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落叶松树皮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保华 张卫东 +3 位作者 顾正兵 李廷钊 张川 周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研究长白落叶松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柱分离,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醇提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海松酸(Ⅰ),β-谷甾醇(Ⅱ),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Ⅲ),larixol(Ⅳ),阿魏酸(...  目的:研究长白落叶松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柱分离,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醇提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海松酸(Ⅰ),β-谷甾醇(Ⅱ),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Ⅲ),larixol(Ⅳ),阿魏酸(Ⅴ),落叶松脂醇(Ⅵ),开环异落叶松脂醇(Ⅶ),异落叶松脂醇(Ⅷ)。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化学成分 首次 异海松酸 醇提物 阿魏酸 Β-谷甾醇 长白落叶松 松脂 植物
下载PDF
3D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ore structure of packed ore particle beds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保华 吴爱祥 +1 位作者 缪秀秀 刘金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833-838,共6页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three-dimensional (3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re structure features in the packed ore particle bed are focuse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was applied to deriving the cross-sectional imag...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three-dimensional (3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re structure features in the packed ore particle bed are focuse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was applied to deriving the cross-sectional images of specimens with single particle size of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ram. Based on the in-house developed 3D image analysis programs using Matlab, the volume porosity,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degree of connectivity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olume porosity, the mean diameter of pores and the effective pore size (d50)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article siz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or Gauss distribution is mostly suitable to model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The degree of connectivity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cluster-labeling algorithm also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particle size approxim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ked ore particle bed 3D pore structure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GERT网络的应急抢险过程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保华 方志耕 +1 位作者 刘思峰 郭本海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12期1879-1883,共5页
针对应急抢险过程中资源需求与供应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定义应急抢险过程GERT网络的基本单元,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灾害自身演化过程及外界作用相互关系的应急抢险过程GERT网络,设计了求解不同资源配置情况下突发事件状态转移概率的极大熵模... 针对应急抢险过程中资源需求与供应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定义应急抢险过程GERT网络的基本单元,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灾害自身演化过程及外界作用相互关系的应急抢险过程GERT网络,设计了求解不同资源配置情况下突发事件状态转移概率的极大熵模型;研究了应急抢险过程GERT网络的简化性质,给出了基于GERT网络的应急抢险过程资源最优配置的求解算法。为应急资源配置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框架与工具,为灾害发展态势的预测及其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资源配置 GERT网络 极大熵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pore scale fluid flow in granular ore media with realistic geometry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保华 吴爱祥 +2 位作者 王春来 牛文鑫 刘金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3081-3086,共6页
The images of granular ore media were captured by X-ray CT scanner. Combined with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al model, which represents the realistic pore st... The images of granular ore media were captured by X-ray CT scanner. Combined with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al model, which represents the realistic pore structure of the media, was constructed. With this model, three dimensional pore scale fluid flow among particles was simulated. Then the distributions of fluid flow velocity and pressure were analyzed and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as calc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e fluid flow behavior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volume and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pore space. There exist obvious preferential flow and leaching blind zones simultaneously in the medium. The highest velocities generally occur in those narrow pores with high pressure drops.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btained by simulation is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e laboratory test result, which denot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pore-scale and macro-scale are combined and the established geometrical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simulations of other phenomena during heap leach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ar ore medium heap leaching computed tomography pore-scale fluid flow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下载PDF
基于级比序列的离散GM(1,1)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保华 方志耕 张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5-718,共4页
针对离散GM(1,1)模型的模拟序列未能反映出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动态变化这一问题,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序列进行建模,建立基于级比序列的级比离散GM(1,1)预测模型。该模型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序列级比的动态性,结合原始序列与级比序列... 针对离散GM(1,1)模型的模拟序列未能反映出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动态变化这一问题,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序列进行建模,建立基于级比序列的级比离散GM(1,1)预测模型。该模型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序列级比的动态性,结合原始序列与级比序列的关系,获得原始序列的模拟值。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级比序列的离散GM(1,1)预测模型,无论在相对误差还是平均相对误差的变动幅度方面,都优于离散GM(1,1)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比序列 离散GM(1 1)模型 数值计算 相对模拟误差
下载PDF
关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保华 杨清华 陈剑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加权归一化指数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得出了《规范》中土地退化状态、土地退化指数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逻辑相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侵蚀度赋... 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加权归一化指数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得出了《规范》中土地退化状态、土地退化指数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逻辑相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侵蚀度赋权顺序"和"差减土地退化分级指数"2种土地退化指数计算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验证。模拟计算显示,在中度或重度侵蚀比例相同时,轻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在轻度侵蚀比例相同时,中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生态环境状态评价的一般逻辑,统计检验显示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同步性高,均可应用于实际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评价 土地退化指数
下载PDF
堆浸中矿岩散体介质孔隙结构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保华 吴爱祥 +1 位作者 王贻明 刘金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利用X光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技术无损伤地探测了堆浸体系中的矿岩散体介质,采集了矿岩散体介质孔隙结构图像。采用三维重构技术中的体绘制方法,提出了三维重构技术路线,利用MATLAB环境编写程序完成了矿岩散体介质及其孔隙结构... 利用X光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技术无损伤地探测了堆浸体系中的矿岩散体介质,采集了矿岩散体介质孔隙结构图像。采用三维重构技术中的体绘制方法,提出了三维重构技术路线,利用MATLAB环境编写程序完成了矿岩散体介质及其孔隙结构的三维重构,实现了孔隙结构的可视化。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体绘制方法原理简单,编程实现方便,重建速度快,能够真实有效地显示矿岩散体介质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并为多场耦合作用下堆浸过程中相关规律的三维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CT技术 矿岩散体介质 孔隙结构 MATLAB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杨保华 杜宇 +3 位作者 陈德宇 许飏 胡丹 殷宏杰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方法色素斑患者73例,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39例,采用波长为530~1 200nm的强脉冲光对患者面部进行照射,能量密度为28~40 J/cm2,光斑面积10mm×40mm,间隔3~4周1次,1个疗程... 目的观察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方法色素斑患者73例,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39例,采用波长为530~1 200nm的强脉冲光对患者面部进行照射,能量密度为28~40 J/cm2,光斑面积10mm×40mm,间隔3~4周1次,1个疗程3~5次.治疗前后拍照,疗程结束后由2个以上的医生评价疗效.结果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总有效率为86.3%,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总有效率为84.6%.结论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光子嫩肤 色素斑 毛细血管扩张症
下载PDF
跖疣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保华 林洪练 +3 位作者 刘雪莹 吴永波 彭霞 周波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592-1594,共3页
目的 探讨跖疣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跖疣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科2011~2012年跖疣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2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足底多汗和家族因素是跖... 目的 探讨跖疣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跖疣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科2011~2012年跖疣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2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足底多汗和家族因素是跖疣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跖疣的发病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保持足底的清洁干爽对跖疣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疣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堆浸散体孔隙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保华 吴爱祥 刘金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X光CT技术对微生物浸出前后堆浸散体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扫描,在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孔隙拓扑率评价孔隙连通性的优劣,分析了堆浸散体孔隙连通性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后堆浸散体孔隙连通性比浸出前大大降低,同时从... 采用X光CT技术对微生物浸出前后堆浸散体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扫描,在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孔隙拓扑率评价孔隙连通性的优劣,分析了堆浸散体孔隙连通性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后堆浸散体孔隙连通性比浸出前大大降低,同时从顶部至底部逐渐劣化。底部区域的横向孔隙连通性比浸出前同区域降低了64%,比顶部区域降低了51%,其纵向孔隙连通性比浸出前同区域降低了38%,比顶部区域降低了42%。微生物浸出前后堆浸散体的连通性均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横向孔隙连通性高于纵向孔隙连通性。孔隙连通性的各向异性是导致散体介质渗流性能各向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技术 堆浸散体 孔隙连通性 数字图像处理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蒸发量的小波多时间尺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保华 李靖 +1 位作者 樊毅 郭凯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78-682,692,共6页
为探求和认识独特的河谷水文循环演变规律,采用Morlet复小波变换对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元谋、宾川、元江和潞江坝等4个典型代表站的蒸发量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在不同时段的蒸发量时间尺度信号的强弱分布状况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各序... 为探求和认识独特的河谷水文循环演变规律,采用Morlet复小波变换对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元谋、宾川、元江和潞江坝等4个典型代表站的蒸发量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在不同时段的蒸发量时间尺度信号的强弱分布状况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各序列的变化趋势及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性,确定了各序列的突变点和存在的主要周期。结果表明,整体趋势除宾川站的月均蒸发量在缓慢增加外,其他站的月均蒸发量都在减少,元谋站蒸发量递减率最大。元江、潞江坝、元谋和宾川站存在的主周期分别为22,12,13和18年。这些关键数据为探求云南干热河谷的水文要素特性和水循环研究分析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蒸发量 多时间尺度分析 小波变换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52
12
作者 杨保华 叶晓林 《医学综述》 2016年第6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江油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组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江油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组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在此基础上,各组均每日口服1次阿托伐他汀,A组10 mg/d,B组20 mg/d,C组40 mg/d。比较各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与厚度变化以及脑血流指标。结果 B、C两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0.50±0.14)mm2比(0.64±0.21)mm2、(0.40±0.11)mm2比(0.65±0.19)mm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41±0.16)mm比(1.63±0.33)mm、(1.23±0.12)mm比(1.62±0.33)mm]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C组斑块面积与IMT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C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外周阻力与脑血管床特性阻抗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组间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三组间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缩小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降低脑卒中风险,而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与脑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能与阿托伐他汀的剂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杨保华 付胜 伏冬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疗效及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86例AIS患者,简单随机化...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疗效及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86例AIS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其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Lp-PLA2、HCY、hsCR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内,两组NIHS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治疗7天及14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水平和血清Lp-PLA2、HCY、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下调Lp-PLA2、HCY、hsCRP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同型半胱氨酸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系统探索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保华 彭明德 +2 位作者 何守再 左都明 彭英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5期522-525,共4页
利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资源优势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增长态势,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了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系统,以利于逐步形成以每个医生为前沿关口,覆盖全部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网络平台,以实施应用中、西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特... 利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资源优势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增长态势,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了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系统,以利于逐步形成以每个医生为前沿关口,覆盖全部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网络平台,以实施应用中、西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等一系列重大成果。经过临床使用,达到预期目标,是一个可以推广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 中医体质 应用软件 防治系统 资源优势
下载PDF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及实现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保华 李淮江 +1 位作者 宗桂林 赵鑫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2-73,共2页
对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是有效地挖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潜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目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现代化... 对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是有效地挖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潜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目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达到教学指标最优化的手段,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交互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初探——以许昌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保华 海云桃 李振宇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79,共3页
本文以许昌市为例,通过分析地方级国库现金流的特点,选择时间序列预测法,利用ARIMA模型对2010年1-9月数据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的途径。
关键词 国库现金流量 国际现金管理 预算支出 预算收入
下载PDF
消风胶囊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保华 陈德宇 肖顺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消风胶囊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背部皮下致敏、耳廓发敏的方法建立DTH小鼠动物模型,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巨噬细胞培养... 目的观察消风胶囊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背部皮下致敏、耳廓发敏的方法建立DTH小鼠动物模型,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巨噬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消风胶囊能明显抑制DNCB诱导的小鼠DTH(P<0.01),降低DTH小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P<0.01,P<0.05),并能明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P<0.01),各剂量组间无明显的剂量相关性。结论消风胶囊有抑制小鼠DTH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或)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胶囊 小鼠 迟发型超敏反应 影响 作用机制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保华 吴纯启 廖明阳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0-273,共4页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碳纳米管 安全性
下载PDF
返回卫星项目群流程再造研究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保华 唐伯昶 +1 位作者 戴维序 马庆哲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33-1739,共7页
论文分析了返回卫星项目群研制管理过程中实施流程再造的必要性,明确了指导思想,进而建立了流程再造的目标和实施模型,确定了实施流程再造研究的手段和实施步骤。对于返回项目群研制过程,按照设计、总装、电测、环境试验和发射场过程几... 论文分析了返回卫星项目群研制管理过程中实施流程再造的必要性,明确了指导思想,进而建立了流程再造的目标和实施模型,确定了实施流程再造研究的手段和实施步骤。对于返回项目群研制过程,按照设计、总装、电测、环境试验和发射场过程几个阶段,通过实施因子分析,通过流程再造研究与实践,累计缩短研制周期6个月以上,累计节省研制成本1900万元;对于系统工程管理过程,论文从组织结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资源管理几个方面对实施流程再造进行了研究,通过流程再造,进度节点完成率连续五年高达99%以上。返回式卫星项目群的流程再造研究和实践,为节约成本,提高进度,提升完成任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群 研制流程 系统工程管理 流程再造
下载PDF
皮肤疣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保华 刘兰 +3 位作者 白美容 林洪练 刘雪莹 吴永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966-967,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疣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皮肤疣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皮肤疣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09人,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的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对皮肤疣发生... 目的探讨皮肤疣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皮肤疣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皮肤疣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09人,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的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对皮肤疣发生具有危险的因素,分别为手足多汗、不良习惯、家族因素和密切接触。结论遗传易感性可能是皮肤疣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证实。积极控制多汗症、纠正撕咬指(趾)甲和皮肤的不良习惯,避免和疣病患者亲密接触对预防皮肤疣的发生可能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