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教育学教材体系:价值意蕴、逻辑依循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卯 刘立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4,共9页
教育学教材是对教育学学科知识的系统阐述,是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核心载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教材体系既是学科发展之需,也是时代发展之要。中国特色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取向,具体表现为坚持... 教育学教材是对教育学学科知识的系统阐述,是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核心载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教材体系既是学科发展之需,也是时代发展之要。中国特色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取向,具体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奠定思想根基和根本保证是政治逻辑;凸显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价值逻辑;以文化自信为精神硬核,承担培根铸魂重任是文化逻辑;运用系统观念,推动体系内外诸多环节的有机融合是方法逻辑;遵循守正创新,为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注入源头活水是实践逻辑。在着力推进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进程中,教育学教材体系的建构路径主要包括秉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明晰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目标;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筑牢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基础;强调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彰显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特色;完善教材建设制度,提升教育学教材体系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教育学 教材体系 教育学教材体系
下载PDF
教师教学想象力的创造性生成及培育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卯 盛梦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教师教学想象力是一种借助表象和符号对教学进行加工建构的心智图景或情景能力,其内植于教师个体生命之中,往往诱发于某种非理性直觉认识,在日常教学的生命体验中逐渐形成,最终指向教学的不断创新。教学想象力受到教师的感性经验、理性... 教师教学想象力是一种借助表象和符号对教学进行加工建构的心智图景或情景能力,其内植于教师个体生命之中,往往诱发于某种非理性直觉认识,在日常教学的生命体验中逐渐形成,最终指向教学的不断创新。教学想象力受到教师的感性经验、理性知识、情感投入及教学敏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基于情感联结、深度理解知识、洞察教学情境、联想个体经验和融洽教学行为五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中实现创造性生成。培育教师教学想象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以情感为中介,构建教学想象力的触发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架构教学想象力的动力循环;以理论为前提,积累教学想象力的表象资源;以实践为场域,夯实教学想象力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想象力 教学想象力 创造性生成
下载PDF
中国古典生命教育思想意涵及其现代阐释--基于《中庸》“尽性”观的研究
3
作者 李卯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54-63,共10页
《中庸》“尽人之性”指向人之生命充分整全发展,即让其自然天性得以真实、彻底、自由地呈现与绽放,使人是其所是,成其所成;《中庸》“尽物之性”是指在成就自我生命的同时实现成就他人或他物的目的,让万物生命各得其所,各安其生。《中... 《中庸》“尽人之性”指向人之生命充分整全发展,即让其自然天性得以真实、彻底、自由地呈现与绽放,使人是其所是,成其所成;《中庸》“尽物之性”是指在成就自我生命的同时实现成就他人或他物的目的,让万物生命各得其所,各安其生。《中庸》借助“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等特有的概念范畴表达了其丰富的中国古典生命教育思想意涵: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是朴素原理;促进生命的整全发展是目的旨归;唤醒生命的自觉能动性是动力源泉;达成生命的和谐共生是理想追求;等等。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尽人之性 尽物之性 古典生命教育思想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论探索与未来展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综述
4
作者 李卯 刘立德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59,共6页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促进新时代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共同发展,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每一个教育学人都需要认真思索和探寻的重要课题。全面深入研究新时代教育学“三大体系”相关重要议题,助...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促进新时代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共同发展,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每一个教育学人都需要认真思索和探寻的重要课题。全面深入研究新时代教育学“三大体系”相关重要议题,助力中国教育学建设行稳致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主要探讨了“中国教育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本问题”“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教育学教材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学创新发展”“中国教育学家的宝贵思想遗产”等重要议题,透视了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拓展了相关问题探索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学未来发展方向,对深化中国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国教育学研究队伍梯队的建设以及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教育学体系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学教材
下载PDF
生命的遮蔽与澄明——教学技术化的理性反思与现实救赎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卯 石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1,46,共6页
当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多地自闭于现代技术的缠绕并沉沦于技术化的状态中时,教学技术化已不可避免。在教学技术化中,由于技术理性对生命主体性的压抑,过于偏重认知对生命完整性的阉割,程序化的教学设计对生命生成性的阻隔,眼花缭乱的技术... 当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多地自闭于现代技术的缠绕并沉沦于技术化的状态中时,教学技术化已不可避免。在教学技术化中,由于技术理性对生命主体性的压抑,过于偏重认知对生命完整性的阉割,程序化的教学设计对生命生成性的阻隔,眼花缭乱的技术手段对生命灵动性的湮没,精确制导型的教学评价对生命独特性的吞噬等等,生命被严重遮蔽!而用价值理性引领技术理性,确立促进生命整全发展的教学目的观,实现教学过程由技术化向艺术化的转变,加强教师教学自主意识,建构弹性灵活的教学评价制度等是教学技术化的现实救赎之道,也为生命的澄明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技术 教学技术化 遮蔽 澄明
下载PDF
“天命之谓性”:《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卯 张传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1,共8页
"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回答了教育本质、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回答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等教育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即教育活动的展开在起点上基于生命("天命之谓性");在过程中循于生命("率性之谓道");在目的上又归于生命("尽性"、"成己"、"成物")。在今天看来,《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思想仍有宝贵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中庸》
下载PDF
“修道之谓教”:《中庸》的生命实现路径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卯 张传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2,共8页
"修道之谓教"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落脚点,回答了生命(性)如何实现的问题,具体路径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明&... "修道之谓教"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落脚点,回答了生命(性)如何实现的问题,具体路径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明"强调的是依靠生命内在力量去明晰事理、遵道而行、率性而为的内发型生命实现路径;"明诚"代表的是借助于生命外在力量来逐渐开启、激活个体内在潜质的外塑型生命实现路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呈现的是既要向内用力,又要向外诉求的内外兼修型生命实现路径。在《中庸》看来,无论选择哪种路径,个体生命的主观意志及其努力程度("五弗措")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肯付出主观努力,都能达成学习目的,取得不同意义上的成功,最终实现生命价值。三种生命实现路径贯穿于《中庸》"学问思辨行"的修道过程之中,不仅传递了"修道之谓教"的高远立意,还体现了深刻的生命哲学和教育哲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修道 诚明 明诚 生命实现
下载PDF
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卯 张传燧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06,共7页
面对当下生命及其教育所遭遇的诸多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一套根植于中国文化教育根脉、切合当今话语范式及其教育实践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来指导当下的生命教育实践。我国传统思想中具有丰富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其中儒家经典《中庸》的生命... 面对当下生命及其教育所遭遇的诸多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一套根植于中国文化教育根脉、切合当今话语范式及其教育实践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来指导当下的生命教育实践。我国传统思想中具有丰富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其中儒家经典《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就十分丰富而深刻,集中体现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等逻辑连贯的三个方面以及"诚明"与"明诚"两个内外统一、相辅相成、目的一致的模式和路径。《中庸》凸显着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从生命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生命教育的真谛和规律、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和途径等方面阐发其生命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与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生命教育
下载PDF
“45+0”向“10+35”转变的几点疑问——基于“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卯 李林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杜郎口中学完成了教学模式由过去的"45+0"向现在的"10+35"的转变,"10+35"的实施给乡村中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思维,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目标是否真能让学生持久地动起来;教学过程是否... 杜郎口中学完成了教学模式由过去的"45+0"向现在的"10+35"的转变,"10+35"的实施给乡村中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思维,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目标是否真能让学生持久地动起来;教学过程是否让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都得到必要的训练,是否针对各科都是把"万能钥匙";教师教的主体性与学生学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合理体现;教学评价体系是否能与之适应。这些问题有待更多的人理性看待"10+35",给"10+35"降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中学 教学模式 疑问
下载PDF
基于创新力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卯 何青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49,共5页
创新力逐渐成为大学校本教学评价制度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中,回归教育本质是其主要特质,创新力维度是其构建的基本原则,而要构建以创新力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则需要树立大学自主的特色办学理念,营造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校本评价文... 创新力逐渐成为大学校本教学评价制度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中,回归教育本质是其主要特质,创新力维度是其构建的基本原则,而要构建以创新力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则需要树立大学自主的特色办学理念,营造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校本评价文化,组建合格的校本教学评价团队,建立有效的校本教学评价监控机制等。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校本教学评价模式在推动大学自治与大学自由,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大学创新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力 大学 校本 教学评价
下载PDF
“率性之谓道”:《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0,共8页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生命哲学思想的儒家古典著作。开宗明义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从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关系谈起,既从本体论的层面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也从实践观的角度阐明了生命如何实现的问题...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生命哲学思想的儒家古典著作。开宗明义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从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关系谈起,既从本体论的层面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也从实践观的角度阐明了生命如何实现的问题。其中,“率性之谓道”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蕴含顺应自然天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展现自由本性等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十分深刻的教育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率性 生命 教育
下载PDF
教学“技术化危机”下教师何以“诗意地栖居”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前推进的,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世纪工业化时代之前,科学与人类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共同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也如洪水猛...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前推进的,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世纪工业化时代之前,科学与人类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共同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也如洪水猛兽般野蛮地“闯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主宰者。“技术”已经无处不在,看似也无所不能,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化 诗意地栖居 人类社会发展 工业化时代 科学技术 教师 危机 教学
下载PDF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 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性。《中庸》的生命教学思想精辟地表达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从方法和内容层面简练地展现了儒家生命教学思想的精髓。深入挖掘《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生命教学思想,对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学理论和解决当下我国生命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尊德性 道问学 生命教学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卯 黄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新课程改革在各个方面推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与课程评价观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文章提出评价标准的... 新课程改革在各个方面推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与课程评价观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文章提出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全面性,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构建教师评价体系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评价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当前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现实考量与理性选择——基于大学创新力培育的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卯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71-75,共5页
大学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一环,涉及到大学课程建设、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科研成果创新、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实际上大学教学评价甚至能够反映大学的整体办学水平。文中从遏制创新的视角考量了当前大学教学评价的... 大学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一环,涉及到大学课程建设、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科研成果创新、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实际上大学教学评价甚至能够反映大学的整体办学水平。文中从遏制创新的视角考量了当前大学教学评价的诸多现实问题,指出推动创新是大学教学评价中的理性选择,并提出了基于大学创新力培育的视角构建当前我国大学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力 教学评价 考量 选择 培育
下载PDF
教师教学个性的遮蔽与彰显——学校文化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60-63,67,共5页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人性在教学中独特的"自我"展示。学校文化因其"重物化轻人化"的发展倾向、"忠顺取向"的教学文化、权威的制度管理文化、严格的考选评价文化、同化式的教师培训文化造成教师主体的边缘...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人性在教学中独特的"自我"展示。学校文化因其"重物化轻人化"的发展倾向、"忠顺取向"的教学文化、权威的制度管理文化、严格的考选评价文化、同化式的教师培训文化造成教师主体的边缘化,遏制了教师自主性、创造性,阻碍了教师能动性,从而消解和误导了教师教学个性。重现教师"真人"形象,构建"创生取向"的教师教学文化,营造民主的管理文化,生成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弹性评价文化,完善注重教师体验与反思的培训文化等理性化的文化建设思路,将会为教师教学个性的彰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更自由的生成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个性 文化建设 遮蔽 彰显
下载PDF
教师教学个性的湮没与凸显——从控制性教学文化向生成性教学文化转变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卯 张传燧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7-51,共5页
教学个性是教师作为真实个体人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受到不同类型教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控制与规训占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控制性教学文化直接导致了教师教学个性的湮没,表现在忠顺失语、行为预设、科层制约、符号指向等方面。积极... 教学个性是教师作为真实个体人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受到不同类型教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控制与规训占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控制性教学文化直接导致了教师教学个性的湮没,表现在忠顺失语、行为预设、科层制约、符号指向等方面。积极构建生成性教学文化,教师的教学个性才能得以彰显,这是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其主要策略为:确立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培育自主型的行为文化;注重共同在场与共同探究,生成体验型的教学文化;赋予教师更大的专业自主权,营造民主型的管理文化;突破单一静态数字的束缚,实施发展型的评价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个性 控制性教学文化 生成性教学文化 湮没 凸显
下载PDF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的式微与成长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卯 《现代教育论丛》 2010年第4期89-93,共5页
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是"人性"在课堂教学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为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然而,事与愿违,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化、固定化,边缘化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当我们为解... 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是"人性"在课堂教学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为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然而,事与愿违,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化、固定化,边缘化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当我们为解放学生、张扬学生个性欣喜时,发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被淹没。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失落、教师教学能动性的枯竭、教师教学创造性的阻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压抑等四个维度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生式微的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这需要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适应"、"理解"、"体验",学校运用开放、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师教学个性 式微 成长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歌及其理念诉求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卯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2-95,共4页
大学校歌是最能反映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精神追求的表征形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符号化的歌词以及音符凝练着大学理念,体现着其办学特色和历史积淀。民国时期的的各大学都十分重视校歌的创作,而对大学理念的追求则直接反映在其校歌... 大学校歌是最能反映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精神追求的表征形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符号化的歌词以及音符凝练着大学理念,体现着其办学特色和历史积淀。民国时期的的各大学都十分重视校歌的创作,而对大学理念的追求则直接反映在其校歌上。民国时期的校歌体现了当时大学对传承儒家文化、崇尚传统精神、倡导思想自由、追求科学真理、唤起学生社会责任、激发民族意识等理念的追求,并展现了那时期大学的勃勃生机,也为当下大学校歌的创作、大学理念的追求提供了一定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大学校歌 大学理念
下载PDF
朱经农国语课程思想及实践论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卯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4期97-100,共4页
朱经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近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作出过重要贡献。作为民国时期教育界的风云人物,他积极参与了1922年学制的大讨论,并发表了多篇探讨国语课程的文章。文中以趣味和实用并重的国语课程内容和互动型的多样化国... 朱经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近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作出过重要贡献。作为民国时期教育界的风云人物,他积极参与了1922年学制的大讨论,并发表了多篇探讨国语课程的文章。文中以趣味和实用并重的国语课程内容和互动型的多样化国语课程教学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其独具特色的国语课程改革的构想与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经农 国语 课程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