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光照下不同昼间均温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朱栋霖 毛欣 +4 位作者 隋心意 王建霞 白龙强 温祥珍 李亚灵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光温配比不当限制设施番茄生长。为明确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番茄生长的最适温度,本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材料,分别于春夏(2022年4月8日—7月6日)、夏秋(2022年8月3日—10月31日)两个不同光照条件下开展温度控制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温度处... 光温配比不当限制设施番茄生长。为明确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番茄生长的最适温度,本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材料,分别于春夏(2022年4月8日—7月6日)、夏秋(2022年8月3日—10月31日)两个不同光照条件下开展温度控制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温度处理,分别是20、25、30℃和35℃,其中春季试验各处理实测温度分别为24.6、28.2、31.9、34.2℃,记作T_(20)、T_(25)、T_(30)、T_(35),以T_(20)为对照;秋季试验实测温度分别为22.6、24.5、28.0、31.4℃,记作T_(20’)、T_(25’)、T_(30’)、T_(35’),以T_(20’)为对照。结果表明:春夏季节在日均光合有效辐射量为15.8 mol/(m^(2)·d)条件下,昼间均温31.9℃处理(T_(30))与对照T_(20)(24.6℃)相比,出叶速率加快,相邻花穗开花时间较短,果实发育速度较快、成熟时间提前,试验结束时T_(30)处理单位光合有效辐射生物量达到1.24 g/mol,产量为4.54 kg/m^(2),分别较对照提高11.7%和46.9%;夏秋季在日均光合有效辐射量为11.0 mol/(m^(2)·d)条件下,昼间均温24.5℃处理(T_(25’))相较于对照(T_(20’))出叶速率较快,且在试验结束时T_(25’)处理单位光合有效辐射生物量最高,达到0.95 g/mol,较对照增加6.7%。试验还表明,番茄幼苗从六叶一心定植到果实成熟需要光合有效辐射累积量要达到988 mol/m^(2)以上,积温要在1 484℃·d以上。综上所述,番茄从幼苗定植到商品果实成熟,需要达到一定的积温并累积一定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日均光合有效辐射量高时植株对高温响应的上限也较高,管理上应该提高温度,反之则然,这样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和果实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光温互作 光合有效辐射量 昼间均温 产量 积温
下载PDF
温室内蒸腾控制对高盐分下番茄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亚灵 Cecilia Stanghellini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5-89,共5页
针对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系统中离子供应和吸收不平衡形成的营养液浓度增高、盐分增加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该文就不同蒸腾条件下 ,番茄对高盐分的反应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当营养液电导度 EC ( m S/cm)超过 2时 ,每增加一个 E... 针对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系统中离子供应和吸收不平衡形成的营养液浓度增高、盐分增加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该文就不同蒸腾条件下 ,番茄对高盐分的反应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当营养液电导度 EC ( m S/cm)超过 2时 ,每增加一个 EC单位 ,上市的鲜重生产效率降低 5 .1% ,而收获的果数未受到影响 ,因此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单果重的降低 ( 3 .8% )和非上市果数 (主要是蒂腐果 )的增加所致 ;控制环境 ,抑制蒸腾 ,上市的鲜重生产效率仅降低 3 .4 % ,与单果重的降低一致。根部高盐分没有影响单果干重的积累 ,温室内蒸腾控制对果实干重积累的影响也甚微。这一结果表明 :温室内蒸腾控制与根部盐分控制对产量有同样的重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盐分胁迫 蒸腾控制 番茄 产量
下载PDF
长季节岩棉栽培中番茄的叶片生长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亚灵 CeciliaStanghellini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14-217,共4页
本文就长季节岩棉栽培中番茄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及深入的研究, 认为番茄第一果穗下的基生叶, 光合养分主要用于自身建设, 随叶位提高叶片面积增大,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2 = 0-99) 。两果穗之间的三片叶中以果... 本文就长季节岩棉栽培中番茄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及深入的研究, 认为番茄第一果穗下的基生叶, 光合养分主要用于自身建设, 随叶位提高叶片面积增大,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2 = 0-99) 。两果穗之间的三片叶中以果穗上的第一叶叶面积较小, 这主要表现在叶宽的差异上, 而叶长相差不大, 这是由于养分竞争影响了叶宽的扩展而造成的。果穗之间充分成熟的叶片, 叶形比小于1 , 即叶长小于叶宽。而未充分成熟的叶片, 叶面积随叶位上升而减小, 并且叶形指数在增大, 表明叶长生长先于叶宽。在植株的整个生长期间, 最大的叶片通常出现在1 ~5 穗果之间( 第10 ~25 片叶之间) , 这与前期座果少、冠层未封闭、见光好有关。叶片的这些生长特性受营养液组成(EC= 10d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季节 番茄 叶片 生长特性 岩棉栽培
下载PDF
山西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灵 温祥珍 李庆华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5年第8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设施园艺 山西省 现状 周年均衡供应 节能日光温室 改革开放 蔬菜供应 中国 面积
下载PDF
中国与荷兰温室番茄生产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亚灵 温祥珍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10期10-14,共5页
荷兰大果型番茄产量若达到60 kg/m^2,则每平方米的利润是6.87欧元;荷兰穗状番茄如果产量达到54 kg/m2,每平方米的利润是6.6欧元;中国日光温室大果型番茄若单产为20 kg/m^2,每平方米劳动收入21.4元。
关键词 温室番茄 差异分析 荷兰 中国 生产 日光温室 大果型 平方
下载PDF
番茄生产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灵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5-207,共3页
在回顾中国番茄生产现状和生产方式、灌溉方式的基础上,就番茄生产中的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荷兰为模板的节水生产方式,认为提高生产技术,才能充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产方式 节水 番茄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大学实施双语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灵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4,共2页
就高校实行双语教学的内容、必要性及优势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高校实行双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在部分学生或部分专业中开设;开设双语教学,选择好的教材很重要,最好是采用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开设双语课程,课时数要... 就高校实行双语教学的内容、必要性及优势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高校实行双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在部分学生或部分专业中开设;开设双语教学,选择好的教材很重要,最好是采用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开设双语课程,课时数要加强,双语教学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中仍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动这种教育体制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育改革 高校
下载PDF
玻璃钢架水暖温室结构特点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亚灵 蒋毓隆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1996年第5期8-8,共1页
玻璃钢架水暖温室结构特点与性能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系李亚灵,蒋毓隆山西农业大学玻璃钢架水暖温室,是自行设计的现代化温室,南北延长,东西向,三栋并列,单栋成室,每室又分为低温区、常温区、高温区。从1972年正式运营以来,运... 玻璃钢架水暖温室结构特点与性能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系李亚灵,蒋毓隆山西农业大学玻璃钢架水暖温室,是自行设计的现代化温室,南北延长,东西向,三栋并列,单栋成室,每室又分为低温区、常温区、高温区。从1972年正式运营以来,运转良好。现将该温室结构上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玻璃钢架 水暖温室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有孔小拱棚覆盖栽培试验
9
作者 李亚灵 温祥珍 +1 位作者 李春琳 葛丽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4-28,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有孔拱棚覆盖可有效地调节环境温湿度变化,具降低最高温,提高最低温,减少逆温现象,促进蒸发和蒸腾作用等效应,能有效地防止作物徒长,提高适应能力。适宜孔径孔数的有孔拱棚,可促进西葫芦的雌花分化及生长,利于早期... 试验结果表明有孔拱棚覆盖可有效地调节环境温湿度变化,具降低最高温,提高最低温,减少逆温现象,促进蒸发和蒸腾作用等效应,能有效地防止作物徒长,提高适应能力。适宜孔径孔数的有孔拱棚,可促进西葫芦的雌花分化及生长,利于早期产量的提高。试验证实有孔拱棚覆盖省工省力,能扩大经营规模,是一项高效省力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拱棚 调节温湿度 西葫芦 栽培
下载PDF
温室番茄长季节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10
作者 李亚灵 温祥珍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长季节无土栽培 栽培技术规程 温室番茄 露地生产 保护地栽培 蔬菜作物 蔬菜种类 栽培方式 越冬栽培 早熟栽培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田土壤水溶性盐分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4
11
作者 陈碧华 杨和连 +2 位作者 李亚灵 李新峥 周俊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1-245,共5页
采集新乡市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田、露天菜田及大田土壤共计160个样品,调查分析水溶性盐总量、各盐分离子的变化及土壤pH值。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在连续种植不同年限后,水溶性盐总量上升幅度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相关(r=0.92**);K+、Na+、Cl-... 采集新乡市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田、露天菜田及大田土壤共计160个样品,调查分析水溶性盐总量、各盐分离子的变化及土壤pH值。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在连续种植不同年限后,水溶性盐总量上升幅度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相关(r=0.92**);K+、Na+、Cl-、NO2-、NO3-、SO24-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正相关,而Ca2+、Mg2+、HCO3-含量变化与种植年限呈负相关;土壤pH值降低幅度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相关;K+、Na+、Cl-、NO3-、SO42-的含量均与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呈极显著相关。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中Cl-、NO2-、NO3-含量与pH值变化存在极显著负相关;SO42-含量与pH值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HCO3-与土壤pH值变化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新乡市大棚菜田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主要以Cl-、NO2-、NO3-、SO42-为主;不同种植年限对大棚土壤盐渍化和酸化有极显著影响,K+、Na+、Cl-、NO2-、NO3-、SO42-则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Cl-、NO2-、NO3-、SO42-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菜田土壤 种植年限 水溶性盐 PH值
下载PDF
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养分及盐分的演变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碧华 孙丽 +2 位作者 李新峥 王广印 李亚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83-90,共8页
为了研究大棚菜田土壤养分及盐分演变特征,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a)的大棚菜田0~20、>20~40cm土壤样品,测定了主要土壤养分指标、水溶性盐分以及土壤pH值。结果表明: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的培肥期在0~15a,培... 为了研究大棚菜田土壤养分及盐分演变特征,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a)的大棚菜田0~20、>20~40cm土壤样品,测定了主要土壤养分指标、水溶性盐分以及土壤pH值。结果表明: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的培肥期在0~15a,培肥后(15a)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在30g/kg以上,达到较理想状态,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富集,质量分数分别在150、90g/kg以上。但是速效钾却在100g/kg以下,较缺乏,并且15a以后还在继续流失。各养分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相关。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中氮磷钾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磷素过量而钾素供应严重不足。土壤盐渍化从大棚种植15a开始发生,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与土壤pH值下降表现同步性。该研究结论期望给新乡市蔬菜大棚土壤的施肥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种 土壤 pH值 种植年限 大棚菜田 土壤肥力 盐渍化
下载PDF
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朱晋宇 温祥珍 +1 位作者 刘美琴 李亚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7-1442,共6页
以番茄的果穗和果穗下的3片叶及其相应的茎作为一个源库生长单位,对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前7穗果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从下到上不同源库生长单位内果实所分配到的比例在42.6%~98.6%之间... 以番茄的果穗和果穗下的3片叶及其相应的茎作为一个源库生长单位,对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前7穗果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从下到上不同源库生长单位内果实所分配到的比例在42.6%~98.6%之间,即随着果穗数从下而上的不断增加,每产生一穗果实,各源库生长单位果实的干物质分配率下降约6%。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干物质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在越冬茬、早春茬和春夏茬分别为72%、62%和59%,春夏茬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低,这与其生长后期遭遇高温,坐果率降低有关;越冬茬生长前期100d的干物质积累量只有后100d的1/3,与其生长期内低温弱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茬口 干物质生产 干物质分配 源库生长单位
下载PDF
苗期昼夜温差对番茄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毛丽萍 李亚灵 温祥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72-177,共6页
为了了解苗期昼夜温差对番茄成株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SPX-250IC),在20℃平均温度下,研究了昼夜3个不同温差0(昼温和夜温均为20℃)、6(昼温和夜温分别为23和17℃)和12℃(昼温和夜温分别为26和14℃)对... 为了了解苗期昼夜温差对番茄成株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SPX-250IC),在20℃平均温度下,研究了昼夜3个不同温差0(昼温和夜温均为20℃)、6(昼温和夜温分别为23和17℃)和12℃(昼温和夜温分别为26和14℃)对番茄苗期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影响,并观察了定植后的开花、坐果和产量形成状况。结果表明,与0昼夜温差相比,12℃昼夜温差可增加幼苗单株干物质量48.77%~55.73%;可提早花芽分化始期,但苗期处理结束时(28d)减少花芽分化数17.0%~18.2%;前3穗果的开花和坐果时间平均提前2.3和1.9d;但是番茄现蕾数减少了9.2%~19.7%、开花数减少了12.4%~23.3%、坐果数减少了1.5%~30.0%,单株采收果实数减少了5.8%~17.0%,单果质量降低了7.8%~8.3%,前期产量降低了14.3%~16.3%。0昼夜温差不利于番茄干物质积累和后期的持续高产。6℃昼夜温差处理时,番茄幼苗单株干物质量比0昼夜温差时显著增加,前3穗果的开花数、坐果数、单株采收果实数都比12℃昼夜温差时显著增加,单果质量和产量也显著增加。因此,平均温度20℃时,6℃左右的昼夜温差是番茄植株物质积累、花芽分化和产量形成的平衡点,有利于番茄的营养生长和产量形成。该研究可为番茄苗期温度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生长 果实 昼夜温差 花芽分化 开花 产量 番茄
下载PDF
现代化温室番茄植株各器官鲜物质和干物质分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灵芝 李海平 +2 位作者 弓志青 李亚灵 温祥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3-557,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番茄植株鲜物质分配到根、茎、叶片和果实中的比例分别约为 1 %、2 0 %、5 0 %和 3 0 % ,干物质分配到根、茎、叶片和果实中的比例分别约为 2 %、2 5 %、47%和 2 6%。果实干重占植株总干重的比例为 2 6% ... 试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番茄植株鲜物质分配到根、茎、叶片和果实中的比例分别约为 1 %、2 0 %、5 0 %和 3 0 % ,干物质分配到根、茎、叶片和果实中的比例分别约为 2 %、2 5 %、47%和 2 6%。果实干重占植株总干重的比例为 2 6% ,果实干重与营养器官干重的比率为 3 4%。植株的平均干物质含量为 1 0 .2 % ,其中果实的干物质含量为 5 .0 % ,叶片、茎和根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 1 1 .6%、1 1 .3 %和 1 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温室 番茄 鲜物质 干物质 分配规律 器官
下载PDF
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灵芝 弓志青 +2 位作者 李亚灵 温祥珍 李海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5-398,共4页
为研究在我国温室条件下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 ,建立适应我国气候条件下的番茄生长模型 ,在山西太谷 (北纬 37°2 5″ ,东经 112°2 5″)山西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研究所的温室内进行了番茄长季节栽培试验 (土壤栽培 ) ,所用品种... 为研究在我国温室条件下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 ,建立适应我国气候条件下的番茄生长模型 ,在山西太谷 (北纬 37°2 5″ ,东经 112°2 5″)山西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研究所的温室内进行了番茄长季节栽培试验 (土壤栽培 ) ,所用品种为从荷兰引进的温室番茄专用品种Counter。结果表明在我国华北地区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能够成功。在试验条件下 ,番茄生育周期 2 5 2d时 ,茎长达 5 0 8cm ,叶数为 79.9片 ,花穗数是 2 2 .7。第一花穗以上的叶花比是 3.2。节间长 5~ 6cm。观察到的叶片出现率和花穗出现率相吻合 ,在春夏季分别是 0 .3971叶 /d和 0 .12 6 7花穗 /d ,即每 2 .5d长 1片叶 ,平均每 8d出现 1穗花。而在冬季 (11、12月 )是 0 .1138叶 /d和 0 .0 2 77花穗 /d ,即每 8.8d长 1片叶 ,平均每 36d出现 1穗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番茄 长季节栽培 生长发育特性 气候条件 生长模型 试验条件 生育周期
下载PDF
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毛丽萍 李亚灵 +2 位作者 赵军良 张剑国 巫东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在昼夜平均温度20℃的情况下,研究了昼/夜为20℃/20℃、23℃/17℃、26℃/14℃这3个不同温差(0,6,12℃)对番茄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深入了解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在昼夜平均温度20℃的情况下,研究了昼/夜为20℃/20℃、23℃/17℃、26℃/14℃这3个不同温差(0,6,12℃)对番茄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6℃/14℃处理比20℃/20℃处理可增加番茄幼苗单叶面积30.3%~47.1%,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87.5%~126.6%,增加番茄幼苗干物质48.8%~55.7%;同时,显著增加了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23℃/17℃处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昼夜平均温度20℃时,适当加大昼夜温差,能显著降低光合作用的非气孔因素限制,促进光合作用;并能增加单叶面积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番茄幼苗的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温差 番茄幼苗 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
下载PDF
墙体高度对日光温室内夜间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温祥珍 梁海燕 +1 位作者 李亚灵 郭瑞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0-983,共4页
试验对墙体高度分别为1.26m、0.96m、0.66m、0.36m的4个温室模型内夜间气温进行了测试,并通过逐步减少或排除空气蓄热、土壤蓄放热几组试验,研究了墙体高度对日光温室夜间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高度对温室夜间温度能够产生明显影响... 试验对墙体高度分别为1.26m、0.96m、0.66m、0.36m的4个温室模型内夜间气温进行了测试,并通过逐步减少或排除空气蓄热、土壤蓄放热几组试验,研究了墙体高度对日光温室夜间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高度对温室夜间温度能够产生明显影响,随墙体高度增加,温室夜间温度提高,墙体高度为1.26m的温室夜间平均温度较0.36m的温室提高1.2~1.8℃;对夜间温度相对变化速率分析结果证实,温室墙体高度增加,夜间降温速度减慢;墙体高度与室内夜间温度相关分析表明,墙体面积/总表面积的比值每增加0.1,温室内夜间平均温度提高0.5℃左右。故随墙体高度增加,温室保温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墙体高度 夜间温度 保温性 墙体面积
下载PDF
煤矸石作无土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俊瑜 任艳芳 +1 位作者 李亚灵 温祥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3-166,共4页
煤矸石是我国煤炭工业主要的废弃物之一,一方面占用大量农田和土地,另一方面也成为固、液和气三害俱全的污染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加强对煤矸石利用以使其资源化,试验在分析煤矸石的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复合脱硫剂对煤... 煤矸石是我国煤炭工业主要的废弃物之一,一方面占用大量农田和土地,另一方面也成为固、液和气三害俱全的污染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加强对煤矸石利用以使其资源化,试验在分析煤矸石的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复合脱硫剂对煤矸石进行脱硫处理,探讨了脱硫煤矸石基质对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的容重小、孔隙度大、气水比适中,无重金属污染。当加入复合脱硫剂处理时,其对全硫和有效硫的脱除率分别为86.12%和89.16%。脱硫煤矸石基质栽培小白菜产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4.51kg/m2、45.76mg/100g、60.2mg/kg,均高于土壤栽培,分别为土壤栽培的1.11、1.24、1.23倍,与炉渣栽培相接近,NO3-含量却低于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基质 小白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番茄叶面积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薛义霞 栗东霞 李亚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6-120,共5页
建立了番茄品种“coun ter”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和叶长宽乘积的线性回归和幂函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番茄叶面积与相应指标呈极显著回归关系,建立番茄叶面积回归方程时应分叶片大小来进行,并且应根据残差分析来划分大小叶范围。通过... 建立了番茄品种“coun ter”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和叶长宽乘积的线性回归和幂函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番茄叶面积与相应指标呈极显著回归关系,建立番茄叶面积回归方程时应分叶片大小来进行,并且应根据残差分析来划分大小叶范围。通过比较认为,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叶长的幂函数回归方程均适用于叶面积的估算,并给出了番茄品种“coun ter”的叶面积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面积 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