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恰功铁矿二长花岗斑岩锆石的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应栩 谢玉玲 +5 位作者 陈伟 唐燕文 李光明 张丽 刘云飞 柳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3-2033,共11页
恰功矽卡岩型Fe(Cu)-PbZn(Ag)矿床的形成与二长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该矿床与查藏措、斯弄多、加多捕勒、青都、那扎等矿床已初步在冈底斯中段勾勒出1条矽卡岩成矿带,但目前对这些矿床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发育于西藏恰功矿区南部的2种斑... 恰功矽卡岩型Fe(Cu)-PbZn(Ag)矿床的形成与二长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该矿床与查藏措、斯弄多、加多捕勒、青都、那扎等矿床已初步在冈底斯中段勾勒出1条矽卡岩成矿带,但目前对这些矿床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发育于西藏恰功矿区南部的2种斑岩的锆石采用CL和LA-ICP-MS进行了成因矿物学和微区微量元素及U-Pb年代学研究,获得石英斑岩的侵位时代为66·83±0·72Ma(MSWD=2·4,n=9),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二长花岗斑岩侵位时代为67·42±0·80Ma(MSWD=3·8,n=15)。2种斑岩锆石的U/Yb-Hf及U/Yb-Y在微量元素图解中均显示结晶于陆壳环境。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矿物结构和Zr/Hf、Th/U、Nb/Ta、Nd/Yb值等微量元素特征和根据Ti含量估算的TTiz显示,其是源于上地幔基性岩浆脉动上涌过程中同化、混合地壳物质后形成的岩浆熔体,伴随围岩压力降低在上侵过程中结晶、分异,最终于近地表冷却形成的。这些结果暗示恰功矿床的形成与印亚陆陆初始碰撞时回卷的新特提斯洋壳撕裂诱发的壳幔混源岩浆活动有关,代表了一种尚未充分认识的陆陆初始碰撞阶段壳幔混源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在冈底斯中段中北部针对该时代矿床的勘查工作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功矿床 二长花岗斑岩 锆石 陆陆碰撞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西藏南木林地区达那古火山机构中花岗岩大地构造意义
2
作者 韩飞 宋元宝 +6 位作者 李峥 黄永高 代克刚 张伟 李应栩 贾小川 杨学俊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3-820,共18页
新发现的西藏南木林地区达那古火山机构为探讨陆相火山机构岩相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提供了窗口。本项研究对达那古火山机构开展了地质剖面测量、岩相学研究,并对期后侵入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 新发现的西藏南木林地区达那古火山机构为探讨陆相火山机构岩相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提供了窗口。本项研究对达那古火山机构开展了地质剖面测量、岩相学研究,并对期后侵入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54.0±1.4 Ma,具有高硅(SiO_(2)=71.03%~75.88%)、高钾低钠(K_(2)O/Na_(2)O=1.45~1.79)、富碱(ALK=8.97%~9.67%)、低钛(TiO_(2)=0.17%~0.37%)等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95~1.00之间,里特曼指数(σ)介于2.45~3.38之间,属于准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LREE/HREE=7.60~9.78),且分异特征明显,(La/Sm)_(N)=2.85~4.21;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表现出具有典型的俯冲带弧型或者壳源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综合上述地质信息表明,达那古火山机构形成于54 Ma之前,斑状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期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在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中下地壳发生熔融,之后岩浆分异上升侵位于火山通道结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那 古火山机构 二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扎西康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性质演化初探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应栩 李光明 +3 位作者 董随亮 夏祥标 吴建阳 周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82,共12页
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中重要的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的研究对其深部资源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该矿床成矿前硅化、成矿早期铁锰碳酸盐化、中早期毒... 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中重要的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的研究对其深部资源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该矿床成矿前硅化、成矿早期铁锰碳酸盐化、中早期毒砂黄铁矿化、中期含铅锌硅化、晚期含锑硅化和成矿后硅化方解石化的流体温度分别为297、280、264、251、215-247和183-237℃,盐度分别为17.80%、8.39%、6.50%、5.98%、2.75%-5.29%和4.28%Na Cleq(wt)。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顺断裂运移的具有显著岩浆贡献的中高温、中等盐度、较高硫逸度含CO2、CH4和N2的热液与中温低盐度下渗大气降水在断裂中混合的产物。两者的混合改变了流体温度、盐度和硫逸度等进而沉淀金属矿物形成矿体。锑矿化温度低于铅锌矿化温度,下部-247℃锑矿化的发现暗示深部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康 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过程
下载PDF
浙江安吉港口多金属矿床铅物质来源初探——铅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应栩 谢玉玲 +2 位作者 唐燕文 张欣欣 邱立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7-929,共13页
位于浙西北安吉港口的铅锌银(钼)多金属矿床,是新近在钦杭成矿带东北缘发现的一个产于大陆环境且具较好前景的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坞山关杂岩体三套岩性单元、细粒花岗岩和方铅矿铅同位素的全面对比研究,探讨了矿床的铅物源岩浆岩。矿... 位于浙西北安吉港口的铅锌银(钼)多金属矿床,是新近在钦杭成矿带东北缘发现的一个产于大陆环境且具较好前景的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坞山关杂岩体三套岩性单元、细粒花岗岩和方铅矿铅同位素的全面对比研究,探讨了矿床的铅物源岩浆岩。矿区中的方铅矿为含较高放射性成因铅的J-型铅,在铅同位素的V1-V2和Δγ-Δβ图解中,本次研究的样品分别落入华南和岩浆作用上地壳混合地幔铅范围,显示出方铅矿与华南地球化学省壳幔混合岩浆作用的密切关系。矿区铅锌矿体的方铅矿铅同位素比值显示其具有共同的物质来源,并基本保持了细粒花岗岩206Pb/204Pb值的特征,而207Pb/204Pb值具有坞山关杂岩体和细粒花岗岩混合的特征,208Pb/204Pb和208Pb/206Pb值则仅显示出与细粒花岗岩最相近。方铅矿铅同位素比值特征和比值等值线分布形式显示,铅主要来源于细粒花岗岩,杂岩体对铅成矿贡献了少量的206Pb和207Pb,矿区地层对铅成矿贡献了一定的208Pb。安吉矿区进一步针对铅的找矿工作围绕细粒花岗岩展开,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锌多金属矿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安吉
下载PDF
西藏马扎拉金矿区外围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应栩 李光明 +5 位作者 董磊 张林奎 吴建阳 周邦国 夏祥标 代作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3期88-98,共11页
马扎拉金矿位于藏南拆离断裂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南部隆子逆冲推覆断裂南缘,是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矿区外围30km2范围开展地质测量工作,重新厘定了矿区及外围的地层系统并新发现大量岩浆岩,重塑了矿... 马扎拉金矿位于藏南拆离断裂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南部隆子逆冲推覆断裂南缘,是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矿区外围30km2范围开展地质测量工作,重新厘定了矿区及外围的地层系统并新发现大量岩浆岩,重塑了矿区及外围的断裂构造格架并初步厘定了构造活动期次,结合地球物理剖面测量、区域地质新近调查研究成果和少量工程验证,初步构建了矿床的控矿构造几何模型并重新确立了矿区及外围在近东西向具有早期逆冲推覆、晚期伸展滑脱的前断坡和反冲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中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对进一步找矿工作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拉金矿 控矿构造 找矿方向
下载PDF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铍矿化体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应栩 黄永高 +5 位作者 韩飞 严刚 杨学俊 李光明 宋旭波 杨青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4期62-67,共6页
经过初步工作,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极具潜力的铍矿找矿线索。新发现的铍矿化体赋存在侵位于古生代地层的粗粒状和伟晶状二云母花岗岩中,岩体和岩脉即为矿化体,并与围岩具有截然的界线。围岩发育热液蚀变和热变质,包括角岩化、硅化... 经过初步工作,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极具潜力的铍矿找矿线索。新发现的铍矿化体赋存在侵位于古生代地层的粗粒状和伟晶状二云母花岗岩中,岩体和岩脉即为矿化体,并与围岩具有截然的界线。围岩发育热液蚀变和热变质,包括角岩化、硅化、电气石化、石榴子石化、红柱石化、堇青石化等,但分带不甚明显,矿化体和围岩间还发育有"云母线"。矿化体罕见黑钨矿和锂辉石,萤石较少,主要为铌钽矿物和含铍矿物。这一新发现丰富了中冈底斯成矿带新矿种和新的矿床类型,对更加深入地认识冈底斯成矿带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与成矿理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冈底斯成矿带 新发现 铍矿 西藏
下载PDF
西藏仁布县康雄金矿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及成矿背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应栩 向安平 +4 位作者 李光明 黄勇 张林奎 张志 刘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407,共23页
探讨西藏仁布县康雄金矿的形成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区出露的侵入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附近出露岩浆岩的活动顺序依次为:晚侏罗世细粒花岗岩(150.5±1.8 Ma B.P., MSWD=0.18)、始新世早... 探讨西藏仁布县康雄金矿的形成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区出露的侵入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附近出露岩浆岩的活动顺序依次为:晚侏罗世细粒花岗岩(150.5±1.8 Ma B.P., MSWD=0.18)、始新世早期石英闪长岩(48.94±0.56 Ma B.P., MSWD=0.29)、始新世中期黑云母花岗岩(46.91±0.53 Ma B.P., MSWD=0.38)、始新世中期含铜富石英伟晶岩(44.38±0.57 Ma B.P., MSWD=0.54)、始新世晚期闪长岩(41.90±0.61 Ma B.P., MSWD=0.31)、渐新世早期闪长玢岩(32.81 Ma B.P.)。这些岩浆岩均被康雄金矿的赋矿断裂切割,表明该矿床形成于32.81 Ma B.P.之后,明显晚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的主碰撞阶段(65~40 Ma B.P.),不同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的马攸木金矿和邦布金矿形成于强烈碰撞挤压背景,而是形成于渐新世末-中新世高原加厚岩石圈的拆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 成矿背景 康雄金矿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Si/Ca界面类型及控矿作用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应栩 李光明 +4 位作者 董磊 代作文 张林奎 黄勇 卿成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4-44,共11页
通过对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区出露的沉积岩以及近矿围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该矿区出露的沉积岩的沉积环境与邻近的扎西康矿床有一定差异。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在矿区识别出原生的沉积界面和火山-沉积接触面以及后生的断层接触面3种Si... 通过对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区出露的沉积岩以及近矿围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该矿区出露的沉积岩的沉积环境与邻近的扎西康矿床有一定差异。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在矿区识别出原生的沉积界面和火山-沉积接触面以及后生的断层接触面3种Si/Ca界面。目前发现的矿体均位于后生的断裂构造成因Si/Ca界面富钙岩层侧,为成矿流体在该界面水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地球化学障引发。马扎拉岩金矿进一步的找矿工作不仅需要注重断裂构造,更应优选发育Si/Ca界面的部位布置探矿工程,并应注重断层旁侧沿顺层断裂发育的沉积成因的Si/Ca界面附近似层状矿体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拉 金矿 Si/Ca界面 控矿作用
下载PDF
西藏申扎—定结南北向构造中段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应栩 谢玉玲 +4 位作者 李光明 白劲松 唐燕文 周俊杰 郭翔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25-32,共8页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南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在西段的朱诺和吉如间百余千米范围内一直缺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碰撞伸展阶段斑岩活动的报道。论文对该区申扎—定结南北向构造中新发现的拿查和查布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南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在西段的朱诺和吉如间百余千米范围内一直缺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碰撞伸展阶段斑岩活动的报道。论文对该区申扎—定结南北向构造中新发现的拿查和查布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现两套斑岩的侵位结晶时代分别为13.82±0.25Ma(n=11,MSWD=1.7)和13.80±0.22 Ma(n=12,MSWD=0.43),与南冈底斯斑岩矿带中诸多矿床的成矿时代以及成矿斑岩时代一致,填补了该地区的空白,证实了后碰撞斑岩岩浆东西向的连续性。该地区后碰撞伸展阶段形成的矿床剥蚀程度不高,具有进一步开展寻找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工作的潜力。同时,斑岩中约40 Ma的变质和岩浆成因继承锆石核的发现暗示,在晚碰撞阶段南冈底斯也有过构造-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扎—定结南北向构造 锆石U-PB定年 斑岩 南冈底斯斑岩成矿带
下载PDF
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找矿新方向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应栩 李光明 +4 位作者 张林奎 董磊 代作文 董随亮 梁维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13-,共1页
马扎拉岩金矿是藏南金锑成矿带的知名矿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过预查和普查等工作,提交了资源量(333)金845.58 kg,锑6160.42 t(张能军等,2000)。但由于后续找矿工作未取得明显效果,矿山开发陷入困境。2014年,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作... 马扎拉岩金矿是藏南金锑成矿带的知名矿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过预查和普查等工作,提交了资源量(333)金845.58 kg,锑6160.42 t(张能军等,2000)。但由于后续找矿工作未取得明显效果,矿山开发陷入困境。2014年,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作为扎西康整装勘查的主要实施单位接受了西藏雪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开始在矿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2014年至20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金矿 措美县 地质调查 南金 成矿带 逆冲推覆构造 资源量 陆热组 蚀变岩型金矿 矿山开发
下载PDF
西藏仁布县新夏岩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应栩 宋旭波 +1 位作者 梁金龙 谢世强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17,共17页
西藏仁布县新夏岩金矿的矿体赋存于切割辉石闪长岩的近南北向断裂中,矿区中还发育有呈小角度斜切赋矿断裂的辉绿岩脉。通过对矿区内辉石闪长岩和辉绿岩脉中锆石进行LA-ICP-MS分析,获得两种岩浆岩中锆石的不一致U-Pb线的上交点和下交点... 西藏仁布县新夏岩金矿的矿体赋存于切割辉石闪长岩的近南北向断裂中,矿区中还发育有呈小角度斜切赋矿断裂的辉绿岩脉。通过对矿区内辉石闪长岩和辉绿岩脉中锆石进行LA-ICP-MS分析,获得两种岩浆岩中锆石的不一致U-Pb线的上交点和下交点年龄分别为543±23 Ma和14.2±2.4 Ma(n=14,MSWD=0.19)以及579±21 Ma和5.3±1.9 Ma(n=13, MSWD=0.074)。锆石的阴极发光显示的内部结构以及微区原位微量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构成不一致U-Pb年龄的锆石测点记录了由岩浆捕获的围岩锆石的变质作用,下交点年龄应是代表岩浆侵位引发的热事件。这些年轻的年龄数据显示,新夏岩金矿的矿体应是形成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的后碰撞伸展阶段,明显不同于马攸木和邦布岩金矿,代表了青藏高原南部在陆陆碰撞背景下一次尚待进一步揭示的金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布 新夏金矿 LA-ICP-MS 锆石 不一致U-Pb年龄
下载PDF
浙江安吉坞山关杂岩体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25
12
作者 唐燕文 谢玉玲 +6 位作者 李应栩 邱立明 刘保顺 李媛 张欣欣 姜妍岑 韩宇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1-902,共12页
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北缘的浙江安吉多金属矿区发育侵位序列复杂的坞山关杂岩体及与其有关的蚀变和矿化。为了探讨区内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该杂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并籍此对其成因类型、... 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北缘的浙江安吉多金属矿区发育侵位序列复杂的坞山关杂岩体及与其有关的蚀变和矿化。为了探讨区内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该杂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并籍此对其成因类型、源区特征进行了探讨。坞山关杂岩体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组成,前者具富碱、高钾特征,属准铝质-钾玄岩系列,花岗闪长岩具高钾特征,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正长花岗岩具高硅、低钙、贫镁、高FeO*/MgO值、富碱特征,属准铝-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该杂岩体的∑REE为(123.5~216.47)×10-6,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明显的右倾轻稀土元素富集型,Eu呈不同程度的负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各岩石单元大离子亲石元素(尤其是Rb、Th、K)明显富集,Ba、Sr负异常明显,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该杂岩体成矿元素w(Mo)、w(W)明显高于克拉克值,暗示其具有提供成矿物质的潜力。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分异I型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属I型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多数特征,但从杂岩体各岩石单元的成岩年龄相差不大、具地球化学亲缘性以及A型花岗岩不具高分异特征来考虑,将其归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更合理。La/Sm-La图解显示出,该杂岩体为平衡部分熔融作用所形成,其轻稀土元素富集、Ta-Nb、Ti、Eu、Sr、Ba负异常可能是源区为含角闪石族、金红石、斜长石作为难熔相遗留在残留物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Pb-Zn多金属矿 细粒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成矿意义 浙江安吉
下载PDF
西藏恰功铁矿岩浆演化序列及斑岩出溶流体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谢玉玲 李应栩 +7 位作者 Zhaoshan CHANG David R. COOKE Chris G. RYAN Jamie LAIRD 白劲松 刘云飞 李光明 张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69-1886,共18页
冈底斯成矿带是碰撞造山过程形成的最重要的成矿带,恰功矽卡岩铁(铜)矿床即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部。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基础上确定了恰功铁矿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锆石的U-Pb定年结果为68.8±2.2Ma,明... 冈底斯成矿带是碰撞造山过程形成的最重要的成矿带,恰功矽卡岩铁(铜)矿床即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部。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基础上确定了恰功铁矿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锆石的U-Pb定年结果为68.8±2.2Ma,明显早于冈底斯东部与后碰撞伸展有关的斑岩型矿床和主碰撞期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其应代表了冈底斯一次尚未被充分认识到的成矿事件。通过对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岩浆出溶流体的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及包裹体成分的LRM、LA-ICP-MS和PIXE分析,本文探讨了与该矽卡岩矿床有关的斑岩的岩浆起源、斑岩侵位机制及出溶流体特征。结果表明,成矿斑岩为矿区最早的侵入岩单元,具有壳幔源混源特征,其常量元素组成与冈底斯东部斑岩铜矿带的埃达克质岩相近,但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与东部斑岩明显不同,为地幔物质上涌并诱发角闪岩相下地壳熔融的产物,岩体侵位深度大(>7km)、剥蚀程度高。早期岩浆出溶的流体为高温、高压、高盐度流体,其中富含Fe、Pb、Zn、Cu等成矿金属,与世界其他斑岩铜矿床相比,相对富铁、铅而贫铜。流体的沸腾作用发生于钾硅化阶段,形成了一套富气、高盐、高固相和气液包裹体组合,不同于早期出溶流体的包裹体组合。从岩浆起源和出溶流体性质可以看出,该斑岩具有形成与斑岩有关的铁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但从该矿区地表出露的蚀变和包裹体测压结果可以看出,该斑岩体目前剥蚀深度较大,对斑岩型矿床保存不利,对该斑岩体及与成矿关系的认识对理解该区内的矿床成因和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恰功铁矿 斑岩 岩石化学 流体包裹体 PIXE
下载PDF
色那金矿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背景的约束 被引量:18
14
作者 段志明 李光明 +2 位作者 张晖 李应栩 段瑶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64-1877,共14页
色那金矿是西藏多龙矿集区内发现的一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点,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对该金矿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了多龙矿集区色那... 色那金矿是西藏多龙矿集区内发现的一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点,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对该金矿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了多龙矿集区色那金矿赋矿岩石的成岩时代。石英二长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2.0±1.8)Ma,代表岩浆的结晶年龄。石英二长闪长岩具低硅(57.26%~58.88%)、高铝(16.58%~17.50%)、富镁(2.65%~2.98%)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0.93~1.09,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6.28~7.25),8Eu为0.85~1.05,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La、Sr、Sm,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等,相对于原始地幔具高Sr[(^87Sr/^86Sr)i=0.705023~0.705453]、低Nd[eNd(t)=-0.18~2.43]的同位素组成和古老的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0.78~1.03Ga),属于偏铝质-过铝质岛弧型花岗岩。多龙矿集区色那金矿早白垩世末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很可能是班公湖一怒江洋向北俯冲诱发洋壳物质部分熔融,并有少量俯冲沉积物(3.1%~5.1%)和幔源岩浆参与部分熔融混合形成母岩浆,再经一定程度的分异结晶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岛弧型花岗岩 成矿背景 色那金矿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金矿
下载PDF
中冈底斯成矿带龙根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15
作者 段志明 李光明 +5 位作者 李应栩 王保弟 张晖 黄勇 郭琳 段瑶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5-638,共14页
龙根铅锌矿床是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铅锌银矿床的矿化时代。含矿斑岩锆石U-Pb年... 龙根铅锌矿床是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铅锌银矿床的矿化时代。含矿斑岩锆石U-Pb年龄明显可分为2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0.5±2.0)Ma和(61.4±1.2)Ma,前者记录了印-亚板块俯冲大陆边缘弧后伸展过程中的早期岩浆-流体成矿事件,后者代表了印-亚板块主碰撞聚合中的主成矿期岩浆-流体成矿作用时代。斑岩具富硅、富钾,贫钛、贫磷等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1~1.1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高场强元素Zr、Nd、Sm等,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相比具相对高的εNd(t)值(-6.42~-6.05)和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08 026~0.709 071),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3.34~-1.12)以及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CDM=1.06~1.19 Ga),属于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笔者认为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晚白垩世—古新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很可能是与雅鲁藏布江洋盆闭合之后的印-亚板块俯冲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和主碰撞聚合诱发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冈底斯地体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俯冲晚期 主碰撞 龙根铅锌矿床 中冈底斯成矿带
下载PDF
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嘎波伟晶岩型锂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光明 付建刚 +8 位作者 郭伟康 张海 张林奎 董随亮 李应栩 吴建阳 焦彦杰 金灿海 黄春梅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9-1119,共11页
库拉岗日穹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北邻拉隆穹窿。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稀疏地表工程控制,在库拉岗日穹窿东部的嘎波地区新评价一处伟晶岩型锂矿。含矿锂辉石伟晶岩脉整体上顺层出露在穹窿滑脱系大理岩中,单条脉长1~1 200 ... 库拉岗日穹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北邻拉隆穹窿。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稀疏地表工程控制,在库拉岗日穹窿东部的嘎波地区新评价一处伟晶岩型锂矿。含矿锂辉石伟晶岩脉整体上顺层出露在穹窿滑脱系大理岩中,单条脉长1~1 200 m不等、宽0.8~40 m不等,主要含锂矿物有锂辉石、锂电气石和锂云母等。目前通过5个地表工程控制识别出2条主要矿化带,其中Ⅰ号矿化带长约2 km,圈出主矿体2条(K_(1)、K_(2)),Ⅱ号矿化带长约700 m,圈出主矿体1条(K_(3))。K_(1)矿体长约1 200 m,厚5~40 m,平均约20 m。K_(2)和K_(3)矿体呈大透镜状产出,走向延伸>100~600 m,厚15~50 m,其中K_(2)矿体总厚度45.3 m, Li2O平均品位为1.11%、Rb2O平均品位为0.064%、BeO平均品位为0.047%。新发现的嘎波锂矿以锂为主,共生铍、铷,伴生铌、钽、铯、钨、锡等有益组分,初步分析有望达到大型规模,进一步找矿潜力巨大。嘎波锂矿的发现是喜马拉雅成矿带稀有金属找矿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对深入认识喜马拉雅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与成矿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锂矿 库拉岗日穹窿 新发现 喜马拉雅成矿带 嘎波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成矿体系初探 被引量:21
17
作者 吴建阳 李光明 +3 位作者 周清 董随亮 夏祥标 李应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4-1683,共10页
扎西康整装勘查区位于青藏高原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区内矿床(点)分布广泛,最著名的是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为藏南首个铅、锌、锑、银共生的大型矿床。整装勘查区内各矿床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围绕区内南侧的错那洞淡色花... 扎西康整装勘查区位于青藏高原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区内矿床(点)分布广泛,最著名的是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为藏南首个铅、锌、锑、银共生的大型矿床。整装勘查区内各矿床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围绕区内南侧的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体呈环带状分布:在岩体内部及其接触带主要发育高温的锡、稀有金属矿床,岩体向外逐渐发育中温脉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远离岩体则主要出现中低温的金、锑矿床,这与1∶20万化探水系沉积物的元素异常分带性较为吻合。通过系统研究各类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表明该地区成矿作用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体具有密切关系,晚期的近东西向伸展构造为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花岗岩 成矿体系 扎西康 藏南
下载PDF
西藏弄如日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云飞 侯增谦 +3 位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李应栩 杜等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50-2158,共9页
弄如日金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东段,是该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各期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 弄如日金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东段,是该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各期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子矿物相的SEM/EDS分析等,对与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以及金的迁移与沉淀机制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黄铁矿-石英组合的早期阶段,发育以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256-335℃,盐度29·7%-38·9%NaCleqv;形成毒砂-富砷黄铁矿-石英组合的主成矿阶段,发育富CO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30-357℃,盐度1·81%-9·74%NaCleqv,CO2密度为0·16-0·29g·cm-3;形成辉锑矿-石英、雄黄-石英和碳酸岩脉组合的晚期阶段,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34-245℃,盐度1·91%-8·95%NaCleqv。与金成矿有关的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富CO2、CH4、N2、Na+流体体系,成矿流体温度、压力降低造成了流体不混溶,使CO2相与水溶液相分离是造成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成矿机制 弄如日金矿 西藏
下载PDF
浙江安吉铅锌多金属矿床岩浆侵位序列与成矿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玉玲 唐燕文 +5 位作者 李应栩 李媛 刘保顺 邱立明 张欣欣 姜妍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4-3346,共13页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通过室内岩矿相鉴定和岩石化学分析,结合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对安吉矿区主要侵入岩单元的岩浆侵位序列、岩浆演化、构造背景及矿化控制进行了探讨。矿区岩浆活动时限为141~117Ma,处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中...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通过室内岩矿相鉴定和岩石化学分析,结合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对安吉矿区主要侵入岩单元的岩浆侵位序列、岩浆演化、构造背景及矿化控制进行了探讨。矿区岩浆活动时限为141~117Ma,处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中国东部构造活化和构造机制转化阶段。矿区不同侵入岩单元的侵位顺序依次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细粒花岗岩及双峰式脉岩组合,除双峰式脉岩组合外,其余岩石单元构成坞山关杂岩体。杂岩体不同岩石单元间具有一定的地球化学亲缘关系,其成分变化是先存断裂的多次张开和焊结、深源物质注入和结晶分异联合作用的结果。双峰式脉岩组合是区域岩石圈减薄高峰、深部物质快速上涌的表现,也是中国东部应力场进入引张阶段的标志。矿区主要经历了两次矿化事件。第一期与花岗闪长岩(137Ma)侵位有关,形成以石榴子石矽卡岩为特征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化,其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第二期为与细粒花岗岩(134~135Ma)侵位有关的铅锌(银)、钼矿化,形成了以绿帘石矽卡岩为主的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化,同时在矿区北部的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碳酸盐交代型铅锌矿化、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形成脉状、网脉状铅锌矿化及网脉状-浸染状辉钼矿化。主要侵入岩单元的岩石化学表明,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显示了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而细粒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界于I型与S型之间,但均表现有深源物质加入,细粒花岗岩相对于花岗闪长岩显示相对氧化条件和较强的分异特征。深源物质加入和进一步的结晶分异是造成熔体中成矿金属元素富集的重要机制。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和细粒花岗岩主要发育于矿区东西两侧,因此矿区西侧为铁铜勘查的有利地区,而东部的铅锌(银)钼矿化值得进一步工作,但矿区后期NE和近EW向断裂构造对矿体的保存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在勘查工作中应加强矿区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岩石化学 成矿控制 岩浆侵位序列 铅锌多金属矿区 浙江安吉
下载PDF
浙江安吉多金属矿区坞山关杂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唐燕文 谢玉玲 +4 位作者 李应栩 邱立明 张欣欣 韩宇达 姜妍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2-715,共14页
安吉港口多金属矿床在成因上与坞山关杂岩体密切相关,该杂岩体包括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细粒花岗岩。本文采用岩相学、CL和LA-ICP-MS等方法对前三套岩石单元中的锆石进行了成因矿物学、微区微量元素和U-Pb年代学... 安吉港口多金属矿床在成因上与坞山关杂岩体密切相关,该杂岩体包括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细粒花岗岩。本文采用岩相学、CL和LA-ICP-MS等方法对前三套岩石单元中的锆石进行了成因矿物学、微区微量元素和U-Pb年代学特征等相关研究。年代学结果显示,杂岩体大致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按前述排列顺序,三岩石单元成岩年龄分别为141.0±1.4Ma(n=13,MSWD=1.3),138.1±1.0Ma(n=14,MSWD=0.92)和137.0±1.8Ma(n=13,MSWD=1.9)。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年龄为518±9Ma和624±9Ma的继承锆石,暗示杂岩体成岩过程中有晋宁晚期和加里东早期古老地壳物质的熔融或同化混染。锆石Ti温度记显示,杂岩体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锆石结晶温度基本一致,均值分别为657℃和653℃,钾长花岗岩锆石结晶温度略高,均值为698℃。区域构造环境、岩体被动侵位、构造张性和张剪性特征表明,矿区在约141~137Ma前后已处于拉张—伸展构造背景之下,杂岩体及其相关成矿作用受该环境控制。本次研究及野外调研结果表明,杂岩体与矿区多金属矿床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浙江淳安铜山锡矿、安吉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数据表明,钦—杭成矿带东段在晚侏罗世—白垩世约148~134Ma还存在一期成岩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北 坞山关杂岩体 锆石U-Pb定年 钦—杭成矿带(QHMB) 构造环境 成岩成矿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