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北缘西端盐场北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含矿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钱兵 张照伟 +2 位作者 李文渊 敬志成 邵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75-2294,共20页
盐场北山岩体位于柴北缘造山带西段,是区内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良好铜镍矿化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岩石组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258.5±1.6Ma,为晚二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中... 盐场北山岩体位于柴北缘造山带西段,是区内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良好铜镍矿化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岩石组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258.5±1.6Ma,为晚二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中橄榄石Fo分子为82.8~86.7,均为贵橄榄石,辉石由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成,斜方辉石种属为古铜辉石,单斜辉石为透辉石、普通辉石和顽透辉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属于亚碱性岩系列,主要氧化物SiO_2、Al_2O_3、CaO、Ti O_2、Na_2O+K_2O等与MgO呈规律性变化趋势,显示不同岩相岩石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而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具有岛弧岩浆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显示εHf(t)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为0.1~6.7之间,具有幔源岩浆成因特征;岩石原生岩浆为MgO含量略大于13.21%的高镁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源区为受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地幔楔而成的富集地幔。岩石结晶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演化的初期使岩浆中硫发生初步富集,地壳混染作用是岩浆中硫化物达到饱和并发生熔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混染 结晶分异 镁铁-超镁铁质岩石 盐场北山地区 柴北缘
下载PDF
云南大民太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远景评价
2
作者 韩光 童永军 +3 位作者 敬志成 安海西 魏国廷 曾小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3年第4期31-36,共6页
大民太铜镍硫化物矿床为上地幔亚碱性玄武质岩浆单式侵位就地熔离成矿作用的产物,其矿化地质特征兼具铜镍硫化物矿床与钒钛磁铁矿矿床的特点,与新疆香山西复合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有利于形成铜镍... 大民太铜镍硫化物矿床为上地幔亚碱性玄武质岩浆单式侵位就地熔离成矿作用的产物,其矿化地质特征兼具铜镍硫化物矿床与钒钛磁铁矿矿床的特点,与新疆香山西复合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有利于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但成矿条件具有非典型性,就现阶段勘查成果来看,缺乏"小岩体成大矿"的地质条件,矿床规模可能为中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找矿远景评价 云南大民太
下载PDF
空间排阻色谱(SEC)用多孔硅胶载体的研究
3
作者 汪勤慰 段晓青 +1 位作者 敬志成 哈惠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6期557-561,共5页
我们的工作是制备多孔硅球表面键合带有羟基基团的亲水性SEC刚性载体.研究结果表明,此种SEC载体能适用于聚乙烯醇、明胶、蛋白质、右旋糖酐等多种水溶液体系的SEC分析.空间排阻色谱(SEC)水溶性体系多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琼脂糖凝胶... 我们的工作是制备多孔硅球表面键合带有羟基基团的亲水性SEC刚性载体.研究结果表明,此种SEC载体能适用于聚乙烯醇、明胶、蛋白质、右旋糖酐等多种水溶液体系的SEC分析.空间排阻色谱(SEC)水溶性体系多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琼脂糖凝胶(Sepharose)等作为固定相,此类载体有质软、尺寸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低,不能加压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基团 水溶液体系 葡聚糖凝胶 右旋糖酐 琼脂糖凝胶 尺寸稳定性 排阻色谱 多孔硅
下载PDF
既有建筑应用三维日照分析软件SUNLIGHT的评价
4
作者 谢瑜昱 敬志成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35-236,共2页
从功能性、效率性、易使用性三方面来评价三维日照分析软件SUNLIGHT在既有建筑日照采光分析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 既有建筑 三维日照分析软件SUNLIGHT 评价
原文传递
东昆仑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1
5
作者 童永军 陈静 +3 位作者 韩光 敬志成 崔强强 权朝军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7,共8页
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床(以下简称那更银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乃至青海省内唯一的独立脉状银矿床。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对那更独立银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温压条件分析以及C,H,O同位素的分析,有效地了解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可能来... 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床(以下简称那更银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乃至青海省内唯一的独立脉状银矿床。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对那更独立银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温压条件分析以及C,H,O同位素的分析,有效地了解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那更银矿床成矿阶段主要可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化阶段,前者石英脉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00~140℃和180~220℃,后者方解石内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集中于80~110℃之间;两个阶段成矿流体盐度w(NaCl)和密度相近,介于1.06%~15.31%之间和0.81 g/cm^(3)~1.07 g/cm^(3)之间。计算获得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深度为0.6~2.0 km,平均1.0 km,碳酸盐化阶段成矿深度为0.5~1.6 km,平均0.8 km。H-O同位素分析表明,石英样品中δD_(V-SMOW)/‰值为-106.0‰~-110.7‰,计算得到δ^(18)OH_(2)O值为-13.4‰~-4.9‰,主要落入大气降水附近。C-O同位素分析显示,方解石样品的δ^(13)C值介于-6.7‰~-2.3‰,δ^(18)O_(V-SMOW)值介于6.1‰~20.5‰,成矿流体中的碳来源有岩浆作用的贡献,并且碳在岩浆流体演化的过程中还受大气中降水条件和岩浆低温蚀变等作用的影响。综上,那更银矿床整体表现出岩浆作用参与成矿、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脉状银矿化特征,是矿产于碰撞造山带内,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独立银矿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东段 那更银矿床 流体包裹体 C-H-O同位素 流体来源
原文传递
对既有房屋建筑检查的探讨
6
作者 刘威 周燕 +1 位作者 谢瑜昱 敬志成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4-106,共3页
通过对既有房屋建筑的资料核查,结构体系现状的检查及发现的损伤与缺陷程度,来评估该房屋建筑是否可以继续安全使用。
关键词 既有房屋建筑 检查 核查 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