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网络认同的基本内涵、生成过程与价值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景星维
吴满意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出处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116,共5页
-
基金
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ZYGX2011Z003)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社会实践研究>(08JA71000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网络认同是基于技术网络的网民主体围绕着网络化生存目标,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展开的身份识别、信息共享、价值趋同的建构性行为共识活动,技术性、演化性、递进性、共在性是其基本特征。在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自我互动三大动力作用下,网络认同得以生成,并呈现出自己的规律性。网络认同对个体与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实践
认同
网络认同
网络化生存目标
-
分类号
C913.4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网络认同的基本结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景星维
吴满意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9,共7页
-
基金
2015年教育部首届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重点选题资助项目
-
文摘
网络认同是人在网络化的生活场域中,通过网络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反思性共识心理。网络认同的整体系统包括了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三大基本要素。主体要素包括主体行为、主体思想、主体关系要素;客体要素包括客体内容、客体活动要素;载体要素包括实在载体、时空载体要素。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通过载体要素构成了网络认同的两极,三种要素及其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认同。
-
关键词
网络认同
主体要素
客体要素
载体要素
-
分类号
C919
[经济管理]
-
-
题名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及现实思考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景星维
景志明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西昌学院
-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
基金
2014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中华经典诵读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研究"(项目编号:CJS14-077)成果之一
-
文摘
对于认同的研究覆盖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在实践基础上的共识建构问题。民族文化认同是主体的价值观念与所处民族的文化内涵平衡的过程,包括了主体与民族文化的心理契合与行为指向。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诸多挑战。主客观因素相结合,自我与社会良性互动,才能构建稳固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
关键词
民族
文化
认同
身份
-
Keywords
nationality
culture
identification
identity
-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
-
题名网络文化霸权与国家安全
- 4
-
-
作者
景星维
姜润强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7期200-202,共3页
-
基金
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社会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1 种基金
项目编号:ZYGX2011Z003
08JA710006
-
文摘
网络文化霸权是技术强势者依托网络技术优势、通过网络传播手段在文化领域对技术弱势者进行的文化控制和支配。网络文化霸权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在它的生成要素中,技术优势形成了基础,利益需求提供了动力,单向输出呈现了过程。针对网络文化霸权,维护国家网络文化安全应具备相应的策略。
-
关键词
文化霸权
技术
网络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关于“中国梦”网络认同的思考
- 5
-
-
作者
景星维
景志明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西昌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1,共2页
-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CJS12-077)
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ZYGX2011Z003)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社会实践研究"(08JA710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网络认同是基于技术网络的网民主体围绕着网络化生存目标,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展开的身份识别、信息共享、价值趋同的建构性行为共识活动,并具备相应的特征。从规律、机制、社会的需要来看,建立"中国梦"网络认同有其必要性;从多样性、针对性、实效性来看,构建"中国梦"网络认同机制有诸多方法与策略。
-
关键词
“中国梦”
网络认同
构建策略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汉英构词共性及其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
- 6
-
-
作者
景星维
-
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
-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40-142,153,共4页
-
文摘
汉英构词法在很多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本文通过比较汉英构词法中的合成法与派生法两大构词法的相似之处,得出由汉语母语到英语的正迁移式单词习得方法。
-
关键词
构词
共性
二语习得
正迁移
-
Keywords
Word-building
Universal
SLA
Positive Transfer
-
分类号
H314.1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网络人际互动对人类交往实践样态的崭新形塑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吴满意
景星维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2,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社会实践研究(08JA710006)
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ZYGX2011Z003)
-
文摘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交往互动实践的出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路径与表现形态,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与历史演进的有序化、层级化特征。其中,作为网缘式的网络人际互动交往实践形态的出场,无疑是人类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与形态的顶层制序,形塑着人类交往实践的崭新格局。网络人际互动创制了人类交往实践新的技术规则与逻辑、新的人伦规则与逻辑、新的经济化规则与逻辑、新的网络习俗与逻辑。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着人类交往实践的新型权力关系,建构了人类交往实践活动崭新的"意义—权力"场域。
-
关键词
网络人际互动
交往实践
样态
形塑
-
Keywords
onlin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ve practice
form
moulding
-
分类号
C912.31
[经济管理]
-
-
题名国家治理中大数据智能化的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吴朝文
景星维
张欢
-
机构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0期70-81,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研究”(18AKS015)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2018BS03)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模式研究”(fdyzy2020004)。
-
文摘
国家治理中大数据智能化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家治理技术路径。大数据智能化对践行国家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助推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助力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有着重要价值意义。推进国家治理的大数据智能化,面临着技术和人才问题、隐私和安全问题、嵌入和融合问题。树立战略思维、构建共享体系、建立运行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中大数据智能化的有效路径。
-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
Keywords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被引量:11
- 9
-
-
作者
景星维
吴满意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148,共6页
-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四川凉山贫困彝族群众‘扶志’策略研究”(SC18B13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19ZDA007)
-
文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的提出是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现实需要的回应,包含技术理念、共在理念、共建理念、共享理念。技术理念涉及教育环境技术营造、内容技术承载、评价技术依托的理念;共在理念包括关系共在和身份共在的理念;共建理念包括场域共建和价值共建的理念;共享理念包括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成果共享的理念。
-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理念
创新发展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饭圈”集体仪式中的价值认同
被引量:9
- 10
-
-
作者
景星维
高薇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80-8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ZDA00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饭圈’社群的认同机制与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CSH052。
-
文摘
集体仪式是“饭圈”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样态,其中生成的价值认同造就了“饭圈”的差异与同一。集体仪式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过程,为“饭圈”价值认同生成提供了实践动力。“饭圈”的价值认同并非对“某一价值”的抽象认同,其本质是粉丝对“饭圈”社会关系的归属感。受集体仪式影响,“饭圈”价值认同的演化过程包括强化、转移、危机、重构四个方面。“饭圈”的集体仪式为治理“饭圈”价值生态、引导青年粉丝价值观念提供了切口。从规则筑基、关系破壁、主流引领三个方面,我们能够借助集体仪式对“饭圈”的价值认同加以引导,帮助粉丝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
关键词
“饭圈”
价值认同
集体仪式
-
Keywords
Fans Social Circle
Value Identity
Collective Ceremony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论扶志的科学内涵、基本矛盾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6
- 11
-
-
作者
景星维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150,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四川凉山贫困彝族群众‘扶志’策略研究”(SC18B138)
-
文摘
扶志是对精神贫困的全方位治理,包括提升贫困人群思想道德水平、重塑贫困人群思维方式、改善贫困人群生活模式、在贫困社会中传播先进文化的实践。扶志活动有主导性、协同性、动态性、长期性的基本特征。社会客观要求与扶志对象精神文明状况之间的矛盾是贯穿扶志过程的基本矛盾,有其具体矛盾的表现。精准识别精神贫困、拓宽自然和社会生活空间、采用协同参与的方式,是扶志实践创新的路径。
-
关键词
扶志
精神贫困治理
精准扶贫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智能时代人的价值自觉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景星维
王思奇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80,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19ZDA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饭圈’社群的认同机制与治理研究”(21CSH05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的兴起,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改变,人类由此进入智能化时代。但在其价值彰显的同时,伦理的困境和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危机相伴而生,突显了人类价值自觉问题的迫切性。梳理价值自觉的概念、探析智能时代价值自觉面临的困境、建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平衡的培育路径,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生产力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智能化
价值自觉
教育引导
-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精准思政:内涵生成与结构演化
被引量:150
- 13
-
-
作者
吴满意
景星维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139,共7页
-
基金
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基地培育专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项目(ZYGX2016SKJD01)
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团队”项目
-
文摘
精准思政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供需失调、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的网络化生存样态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模式。这种精准思政教育模式基于前沿技术的介入,在精准思维和理念的引导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精准育人。其中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定制、精准滴灌到位的内涵生成序列,涉及教育教学活动信息的精细管理、教育目标的精准定位、任务解决的精确定向、教育过程的定时施教和教育成果的精准评价等结构性要素与运行演化。精准思政具有高效性、针对性、全时性和智能性的特征。在系统的精准思政活动中,运行结构主要涵盖了信息挖掘、智慧学习和管理控制三个层级。
-
关键词
精准思政
前沿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
“三全育人”
精准育人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调查研究综述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刘亦函
景星维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7-59,74,共4页
-
基金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3年度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度研究(YB125-81)
-
文摘
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内,学界对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普及调查研究有着不同的成果。其中,在教育领域内,普及调查研究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培训与使用情况;在日常生活领域,普及调查研究包括语言环境因素、社会群体因素、地理位置因素下的普通话普及调查;此外,也有学者针对少数民族的母语和地方方言对普通话的普及影响展开研究。
-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普通话普及
调查研究
综述
-
Keywords
ethnic areas
popularization of Putonghua
investigation study
research overview
-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