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铬渣堆污染地下水六价铬污染特征与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永高 蔡五田 +3 位作者 杨骊 边超 李敬杰 王明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0,共11页
我国铬渣堆历史存量较大,渣堆渗滤液中的六价铬[Cr(Ⅵ)]毒性大、迁移性强。为探究污染源特征、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综合作用下Cr(Ⅵ)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文章以某铬污染场地为例,通过水样采集与分析,利用克里格插... 我国铬渣堆历史存量较大,渣堆渗滤液中的六价铬[Cr(Ⅵ)]毒性大、迁移性强。为探究污染源特征、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综合作用下Cr(Ⅵ)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文章以某铬污染场地为例,通过水样采集与分析,利用克里格插值、因子分析、水化学计算、Piper三线图和离子比等方法查明地下水中Cr(Ⅵ)的空间分布与水化学特征,识别水体中Cr(Ⅵ)的主要赋存形式,并探讨影响Cr(Ⅵ)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场地40 m以浅的2个含水层均受到了Cr(Ⅵ)污染,污染范围和程度差异显著。(2)Cr(Ⅵ)在地下水中主要以和Cr_(2)O_(2)-7 HCO_(3)^(-) SO_(4)^(2-)2种形式存在,浓度极低,高浓度Cr(Ⅵ)水点的阴离子以和为主,阳离子以Na^(+)和Ca^(2+)为主。(3)降水淋滤SO_(4)^(2-) HCO_(3)^(-)和渗漏导致含有大量Na+、和Cr(Ⅵ)的渗滤液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pH值升高;高浓度的和弱氧化环境下铁氧化物的溶解可以促进Cr(Ⅵ)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锰氧化物和有机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地下水中Cr(Ⅵ)浓度;浅层地下水的蒸发浓缩作用加剧Cr(Ⅵ)在地下水中的富集。研究成果可为铬渣类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与后期修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六价铬 形态特征 因子分析 迁移转化
下载PDF
三星堆及金沙玉器的玉源初探——四重证据法的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骊 段宇衡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4-31,共8页
文章对以往关于三星堆及金沙遗址玉器的玉石来源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四重证据法分析其理路不足之处。同时采用田野踏勘的方式寻找第三重证据和第四重证据对以往的论证进行补充,对三星堆以及金沙玉器的玉源问题做出初步判断,即与汶... 文章对以往关于三星堆及金沙遗址玉器的玉石来源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四重证据法分析其理路不足之处。同时采用田野踏勘的方式寻找第三重证据和第四重证据对以往的论证进行补充,对三星堆以及金沙玉器的玉源问题做出初步判断,即与汶川当地的龙溪玉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金沙 玉源 四重证据法
下载PDF
第三重证据看雁门关玉文化遗存——代州民间用玉习俗与崇玉心理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骊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4-29,共6页
文章为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报告之一。笔者作为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古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周边地区)的玉石信仰民俗调研。笔者考察了代县—雁门关地区的用玉民俗和崇玉心理,从葬俗、婚俗、... 文章为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报告之一。笔者作为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古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周边地区)的玉石信仰民俗调研。笔者考察了代县—雁门关地区的用玉民俗和崇玉心理,从葬俗、婚俗、趋吉避凶习俗、宗教习俗等方面进行考察,以第三重证据的形式论证古代州地区玉文化遗存,从而为玉石之路山西道的路线提供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重证据 玉文化 用玉民俗 玉石之路雁门关道
下载PDF
重估大传统: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骊 《百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15,共7页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界创造性地提出"重估大传统",重新反思文化"大传统",以求达到对现有文明历史框架的超越与拓展。四重证据法作为"重估大传统"的方法论之一,在叶舒宪等人的一系列学术探索中起了积极的作...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界创造性地提出"重估大传统",重新反思文化"大传统",以求达到对现有文明历史框架的超越与拓展。四重证据法作为"重估大传统"的方法论之一,在叶舒宪等人的一系列学术探索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四重证据法作为本土的人文科学方法论,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学者为突破西方现代学科建制所作的努力,同时也在反思人文与科学之间对立的世界性思潮中,为弥补人文与科学的割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文章将结合实例,着重讨论多重证据法之第三重证据和第四重证据的性质及运用,透视其在方法论的维度上如何融合实证与阐释两种理路,从而有效地调和了人文阐释与科学实证之间的尖锐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估大传统 四重证据法 方法论价值
下载PDF
人类学转向与文学人类学——第十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文学人类学专场会议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骊 《百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文学人类学"在中国比较文学第十届学术年会上首次成为专场会议之一。此次专场会议展示了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1.关于人类学转向问题的理论研讨;2.对文学人类学元话语和方法论的思考;3.有关文... "文学人类学"在中国比较文学第十届学术年会上首次成为专场会议之一。此次专场会议展示了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1.关于人类学转向问题的理论研讨;2.对文学人类学元话语和方法论的思考;3.有关文学人类学的个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转向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三危山古玉矿考察纪实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骊 《丝绸之路》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玉门何在2017年8月28日,我应邀参加在甘肃省玉门市举行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就“玉门关在何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莫衷一是。玉门关不仅是中国古诗中关于边塞文化的经典意象,更是涉及... 玉门何在2017年8月28日,我应邀参加在甘肃省玉门市举行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就“玉门关在何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莫衷一是。玉门关不仅是中国古诗中关于边塞文化的经典意象,更是涉及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关隘。然而,玉门关所在地一直是近现代学术史上争论不休的命题,从沙畹到斯坦因,从王国维到陈梦家到夏鼐等,都各有考证,但所指不一。归纳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玉 玉门 沙畹 三危山 玉料 陈梦家 文化经济 中国古诗 意象 斯坦因
下载PDF
大传统视域下的道家(道教)崇玉文化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骊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6期36-38,共3页
玉文化在中国自诞生起有8000年以上历史,玉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元素,崇玉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的大传统。本文从文学人类学大传统的视域出发,考察原始玉文化的大传统如何影响了道家(道教)文化崇玉观念与行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论... 玉文化在中国自诞生起有8000年以上历史,玉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元素,崇玉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的大传统。本文从文学人类学大传统的视域出发,考察原始玉文化的大传统如何影响了道家(道教)文化崇玉观念与行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论述:玉文化大传统对道家(道教)价值观念的影响;玉文化大传统对道教法术仪轨的影响;玉文化大传统对道家(道教)养生修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统 道家(道教) 崇玉文化
下载PDF
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法——《诗经》研究的文学人类学进路
8
作者 杨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3,共5页
自从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开创了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诗经》研究方法,后继者无数,使得文学人类学方法研究《诗经》在20世纪《诗经》研究学术史上成果斐然。文学人类学研究《诗经》的方法论经历了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 自从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开创了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诗经》研究方法,后继者无数,使得文学人类学方法研究《诗经》在20世纪《诗经》研究学术史上成果斐然。文学人类学研究《诗经》的方法论经历了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法的演变,笔者在方法论视域内选取葛兰言、闻一多、白川静、叶舒宪四位中外学者的《诗经》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透视他们各自进行跨文化阐释的得失以及方法论的演变。在跨文化阐释方面,葛兰言和白川静采用同一文化圈或类似历史时代的原则进行简单类比,闻一多和叶舒宪则采用更大的文化通则进行综合类比。此外,叶舒宪的三重证据法利用多重证据之间互证,对过度阐释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 跨文化阐释 三重证据法 文学人类学进路
下载PDF
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如何对话——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学术观察与述评
9
作者 杨骊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7-31,共5页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以"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对话"为主题,通过探讨和反思现有的文化大传统观念,以期拓展和超越既有文明历史框架,在中国重新发现历史,由此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前沿性的理论探索。笔者对...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以"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对话"为主题,通过探讨和反思现有的文化大传统观念,以期拓展和超越既有文明历史框架,在中国重新发现历史,由此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前沿性的理论探索。笔者对此届年会的主题和研讨的相关问题进行学术观察,分别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述:一、大、小传统的界定以及重估大传统的意义;二、中国的多元历史与多重叙事;三、文学人类学的学科整合与方法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估大传统 文学与历史 学术观察与述评
下载PDF
灾难时刻,文学人类学在场——评《灾难与人文关怀》
10
作者 杨骊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灾难与人文关怀》一书以文学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为依托,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人类学考察和民族志书写,在关于汶川地震的出版物中,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难与人文关怀》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以《文学人类学教程》为例谈文学与人类学
11
作者 杨骊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13,共2页
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继"语言学转向"之绪,对学界知识观和研究范式转向与更新产生重要影响的,无疑是人类学。人类学给20世纪人文思想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相对于哲学、史学乃至科学知识社会学已经开展的"人类学转... 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继"语言学转向"之绪,对学界知识观和研究范式转向与更新产生重要影响的,无疑是人类学。人类学给20世纪人文思想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相对于哲学、史学乃至科学知识社会学已经开展的"人类学转向"之成就和学术史意义的讨论,文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学术史和思想史意义的讨论和认识相对滞后。在科际整合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中具有根基性的人类学,与文学的碰撞与交叉整合将带来何种新局面呢?中国文学人类学如何借助"人类学转向"的知识大变革背景和内在学理,突破百年来的学科本位主义限制,重建可替代植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话语的"人类文学"观和学术伦理,取决于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普世性建构及其可操作性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教程 交叉学科 艺术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下载PDF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综述
12
作者 杨骊 《百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14,共5页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于2016年7月启动。此次考察活动作为文学人类学学派探求文化大传统的实证和采用多重证据法进行知识考古的尝试,取得了不俗的学术成果,文章对考察的具体内容和学术收获做一综述。叶舒宪教授总结此次考...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于2016年7月启动。此次考察活动作为文学人类学学派探求文化大传统的实证和采用多重证据法进行知识考古的尝试,取得了不俗的学术成果,文章对考察的具体内容和学术收获做一综述。叶舒宪教授总结此次考察的学术突破意义有三点:其一,通过考察拓宽了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的范围;其二,西玉东输的历史或可提前近两千年;其三,初步确定渭河道是开启西玉东输文化现象的最早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帛之路 渭河道 第十次考察
下载PDF
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与多重视角——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侧记
13
作者 杨骊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4-16,共3页
年会的学术探讨自觉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将中华各民族、各族群文学作为完整文化共同体的有机部分来考察,注重揭示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多样性,围绕"表述中国文化"的主题和以下四个分论题展开了热烈而精彩的学术交流:(1)民族/民... 年会的学术探讨自觉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将中华各民族、各族群文学作为完整文化共同体的有机部分来考察,注重揭示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多样性,围绕"表述中国文化"的主题和以下四个分论题展开了热烈而精彩的学术交流:(1)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功能与现实境遇;(2)民族志的纪实和想像;(3)文学人类学的两岸对话及中外对话;(4)文学人类学的教学及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多元族群 多重视角
下载PDF
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行记
14
作者 杨骊 《丝绸之路》 2016年第21期36-44,共9页
神奇的梦临行前一天晚上忙到3点才睡,只睡了两个小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神人给我布置任务,叫我跟师兄分工合作,激发玉石的力量。我接受了任务,回头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望着我,我心里明白这人是姜子牙,因为我母亲姓姜,她... 神奇的梦临行前一天晚上忙到3点才睡,只睡了两个小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神人给我布置任务,叫我跟师兄分工合作,激发玉石的力量。我接受了任务,回头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望着我,我心里明白这人是姜子牙,因为我母亲姓姜,她常说姜太公是我们的祖先,所以看见姜太公就感觉特别亲切。姜子牙一言不发,只是笑眯眯地望着我,那笑容简直暖到心里了。醒来之后,我有点奇怪,怎么会梦见姜子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记 姜子牙 姜太公 心里明白 张天恩 层层涟漪 土里 秦墓 秦帝国 丝雨
下载PDF
中国文学人类学第五届学术年会召开——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与多重视角
15
作者 杨骊 《学术动态(北京)》 2010年第27期13-16,共4页
2010年6月28日至6月30日,中国文学人类学第五届学术年会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协办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来自中国社会... 2010年6月28日至6月30日,中国文学人类学第五届学术年会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协办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中国文化 学术年会 多重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族群 比较文学研究
下载PDF
怎样在设备更新换代后保护电子档案信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骊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档案信息 更新换代 保护 设备 电子技术 保管条件 电子文件 新技术
下载PDF
第十六次玉帛之路考察日志
17
作者 杨骊 《百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第十六次玉帛之路考察的主要对象为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玉器群,这些玉器群位于吉林省的“白城双塔”、黑龙江省的“小南山”等重要遗址,距今10000年至9000年。通过本次考察,基本了解了东北地区史前玉文化的演变脉络,明确了万年来,自北向... 第十六次玉帛之路考察的主要对象为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玉器群,这些玉器群位于吉林省的“白城双塔”、黑龙江省的“小南山”等重要遗址,距今10000年至9000年。通过本次考察,基本了解了东北地区史前玉文化的演变脉络,明确了万年来,自北向南依次传播的玉文化传统,这是探索中国万年文化史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帛之路 史前玉文化 演变脉络 万年文化史
下载PDF
浅析货币流动性对股市房市影响
18
作者 杨骊 《商情》 2011年第9期5-6,共2页
货币供给是很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与CPI,名义GDP等指标息息相关,而股市和房市是中国资金流动的主要方向。在整个国家经济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与百姓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影响着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向。本文着力分析货币供... 货币供给是很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与CPI,名义GDP等指标息息相关,而股市和房市是中国资金流动的主要方向。在整个国家经济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与百姓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影响着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向。本文着力分析货币供给和流动性与股市房市之间的联动关系和相互作用,旨在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探索正确的政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给 流动性 股票市场 房地产市场
下载PDF
深部水文地质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文冬光 宋健 +16 位作者 刁玉杰 张林友 张福存 张森琦 叶成明 朱庆俊 史彦新 金显鹏 贾小丰 李胜涛 刘东林 王新峰 杨骊 马鑫 吴海东 赵学亮 郝文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4,共14页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与资源保障,地球深部资源与能源极其丰富。“向地球深部进军”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经济效益成本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高质...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与资源保障,地球深部资源与能源极其丰富。“向地球深部进军”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经济效益成本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为满足能源、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加大清洁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碳封存能力、强化地质储能研究等显得尤为重要。深部水文地质作用与此息息相关,亟待重视和加强研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学科发展历程与热点焦点问题的综合对比研究,对深部地下水分布与循环理论研究、深部地下水地质作用下地热与锂资源成藏、深部地热-干热岩与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深部咸水层CO;地质封存、地质储能等方面涉及的深部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深部水文地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下水循环动力机制、物质能量转换过程、水岩相互作用、成热成藏机理和勘查监测技术精准度等方面尚需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储层非均质性刻画、热源机制、深部资源能源可持续开发技术、人工干预下深部资源环境演变特征、水力压裂诱发地震以及断层对流体触发的敏感性和触发过程演变等是未来应给予重点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水文地质 资源成藏与开发 地热 干热岩 深层地下水中锂 CO 地质封存 地质储能
下载PDF
中试尺度下可渗透反应墙位置优化模拟——以铬污染地下水场地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吕永高 蔡五田 +2 位作者 杨骊 边超 李敬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9-195,共7页
可渗透反应墙(PRB)是一种高效的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污染场地墙体位置布设合理性影响其修复效果,而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可实现墙体位置优化。文章以某Cr^6+污染地下水场地为例,基于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 可渗透反应墙(PRB)是一种高效的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污染场地墙体位置布设合理性影响其修复效果,而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可实现墙体位置优化。文章以某Cr^6+污染地下水场地为例,基于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平面二维稳定流数值模型,并通过模型检验。根据墙体的设计尺寸(长20 m×宽2 m×深12 m)及填充材料的渗透系数(80 m/d),利用所建模型分别计算了4种布设方案(墙体尺寸大小和填充材料渗透系数相同,布设位置不同)下墙体的捕获区宽度、粒子滞留时间和通过墙体的Cr^6+通量。结果表明:4种布设方案模拟的滞留时间和捕获区宽度取值差异性不大,变异系数小于2%;Cr^6+通量差别较大,变异系数高达76.32%,主要由地下水中Cr^6+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引起。对比分析4种方案的各评价指标,方案2求得的捕获区宽度为21.9 m,粒子滞留时间为4.1 d,Cr^6+去除量可达127.7 mg/d,可作为最佳布设方案。本研究建立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符合场地实际情况,可有效评估PRB截获污染羽的范围和去除目标污染物的能力,为铬渣类污染场地PRB原位修复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渗透反应墙 数值模拟 铬污染 污染场地 原位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