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疏筋解结术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滑膜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平 王海东 +4 位作者 杜小正 井维尧 刘翠 李浩林 陶鹏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91-99,共9页
目的观察针刀疏筋解结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NF-κB/Bcl-2通路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RA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 目的观察针刀疏筋解结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NF-κB/Bcl-2通路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RA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刀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卵蛋白+弗氏完全佐剂膝关节腔注射复制RA模型,分别予相应干预,连续18 d。测定家兔膝关节痛阈、膝关节周径,超声观察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及内部血流信号,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TUNEL染色观察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滑膜组织TNF-α、IL-1β、IL-6表达,RT-PCR检测滑膜组织核因子(NF)-κBp65、Bcl-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滑膜组织NF-κBp65、p-NF-κBp65、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痛阈降低、膝关节周径增加,超声评分和滑膜组织病理评分增加;滑膜组织FLS凋亡率降低,TNF-α、IL-1β、IL-6表达升高,NF-κBp65、Bcl-2 mRNA和蛋白及p-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针刀组家兔膝关节痛阈增加、膝关节周径减小,超声评分和滑膜组织病理评分减少;滑膜组织FLS凋亡率升高,TNF-α、IL-1β、IL-6表达降低,NF-κBp65、Bcl-2m RNA和蛋白及p-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疏筋解结术可能通过降低滑膜组织NF-κB/Bcl-2通路活性,促进FLS凋亡,减少TNF-α、IL-1β、IL-6产生,抑制RA滑膜炎症,减轻膝关节肿胀、提升痛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疏筋解结术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滑膜炎症
下载PDF
从NF-κB/Bcl-2信号通路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平 杜小正 +5 位作者 王海东 井维尧 刘翠 李浩林 陶鹏飞 王金磊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抗凋亡是导致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促进FLS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是目前RA治疗和...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抗凋亡是导致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促进FLS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是目前RA治疗和研究的重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信号通路在RA发病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与FLS炎症倾向、抗凋亡等密切相关。研究并探讨NF-κB/Bcl-2信号通路调控FLS凋亡的机制及作用,介绍中医药靶向该通路促进FLS凋亡进而抑制RA滑膜炎症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炎症 NF-κB/Bcl-2信号通路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基于“肠-关节”轴探讨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肠道菌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刘翠 杜小正 +8 位作者 井维尧 苏成红 刘莉梅 袁博 张星华 张枫帆 陈平 李向军 王海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肠道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建立RA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取6只家兔作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肠道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建立RA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取6只家兔作为正常组。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犊鼻”,30 min/次,益生菌组予益生菌胶囊溶液(14.5 mg/kg)灌胃,均1次/d,连续2周。测量家兔膝关节周径、痛阈,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和滑膜组织病理形态,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痛阈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损伤严重,杯状细胞缺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关节囊滑膜表面粗糙,滑膜细胞增生、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肠道菌群物种数目及均匀度减少,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减少(P<0.05,P<0.01),脱硫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0.01),弯曲杆菌属、劳森氏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1),赫山单胞菌属、草螺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组和电针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减小、痛阈显著升高(P<0.01,P<0.05);肠黏膜损伤程度减轻,杯状细胞排列基本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滑膜细胞增生、增厚减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道菌群物种数目及均匀度增加,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0.05,P<0.01),脱硫杆菌门相对丰度减少(P<0.01),弯曲杆菌属、劳森氏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减少(P<0.01),赫山单胞菌属、草螺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5,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善RA家兔症状,降低关节滑膜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电针 肠-关节轴 肠道菌群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基于miR-155/TLR4/NF-κB信号轴探讨中医药治疗RA炎症的研究
4
作者 井维尧 杜小正 +4 位作者 方晓丽 张小娜 何文洁 刘翠 袁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51-355,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疾病,持续的滑膜炎症是介导血管翳生成及软骨破坏的关键。miR-155与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4/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通路在RA滑膜组织中高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疾病,持续的滑膜炎症是介导血管翳生成及软骨破坏的关键。miR-155与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4/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通路在RA滑膜组织中高表达,可促进RA滑膜炎症反应。miR-155可促进数种免疫细胞活化并介导炎症反应,同时可以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转录多种炎症因子及活化因子。中医治疗RA有一定的优势,大量研究证实中药、方剂及针灸等治疗可抑制RA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调节miR-155及TLR4/NF-κB通路相关。免疫调控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miR-155/TLR4/NF-κB信号轴在该方面的研究中仍是热点,本文述评了中医药通过该信号轴调控免疫活性并抑制RA炎症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
下载PDF
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2 位作者 鲍春龄 焦志华 东贵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的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39例)、平补平泻组(37例)和捻转泻法组(40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力式刺入3... 目的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的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39例)、平补平泻组(37例)和捻转泻法组(40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力式刺入3针,分别施以捻转补法、平补平泻法、捻转泻法,每针操作1 min,间隔10 min以相应手法行针1次,留针30 min。针刺结束后即刻和1、2、3 h以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和肢体部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量表评价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结果针刺后即刻、1 h和2 h,捻转补法组FMA明显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而针刺后3 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即刻和1、2、3 h,捻转补法组NDS均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平补平泻组与捻转泻法组各时点FMA和N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捻转补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优于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补泻手法 急性缺血性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即刻效应 简化Fugl-Meyer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效应及脑脊液中-βEP、CCK-8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杜小正 秦晓光 +2 位作者 赵彬元 尹少兰 刘世琼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效应和探求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家兔为疼痛模型,连续治疗6 d后比较药物组、捻针组、电针组和热补组关节炎家兔关节局部痛阈和脑脊液中-βEP和CCK-8的含量。结...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效应和探求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家兔为疼痛模型,连续治疗6 d后比较药物组、捻针组、电针组和热补组关节炎家兔关节局部痛阈和脑脊液中-βEP和CCK-8的含量。结果:治疗后各治疗组痛阈和-βEP含量均升高,热补组-βEP含量明显高于药物组和捻针组(P<0.01),但不及电针明显(P<0.05);各治疗组CCK-8含量均向正常水平恢复,热补组CCK-8含量比药物组和捻针组恢复明显(P<0.01),但不及电针组恢复显著(P<0.01)。结论:“热补”针法的镇痛效应和捻转针法、药物(痹冲剂)相同,但不及电针的镇痛效应;升高脑脊液中-βEP含量和促使CCK-8含量向正常水平恢复,可能是其镇痛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补”针法 针刺镇痛 Β-EP CCK-8
下载PDF
“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3 位作者 秦晓光 毛忠南 王元昭 何天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 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73)和对照组(n=73)。试验组采用"三位一体"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共4周。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1 d和28 d采用临...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 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73)和对照组(n=73)。试验组采用"三位一体"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共4周。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1 d和28 d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1年后电话随访。结果试验组治疗后7 d,NDS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21 d开始下降(P<0.05);治疗后7 d和14 d,试验组ND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1 d和28 d,两组F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4 d起,两组BI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有效率87.9%,对照组84.1%,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试验组复发率11.54%,低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康复训练相当,在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方面起效快,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 偏瘫 “三位一体”针法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治痹药方研究
8
作者 宁义菲 田雪梅 +1 位作者 杜小正 张枫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3期9-12,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痹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方包括治伤寒逐风方、治痹手足臃肿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瘀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首方剂,外用方包括羊粪热熏方和治千金膏药方两首方剂。文章重点阐述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以... 《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痹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方包括治伤寒逐风方、治痹手足臃肿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瘀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首方剂,外用方包括羊粪热熏方和治千金膏药方两首方剂。文章重点阐述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以及组方特点,从用药特点、剂型和服药特点以及各方异同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痹证 治痹药方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热补针法对寒证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小正 袁博 +6 位作者 王金海 方晓丽 张星华 田亮 张婷卓 李兴兰 曾华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55-59,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寒证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滑膜组织内源性代谢物,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寒证RA模型。将40只清洁级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 目的通过测定寒证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滑膜组织内源性代谢物,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寒证RA模型。将40只清洁级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施以平补平泻、捻转补法、热补针法针刺"足三里",1次/d,留针30 min,连续7 d。干预结束后分离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应用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采集各组滑膜代谢物谱图,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变化主要体现于三羧酸循环、糖类及脂肪酸代谢相关物质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变化主要体现于上述各种代谢相关物质降低(P<0.05),且热补针法组三羧酸循环与糖代谢相关物质明显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体现在对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通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补针法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三位一体”针法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3 位作者 秦晓光 毛忠南 王元昭 何天有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针法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146例按肌张力分级标准分为迟缓性瘫痪和痉挛性瘫痪两层,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三位一体"针法组(简称试验组,73...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针法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146例按肌张力分级标准分为迟缓性瘫痪和痉挛性瘫痪两层,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三位一体"针法组(简称试验组,73例)和康复组(对照组,73例),试验组每天针刺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连续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1个疗程。对照组每天康复训练1次,45 min/次,连续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1个疗程。统计治疗过程中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的疗效。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运动功能评分(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NDS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第21天和28天NDS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7天和第14天2个时间点试验组NDS均低于对照组NDS(P<0.05)。2组治疗14天、21天和28天FM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7天、14天、21天和28天后试验组F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针法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与现代康复疗法疗效相当。而"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较现代康复疗法起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偏瘫 NDS FMA “三位一体”针法
下载PDF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关节滑膜LDH、SDH和CCO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2 位作者 秦晓光 方晓丽 张小江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0期1256-1261,共6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机体能量代谢酶的调节作用,初步解析热补针法"取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除正常组外,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和低温...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机体能量代谢酶的调节作用,初步解析热补针法"取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除正常组外,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和低温冷冻法对其他4组家兔进行RA寒证模型复制。造模成功后第2天,正常组和模型组与其他针刺组相同方法抓取与固定(捆绑)1次/d,30 min/次。平补平泻组施以平补平泻法,捻转补法组施以捻转补法,热补针法组施以热补法,每次操作1 min,留针30 min/次,1次/d,共7 d。观察治疗前后RA家兔膝关节周径和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积分的变化;干预结束后处死家兔,快速分离关节滑膜,冰冻切片,借助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改变。结果针刺干预后,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都能减少RA家兔膝关节周径,但热补针法组对减少RA家兔的膝关节周径作用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热补针法组对减少RA家兔的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积分方面,也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模型组滑膜LDH积分光度、阳性总面积、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滑膜LDH积分光度、阳性总面积、面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热补针法组LDH积分光度、阳性总面积、面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关节滑膜SDH、CCO活性显著增高(P<0.05)。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家兔滑膜SDH和CCO积分光度、阳性总面积、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热补针法组SDH和CCO积分光度、阳性总面积、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治疗RA疗效确切,可增强RA模型家兔SDH、CCO活性,从而增强有氧代谢,使机体局部产生更多的能量,这可能是热补针法"取热"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补法 关节炎 类风湿 乳酸脱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
下载PDF
伏日探析
12
作者 吕彩虹 王海东 杜小正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13-516,共4页
“夏至三庚便是伏”,伏日又称三伏天,三伏中的“三”示生,“伏”为降伏、制伏之义,庚为金,对应秋之收敛之气。三伏天为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期,地面阳热之气较多,暑热燥烈,主升、主动,此时借助庚日敛降之气,将阳气收敛,降伏于土中... “夏至三庚便是伏”,伏日又称三伏天,三伏中的“三”示生,“伏”为降伏、制伏之义,庚为金,对应秋之收敛之气。三伏天为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期,地面阳热之气较多,暑热燥烈,主升、主动,此时借助庚日敛降之气,将阳气收敛,降伏于土中。人应天,此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宜顺应天地,借天之阳补人体之阳气,选择夏至后第三个具有肃降、降伏之气的庚金之日将自然界的阳热、燥热之气降伏,可蕴藏阳热之气,孕育生升之气,使人体阳气更充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日 三伏天 庚日 一气周流 二十四节气
下载PDF
试论针灸配穴处方的组方原则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小正 秦晓光 赵彬元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51,共3页
关于针灸配穴处方的组方原则,在病位确定的病证中,头面躯干病,以局部和(或)近部选穴为首选,其次为远道选穴,再次为辨证选穴;脏腑病宜首选俞募穴,腑病次选下合穴、脏病次选原穴,再次为辨证选穴。在病位不确定的病证,辨证选穴为首选,再者... 关于针灸配穴处方的组方原则,在病位确定的病证中,头面躯干病,以局部和(或)近部选穴为首选,其次为远道选穴,再次为辨证选穴;脏腑病宜首选俞募穴,腑病次选下合穴、脏病次选原穴,再次为辨证选穴。在病位不确定的病证,辨证选穴为首选,再者配合对症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配穴处方 组方原则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何天有灸法思想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小正 秦晓光 何天有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94-96,共3页
总结何天有教授灸法思想与临床。其灸法学术思想有提倡灸法、针灸并用,热证可灸和灸药结合;其临床灸疗特点有善用铺灸治百病、辨病辨证施灸法和火足力宏起沉疴。
关键词 灸法 灸法思想 何天有
下载PDF
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小正 田永萍 秦晓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11,13,共2页
应用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32例 ,结果 :痊愈 6例 ,显效 1 8例 ,好转 7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6 9% ,疗程最短者 80d,最长者 1 60d。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痹证 针刺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下载PDF
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兔痛阈及脊髓S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杜小正 秦晓光 +1 位作者 尹少兰 刘世琼 《中医研究》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兔的镇痛效应,探求其脊髓作用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为疼痛模型,连续治疗6 d后比较药物组、捻转组、电针组和热补组关节炎兔关节局部痛阈和脊髓腰膨大SP(P物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后...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兔的镇痛效应,探求其脊髓作用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为疼痛模型,连续治疗6 d后比较药物组、捻转组、电针组和热补组关节炎兔关节局部痛阈和脊髓腰膨大SP(P物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后各治疗组痛阈和SP含量均升高,热补组痛阈升高与药物组、捻转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及电针组升高明显(P<0.05);热补组SP含量升高比药物组、捻转组明显(P<0.01),亦不及电针组显著(P<0.05)。结论:“热补”针法的镇痛效应和捻转针法、药物(痹冲剂)相同,但不及电针的镇痛效应;升高脊髓SP含量可能是其镇痛的脊髓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 “热补”针法 针刺镇痛 痛阈 SP
下载PDF
热补针法对关节炎兔的镇痛后效应及其脑脊液中β-EP和CCK-8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杜小正 方晓丽 东贵荣 《中医研究》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以探讨其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将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6)、捻转组(n=24)和热补组(n=24),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0 h),针后0.5 h、1 h、2 h亚组,每组各6只。以卵蛋白诱导建立关...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以探讨其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将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6)、捻转组(n=24)和热补组(n=24),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0 h),针后0.5 h、1 h、2 h亚组,每组各6只。以卵蛋白诱导建立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合谷和足三里1次,留针30 min,捻转组用捻转针法,热补组用热补针法。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抽取脑脊液1 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内啡肽(β-EP)及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含量。结果:模型组痛阈和CCK-8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对比,捻转组和热补组针后各时刻痛阈和CCK-8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热补组即时痛阈和即时、0.5 h时CCK-8含量与捻转组同一时刻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补组针后0.5 h、1 h、2 h的痛阈显著高于捻转组(P<0.01或P<0.05)。模型组β-EP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对比,捻针组和热补组各时刻β-E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热补组即时β-EP含量与捻转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β-EP含量热补组均明显高于捻转组(P<0.05或P<0.01)。结论: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优于捻转针法,脑脊液中β-EP和CCK-8含量变化与两种针法后效应不同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关节炎/针灸疗法 热补针法 捻转针法 针刺镇痛-βEP CCK-8
下载PDF
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小正 田永萍 秦晓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以毫针采用温通法在脊柱局部针刺 ,采用平补平泻法在背俞穴针刺 ,配合中药膏剂在脊柱局部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 0例。结果 :总有效率 1 0 0 %。提示 :本法具有温阳散寒 ...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以毫针采用温通法在脊柱局部针刺 ,采用平补平泻法在背俞穴针刺 ,配合中药膏剂在脊柱局部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 0例。结果 :总有效率 1 0 0 %。提示 :本法具有温阳散寒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针刺疗法 穴位贴敷 治疗 外治法 俞穴 疗效
下载PDF
热补针法对RA模型家兔关节滑膜LDH、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2 位作者 秦晓光 方晓丽 张小江 《中医研究》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从机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热补针法"取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和低温冷冻法对其他4组进... 目的:从机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热补针法"取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和低温冷冻法对其他4组进行RA寒证模型复制。造模成功后,除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施以平补平泻、捻转补法、热补针法针刺,留针30 min/次,1 d 1次,共7 d。治疗结束后分离关节滑膜,冰冻切片,借助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结果:模型对照组LDH和ATPase积分光度、阳性总面积、面积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LDH活性变化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ATPase活性变化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热补针法组LDH活性变化均低于其他两针刺组(P<0.05),但ATPase活性变化明显高于其他两针刺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能够降低RA家兔关节滑膜LDH活性,增强ATPase活性,从而增强有氧代谢,使机体局部产生更多的能量可能是热补针法"取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补针法 类风湿关节炎 LDH ATPASE 动物 家兔
下载PDF
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的观察及其对外周PGE_2、SP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杜小正 秦晓光 方晓丽 《中医研究》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的针刺镇痛后效应及对炎症局部PGE2、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对照组(n=6)、捻转组(n=24)和热补组(n=24),后两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的针刺镇痛后效应及对炎症局部PGE2、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对照组(n=6)、捻转组(n=24)和热补组(n=24),后两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1 h和针后2 h亚组(时刻),每组各6只。模型对照组、捻转组和热补组动物用卵蛋白诱导造成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合谷穴和足三里穴各1次,留针30 m in,捻转组用捻转针法,热补组用热补针法。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深度麻醉后取关节局部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SP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痛阈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捻转组和热补组针后各时刻痛阈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热补组即时痛阈与捻转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针后0.5 h、1 h及2 h痛阈均高于捻转组(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PGE2和S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捻转组针后2 h的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此时SP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捻转组和热补组其余各时刻PGE2和SP含量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捻转组相比,热补组即时PGE2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而热补组0.5h SP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热补组其余各时刻PGE2和SP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优于捻转针法,外周PGE2和SP不是形成两种针法镇痛后效应差异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补针法 针刺镇痛后效应 痛阈 SP PGE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