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方石治疗脾胃病经验拾萃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秀华 安振涛 +1 位作者 徐婷婷 朱方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0-721,共2页
介绍朱方石治疗脾胃病经验,认为脾胃虚弱是其发病本源,湿热、寒湿、气滞、血瘀等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辨治过程注重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衷中参西,优势互补,并注重情志因素和生活调护,身心同治,疗效满意。
关键词 脾胃病 朱方石 中医药 辨治经验
下载PDF
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验案四则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婉珍 安振涛 +1 位作者 叶昀旖 朱方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择选并总结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医案4则,从中体会其对胃癌前病变的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方面的思路及经验。[结果]朱方石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确有独特优势... [目的]探讨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择选并总结朱方石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医案4则,从中体会其对胃癌前病变的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方面的思路及经验。[结果]朱方石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确有独特优势,其主张从脾虚立论,重视健脾益气这一治疗大法;强调治分虚实,详辨兼夹,重视瘀血和情志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立法谴方取名医经验之长;辨病用药参照现代药理作用及研究结果。朱方石教授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基础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中药与西药相合的诊疗理念,临床应用,颇获良效。[结论]本文择选朱方石教授临床辨治验案,体现其诊疗理念对改善患者病情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方法和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朱方石 验案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朱方石基于“治中焦如衡”思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撷英 被引量:5
3
作者 钱舒萍 黄钰萍 +1 位作者 严展鹏 朱方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0-52,共3页
文章总结且探讨了导师朱方石教授基于"治中焦如衡"之思想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学术经验。导师认为,CAG病因多端,病理变化复杂,但总以"中焦失衡"之表现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为病;辨治CAG,健脾益气为其基本大法... 文章总结且探讨了导师朱方石教授基于"治中焦如衡"之思想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学术经验。导师认为,CAG病因多端,病理变化复杂,但总以"中焦失衡"之表现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为病;辨治CAG,健脾益气为其基本大法,以期平衡脾胃之气;疏肝和胃常为治标之法,以平肝胃之气失衡;病久养阴益胃、活血化瘀,濡润胃腑黏膜,通达胃络气血,以促中焦胃津衡常、运行平衡。导师这一"治中焦如衡"的辨治观点和经验方法,为临床治疗CAG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中焦如衡 慢性萎缩性胃炎 朱方石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朱方石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碧文 朱方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24-26,共3页
朱方石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于脾胃虚弱,健脾益气为其治疗的基本大法;而病程常见土虚木乘,疏肝解郁为其常法;血瘀阻络贯穿病理过程之中,并影响着萎缩的加重、肠化和异型增生,活血通络化瘀则能控制萎缩进程;病久多有胃津损耗... 朱方石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于脾胃虚弱,健脾益气为其治疗的基本大法;而病程常见土虚木乘,疏肝解郁为其常法;血瘀阻络贯穿病理过程之中,并影响着萎缩的加重、肠化和异型增生,活血通络化瘀则能控制萎缩进程;病久多有胃津损耗,滋阴濡润则能养胃,强固胃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朱方石
下载PDF
朱方石教授病证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拾萃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东 朱方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总结朱方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胃炎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登记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论述朱方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对其病证结合、中西互参、身心同治及... [目的]总结朱方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胃炎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登记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论述朱方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对其病证结合、中西互参、身心同治及方药运用特色进行总结,并列举病案以佐证。[结果]朱方石教授通过卫气营血辨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四个阶段(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分别对应其四个病理时期(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做到分期辨病。在此基础上辨证,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气虚瘀热证、肝胃不和证四个常见证型,辨证施方,辨病用药,病证结合。另外强调食养结合,身心同治,临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朱方石教授病证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分期辨病,病证结合,辨病用药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云母 分期辨病 病证结合 辨病用药 身心同治 朱方石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朱方石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碧文 朱方石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1143-1145,共3页
探讨朱方石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通过跟师抄方,从中体会其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方面的思路及经验。朱方石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治因气、血、阴、阳各有所主,寒湿燥火瘀各有感化,标本虚实各有所现,故而辨证用药较为复杂... 探讨朱方石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通过跟师抄方,从中体会其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方面的思路及经验。朱方石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治因气、血、阴、阳各有所主,寒湿燥火瘀各有感化,标本虚实各有所现,故而辨证用药较为复杂。导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于脾胃虚弱,脾以气虚为主,当健脾益气,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以阴虚为主,当滋阴润燥,方选益胃汤加减;而病程常见土虚木乘,当疏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减;且血瘀阻络贯穿病理过程之中,并影响着萎缩的进展、肠化和异型增生,活血通络化瘀则能控制萎缩进程,方选仁术健胃汤加减。体现其诊疗理念对改善患者病情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朱方石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胃干细胞对胃癌前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培 严展鹏 +1 位作者 肖雄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胃干细胞是存在于胃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最新研究表明,胃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病理改变及预后。近年来,中医药对胃干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文献报道显示,胃干细胞功能特征与... 胃干细胞是存在于胃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最新研究表明,胃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病理改变及预后。近年来,中医药对胃干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文献报道显示,胃干细胞功能特征与中医理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药能通过影响胃干细胞标志物表达、调控胃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以及对癌变胃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而发挥对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等胃癌前疾病的生物学作用。就近10年上述内容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干细胞 中医药 胃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 进展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消化系疾病领域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郑雪 王培 +1 位作者 严展鹏 朱方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食管癌、胃癌及胃炎、胰腺癌、胰腺炎、肝癌及脂肪性肝病、老年性便秘等疾病的网络药理学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中医药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中药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等,提出问题与展望,为研发中药创新药物提供思路。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消化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分析近十年中医药领域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趋势
9
作者 李欣怡 安振涛 +2 位作者 徐婷婷 王培 朱方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65-0171,共7页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十年中医药领域胃癌前病变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推测其发展趋势,挖掘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纳排标准进行筛选,以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十年中医药领域胃癌前病变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推测其发展趋势,挖掘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纳排标准进行筛选,以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的图谱。结果 共纳入2210篇文献,涉及453位作者、339家机构,其中主要研究者有潘华峰、丁霞、李佃贵、周斌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频关键词有疗效观察、hp感染、脾胃虚弱、数据挖掘、临床研究等。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网络药理学。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结构显著、可信度较高(Q=0.8645>0.3,S=0.9479>0.7),共生成自然聚类30个,前15个自然聚类中涉及临床经验挖掘、疗效观察、机制研究、meta分析、中医证候研究等方面。结论 各地机构的研究者们因研究生师生关系各自组建研究团队,团队内部关系紧密,而团队间的外部联系较少,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亟需加强。本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辨治经验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疗效机制研究是新兴热点,研究前景乐观,其中“多基因-多靶点-复杂疾病”模式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具备较高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化痰祛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
10
作者 邵梅佳 安振涛 朱方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91-0096,共6页
本文就化痰祛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作用从中医病因病机的发病学理论,“痰瘀”病机变化与NAFLD血液流变学、糖脂代谢变化的相关性,立法处方与“病证结合、方证相关”原则,化痰祛瘀类方所含药物的组分功效和药理作用以... 本文就化痰祛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作用从中医病因病机的发病学理论,“痰瘀”病机变化与NAFLD血液流变学、糖脂代谢变化的相关性,立法处方与“病证结合、方证相关”原则,化痰祛瘀类方所含药物的组分功效和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客观疗效佐证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认为“痰瘀”是NAFLD常见病理因素和病理产物,“痰瘀”病机变化影响着NAFL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化痰祛瘀法的建立符合“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等相关中医理论,其疗效作用且与所含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关。化痰祛瘀法的建立有其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祛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药疗法 理论机制
下载PDF
国医大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探赜
11
作者 李意 朱方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病势迁延,病情反复缠绵,日久可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现代医学运用核苷(酸)类似物(NAs)、干扰素(IFN)等抗HBV及保肝降酶药物治疗,尽管确切有效,但无论单药还是联合用药等治疗都难以达到临... 慢性乙型肝炎(CHB)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病势迁延,病情反复缠绵,日久可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现代医学运用核苷(酸)类似物(NAs)、干扰素(IFN)等抗HBV及保肝降酶药物治疗,尽管确切有效,但无论单药还是联合用药等治疗都难以达到临床治愈,且长期使用易产生交叉耐药、毒副作用及停药后反跳等不良后果^([1,2])。中医药治疗CHB具有显著疗效和优势,国医大师对CHB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临证辨治思路新颖,遣方用药独特,临床获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慢性乙型肝炎 学术经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云母单体颗粒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生长抑素及胃窦黏膜G,D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方石 王良静 +2 位作者 姒健敏 王冬飞 陈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 :探讨云母单体制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 (SS)及胃窦黏膜G ,D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运用云母大、中、小 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制剂 ,对实验性大鼠萎缩性胃炎进行了治疗 ,分别采用ELISA法、RIA法和免疫... 目的 :探讨云母单体制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 (SS)及胃窦黏膜G ,D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运用云母大、中、小 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制剂 ,对实验性大鼠萎缩性胃炎进行了治疗 ,分别采用ELISA法、RI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观察模型大鼠血清GAS、血浆SS和胃窦黏膜G ,D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云母 3种不同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胃窦黏膜G ,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以大、中剂量效果为优。结论 :云母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腺体的再生、增加胃黏膜血流 ,从而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的作用 ,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与通过增加G、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从而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单体颗粒 萎缩性胃炎 大鼠 胃泌素 生长抑素 胃窦黏膜G D细胞 GAS SS 中药制剂
下载PDF
云母单体颗粒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癌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方石 姒健敏 +2 位作者 王良静 王冬飞 陈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云母单体颗粒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云母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进行了分组干预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EnVision系统二步法,观察模型大鼠胃黏... 目的:研究云母单体颗粒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云母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进行了分组干预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EnVision系统二步法,观察模型大鼠胃黏膜突变型抑癌基因p53、癌基因p21、抑癌基因p16及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等基因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云母3种不同剂量有降低p53,p21表达的倾向,对p16的缺失和bcl-2的高表达有明显调节作用,并能减轻胃黏膜炎症,促进腺体的再生。结论:云母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逆转作用可能与对癌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 萎缩性胃炎 癌基因 抑癌基因 细胞凋亡抑制基因 基因蛋白 大鼠
下载PDF
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主、壁细胞和G、D细胞及外周血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变化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方石 姒健敏 +2 位作者 王良静 王冬飞 陈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4期3261-3267,共7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主细胞、壁细胞和G、D细胞及外周血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变化,探讨CAG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综合采用1mL/L的氨水和20mmol/L去氧胆酸钠及600mL/L的乙醇及建立大鼠CAG模型,观察模型大鼠... 目的:研究实验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主细胞、壁细胞和G、D细胞及外周血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变化,探讨CAG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综合采用1mL/L的氨水和20mmol/L去氧胆酸钠及600mL/L的乙醇及建立大鼠CAG模型,观察模型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变化,采用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黏膜主、壁细胞和G、D细胞的变化情况,测定外周血GAS、SS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胃窦黏膜炎症、腺体萎缩改变明显,部分出现了肠上皮化生,模型大鼠胃黏膜主细胞(7.94±2.36vs13.13±4.26,t=3.014,P=0.005)壁细胞(22.89±7.28vs39.07±7.17,t=4.479,P=0.005)数及G、D细胞数(33.75±7.34vs68.76±21.75,t=4.314,P=0.025;21.21±5.83vs31.37±7.80,t=2.953,P=0.01)较正常大鼠主、壁细胞,及G、D细胞数明显减少,血清GAS含量(118.38±13.62ng/Lvs139.25±17.32ng/L,t=2.679,P=0.025)、血浆SS含量(570.04±64.37ng/Lvs435.28±38.18ng/L,t=5.092,P=0.0005)分别较正常大鼠降低和增高.结论:大鼠CAG的发生与胃黏膜屏障的破坏,主、壁细胞和G、D细胞数的减少,导致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异常及GAS、SS等胃肠激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主细胞 壁细胞 G细胞 D细胞 胃泌素 生长抑素 大鼠
下载PDF
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肾狼疮样改变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方石 金实 +3 位作者 汪悦 丁炜 周决 许兰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 (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 3组药物 ,对 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 6~ 12周 ,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 ...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 (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 3组药物 ,对 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 6~ 12周 ,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 +、CD8+细胞和CD54 表达改变及对肾小球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中西药物均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模型小鼠狼疮样改变的部分症状和血浆CD4 +、CD8+细胞分布 ,抑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 1(ICAM 1)含量升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 的高表达 ,抑制肾小球萎缩和系膜细胞的增殖 ,以狼疮静结合泼尼松组效果明显为优。结论狼疮静颗粒能有效控制并改善模型小鼠狼疮样发病及进程 ,并能调节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 ,对狼疮样肾炎的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 ,结合西药后可协同发挥疗效并显示出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静颗粒 自发性狼疮 小鼠 免疫反应 药理作用 泼尼松
下载PDF
山茱萸炮制前后宏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丁霞 朱方石 +2 位作者 余宗亮 董李娜 蔡宝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中宏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成分及炮制对两大类成分的影响,探讨山茱萸补肝肾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OPA-FMOC-C1联用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氨基酸的含量及依据JY/T015-199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方法通则测定溶出液... 目的:研究山茱萸中宏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成分及炮制对两大类成分的影响,探讨山茱萸补肝肾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OPA-FMOC-C1联用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氨基酸的含量及依据JY/T015-199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方法通则测定溶出液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山茱萸生品溶出液中检出十八种无机元素,溶出液富含K,Ca,Mg等元素。炮制后除Cu明显下降、Ba,Ni基本不变外,其他各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稀土元素La,Ce等元素含量增大明显。山茱萸药材检出十六种氨基酸,富含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山茱萸酒制后游离氨基酸的总量降低,但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含量增大,炮制后除蛋氨酸、组氨酸遭到破坏,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余各总氨基酸含量均增大。结论:山茱萸富含天冬氨酸和K,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炮制使元素的溶出明显增大,多种氨基酸含量发生改变,赖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等肝肾有关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大,这些可能是山茱萸炮制后补肝肾作用增强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宏微量元素 氨基酸 炮制
下载PDF
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4^+、CD8^+及CD5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方石 金实 +3 位作者 汪悦 丁炜 周决 许兰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静颗粒不同剂量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狼疮静颗粒3种不同剂量,对3月龄雌性NZB/NZW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其对各组小鼠CD4+、CD8+细胞及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药狼疮静不同剂量有升... 目的探讨狼疮静颗粒不同剂量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狼疮静颗粒3种不同剂量,对3月龄雌性NZB/NZW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其对各组小鼠CD4+、CD8+细胞及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药狼疮静不同剂量有升高模型小鼠外周血CD4+、CD8+细胞的倾向,能降低血清CD54含量,抑制血浆淋巴细胞表面及单核细胞表面CD54的高表达,其作用以中、高剂量明显。结论狼疮静颗粒能改善和调节自发性狼疮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静颗粒/药理学 NZB/NzW F1小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药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学 T淋巴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4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实 汪悦 +9 位作者 张梅涧 刘志辉 叶霜 刘喜德 朱方石 于佐文 魏刚 武剑 耿元卿 刘奇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5-436,共2页
目的:观察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强的松、环磷酰胺等常规西药为对照组,中药狼疮静颗粒结合常规西药为治疗组,治疗观察75例活动性SLE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1%,与对照组80.0%比较差... 目的:观察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强的松、环磷酰胺等常规西药为对照组,中药狼疮静颗粒结合常规西药为治疗组,治疗观察75例活动性SLE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1%,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降低SLAM病情活动性积分、改善多项临床检测指标的异常、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降低病情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以生地黄、熟地黄、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等补肾化毒中药组成的狼疮静颗粒对活动性SLE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静颗粒 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养阴清热煎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黏附分子表达及狼疮损伤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爱平 熊佩华 +8 位作者 李福民 张玲 府剑英 潘肇荣 李卫芳 宋志刚 詹玲琪 朱方石 金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对 SLE 器官损害的远期疗效。方法:1999~2003年住院及门诊的 SLE 患者51例,随机分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简称对照...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对 SLE 器官损害的远期疗效。方法:1999~2003年住院及门诊的 SLE 患者51例,随机分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黏附分子3(ICAM-3)、P-选择素以及 SLE 损伤指数(SLICC/ACRDI)的研究。结果:SLE 患者的 ICAM-1、ICAM-3、P-选择素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治疗组治疗后 ICAM-1、P-选择素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而 SLE 损伤指数积分显示,治疗组比较稳定,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结论:提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治疗组对 SLE 患者的血清黏附分子高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 SLE 的器官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清热煎剂 系统性红斑狼疮 黏附分子 基因表达 狼疮损伤指数 SLE 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补肾化毒法治疗SLE的理论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金实 朱方石 +1 位作者 叶霜 刘喜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用补肾化毒中药“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SLE取得较好疗效 ,动物实验明确了该药对狼疮动物模型的部分免疫机理。本文着重探讨了补肾化毒法治疗SLE的理论机制。通过 1 96 7例SLE临床证型分析 ,探讨了SLE病变机理 ;通过理论分析 ,认为本... 用补肾化毒中药“狼疮静颗粒”治疗活动性SLE取得较好疗效 ,动物实验明确了该药对狼疮动物模型的部分免疫机理。本文着重探讨了补肾化毒法治疗SLE的理论机制。通过 1 96 7例SLE临床证型分析 ,探讨了SLE病变机理 ;通过理论分析 ,认为本病肾虚为本 ,毒瘀为标 ;基于病机 ,方附法出 ;最后指出补肾化毒法不是活动性SLE唯一治法 ,临症应重视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毒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虚 毒瘀 药理学 S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