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模式”前景 被引量:3
1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7-7,共1页
究竟是用强有力的权力继续支配市场,还是形成一个完全的市场模式?可以说,"中国模式"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任务。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市场模式 历史任务
下载PDF
“金牌战略”功与过 被引量:2
2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7-7,共1页
在中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现状形成矛盾,这不是一个思维判断,而是一个事实判断。归根结底,大众体育比竞技体育更重要,不仅因为国民健康涉及国计民生。
关键词 金牌 大众体育 竞技体育 思维判断 事实判断 国计民生 体育强国 全民健身
下载PDF
冒顿请婚新说 被引量:2
3
作者 景凯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汉书·匈奴传》所载冒顿向吕后请婚被视为汉匈关系中极为典型之事,而《史记》中却不载此事。前人多认为司马迁出于政治"忌讳"不载此事,东汉时班固不再"忌讳",因而在《汉书》中重新记载此事。这种解释虽有合... 《汉书·匈奴传》所载冒顿向吕后请婚被视为汉匈关系中极为典型之事,而《史记》中却不载此事。前人多认为司马迁出于政治"忌讳"不载此事,东汉时班固不再"忌讳",因而在《汉书》中重新记载此事。这种解释虽有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疑问。从《汉书》增补内容的疑点以及匈奴对汉朝社会的影响来看,冒顿请婚一事应为谣言。谣言约产生于太初四年之后,为司马迁所未见,故《史记》不载。东汉初年,由于汉匈关系再度紧张,冒顿请婚之事重新被勾起或被创作出来,又为班固所见,从而被载入《汉书》之中。谣言虽然不可信,却反应了时人恐惧匈奴、憎恨匈奴、希望德化匈奴以及不满吕后女主干政等社会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顿 匈奴 谣言 汉匈关系
下载PDF
士与俳优:《毛颖传》中的两个传统 被引量:2
4
作者 景凯旋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2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一韩愈是唐代复兴儒学的中坚,他一生主张文以明道,自称"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但在他的著述中,《毛颖传》却是很特别的一篇作品。毛颖即毛笔,此文乃以史传法为毛笔作传。由于这篇文章及戏及怪,亦庄亦谐,当时就曾引起截然不同... 一韩愈是唐代复兴儒学的中坚,他一生主张文以明道,自称"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但在他的著述中,《毛颖传》却是很特别的一篇作品。毛颖即毛笔,此文乃以史传法为毛笔作传。由于这篇文章及戏及怪,亦庄亦谐,当时就曾引起截然不同的看法。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云:自吾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有来南者,时言韩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辞,而独大笑以为怪,而吾久不克见。杨子诲之来,始持其书,索而读之,若捕龙蛇,搏虎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颖传 贞元 九锡文 德宗 仕途坎坷 柔筋脆骨 柳文 韩昌黎 孟东野诗集 儒家道统
下载PDF
传言与平城之战的书写——从白登之围解围疑点谈起 被引量:1
5
作者 景凯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平城之战是汉匈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对汉初民众心态影响极大。此后,时人在讨论匈奴问题时经常提及此事。受社会情境、时人心态影响,在近百年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关于平城之战的传言。司马迁在记述平城之战时,受自身价值观及时代... 平城之战是汉匈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对汉初民众心态影响极大。此后,时人在讨论匈奴问题时经常提及此事。受社会情境、时人心态影响,在近百年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关于平城之战的传言。司马迁在记述平城之战时,受自身价值观及时代局限性影响,不自觉地采信了一些传言,从而造成《史记》关于平城之战记载疑点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之战 匈奴 传言 文本分析
下载PDF
平城之战行军路线推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景凯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与匈奴、韩王信之间在铜鞮、武泉、晋阳、平城等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史称汉匈"平城之战"。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由于史料分散、简单,史料之间又有一些抵牾。而前人往往忽略战争进程这一基本问题或研究值得商榷...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与匈奴、韩王信之间在铜鞮、武泉、晋阳、平城等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史称汉匈"平城之战"。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由于史料分散、简单,史料之间又有一些抵牾。而前人往往忽略战争进程这一基本问题或研究值得商榷。因此对双方行军路线对重新进行梳理,以求解决平城之战行军路线这一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之战 高祖 冒顿 周勃 韩王信
下载PDF
近代中国为何落后于世界 被引量:1
7
作者 景凯旋 《同舟共进》 2011年第7期54-56,共3页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余英时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这个重视教育的国度,其实一直都存在着一个反智的传统。这主要体现在法家、黄老及法家化的汉儒身上。他尤其认为,汉初黄老学派得势的真正原因不在"清静无为",而在"得君行道",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世界 黄老学派 清静无为 余英时 法家
下载PDF
《侯鲭録·辨〈传奇〉莺莺事》疏证 被引量:1
8
作者 景凯旋 《中华文史论丛》 2001年第3期239-269,共31页
元稹撰传奇《莺莺传》,状张生与崔莺莺之情事,委曲婉艳,遂为名篇。宋赵德麟《侯鲭录》卷五《辨〈传奇>莺莺事》,以元稹事迹与诗歌比勘传文,发其本事,谓张生实郎元稹自寓,抉奥探微,信而有徵,後之学者多信从其说。然而《莺莺... 元稹撰传奇《莺莺传》,状张生与崔莺莺之情事,委曲婉艳,遂为名篇。宋赵德麟《侯鲭录》卷五《辨〈传奇>莺莺事》,以元稹事迹与诗歌比勘传文,发其本事,谓张生实郎元稹自寓,抉奥探微,信而有徵,後之学者多信从其说。然而《莺莺传》虽为实录,终竟是出以小说笔法,虚实杂糅,有所隐讳,故前人於引证订补之处,或有未密。近年以来,有学者撰文对此提出质疑,否定张生郎元稹自寓,使得这一定论似乎又成了问题。今不揣鄙陋,欲就《侯鲭录》所考再作疏证,以期对此一公案的结论有所助益,并求就正於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鲭録·辨〈传奇〉莺莺事》 中国 《莺莺传》 元稹 文学研究 古代小说
下载PDF
社会稳定须以社会正义为基础 被引量:1
9
作者 景凯旋 《农村工作通讯》 2010年第11期36-36,共1页
因土地纠纷发生冲突,河北省灵寿县农民宋书春等六人被县公安局收押,其他五人交了保证金后取保候审.宋书春因拒交保证金被判刑。后经当地公安局原法制科长张文慧举报,此六人的拘留证为假。对于强力机关如此明显地抓人牟利,损害社会... 因土地纠纷发生冲突,河北省灵寿县农民宋书春等六人被县公安局收押,其他五人交了保证金后取保候审.宋书春因拒交保证金被判刑。后经当地公安局原法制科长张文慧举报,此六人的拘留证为假。对于强力机关如此明显地抓人牟利,损害社会正义,有关负责人只字不提,却强调这是出于防范群体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社会稳定 群体性事件 土地纠纷 取保候审 公安局 保证金 灵寿县
下载PDF
改革者的“免责”与问责
10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4,共1页
李克强总理曾谈到,“不改革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然而在现有官场环境中,对改革“不感兴趣”的官员大有人在,因为改革失败很可能仕途中断,做“太平官”反而更有可能步步高升.
关键词 改革者 问责 免责 改革失败 李克强 仕途
下载PDF
眩惑:一种新文化与旧感觉
11
作者 景凯旋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当代对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关系的讨论,都是以现代性为出发点的“进步”叙事,而较少思考文化的美感特征。本文以叔本华的“眩惑”定义传媒时代的大众文化,并觕图指出其在多元价值社会背景下对传统美学无功利性原则的挑战。同时,对大众... 当代对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关系的讨论,都是以现代性为出发点的“进步”叙事,而较少思考文化的美感特征。本文以叔本华的“眩惑”定义传媒时代的大众文化,并觕图指出其在多元价值社会背景下对传统美学无功利性原则的挑战。同时,对大众文化的宽容与接受并不意味着取消美的等级,大众文化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低俗平庸的现象。传统美学之所以面临困境,不在于它的无功利性,也不在于它的超越性,而是在于它的主体性:将人视为一切价值的来源和标准。这就是传统美学的深刻悖论,当我们用美来呼唤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时,其理论本身恰恰就隐含了主体性的丧失。我们仍然需要寻求意义,但必须重新思考启蒙主义以来的思维方式,而当代艺术的批评标准也应当蕴含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惑 媚俗 大众文化 多元化 主体性 无功利性
下载PDF
哥本哈根,政治较量之外
12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共1页
富有的生活应当包括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不考虑世界如何,但却得考虑我们自己及子孙后代如何。减排既是挑战。
关键词 哥本哈根 较量 政治
下载PDF
英国警察的“公平游戏”
13
作者 景凯旋 《同舟共进》 2008年第4期61-61,共1页
2008年1月23日,英国数万警察由于对薪酬增幅不满,在伦敦市中心集会,参加者中甚至包括警察厅厅长。这次集会是由英国警察协会组织的,目的是向议会施加压力,希望改变政府的加薪决定。对中国人来说,警察游行绝对是件大开眼界之事。在国人... 2008年1月23日,英国数万警察由于对薪酬增幅不满,在伦敦市中心集会,参加者中甚至包括警察厅厅长。这次集会是由英国警察协会组织的,目的是向议会施加压力,希望改变政府的加薪决定。对中国人来说,警察游行绝对是件大开眼界之事。在国人心目中,警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机器,他们难道也有什么个人的不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英国 法治社会 公平 潜规则 权利 市中心 游行 社会秩序 游戏规则
下载PDF
巴金的真话
14
作者 景凯旋 《同舟共进》 2007年第8期48-51,共4页
在巴金的回忆录中,讲真话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紧张,在许多问题上他似乎痛苦地不能采取一个绝对真实的立场。正是在"真实"的意义上,巴金的缺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缺失。
关键词 巴金 讲真话 绝对真实 随想录 无政府主义 文学作品 回忆录 缺失 作家 哈维
下载PDF
东欧的两种现代性
15
作者 景凯旋 《关东学刊》 2016年第7期10-24,共15页
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将现代性分为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由此揭示西方现代文学、艺术对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与补充作用。本文对前东欧国家这两种现代性的研究表明,东欧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具有自身的特征,表现为现代... 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将现代性分为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由此揭示西方现代文学、艺术对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与补充作用。本文对前东欧国家这两种现代性的研究表明,东欧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具有自身的特征,表现为现代性的两个要素进步理念与人的主体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此,东欧的审美现代性强调道德与良知,回归传统的超验世界观,并将普遍伦理观念的丧失看作是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从而既批判东欧的社会现代性,也质疑西方的审美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现代性 进步 主体性 道德 审美
下载PDF
恐惧与自由
16
作者 景凯旋 《社会学家茶座》 2011年第3期16-18,共3页
在权力失范的地方,道德也会失范。今天,所有人都知道19世纪阿克顿勋爵的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也知道我们生活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就是权力不受制约。然而,阿克顿的慧眼可以洞烛古往今来的君主专制,但却不能完全说... 在权力失范的地方,道德也会失范。今天,所有人都知道19世纪阿克顿勋爵的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也知道我们生活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就是权力不受制约。然而,阿克顿的慧眼可以洞烛古往今来的君主专制,但却不能完全说明现代极权制度的权力特征,不能完全说明极权制度下人们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和无道义感。在这个制度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 权力特征 自由 极权制度 19世纪 君主专制 阿克顿 所有人
下载PDF
农村城镇化须尊重自发秩序
17
作者 景凯旋 《农村工作通讯》 2010年第24期45-45,共1页
近年采,拆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由征地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个别官员还不断爆出“雷人”话语,其逻辑都是:为了发展就得拆为此,就必须牺牲最弱势的农民阶层的利益。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自发秩序 尊重 群体性事件 社会矛盾 农民阶层 拆迁 征地
下载PDF
试论近代国人边疆观的转变
18
作者 景凯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边疆在经济、国防方面价值日益凸显,原本被视为"异域""绝地""殊方"的边疆逐渐被视为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法律规范、学校教育、政治宣传以及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边...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边疆在经济、国防方面价值日益凸显,原本被视为"异域""绝地""殊方"的边疆逐渐被视为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法律规范、学校教育、政治宣传以及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边疆不可分割的观念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为广大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所接受,这也是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出现大量边疆研究成果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观 领土 民族国家
下载PDF
潜规则:权力压倒权利
19
作者 景凯旋 《社会学家茶座》 2008年第4期37-40,共4页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潜规则”。这是吴思先生创造的一个概念。用他的话说,“潜规则”就是指“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潜规则”。这是吴思先生创造的一个概念。用他的话说,“潜规则”就是指“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从吴思先生的文章看,这个词主要是指官场的腐败现象,如今却用得有点泛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规则” 权利 权力 中国社会 腐败现象 吴思 官场
下载PDF
民族未老与图强之法——顾颉刚与民族“输血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景凯旋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顾颉刚提出了民族“输血论”观点,肯定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并将中华民族的未来寄托在少数民族身上。“输血论”是顾颉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渊源之一,对其“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其论证... 顾颉刚提出了民族“输血论”观点,肯定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并将中华民族的未来寄托在少数民族身上。“输血论”是顾颉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渊源之一,对其“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其论证过程、理论基础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他首次全面评价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这是从传统“夷夏观”到现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观脉络中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输血论” 民族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