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质联用法测定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1
作者 郭晓河 路博华 +5 位作者 李玉江 梁炳玉 王华芬 陶乐 董黎红 王强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建立LC-MS/MS法测定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应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特非那定为内标,经乙腈-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ACE 5 C4 column(50 mm×2.1 mm,2.5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 建立LC-MS/MS法测定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应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特非那定为内标,经乙腈-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ACE 5 C4 column(50 mm×2.1 mm,2.5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0.7 mL·min^(-1),进样量1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MRM扫描,分别以m/z 445.15→270.10和m/z 472.40→436.40作为化合物GY005和内标(特非那定)的质谱检测条件。大鼠灌服2 mg·kg^(-1)化合物GY005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其血浆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雌雄SD大鼠单次静脉注射2 mg·kg^(-1)的受试品后,化合物GY005在雄性大鼠体内的暴露量(AUC_(last))为(228±44)h·ng·mL^(-1),消除半衰期(T_(1/2))为(0.30±0.01)h,清除率(CL)为(149±29)mL·min^(-1)·kg^(-1)。化合物GY005在雌性大鼠体内的暴露量(AUC_(last))为(215±158)h·ng·mL^(-1),消除半衰期(T_(1/2))为(0.32±0.03)h,清除率(CL)为(226±162)mL·min^(-1)·kg^(-1)。雌雄间暴露水平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个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快捷,适用于化合物GY005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 SD大鼠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外场作用下吡咯分子的物理性质研究
2
作者 张祥 刘珂珂 +5 位作者 赵思宇 庄玉伟 李果果 庞海岩 李玉江 刘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5,共7页
吡咯分子是重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适用于微电子和光电等多个领域,成功地引领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使用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在0-0.03 a.u.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吡咯分子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发现随着电场的增... 吡咯分子是重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适用于微电子和光电等多个领域,成功地引领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使用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在0-0.03 a.u.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吡咯分子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发现随着电场的增大,分子逐渐沿x轴方向被压缩,分子的偶极矩在减小,总能量在减小.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基本保持不变,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量在不断地下降,致使分子的能带隙不断减小,无法保证能带隙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半导体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含时密度泛函计算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电场下,吡咯分子均出现两个紫外吸收峰,其中两个C=C双键的π-π*跃迁占主要贡献.但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其在跃迁中的占比越来越小.考察在0.02 a.u.的电场下,紫外吸收峰主要由第6、11、13、15等激发态决定.这为更好地研究和设计半导体材料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外电场 密度泛函理论 前线轨道
下载PDF
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地震危险性的指示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玉江 石富强 +3 位作者 张辉 魏文薪 徐晶 邵志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6-546,共21页
文中基于弹性位错理论与黏弹性分层介质模型,考虑川滇地区及邻区历史强震的同震位错与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的影响,计算给出了1515年永胜M 7.8地震以来川滇地区主要块体边界断裂带与构造块体内部的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鲜水河断裂... 文中基于弹性位错理论与黏弹性分层介质模型,考虑川滇地区及邻区历史强震的同震位错与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的影响,计算给出了1515年永胜M 7.8地震以来川滇地区主要块体边界断裂带与构造块体内部的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安宁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楚雄-建水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的交会处、理塘断裂带沙湾段等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增加显著(≥0.1MPa)。同时,块体内部川滇藏交界区的库仑应力增加同样显著。综合地震空区、地震活动性参数及文中所给出的应力场变化结果分析认为,安宁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北段、鲜水河断裂带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和川滇藏交界区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值得密切关注。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川滇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力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应力变化 黏弹性分层模型 地震危险性 川滇地区
下载PDF
芦山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2 位作者 刘少峰 杨树新 荆燕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7-634,共8页
芦山地震发生后,地震的发生造成周围断层应力变化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川滇地区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芦山地震同震静态滑移量结果,分析地震的发生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的同震加卸载效应。初步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发生造成龙门山断裂... 芦山地震发生后,地震的发生造成周围断层应力变化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川滇地区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芦山地震同震静态滑移量结果,分析地震的发生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的同震加卸载效应。初步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发生造成龙门山断裂中南段、岷江断裂、马尔康断裂、鲜水河断裂北西段、大凉山断裂南段、小江断裂南段不同程度的应力增加。其中龙门山断裂中南段增加最为显著,最大库仑应力增加量达0.035 MPa;岷江断裂次之,最大达0.0075 MPa;马尔康断裂增加量达0.0031 MPa;鲜水河断裂北西段达0.0008 MPa。而从断裂带同震应变积累与释放方面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上述四条断裂地震危险性增强。该结果可以为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川滇地区 库仑破裂应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铝镁氢氧化物溶胶吸附脱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玉江 隗娜 +2 位作者 吴涛 曹楠 毕研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对染料在具有永久正电荷的铝镁氢氧化物上的吸附,考察了铝镁比、染料类型、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铝镁氢氧化物溶胶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铝镁比为1∶3的溶胶处理效果最佳;溶胶对大多数阴离子... 对染料在具有永久正电荷的铝镁氢氧化物上的吸附,考察了铝镁比、染料类型、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铝镁氢氧化物溶胶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铝镁比为1∶3的溶胶处理效果最佳;溶胶对大多数阴离子型染料的脱色率明显大于其它类型;染料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溶胶对实验的各种阴离子型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961—3319mg·g-1之间;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阴离子型 氢氧化物 染料 研究 pH值 饱和吸附量 脱色率 吸附脱色 脱色效果
下载PDF
德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玉江 吴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9,共3页
欧洲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德国较为典型。笔者介绍了德国燃煤电厂为控制NOx 排放所采取的脱氮技术及其原理和特点 ,包括低NOx 燃烧器的开发利用和各类烟气脱氮装置的运行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燃烧器 脱氮 氮氧化物 污染控制 德国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跨断层基线变化机理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2 位作者 刘少峰 季灵运 占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4-563,共10页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北西段的侏倭、虚墟等跨断层测点基线测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异常核实结果认为基线异常属实.该异常变化是否与芦山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芦山地震发生前后...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北西段的侏倭、虚墟等跨断层测点基线测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异常核实结果认为基线异常属实.该异常变化是否与芦山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芦山地震发生前后鲜水河断裂北西段不同基线长度的变化特征.基于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三维非线性黏弹性有限元模型,以GPS观测资料、同震静态滑移量作为约束,通过开展多组数值模拟实验,探讨下地壳不同流变特征下,芦山地震发生前后不同阶段,不同跨断层基线长度的时序动态变化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侏倭、虚墟基线测点原始观测资料均表现出地震发生时基线长度减小,发生后短时间内反向快速恢复及增加的协同变化;2)在以GPS观测数据为约束的块体间差异性运动的动力学边界条件下,鲜水河断裂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3)模拟结果显示,地震发生时测点间距离迅速减小,表现为断层右旋的特征,这与实际观测资料反映的结果一致;4)鲜水河断裂带两侧地块的下地壳黏滞系数分别取10^(18)Pa·s、10^(19)Pa·s时,由于黏弹性松弛效应的影响,造成基线长度在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尺度内快速增加.对比分析认为,地震后短时间内实测资料反映的基线长度快速增加的特征可能是黏弹性松弛效应与构造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跨断层基线 龙门山断裂带 芦山地震 黏弹性松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合三次采油采出水处理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玉江 曹楠 +1 位作者 隗娜 杨波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针对复合三次采油采出水的特点 ,配制了模拟水样 .以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正电溶胶 (MMH)处理模拟水样 ,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 ,实验了MMH对实际复合三次采油采出水的处理效果 ,并对其处理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 针对复合三次采油采出水的特点 ,配制了模拟水样 .以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正电溶胶 (MMH)处理模拟水样 ,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 ,实验了MMH对实际复合三次采油采出水的处理效果 ,并对其处理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MMH可有效处理该类废水 ,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用处理剂 .水中含油量、HPAM含量、悬浮物、pH值及水温等水质因素对投药量和处理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投药量与HPAM含量、含油量基本呈正比例关系 ;最佳pH值为 6~ 10 .5 ,处理水温 15~ 4 0℃最为适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正电溶胶 油田废水 三次采油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应变场年变化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李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8,共6页
根据云南地区的地质构造、三维波速结构、地震活动性等相关资料,建立云南地区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应变场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地区的地壳运动速度具有北强南弱、西高东低、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 根据云南地区的地质构造、三维波速结构、地震活动性等相关资料,建立云南地区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应变场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地区的地壳运动速度具有北强南弱、西高东低、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的特征;2)由于印度洋板块的俯冲作用,造成云南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的规律性变化:红河断裂带以东由北部的SEE向到南部的SE向,而以西为SE-NS-SW向变化;3)最大主应变具有西高东低,北强南弱的特征,达到10-8量级,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区、安宁河断裂带两侧及小江断裂北段;4)最大主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带沿线及其交汇处,最大差应力分布与其较为一致;滇南地区具有较大的差应力分布,且处于拉张状态,而其他地区大部分为压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构造应力应变场 数值模拟 年变化特征 GPS数据
下载PDF
数值模拟方法在应力场演化及地震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叶际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8-431,共14页
本文对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针对有限单元法)在应力场演化及地震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做了回顾与总结,主要包括构造应力场模拟、地震活动性模拟、地震危险性模拟等部分,并对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趋势、方法的优势及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探讨.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数值模拟 应力场 地震活动性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两次于田M_S7.3地震间应力触发作用及2014年于田地震的发生对周缘断层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2 位作者 杨树新 刘少峰 杨兴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102,共9页
基于青藏高原及邻区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讨论2008年于田MS7.3级地震与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之间的关系,并研究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的发生造成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初步结果表明:1)2008年于田MS7.3级地震在2014年于田MS... 基于青藏高原及邻区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讨论2008年于田MS7.3级地震与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之间的关系,并研究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的发生造成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初步结果表明:1)2008年于田MS7.3级地震在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震中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高于地震触发的阈值0.01 MPa,存在明显的触发作用。在视摩擦系数分别取0.4和0.6时,震源区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0.0167 MPa和0.0170 MPa;而考虑粘弹性松弛作用时产生的库仑应力增加量分别为0.0187 MPa和0.0194 MPa。结合断裂带构造应力年累计速率的结果,2008年于田地震的发生造成2014年于田地震提前21.4~24.9 a;2)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对于距离相近的两次地震之间,同震产生的应力变化远大于粘弹性松弛效应产生的变化;3)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的发生造成阿尔金断裂中北段、玛尼—玉树断裂中段、东昆仑断裂西段、柴达木北缘断裂东段、西秦岭北缘断裂西段等不同程度的加载效应,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强。其中阿尔金断裂中段库仑应力增加最为明显,最大达2.8×10^–3 MPa;玛尼—玉树断裂中段次之,应力增加量最大达5.6×10^-4 MPa;东昆仑断裂西段应力增加量最大达4.75×10^-4 MPa。而玛尼—玉树断裂西段库仑破裂应力最大卸载量达3.6×10^–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阿尔金断裂 库仑破裂应力 粘弹性松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镁铝双氢氧化物用于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玉江 王艳芹 +2 位作者 隗娜 曹楠 吴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4,共4页
以氯化铝、氯化镁、氨水等为原料,合成了镁铝双氢氧化物正电溶胶(MADH)。以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检验了MADH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对其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ADH对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阴离子型染料具有... 以氯化铝、氯化镁、氨水等为原料,合成了镁铝双氢氧化物正电溶胶(MADH)。以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检验了MADH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对其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ADH对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阴离子型染料具有明显的脱色效果。在足量MADH存在的条件下,废水脱色率可达99%以上,最佳pH为6~9,最佳反应时间为10min。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其饱和吸附容量为327~2113mgg。MADH用于实际印染工业废水处理,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同样较高。脱色机理为MADH对染料的化学吸附作用。MADH对阳离子型染料的去除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溶胶 镁铝双氢氧化物 染料 脱色
下载PDF
高稳定活性硅酸SPSA在污泥脱水应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玉江 吴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2-36,共5页
以NaO·3.2SiO_2、H_2SO_4和Al_2(SO_4)_3为原料,制备出高稳定活性硅酸絮凝剂SPSA,研究了它在污泥脱水应用中的絮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向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中投加相对于污泥量2.... 以NaO·3.2SiO_2、H_2SO_4和Al_2(SO_4)_3为原料,制备出高稳定活性硅酸絮凝剂SPSA,研究了它在污泥脱水应用中的絮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向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中投加相对于污泥量2.0%的SPSA,在5×10 ̄4Pa真空度下过滤脱水,污泥含水率由99.4%下降为70.0%,污泥体积降为原体积的1/50,燃烧热值增大50倍,污泥比阻下降,并且所得滤液澄清,透光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稳定聚硅酸 污泥脱水 废水处理 絮凝剂
下载PDF
日本3·11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2 位作者 刘少峰 焦青 荆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4-599,共6页
以跨断层水准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2011-03-11日本东部Mw9.0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114°~119°E,39°~41°N)地壳垂向变形特征。通过构建首都圈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步探讨跨越不同几何结构断层的测线所表现出的变形... 以跨断层水准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2011-03-11日本东部Mw9.0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114°~119°E,39°~41°N)地壳垂向变形特征。通过构建首都圈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步探讨跨越不同几何结构断层的测线所表现出的变形特征的动力学成因。结果表明:1)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资料表现出群体性变形特征,反映相同的断层运动性质;2)NNE-NE向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垂向下降,NW向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同样垂向下降,表征着首都圈地区NNE-NE、NW向断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张性应力作用;3)数值模拟给出的不同方向跨断层测线的垂向变化结果同样表现出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的断层正断运动性质,即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垂向下降;4)日本Mw9.0大震造成首都圈地区近E-W向的张性应力是产生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资料群体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3·11大地震 跨断层水准 首都圈地区 动力学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钻孔应变观测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玉江 陆远忠 +2 位作者 陈连旺 詹自敏 叶际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8,43,共6页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钻孔开挖前后区域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并探讨钻孔开挖后岩石、水泥、探头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水泥的厚度与膨胀系数的变化对分量应变及面应变观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开挖造成区...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钻孔开挖前后区域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并探讨钻孔开挖后岩石、水泥、探头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水泥的厚度与膨胀系数的变化对分量应变及面应变观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开挖造成区域应力场扰动的范围大概为1.5倍孔径。在"探头-水泥环-围岩"系统中,各参数的变化对应变观测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分量应变对外界载荷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在均匀地应力作用下,水泥厚度对应变的影响与水泥的弹性模量有关,且随着水泥膨胀系数的增加,面应变存在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量应变 应力场 弹性模量 面应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玉江 陈连旺 +1 位作者 李红 叶际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9,41,共5页
综合考虑云南地区三维波速结构、活动地块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模拟了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状态。结合云南地区近百年来发生的6级以上强震,探讨该地... 综合考虑云南地区三维波速结构、活动地块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模拟了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状态。结合云南地区近百年来发生的6级以上强震,探讨该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强震分布的关系。对比分析表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过渡区与已发强震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并指出了值得注意的3个潜在地震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构造应力场 最大剪应力 强震活动 地震危险区
下载PDF
复合混凝剂PAFM混凝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玉江 刘宝 +1 位作者 黄英利 吴涛 《山东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13-16,共4页
以黄铁矿烧渣和食盐电解含镁废渣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复合脱色混凝剂PAFM。试验了它的混凝除浊性能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对其混凝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PAFM具有良好的混凝除浊能力,用于多种料色废水处理... 以黄铁矿烧渣和食盐电解含镁废渣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复合脱色混凝剂PAFM。试验了它的混凝除浊性能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对其混凝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PAFM具有良好的混凝除浊能力,用于多种料色废水处理,在pH值50~13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混凝剂 脱色 PAFM 印染工业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新型脱色混凝剂含铁聚硅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玉江 吴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23-326,共4页
以硅酸钠、稀盐酸和氯化铁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脱色混凝剂——含铁聚硅酸(SPFS)。实验了它的混凝除浊性能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SPFS具有良好的混凝除浊能力;用于染料废水脱色,SPFS的pH适用... 以硅酸钠、稀盐酸和氯化铁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脱色混凝剂——含铁聚硅酸(SPFS)。实验了它的混凝除浊性能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SPFS具有良好的混凝除浊能力;用于染料废水脱色,SPFS的pH适用范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聚硅酸 混凝剂 脱色 印染 废水处理 SPFS
下载PDF
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玉江 吴涛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4-138,共5页
本文阐述了一系列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的合成方法。着重探讨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对合成产品进行了分析和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inner反应制备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不仅产率高,产品纯度好,而且引发性能好。该类引发剂宜... 本文阐述了一系列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的合成方法。着重探讨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对合成产品进行了分析和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inner反应制备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不仅产率高,产品纯度好,而且引发性能好。该类引发剂宜于在高分子合成的水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中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发剂 水溶性 偶氮类 合成
下载PDF
盐酸马尼地平的核磁共振数据解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江 赵伟 +4 位作者 郭晓河 陶乐 张祥 张海艳 赵天增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盐酸马尼地平是第三代合成降压新药.本文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 DEPT-135、^(1)H-^(1)H NOESY、^(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盐酸马尼地平是第三代合成降压新药.本文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 DEPT-135、^(1)H-^(1)H NOESY、^(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进一步确证了其分子结构.同时,对其^(1)H NMR和^(13)C NMR谱中一些异常信号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核磁共振(NMR) 结构确证 二维核磁共振 盐酸马尼地平 ^(14)N核的四极弛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