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亚种属性判别及维管束性状的变异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春杰 徐海 +3 位作者 郭艳华 王嘉宇 刘宏光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9-624,共6页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程氏指数法和维管束分类性状分别对其不同世代(F6和F8)群体进行籼粳亚种属性判别。发现群体表现为中间类型占优势的偏粳分布,具有明显籼粳亚种间差异的维管束性状在...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程氏指数法和维管束分类性状分别对其不同世代(F6和F8)群体进行籼粳亚种属性判别。发现群体表现为中间类型占优势的偏粳分布,具有明显籼粳亚种间差异的维管束性状在群体内实现了重组,理论上通过籼粳杂交可以实现优良维管束性状的组合。穗颈大小维管束比、倒2节间和穗颈大维管束比在确认群体的籼粳属性时与程氏指数法判别结果相似,且较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在世代间表现稳定,可作为鉴别群体籼粳属性的参考指标。群体内多数株系还属于分化不彻底的中间类型,造成穗颈大小维管束比、倒2节间和穗颈大维管束比对某些株系的判别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分类 维管束性状 亚种属性
下载PDF
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变异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春杰 徐海 +2 位作者 郭艳华 徐正进 方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61,共5页
为了探讨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表现规律,为综合亚种优点充分利用亚种间优势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典型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变异及其相互关系,并依穗型指数分类比较穗部性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穗部性状在F1代多表现超亲优势,F6代... 为了探讨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表现规律,为综合亚种优点充分利用亚种间优势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典型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变异及其相互关系,并依穗型指数分类比较穗部性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穗部性状在F1代多表现超亲优势,F6代呈现连续变异,出现很多超亲值和中间性状。穗粒重由3个主成分决定,粒数因子、穗型因子和粒重因子分别贡献了45.49%,17.6%和12.22%,穗长有使粒数增多、粒重增加的趋势。RIL群体内绝大多数株系穗型属于中、下部优势型,结实率等穗部性状在不同穗型的分布既有交叉又有重合。因此籼粳稻杂交可以创造大量变异,其后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以实现穗部性状的重新组合,群体内多数株系穗型属于下部优势型,依据穗型很难判别穗部性状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RIL群体 穗部性状 主成分分析 穗粒重 穗型指数
下载PDF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春杰 方柏山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综述微生物转化法生产1,3-丙二醇(1,3-PD)的研究进展,包括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等.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与化学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好、转化率高、分离纯化简单、无污染、利用可再生资源等优点.要使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能与化学法竞争,在提... 综述微生物转化法生产1,3-丙二醇(1,3-PD)的研究进展,包括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等.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与化学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好、转化率高、分离纯化简单、无污染、利用可再生资源等优点.要使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能与化学法竞争,在提高1,3-PD发酵生产水平的同时,必须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生物柴油副产物废甘油为发酵底物生产1,3-PD,可大大降低1,3-PD生产成本,同时解决废甘油高附加值利用的问题,延长产业链.但存在的问题是废甘油成分复杂,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微生物转化法 发酵 废甘油
下载PDF
可视化教学在高职《仪器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春杰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0期199-200,共2页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对高职《仪器分析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采用可视化教学法,运用动画、思维导图和仿真技术降低学生认知负荷,辅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可视化教学 动画 思维导图 仿真技术
下载PDF
高职药物分析综合实训的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春杰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9期178-179,共2页
为了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时间,对高职药物分析综合实训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药物分析综合实训的教学现状,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应采用引导文教学法,以加强理... 为了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时间,对高职药物分析综合实训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药物分析综合实训的教学现状,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应采用引导文教学法,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药物分析 综合实训 引导文教学法
下载PDF
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春杰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7期122-123,共2页
综述微生物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生产菌种、发酵方式、优良生产菌株的选育和培养条件,并展望1,3-丙二醇发酵的前景。
关键词 1 3-丙二醇 甘油 发酵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水稻籼粳分类体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24
7
作者 毛艇 徐海 +4 位作者 郭艳华 朱春杰 陈凯 王嘉宇 徐正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RIL)为研究对象,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94对及籼粳特异性28对共122对SSR引物对群体进行标记分析,对与籼粳分类相关的程氏指数各性状进行QTL分析,找出与程氏指数各性状连锁...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RIL)为研究对象,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94对及籼粳特异性28对共122对SSR引物对群体进行标记分析,对与籼粳分类相关的程氏指数各性状进行QTL分析,找出与程氏指数各性状连锁的34对标记,运用这34对标记及28对籼粳特异性标记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类型对分类的影响;并按在每条染色体上均匀选取大约3,5,8对引物共计34,65,90对引物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数量对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方法都将群体划分为以偏粳到粳类型居多的连续分布,籼及偏籼呈极少数。按血缘来源为50%的界限进行籼粳划分对比发现28对籼粳特异标记及34对与程氏指数连锁标记与总122对标记的相符度分别为96%和90%,均匀选取34,65,90对引物与总122对标记的相符度分别为91%,97%和99%,28对籼粳特异标记及65对均匀选取标记与122对标记的分类结果相符度均在95%以上,用较少的引物即可以对群体的籼粳血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分类 SSR分子标记 引物类型 引物数量
下载PDF
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海 朱春杰 +7 位作者 郭艳华 刘宏光 王嘉宇 杨莉 杨乾华 郑家奎 徐正进 陈温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40-1549,共10页
【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辽宁育成的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1:中优早8号/丰锦、RIL2: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穗部性状和亚种特... 【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辽宁育成的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1:中优早8号/丰锦、RIL2: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穗部性状和亚种特性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穗部形态、解剖性状与亚种特性都发生了极显著的变化。从辽宁到四川,穗颈粗和穗颈大维管束数极显著减少,第二节间小维管束数和大维管束比极显著增加,结实率特别是二次枝梗结实率极显著下降,程氏指数更加偏粳。穗颈大维管束数、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结实率和千粒重在亚种类型间差异显著。穗颈节间维管束数目与穗"库"结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充实特性相关不显著;相反,亚种特性与穗"库"结构性状相关不显著,而与籽粒充实特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的穗部性状有极显著的影响。依穗颈粗去选择维管束性状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穗颈大维管束数、籽粒充实特性、程氏指数三者之间互相制约,北方的育种者要在实践中统筹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环境 籼粳杂交 亚种特性 穗部性状 重组自交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海 刘宏光 +5 位作者 杨莉 朱春杰 王嘉宇 杨乾华 徐正进 郑家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0-377,共8页
以中优早8号×丰锦F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在辽宁和四川两个不同的生态区种植,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材在两个地区都呈偏粳分布。不同生态条件下亚种特征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上四川表现比辽宁更加偏粳。进一步分析显... 以中优早8号×丰锦F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在辽宁和四川两个不同的生态区种植,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材在两个地区都呈偏粳分布。不同生态条件下亚种特征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上四川表现比辽宁更加偏粳。进一步分析显示,籼及偏籼型四川比辽宁表现更加偏籼,而粳及偏粳型更加偏粳。生态条件对程氏指数6性状的影响因性状而异,1-2穗节长、叶毛四川比辽宁偏粳,籽粒长宽比、抽穗时壳色四川比辽宁偏籼。生态条件对程氏指数6性状间和程氏指数与维管束性状间的相关性也有显著影响。籼粳稻杂交后代的维管束性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有显著变化,四川穗颈大维管束数比辽宁明显减少,而穗颈小维管束数和第二节间小维管束数明显增加,大小维管束比降低,大维管束比增加。总体上虽然有大小维管束比籼型>粳型,大维管束比籼型<粳型的趋势,但是大小维管束比和大维管束比不能作为籼粳稻分类的指标,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与维管束性状已经重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环境 籼粳杂交 籼粳亚种分类
下载PDF
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分离工艺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朱春杰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0期136-137,共2页
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发酵转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是以绿色化学为特征的,但由于发酵液成分复杂,且1,3-丙二醇具有很强的极性,导致分离困难,使1,3-丙二醇的下游分离成为发酵法产业化的关键。本文将从发酵液的预处理、粗... 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发酵转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是以绿色化学为特征的,但由于发酵液成分复杂,且1,3-丙二醇具有很强的极性,导致分离困难,使1,3-丙二醇的下游分离成为发酵法产业化的关键。本文将从发酵液的预处理、粗分离和精制这3个方面对1,3-丙二醇的分离工艺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分离 发酵液
下载PDF
代谢工程在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朱春杰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1期116-117,共2页
文章在介绍1,3-丙二醇代谢途径和关键酶的基础上,综述了代谢工程在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在原始生产菌中过表达关键酶、阻断副产物的代谢途径以及构建辅酶再生系统,并展望了1,3-丙二醇发酵生产的前景。
关键词 1 3-丙二醇 发酵 代谢工程
下载PDF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的亚种属性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毛艇 徐海 +5 位作者 郭艳华 朱春杰 陈凯 王嘉宇 姜树坤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4-478,共5页
2006—2007年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F8的92个株系和F9的142个株系为试材,分别以程氏指数(ChI)和籼粳特异SSR标记(Dj)为群体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指标,同时测定11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群体稻米品质性... 2006—2007年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F8的92个株系和F9的142个株系为试材,分别以程氏指数(ChI)和籼粳特异SSR标记(Dj)为群体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指标,同时测定11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群体稻米品质性状类型间差异及籼粳属性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世代RILs群体形态分化均表现为接近正态的连续分布,籼型和粳型株系数接近,遗传分化则均表现为明显偏粳的连续分布;根据ChI将RILs群体划分为籼型和粳型,除F9粒宽外两世代品质性状类型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根据Dj将RILs群体划分为偏粳型和粳型,两世代粳型糙米率、整精米率、粒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偏粳型,长宽比极显著低于偏粳型;两世代RILs群体ChI与所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Dj与糙米率、整精米率和粒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形态分化与北方粳稻品质性状没有直接关系,而遗传分化中粳稻血缘比例增加可能通过粒形间接改善碾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微卫星标记 程氏指数 籼粳属性
下载PDF
籼粳稻杂交后代群体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毛艇 徐海 +4 位作者 郭艳华 朱春杰 陈凯 王嘉宇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6,共4页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F9重组自交系为试材,研究表型性状所揭示的形态分化与籼粳特异SSR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分化差异,探讨维管束性状与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的关系。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所揭示的群体后代籼粳属性均呈偏...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F9重组自交系为试材,研究表型性状所揭示的形态分化与籼粳特异SSR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分化差异,探讨维管束性状与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的关系。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所揭示的群体后代籼粳属性均呈偏粳分布,遗传分化所揭示的更加偏粳。依程氏指数、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的分类结果与遗传分化相符度均为50%左右,将维管束性状作为程氏指数补充所得总分值与遗传分化的相符度为80%左右,相符度显著增高。维管束数量比可以作为籼粳分类的补充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程氏指数 维管束性状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籼粳稻杂交后代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书强 徐正进 +5 位作者 陈温福 徐海 刘宏光 朱春杰 王韵 王嘉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4,共7页
以籼稻中优早8号和粳稻丰锦杂交育成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试材,研究了水稻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颈和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大维管束效率和一次枝梗效率与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总长度、一二次枝梗实粒数... 以籼稻中优早8号和粳稻丰锦杂交育成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试材,研究了水稻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颈和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大维管束效率和一次枝梗效率与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总长度、一二次枝梗实粒数、一二次枝梗总粒数、二次粒率、穗颈粗、穗长、穗重、着粒密度、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且与二次枝梗性状关系更为紧密。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比、大维管束数比、小维管束数比与穗部性状关系却相反。维管束性状与结实率、千粒重、穗型指数和第1节位长度关系不大。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表明:一次枝梗效率对穗总粒数、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总粒数的直接作用都较大,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最大;而大维管束效率对穗部性状的间接作用都较大,对单株产量间接作用最大。籼型和偏籼型水稻大维管束效率>1/2,而粳型和偏粳型<1/2。粳型和偏粳型水稻一次枝梗效率接近1,而籼型和偏籼型在1/2左右。大维管束效率和一次枝梗效率与穗部性状和单株产量关系密切,在亲本及杂交后代中所分化的程度明显不同,能反映出穗部性状良好的形态和机能,可以作为选择良好穗部性状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维管束性状 穗部性状 大维管束效率 一次枝梗效率
下载PDF
生态条件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海 刘宏光 +7 位作者 朱春杰 杨莉 郭艳华 王嘉宇 杨乾华 徐正进 郑家奎 陈温福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97-1202,共6页
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SA:中优早8号/丰锦、RILS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亚种特性和经济性状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交后代的亚种特性和经济性状都发生了显著... 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SA:中优早8号/丰锦、RILS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亚种特性和经济性状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交后代的亚种特性和经济性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态条件对程氏指数和构成性状的影响因群体和性状而异,RILSA群体在四川和辽宁都呈偏粳分布,RILSB群体在辽宁接近正态分布,在四川呈偏粳分布,总体上四川表现比辽宁更加偏粳.与辽宁相比,四川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因而产量极显著下降,而穗粒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间差异不显著.程氏指数和构成性状与产量和经济性状有正相关的趋势,据此进行人工选择可能是北方稻区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仍然基本保持粳亚种特性的重要原因.此外,还讨论了籼粳分化与生态条件的关系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籼粳杂交 亚种特性 经济性状 重组自交系
下载PDF
籼粳交后代中的穗型指数与亚种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海 朱春杰 +7 位作者 郭艳华 徐铨 毛艇 陈凯 王嘉宇 杨莉 郑家奎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620,共5页
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SA:中优早8号/丰锦;RILS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种植,研究穗型指数(PTI)与亚种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PTI在籼粳交后代中表现连续变异,籼粳交可以创造大量具不同PTI的株... 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SA:中优早8号/丰锦;RILS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种植,研究穗型指数(PTI)与亚种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PTI在籼粳交后代中表现连续变异,籼粳交可以创造大量具不同PTI的株系,可以作为理想穗型选育的来源。生态环境对PTI有显著影响,从辽宁到四川,PTI显著变小。PTI与大多数亚种特征性状呈显著负相关。PTI在不同亚种类型间有明显差异,总体上有籼(H)>偏籼(H′)>偏粳(K′)>粳(K)的趋势,但PTI不可以作为判别亚种类型的依据,因为籼粳交后代中的PTI在不同亚种类型间交错重叠。PTI与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大多呈负相关,两群体中绝大多数株系的PTI为中下部优势型,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环境 籼粳交 穗型指数 亚种特性 经济性状
下载PDF
特异性SSR标记对水稻籼粳交RIL群体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艳华 朱春杰 +3 位作者 徐海 毛艇 徐正进 赵明辉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七山占(典型籼稻)×秋光(典型粳稻)F8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用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对该群体的籼粳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自交系群体由籼到粳呈偏粳的连续变化,与形态指数法相比,分子标记法判断该重组自交系群体更加偏粳... 以七山占(典型籼稻)×秋光(典型粳稻)F8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用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对该群体的籼粳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自交系群体由籼到粳呈偏粳的连续变化,与形态指数法相比,分子标记法判断该重组自交系群体更加偏粳;两种分类方法的符合度仅在50%左右;籼粳交后代群体的非随机组合值较低,其平均值R2=0.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形态指数法 籼粳特异性SSR标记 RIL群体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交后代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艳华 徐海 +1 位作者 朱春杰 徐正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8,共5页
以七山占/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粳交后代亚种特征性状、维管束性状都呈现连续变异,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籼粳交后代程氏指数与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的相关达到极显... 以七山占/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粳交后代亚种特征性状、维管束性状都呈现连续变异,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籼粳交后代程氏指数与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的相关达到极显著。依程氏指数法与维管束数目比法对籼粳交后代亚种分类的符合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交 亚种特征性状 维管束性状 籼粳亚种分类
下载PDF
求新求变促升级—专访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朱春杰
19
作者 曲绍楠 朱春杰 《加油站服务指南》 2019年第10期32-35,共4页
作为中国的工业大省,辽宁省曾立下汗马功劳.而伴随其发展,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分公司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拥有包括星海湾、怀远门、富民等4座千万元便利店的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分公司,属区内销售企业,年销售油品700余万吨,一直在板块名列前茅... 作为中国的工业大省,辽宁省曾立下汗马功劳.而伴随其发展,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分公司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拥有包括星海湾、怀远门、富民等4座千万元便利店的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分公司,属区内销售企业,年销售油品700余万吨,一直在板块名列前茅.2018年,公司更是在非油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销售收入达到176679万元,利润为9823万元.2019年1-8月,公司非油销售收入完成9.34亿元,毛利达到1.61亿元,预计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省 便利店 销售收入 销售分公司 毛利 求新求变 促升级
原文传递
超声波诱变选育低双乙酰啤酒酵母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庆权 朱春杰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降低啤酒酵母的双乙酰的合成水平,可缩短啤酒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为获得低双乙酰生成量的菌株,本研究对出发菌株S.Cerevisiae SH进行超声波诱变处理,通过苯磺隆抗性初筛和发酵复筛,筛选到4株发酵6 d的双乙酰生成量低于阈值(0.15 mg... 降低啤酒酵母的双乙酰的合成水平,可缩短啤酒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为获得低双乙酰生成量的菌株,本研究对出发菌株S.Cerevisiae SH进行超声波诱变处理,通过苯磺隆抗性初筛和发酵复筛,筛选到4株发酵6 d的双乙酰生成量低于阈值(0.15 mg/L)的突变株,其中突变株SH-8的双乙酰生成量为0.092 mg/L,相比于出发菌株降低了61.8%。研究表明,突变株保持了出发菌株的优良性状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双乙酰 超声波诱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