蛋白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应用多点cDNA阵列分析法研究术前介入化疗对胰腺癌部分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龙江 狄扬 +4 位作者 傅德良 金忱 徐近 虞先俊 倪泉兴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胰腺癌部分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胰腺癌介入化疗的分子机制。方法 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腺癌标本,其中4例术前行介入化疗,另4例术前未行介入治疗作为对照,应用多点cDNA阵列分析法检测标本中9个肿...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胰腺癌部分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胰腺癌介入化疗的分子机制。方法 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腺癌标本,其中4例术前行介入化疗,另4例术前未行介入治疗作为对照,应用多点cDNA阵列分析法检测标本中9个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并通过RT-PCR法验证其中MBDI基因的表达变化,观察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胰腺癌部分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多点cDNA阵列分析结果显示:MBD1、Rb、E2F5、IGF1、TGF2B、CDH-1、RARB和RAB1术前介入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RT-PCR进一步验证介入化疗使胰腺癌MBD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术前介入化疗能够明显抑制胰腺癌中以MBD1基因为代表的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并为深入探讨介入化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相关基因 介入化疗 cDNA阵列分析法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腹腔感染24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龙江 傅德良 +2 位作者 虞先浚 徐近 倪泉兴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评价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疗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调查行扩大根治术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病史 ,分析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和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抗感染疗效。根据患者症状... 目的 :评价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疗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调查行扩大根治术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病史 ,分析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和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抗感染疗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引流液细菌学检查结果综合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5 8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胰腺癌扩大根治术 ,2 7例术后并发腹腔感染 ,其中 2 4例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 ,予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静脉滴注 1.0 g ,1日 2次 ,5~ 8d为 1疗程 ,总有效率 83.3% ,细菌清除率 85 .2 %。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 ,但 5例出现肠道真菌感染性腹泻。结论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疗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腹腔感染的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 腹腔感染 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