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1
作者 唐菊兴 杨欢欢 +16 位作者 李宏伟 王勤 李彦波 李社 林彬 李发桥 翟建军 唐晓倩 杨超 董玉杰 李建力 付雪莲 陈守关 袁盛朝 王梦蝶 张琪 张荣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拿若大型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金)矿床,多不杂、波龙、多不杂西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点组成,共探获铜资源量超过1500万t,伴生金超250 t,伴生银3900 t。多龙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120 Ma)班公湖-怒江洋盆北向俯冲的陆缘弧环境,物质源区为壳幔混合源,成矿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系列,具有弧岩浆特征。俯冲板片的折返是多龙矿集区深部岩浆形成和侵位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成矿后安山质火山岩(110 Ma)的覆盖对矿床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多不杂矿区F2逆断层将矿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矿体是找矿的重点方向。铁格隆南矿区深钻揭露了由南向北的逆冲断层,该逆冲断层将矿体错断并推覆到“红层”沉积之上,其下盘是寻找另一半隐伏矿体的方向。尕尔勤矿区大面积发育指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硅帽”,明显富集Au、Ag、As、Sb、Bi、Cu等元素,Au、As、Sb、Hg等呈现较好的元素组合异常,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地堡那木岗矿区发育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蚀变(高岭石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等)和矿物组合(铜蓝、蓝辉铜矿、斑铜矿等),且物探、化探、遥感异常套合良好,是未来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内逆冲断层对矿床的改造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对进一步的勘查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多龙矿集区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潜力评价
下载PDF
藏西北多龙矿集区拿若斑岩铜(金)矿床磷灰石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2
作者 李发桥 唐菊兴 +6 位作者 宋扬 林军 林彬 杨欢欢 唐攀 郑明 郭朵朵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5-906,共22页
拿若矿床目前是藏西北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第三大斑岩型铜(金)矿床,前人开展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地质背景等研究,但空间蚀变分带和岩浆演化过程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笔者等以拿若矿床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钻孔科研编录的基础... 拿若矿床目前是藏西北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第三大斑岩型铜(金)矿床,前人开展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地质背景等研究,但空间蚀变分带和岩浆演化过程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笔者等以拿若矿床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钻孔科研编录的基础上,开展了磷灰石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探讨拿若矿床磷灰石矿物彩色阴极发光特征与蚀变分带的耦合关系,揭示含矿岩浆演化期次及氧化还原状态。磷灰石彩色阴极发光特征显示,拿若矿床磷灰石彩色阴极发光(CL)特征主要表现为黄褐色、绿色—亮黄色和灰黑色,分别对应未蚀变、钾化蚀变和绢英岩化蚀变环境,磷灰石彩色CL特征与其所处蚀变环境的关系验证了笔者等重新厘定的拿若矿床斑岩系统“双钾化带”空间蚀变分带结构。磷灰石电子探针(EPMA)主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磷灰石的CaO=53.5%~56.5%,P_(2)O_(5)=39.5%~42%,F=1.26%~3.24%,Cl=0.01%~1.99%,SO_(3)=0~1.28%,由此计算的X_(F)=0.68~1.76,XCl=0.001~0.58,X_(OH)=0.21~1.05。不同类型、阶段的磷灰石挥发分(F、Cl、OH)、SO_(3)等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反映了拿若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发生了气体饱和→流体出溶→金属沉淀的过程,并揭示了成矿岩浆高氧逸度的性质。此外,环带状岩浆磷灰石反映了隐爆角砾岩系统发育了三期次岩浆作用,并指示了第I、III期岩浆活动具有更高氧逸度特征,与成矿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笔者等认为在多期次岩浆热液叠加型斑岩铜矿床中,磷灰石在辅助厘定蚀变类型和反演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矿物化学 磷灰石 斑岩型矿床 拿若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隐爆角砾岩对成矿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轲 宋扬 +3 位作者 刘治博 杨欢欢 林彬 李发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研究目的】拿若矿床是多龙矿集区4个超大型矿床之一,由斑岩型和角砾岩型矿体组成。斑岩型矿体研究资料丰富,角砾岩矿体研究程度较浅,隐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关系还缺乏详细的研究。隐爆角砾岩整体呈筒状产出,角砾成分为长石石英砂... 【研究目的】拿若矿床是多龙矿集区4个超大型矿床之一,由斑岩型和角砾岩型矿体组成。斑岩型矿体研究资料丰富,角砾岩矿体研究程度较浅,隐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关系还缺乏详细的研究。隐爆角砾岩整体呈筒状产出,角砾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胶结物成分主要为岩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年代学证据探讨隐爆角砾岩形成与成矿的时代关系。【研究结果】锆石矿物学显示花岗闪长斑岩(NR1)锆石边部发生溶蚀边,震荡环带减弱,未彻底重结晶;胶结物(NR2)锆石结晶较好,震荡环带清晰。两种样品的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两期岩浆源区均为陆壳环境;稀土配分曲线均较陡,富集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具有显著的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7.3~125.4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20.8±1.4)Ma,成岩时间在120.8 Ma左右;胶结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3.5~119.9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6.4±1.2)Ma,隐爆时代在116.4 Ma左右。【结论】拿若矿床共发生两期成岩作用,分别为~120 Ma和~117Ma。拿若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116~117 Ma,而非~120 Ma。根据年代学证据认为,成矿作用和隐爆作用受同期岩浆作用控制,隐爆作用在前而成矿作用在后,岩浆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隐爆时代 成岩成矿时代 隐爆角砾岩 拿若 西藏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电气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热液流体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13 位作者 林彬 李发桥 孙渺 祁婧 崔浩 王梦蝶 熊妍 傅渊慧 张忠坤 杨征坤 姚晓峰 谢金玲 陶刚 杨欢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3-1138,共16页
【研究目的】角岩作为甲玛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成矿热液的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赋矿围岩,但角岩中的电气石成因不明,对于进一步理解成矿过程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详细的钻孔编录、镜下鉴定和电子... 【研究目的】角岩作为甲玛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成矿热液的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赋矿围岩,但角岩中的电气石成因不明,对于进一步理解成矿过程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详细的钻孔编录、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电气石的成因,并探讨其对岩浆热液流体演化过程的启示。【研究结果】电气石在甲玛角岩中较为发育,依据其产状可分为4类:Tur-I,热液角砾岩胶结物中的电气石;Tur-Ⅱ,石英+电气石±黄铁矿脉;Tur-Ⅲ,电气石±黄铁矿±黄铜矿脉;Tur-Ⅳ,团斑状电气石±黄铁矿;其中前3类电气石较发育环带结构。不同产状电气石均具有较为宽泛的Al_(2)O_(3)、Fe/(Fe+Mg)和Na/(Na+Ca)比值,属于碱基亚类镁电气石和黑电气石,替代机制为^(X)□Al(NaMg)_(-1)、Fe^(2+)Mg_(-1)和Fe^(3+)Al_(-1)。【结论】不同产状电气石发育复杂的环带结构,且成分变化极大,表明其是岩浆热液流体和地层流体不同程度混合造成的,且岩浆热液流体与还原性的角岩地层发生的水岩反应可能在甲玛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甲玛不同产状电气石的结构和成分信息记录了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细节信息,为完善成矿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岩浆热液演化 斑岩成矿系统 甲玛铜多金属矿 冈底斯成矿带 矿产勘查工程 西藏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高鹏举 李发桥 +5 位作者 唐国荣 石达金 谭贤杰 程伟东 周勋波 吕巨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9,共10页
探究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产量提高提供合理的耕作方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主区秸秆还田和传统种植模式下,设置深松后旋耕(SS-RT)、旋耕(RT)、深松(SS)和免耕(NT)4个耕作方式副区处理,对其2022年春... 探究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产量提高提供合理的耕作方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主区秸秆还田和传统种植模式下,设置深松后旋耕(SS-RT)、旋耕(RT)、深松(SS)和免耕(NT)4个耕作方式副区处理,对其2022年春秋两季玉米的光合特性、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较传统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模式下SS-RT、RT、SS和NT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11.01%、6.48%、8.24%、8.75%,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提高5.96%、5.14%、5.27%、6.49%,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7.57%、9.04%、8.90%、9.39%,穗干物质量分别提高9.03%、5.40%、6.73%、8.78%,周年产量分别提高2.92%、4.73%、2.28%、3.52%;且秸秆还田模式下SS-RT处理的春秋季产量均值较RT、SS和NT分别提高2.38%、12.26%、17.01%。综上可知,秸秆还田模式下深松后旋耕、旋耕、深松和免耕均可提高玉米的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周年产量,且以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后旋耕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6
作者 石达金 吕巨智 +3 位作者 唐国荣 李发桥 谭贤杰 闫飞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目的】探明雾培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繁育的影响,为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地区3个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桂彩薯1号和20号品系)为材料,检测雾培条件下马铃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的产量... 【目的】探明雾培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繁育的影响,为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地区3个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桂彩薯1号和20号品系)为材料,检测雾培条件下马铃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的产量。【结果】随着雾培时间延长,3个马铃薯品种的茎长、茎粗和节位数等性状均逐渐增加,其中,20号品系的茎长、茎粗、总根数和匍匐茎数量均显著高于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叶片数和根长小于桂彩薯1号,桂农薯1号仅匍匐茎长度优于其他2个品种;微型种薯产量方面,20号品系的单株种薯平均产量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分别高29.3%和45.4%,种薯单重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分别高14.9%和24.6%;SPAD和LAI方面,20号品系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均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表现优异。【结论】综合比较3个品种(系)马铃薯在雾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微型种薯生长情况,20号品系马铃薯更适宜于雾培法进行微型种薯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种薯 雾培法 农艺性状 原原种 微型种薯 繁育 产量
下载PDF
广西冬种马铃薯节肥品种筛选
7
作者 石达金 吕巨智 +3 位作者 唐国荣 李发桥 谭贤杰 闫飞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34-41,共8页
以广西10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施肥和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等农艺性状以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品种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产... 以广西10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施肥和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等农艺性状以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品种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产量受到抑制,其中,靖薯6号和陇薯7号减产高达35%以上,丽薯6号和03-3-2减产28%左右,12号、桂农薯1号、云薯107和会薯8号减产15%左右,会薯16号和费乌瑞它减产10%左右。12号和桂农薯1号在减肥条件下,产量最高,品质影响较小,更适合广西地区减施肥条件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马铃薯 减施肥 性状指标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机械播种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8
作者 石达金 吕巨智 +3 位作者 唐国荣 李发桥 谭贤杰 闫飞燕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52-57,共6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研究评价了机械播种是否对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产生影响,并筛选适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实施机械播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5.4万株/hm^(2)时,理...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研究评价了机械播种是否对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产生影响,并筛选适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实施机械播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5.4万株/hm^(2)时,理论产量达到8887.5kg/hm^(2);每穴播种2粒种子相比于1粒种子,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并降低了漏播率。此外,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桂单162和青青700两品种更适合进行机械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播种 农艺性状 鲜穗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巨智 石达金 +8 位作者 周勋波 唐国荣 李发桥 贺囡囡 谢小东 谭贤杰 邹成林 程伟东 张述宽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以桂单162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一炮轰”和一次性缓控释肥(2种)共4个处理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下玉米株高、穗位高、... 以桂单162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一炮轰”和一次性缓控释肥(2种)共4个处理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下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下前期干物质在叶片和茎鞘中的分配比例均较低,后期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高;一次性缓控释肥有助于增加玉米吐丝阶段穗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成熟期玉米籽粒产量;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不仅能提高玉米百粒重,同时也能提高玉米穗行数和行粒数,穗长、穗粗和秃尖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3处理条件下,百粒重较CK提高7.36%,秃尖长减少28.8%,产量提高3.96%,农民收益增长25.20%。综之,与常规施肥相比,选用茂施牌一次性缓控释肥进行一次性底施,不仅可以为植株生长过程提供充足肥料,同时还可以合理调配干物质分布,增加籽粒中干物质分配比例,最终提高产量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缓控释肥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人工老化过程中玉米种子活力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巨智 贺囡囡 +6 位作者 石达金 唐国荣 李发桥 谢小东 邹成林 程伟东 张述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73,共6页
通过测定不同老化程度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玉米种子的生理生化、生命活力因人工老化而发生的变化,为玉米种子老化机制及种子活力修复研究奠定基础。以桂单0810和桂单162等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 通过测定不同老化程度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玉米种子的生理生化、生命活力因人工老化而发生的变化,为玉米种子老化机制及种子活力修复研究奠定基础。以桂单0810和桂单162等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48℃、相对湿度95%)的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逐步增加老化时长,除2个品种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同步上升之外,其余生理指标如过氧化物酶活性、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均同步下降,老化10d时,桂单0810和桂单162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6032%和62.54%、55.44%和62.68%、49.52%和54.33%、65.63%和70.00%,而MDA含量大幅升高9091%和9320%,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60.16%和83.04%。相关性分析表明,MD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人工老化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活力,影响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POD活性可用于衡量玉米种子的活力水平,而且种子耐老化能力存在品种间差异,桂单0810耐老化能力高于桂单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活力 人工老化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铜(金)矿床白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1
作者 贺文 林彬 +4 位作者 宋英昕 方向 王勤 杨欢欢 李发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38-1955,共18页
铁格隆南矿床产出了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多龙矿集区最大的斑岩-高硫型铜(金银)成矿系统。由于高硫型矿化与蚀变对斑岩型矿化和蚀变的广泛叠加,导致其成矿系统结构和成矿作用机制变得十分复杂,一定程度阻碍了其精细成矿模型的构建。本... 铁格隆南矿床产出了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多龙矿集区最大的斑岩-高硫型铜(金银)成矿系统。由于高硫型矿化与蚀变对斑岩型矿化和蚀变的广泛叠加,导致其成矿系统结构和成矿作用机制变得十分复杂,一定程度阻碍了其精细成矿模型的构建。本文基于铁格隆南矿床现有的勘查和研究成果,从矿物学的角度,以白云母为典型蚀变矿物,通过详细的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详细揭示不同空间位置、不同产状白云母的矿物学特征和成因,探究其对铁格隆南矿床成矿机制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的热液白云母主要由白云母端元、伊利石端元、绿鳞石端元以及少量钠云母端元组成。矿体中白云母与铜矿物具有成因联系。在深部的早期水岩反应中,白云母主要与黄铜矿伴生,热液蚀变斑岩形成的白云母呈现高Si低Al的特征,而热液蚀变砂岩呈高Al低Si的特征。随着流体向浅部继续运移,白云母共生的金属矿化转换为斑铜矿和铜蓝,多形成高Al低Si的白云母。相对于在侵入岩中产出的白云母,在砂岩中形成的白云母的Fe_(T)、Fe^(3+)、Na^(+)含量更高。侵入岩中形成富Fe^(2+)白云母,指示热液还原性较强。此外,在黄铁绢英岩化带较中—浅部产出的白云母常与较多高岭石和铜蓝、斑铜矿伴生,指示了热液中的SO_(2)发生聚集、温度降低、酸性增强并导致水岩反应增强和矿质沉淀的过程。综上,白云母与不同矿物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环境及勘查评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 矿化过程 扫描电镜 电子探针 铁格隆南矿床
下载PDF
西藏多龙尕尔勤——一个遭受过剥蚀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12
作者 孙豪 宋扬 +5 位作者 李发桥 李子琛 王旭 李阳 郑明 方颖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7-309,共23页
西藏具有形成巨型斑岩铜成矿系统的地质背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常发育于斑岩铜成矿系统上部,极具经济价值,但由于形成深度较浅,易于剥蚀,目前西藏地区尚未发现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 西藏具有形成巨型斑岩铜成矿系统的地质背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常发育于斑岩铜成矿系统上部,极具经济价值,但由于形成深度较浅,易于剥蚀,目前西藏地区尚未发现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产出有大型-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而是否存在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既是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勘查的重点方向。文章运用超景深高分辨数码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多龙矿集区尕尔勤矿区内的残坡积物和外围水系沉积物中746颗砂金的大小、形貌、核部元素及不透明矿物包体特征,发现尕尔勤矿区内广泛分布的砂金不是表生环境下生物化学或化学成因金,而是尕尔勤产出的金矿(化)体剥蚀的产物。砂金普遍含有较高的w(Bi)、极低的w(Cu),部分含有高的w(Hg)、w(Te);砂金w(Ag)变化较大(0.05%~40.21%);金成色变化范围较大(588~999);砂金富含Bi-Pb-Te-S系列矿物包体等,显示尕尔勤矿区可能存在一个遭受过剥蚀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砂金 金矿 浅成低温热液 多龙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3000m科学深钻矽卡岩矿物分带及地质意义
13
作者 王梦蝶 唐菊兴 +10 位作者 林彬 唐攀 唐晓倩 孙渺 李发桥 祁婧 傅渊慧 张忠坤 崔浩 杨征坤 熊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56-1971,共16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矿床,完整地保存了矽卡岩矿床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矽卡岩的水平分带,而对于矽卡岩矿物垂直分带以及其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矿床,完整地保存了矽卡岩矿床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矽卡岩的水平分带,而对于矽卡岩矿物垂直分带以及其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研究薄弱。本文重点对甲玛3000 m科学深钻中矽卡岩矿体进行了精细的矿物学研究,系统揭示了矽卡岩矿体的矿物学空间分带特征以及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矽卡岩从浅部至深部具有清晰的分带现象,即矽卡岩化角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内矽卡岩(含石榴子石花岗闪长斑岩)。金属矿物组合从浅部向深部,变化为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硫铋铜矿±辉钼矿→辉钼矿±黄铜矿,对应成矿元素变化为Mo±Cu±Au±Ag→Cu(Mo)±Au±Ag→Mo±Cu±Au±Ag。研究表明,侵入岩及围岩的空间位置、构造环境、多期次热液流体叠加是控制矽卡岩矿物分带的重要因素。同时,矿物学特征表明,矽卡岩中高品位金的富集与斑铜矿等铜硫化物密切相关,也可能与多期次流体叠加和富金岩浆源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分带 斑岩-矽卡岩矿床 矽卡岩矿物学 甲玛 西藏
下载PDF
斑岩铜金成矿系统中黄铁矿的元素含量与热电性特征研究
14
作者 王蓓琪 宋扬 +1 位作者 李发桥 孙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3-194,共2页
黄铁矿广泛分布在铜金矿床及其蚀变带中,其热电性、主微量元素等成分特征不仅可反演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而且可记录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细微变化(申俊峰等,2021)。斑岩铜金成矿系统是世界上铜、金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之,斑岩型铜金矿床与浅... 黄铁矿广泛分布在铜金矿床及其蚀变带中,其热电性、主微量元素等成分特征不仅可反演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而且可记录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细微变化(申俊峰等,2021)。斑岩铜金成矿系统是世界上铜、金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之,斑岩型铜金矿床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常构成两个不同就位深度的统体系(Sillitoe,2010)。本文通过系统对比斑岩铜金成矿系统中低位域斑岩型铜金矿床和高位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中的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和热电性特征,取得了些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金成矿系统 黄铁矿 主微量元素 热电性
下载PDF
西藏铁格隆南-多不杂矿床对冲储矿机制——地球物理勘查的证据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扬 唐菊兴 +4 位作者 刘治博 李发桥 王勤 肖扬 王阳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3-1277,共15页
铁格隆南和多不杂矿床是西藏多龙整装勘查区的2个主要矿床,目前控制铜资源量1400万吨。2个矿床空间距离仅6~7 km,它们之间的构造关系和深部资源潜力仍不明确。笔者在铁格隆南和多不杂矿区实施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识别出多条逆冲推覆断层... 铁格隆南和多不杂矿床是西藏多龙整装勘查区的2个主要矿床,目前控制铜资源量1400万吨。2个矿床空间距离仅6~7 km,它们之间的构造关系和深部资源潜力仍不明确。笔者在铁格隆南和多不杂矿区实施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识别出多条逆冲推覆断层。通过恢复原始矿体的形态,进一步确认了被荣那沟断层错失的另一半矿体,预测铁格隆南矿床铜资源量可能达到2000万吨以上。在多不杂识别出被推覆构造错失的矿体,推测多不杂铜资源量400~500万吨。本次勘查地球物理工作构建了铁格隆南-多不杂对冲断层储矿格架,提出美日切错组安山岩和逆冲推覆断层对矿体的保存具有双重作用,建议优先对铁格隆南荣那沟断层下盘物探异常实施深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深部探测 斑岩矿床 多龙 铁格隆南 多不杂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蓬错地区高镁流纹质岩石的发现及对班公湖-怒江洋演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海峰 刘治博 +5 位作者 陈伟 王楠 王嘉星 张开江 李发桥 王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9-815,共17页
本文首次报告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蓬错地区接奴群火山岩夹层中具有富硅(70. 5%~75. 2%)、高镁(2. 4%~3. 5%)和高Mg~#(69. 4~75. 7)等特殊地球化学特征的流纹质岩石(流纹英安岩、流纹岩),并对该岩石进行镜下鉴定、造岩矿物电子探针... 本文首次报告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蓬错地区接奴群火山岩夹层中具有富硅(70. 5%~75. 2%)、高镁(2. 4%~3. 5%)和高Mg~#(69. 4~75. 7)等特殊地球化学特征的流纹质岩石(流纹英安岩、流纹岩),并对该岩石进行镜下鉴定、造岩矿物电子探针分析、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分析及全岩地球化学测试。岩相学观察发现,在斑晶和基质中均可见一定量的黑云母以及少量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揭示该套高镁质岩石镁质成分主要由黑云母(MgO=9. 2%~20. 0%)贡献;白云母也具有富镁(MgO=1. 4%~4. 0%)的特征,因含量较少故贡献较弱。岩石具典型的弧火山岩特征,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SFE),并具明显的Sr、Eu负异常。2件锆石U-Pb年龄结果(161. 5±0. 5Ma、163. 3±1. 7Ma)指示其为中-晚侏罗世火山活动的产物,与前人报道该地区高镁安山岩年龄一致,且具一致的ε_(Hf)(t)值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与高镁安山岩具有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蓬错高镁质流纹岩是由俯冲洋壳沉积物熔体与地幔组分发生交代作用经由角闪石等矿物相的结晶分异形成的酸性岩浆,并水下喷发的产物;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因研究区地处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部,夹持于南羌塘和北拉萨地块之间;且研究区出露老地层(二叠纪之前),南北两侧均有蛇绿岩展布,故提出蓬错高镁流纹质火山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内部小洋盆洋壳俯冲至微陆块之下的构造地质背景。蓬错流纹质岩石为首次报道的具有高镁、富硅特征的流纹质岩石,这种特殊岩石的发现不仅完善高镁岩石家族体系(高镁玄武岩、高镁安山岩、高镁英安岩和高镁流纹岩),同时也为研究班怒洋演化提供详实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流纹质岩石 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 蓬错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西藏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缘早白垩世俯冲背景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其勘查指示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扬 唐菊兴 +6 位作者 鲁洪涛 刘振宇 李宝龙 黄维平 郑明 李发桥 李子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7-542,共16页
铅锌矿是西藏特色优势矿种之一,主要发育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虽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南北相邻,但在铅锌找矿方面始终没有突破。近年来,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资源基地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其中,... 铅锌矿是西藏特色优势矿种之一,主要发育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虽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南北相邻,但在铅锌找矿方面始终没有突破。近年来,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资源基地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在班戈岩浆弧的外围发现了长给铅锌矿床。长给铅锌矿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铅锌矿体赋存于石榴子石矽卡岩和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中,成矿作用可划分为矽卡岩、退化蚀变、石英-硫化物和方解石-硫化物4个阶段。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在-2.5‰~+2.6‰之间,反映成矿物质来源与岩浆作用有关。与长给铅锌成矿事件有密切关系的花岗闪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139.38±0.48)Ma(MSWD=0.41,n=25),与班戈岩浆弧早期活动一致,暗示成岩成矿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缘早白垩世洋壳俯冲事件有关。在区域找矿方面,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中生代存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4期成矿作用,可能保存与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有关的成矿系统。在矿区预测方面,判断长给矿床岩浆与围岩发生了较强烈的物质交换,成矿流体充足,且远端的矽卡岩尚未发现,建议下一步勘探工作仍以铅锌为主攻矿种,有望取得找矿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 铅锌矿 找矿勘查 长给 班公湖-怒江 西藏
下载PDF
广西主要水稻品种耐低肥能力评价与分类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发桥 戴晓萧 +4 位作者 王伦伟 夏小舟 韦善清 梁和 江立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评价广西主要水稻品种的耐低肥能力,筛选养分高效水稻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选用广西48个主要水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设置1/3正常施氮量、不施磷肥、不施钾肥、正常施肥4个处理。根据相对产量(低肥条件下水稻产量/正常施肥条... 【目的】评价广西主要水稻品种的耐低肥能力,筛选养分高效水稻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选用广西48个主要水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设置1/3正常施氮量、不施磷肥、不施钾肥、正常施肥4个处理。根据相对产量(低肥条件下水稻产量/正常施肥条件下的产量)评价水稻品种的耐低肥能力。【结果】1/3正常施氮量、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处理水稻的相对产量分别为0.89、0.88和0.93,且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根据品种相对产量进行聚类分析,48个参试水稻品种按耐低氮能力、耐低磷能力、耐低钾能力分别可以聚类成3类。其中,广两优1598、桂两优2号、特优5号、特优582、桂丰2号、特优3813、T优6135、科两优889、中广香1号、亚航金占等10个品种同时具备较强的耐低氮、低磷、低钾能力。【结论】广西不同水稻品种耐低氮、低磷、低钾能力的差异显著,参试48个品种中10个品种同时具备较强的低氮、低磷、低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低肥能力 低氮 低磷 低钾 品种筛选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西藏班怒带中段达若洛陇铜(金)矿含矿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发桥 宋扬 +4 位作者 唐菊兴 刘治博 高轲 方向 李海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199-200,共2页
达若洛陇矿床位于西藏尼玛县境内,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简称班怒成矿带)中段发现的首个高品位铜(金)矿床,含矿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矽卡岩和少量黑云花岗闪长斑岩。对岩心和地表连续取样分析显示,岩体和矽卡岩中品位都较高,最高C... 达若洛陇矿床位于西藏尼玛县境内,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简称班怒成矿带)中段发现的首个高品位铜(金)矿床,含矿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矽卡岩和少量黑云花岗闪长斑岩。对岩心和地表连续取样分析显示,岩体和矽卡岩中品位都较高,最高Cu品位可达1.5%左右,皆为原生铜矿物,矿体连续,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达若洛陇铜(金)矿床 西藏
下载PDF
广西鲜食玉米产业优势及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机遇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吕巨智 李发桥 +6 位作者 石达金 唐国荣 谢小东 贺囡囡 谭贤杰 程伟东 张述宽 《中国种业》 2022年第3期35-38,共4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全国鲜食玉米消费市场不断壮大。广西与东南亚各国接壤,有较多的经济贸易联系,在“一带一路”发展中有较多的机遇。广西在鲜食玉米育种及产业上发展很快,优势显著,从种质资源丰富及特色明显、自主创新能...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全国鲜食玉米消费市场不断壮大。广西与东南亚各国接壤,有较多的经济贸易联系,在“一带一路”发展中有较多的机遇。广西在鲜食玉米育种及产业上发展很快,优势显著,从种质资源丰富及特色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育种实力增强及审定品种数量增多、种植面积逐年攀升、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链初具规模和示范效应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广西鲜食玉米的产业优势。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角度、经济发展角度、推广阻力的角度分析了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机遇,为广西鲜食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鲜食玉米 产业优势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