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幼苗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1
作者 石佳竹 许涵 +4 位作者 李艳朋 陈洁 骆土寿 林明献 李意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共8页
【目的】分析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幼苗物种组成、分布及数量特征变化规律,更深入了解热带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和自然更新过程,为进一步探究幼苗分布与生长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南尖峰岭典型热带山地雨林... 【目的】分析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幼苗物种组成、分布及数量特征变化规律,更深入了解热带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和自然更新过程,为进一步探究幼苗分布与生长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南尖峰岭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基于2012年建立的1块60 hm^(2)动态监测大样地,连续7年监测其中290个样站(每个样站3个1 m^(2)小样方)的幼苗生长规律,区分幼苗的生活型、菌根类型和物种优势度,分析其物种组成及数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2013—2019年共记录到幼苗个体234种60750株,包括4种生活型(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和3种菌根类型(丛枝菌根类型AM、外生菌根类型ECM、内生和外生混合类型AM&ECM)。优势物种九节和厚壳桂幼苗广泛分布,其重要值、植株数量和出现频度均在所有物种幼苗中占据前2位。各幼苗样方物种数量分布不均匀,较大部分幼苗物种仅有稀少的植株数量。【结论】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幼苗物种组成丰富,存在大量稀有物种,研究结果对了解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幼苗的物种组成、分布及数量特征变化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尖峰岭 热带山地雨林 幼苗 物种组成 数量特征
下载PDF
热带珍稀树种陆均松幼苗的更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涛 许涵 +5 位作者 李艳朋 林明献 陈巧 杨繁 王灵 何声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为了摸清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幼苗的更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海南吊罗山、霸王岭和尖峰岭地区的陆均松天然群落及其幼苗的更新状况进行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了影响陆均松幼苗数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结果表... 为了摸清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幼苗的更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海南吊罗山、霸王岭和尖峰岭地区的陆均松天然群落及其幼苗的更新状况进行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了影响陆均松幼苗数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结果表明:(1)吊罗山和霸王岭地区的陆均松存在一定程度的更新限制,而尖峰岭地区的陆均松更新能力极低。(2)陆均松的胸径大小对其幼苗更新具有最好的解释能力,主要表现为中等胸径的母树周围具有更高的幼苗数量;而在包括陆均松生物学特性和陆均松母树所处的环境条件等所有影响因子中,坡度对幼苗更新数量有最好的解释能力,主要表现为幼苗数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均松 幼苗 更新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林区近50年气候突变、异常及变化周期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林明献 周璋 +3 位作者 李意德 陈德祥 骆土寿 许涵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4期157-165,共9页
作为中国典型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之一,海南尖峰岭热带森林长期的气候动态变化对于评价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的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尖峰气象观测场1957—2006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作为中国典型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之一,海南尖峰岭热带森林长期的气候动态变化对于评价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的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尖峰气象观测场1957—2006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尖峰岭林区气候突变和气候异常以及变化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该区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在1978年左右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突变;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水汽压在1988年左右都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突变;年蒸发量在1988-1990年经历由大到小的突变。在1998年高强度ENSO事件发生的年份,气温和地温均出现异常偏高,表明该林区的气候变化正是对全球气候异常的一次明显响应过程。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尖峰岭林区气候变化主要存在10-25年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尖峰岭 气候突变 气候异常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呼吸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4 位作者 李意德 林明献 周光益 陈德祥 邱坚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13-2017,共5页
采用 CI-30 1 PS红外 CO2 测定系统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多峰曲线 ,最高峰在 2 0 :0 0 ,在 1 2 :0 0和 4 :0 0~ 6 :0 0出现 2个次高峰 ,平均呼吸速率为1 0... 采用 CI-30 1 PS红外 CO2 测定系统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多峰曲线 ,最高峰在 2 0 :0 0 ,在 1 2 :0 0和 4 :0 0~ 6 :0 0出现 2个次高峰 ,平均呼吸速率为1 0 .6 85 3μmol· m- 2· s- 1;更新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大 ,平均为 1 4 .75 36 μmol· m- 2· s- 1,高峰主要在 1 3:0 0和 2 :0 0 ;凋落物分解过程在林地 CO2 排放总量中贡献很少 ,仅占 1 .74 1 %~ 2 .831 % ;原始林凋落物 CO2 排放量明显比更新林大 ,而各层的排放比例不一样 ,原始林是 b层 (半分解凋落物及腐殖质层 ) >a层 (未分解凋落物层 ) ,更新林是 b层 <a层 ;森林凋落物覆盖层对林地土壤 CO2 排放起到减缓的屏蔽作用 ;林地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复杂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除与大气 CO2 浓度有关外 ,主要是时间节律影响 ,以及与气温变化有关 ,与大气湿度关系不明显 ;更新林地除与大气CO2 浓度和时间节律有关外 ,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土壤呼吸 调落物 CO2排放速率 CO2排放节律 森林 C循环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_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4
5
作者 吴仲民 曾庆波 +4 位作者 李意德 周光益 陈步峰 杜志鹄 林明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6-423,共8页
本文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林区主要森林土壤的有机C储量、热带山地雨林和半落叶季雨林凋落物的C储量和林地CO2的排放量、以及“刀耕火种”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对土壤C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认识热带... 本文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林区主要森林土壤的有机C储量、热带山地雨林和半落叶季雨林凋落物的C储量和林地CO2的排放量、以及“刀耕火种”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对土壤C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认识热带林的生态功能,弄清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正确评价中国森林在全球生物圈C平衡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森土壤 CO2排放量 C储量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德祥 李意德 +2 位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林明献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0-547,共8页
2001年旱季,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主要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中华厚壳桂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800μmol·m-2·s-1)、... 2001年旱季,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主要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中华厚壳桂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800μmol·m-2·s-1)、光补偿点(15~20μmol·m-2·s-1)和最大光合速率(≤7μmolCO2·m-2·s-1)等耐荫性光合特性,并且缺乏对高光强改变的光合调节能力,但对光斑却有快速的光合响应能力;短期内高CO2浓度会使其光合速率增加,但对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有抑制作用;在光合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将明显促进光合作用,温度升高4℃能够使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 6倍,但一旦超过此范围,温度的升高却将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CO2浓度及气孔导度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在控制条件下却呈显著的曲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 热带山地雨林 中华厚壳桂 光合作用 生理生态 光合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C素库及皆伐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9
7
作者 吴仲民 李意德 +4 位作者 曾庆波 周光益 陈步峰 杜志鹄 林明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C素库以及皆伐对森林C素库影响的研究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的C素库总量为340.467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232.791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C素库以及皆伐对森林C素库影响的研究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的C素库总量为340.467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232.791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04.696t·hm-2,枯枝落叶层C储量为2.98t·hm-2.更新林的C素库总量为258.996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150.203t·hm-2,土壤有机C储量为105.803t·hm-2,枯枝落叶层C储量为2.99t·hm-2.皆伐可使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而天然更新又可使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快地恢复.皆伐后经过26年的天然更新,森林C素库只恢复到原来的7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素库 热带山地雨林 皆伐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更新林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许涵 李意德 +6 位作者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莫锦华 罗文 洪小江 蒋忠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均以原始林最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幼树层和下木层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2)天然更新林与原始林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高,说明天然更新林恢复程度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好;3)植株密度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原始林,与干扰程度正相关,与皆伐后恢复时间负相关;4)乔木层和下木层的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原始林>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5)优势种群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原始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群大部分表现为增长或稳定趋势,天然更新林群落上层阳性树种表现为衰退或稳定趋势,下木层的优势种则表现为增长趋势,人工促进更新林的栽培种和一些偏阳性树种表现出衰退或稳定趋势,林下一些优势度稍低的种群表现出逐渐增长趋势。因此,虽然天然更新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所在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种类组成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仍处在由前期阳性树种向后期耐荫树种转变的演替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更新林 生物多样性 稳定性 预测 尖峰岭
下载PDF
达维台风对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许涵 李意德 +5 位作者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莫锦华 罗文 黄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3-1334,共12页
海南岛地处我国台风的频发地带,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热带雨林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该文对2005年达维台风前后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次生林2600m2固定样地的物种组成、胸高断面积、植株数目、风倒木的影响因子、物种多样性、生... 海南岛地处我国台风的频发地带,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热带雨林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该文对2005年达维台风前后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次生林2600m2固定样地的物种组成、胸高断面积、植株数目、风倒木的影响因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变化及碳储量归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后森林内产生大量的风倒木、断枝和落叶,导致群落郁闭度减少、透光性增强,并产生大量的林窗。台风后群落的组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受损株数达514株(占总株数26.1%);其中风倒木比例较大,达206株(占总株数1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台风影响产生的风倒木与未明显受损树木的胸径面积、树高和木材密度均无显著差异;但与树种组成有较紧密的关联,对乔木层、幼树层和下木层造成的损害存在种类上的明显差异。台风产生的损害可以分为直接性损害和间接性损害两种:1)直接性损害主要作用于乔木层,造成大径级植株严重受损;部分树种重要值降低,变成伴生种,或者次优势种和原有优势种成为共同优势种;2)间接性损害主要通过风倒木作用于幼树层和下木层,产生的倒木、断枝和落叶压倒其它植株,表现为小面积范围内的个体死亡,甚至有种类消失;部分优势种的个体数减少较多,但占该种群所有个体数目的比例较小。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略有下降,而幼树层和下木层均略有上升,但3个林层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种类消失和一些种类的个体数目减少。此次台风还造成该样地至少占台风前总生物量10.42%的生物量归还给林地,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岭 达维台风 群落组成和结构 生物量变化 碳归还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郭晓伟 骆土寿 +5 位作者 李意德 许涵 陈德祥 林明献 周璋 杨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7878-7886,共9页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循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热带雨林土壤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对于深入分析热带雨林植被分布格局与土壤的关系,促进热带雨林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循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热带雨林土壤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对于深入分析热带雨林植被分布格局与土壤的关系,促进热带雨林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内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局域范围内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A(0—10 cm)、B(10—30 cm)、C(30—60 cm)3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分别为2.699、2.782、2.434 kg/m2,A、B两层差异性不显著,与C层差异性显著(P<0.05);(2)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模型交叉验证结果表明:A层拟合的半方差函数最适模型为指数模型,B、C两层为球状模型;3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程分别为:54.2、70.9、97.2 m;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分别为:0.512、0.708、0.882,表明A、B两层属中等程度变异,C层具有较大的块金值,属于弱变异,说明在小尺度范围具有更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也说明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A层与B层及C层之间的相关性要小于B层和C层之间的相关性,说明热带雨林中土壤有机碳密度表层与下层受到不同生态过程的控制。(3)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绘制的空间分布轮廓图表明:在研究尺度上A、B两层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空间异质性明显,呈斑块状分布;C层空间异质性较弱,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呈条带状分布;(4)地形引起的水热分配是影响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热带山地雨林 海南岛
下载PDF
短期CO_2浓度升高对雨林树种盘壳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德祥 李意德 +2 位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林明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22-1628,共7页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上层乔木盘壳栎 (Castanopsis patelliformis(Chun) Chun)叶片光合作用对高 CO2浓度的短期响应。用 L i- 6 4 0 0 (L i- cor,Inc.,USA)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外置 CO2 气源 ,程序控制 CO2 处理浓度...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上层乔木盘壳栎 (Castanopsis patelliformis(Chun) Chun)叶片光合作用对高 CO2浓度的短期响应。用 L i- 6 4 0 0 (L i- cor,Inc.,USA)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外置 CO2 气源 ,程序控制 CO2 处理浓度为35 0μmol/ mol及其加倍浓度 ,测定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 ,并通过光合作用相关响应曲线计算主要光合参数。结果表明 ,CO2 浓度倍增可使盘壳栎植株阳性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 75 % ,光饱和光合速率提高 6 5 % ,气孔导度降低 2 8%~ 73%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4 3%~ 70 % ,光补偿点升高近 7μmol/ (m2· s) ,饱和点提高 10 0 μmol/ (m2·s) ,表观量子产量提高 6 1% ,反映出 CO2浓度升高可提高植物的光合生产力。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趋势在高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光合特性 盘壳栎 热带山地雨林 海南岛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热带林乔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裕鹏 许涵 +3 位作者 李意德 骆土寿 陈德祥 林明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3,共8页
沿海南尖峰岭林区海拔梯度设立164块25m×25m样地,分析乔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森林采伐对这种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尖峰岭物种丰富,164块625m2样地共记录植株65144个,分属84科253属596种;原始林的物... 沿海南尖峰岭林区海拔梯度设立164块25m×25m样地,分析乔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森林采伐对这种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尖峰岭物种丰富,164块625m2样地共记录植株65144个,分属84科253属596种;原始林的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现双峰型的分布格局,主要受尖峰岭地区水热、光照、群落特性等因素控制;径级择伐后森林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波动上升;皆伐后森林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梯度剧烈波动;原始林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高而缓慢上升;径级择伐森林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首先随海拔增高而平缓上升,海拔800m处最高,之后缓慢下降;皆伐林中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高先上升,海拔680m处达到一个峰值,然后下降,海拔850m处又开始继续上升;和原始林相比较,径级择伐森林总体而言沿海拔梯度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所上升,而皆伐森林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径级择伐 皆伐 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光益 曾庆波 +3 位作者 林明献 陈步峰 李意德 吴仲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53-457,共5页
本文测定并分析了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估算模型,论述了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指出:海南木莲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W=a(D2H)b比较理想;全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44... 本文测定并分析了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估算模型,论述了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指出:海南木莲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W=a(D2H)b比较理想;全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44.066t/hm2,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89.935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78.81%,林下植物层占21.19%;在乔木层中,树干、树叶、树枝、树皮和树根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4.127%、2.354%、7.762%、9.370%和26.388%;乔木层中,各器官的养分含量,除Ca外,都是叶比其它器官(枝、皮、干、根)的养分含量高许多,N、P、K、Ca、Mg5个常量养分元素在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体中的总贮量分别为557.754,24.330,599.908,275.557,64.103kg/hm2,各养分贮量在各器官中分布,除P外,从小到大为树叶、树枝、树皮、树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木莲 人工林 生物量 养分分配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CO_2及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步峰 林明献 +2 位作者 李意德 邱坚锐 骆土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66-2172,共7页
采用梯度法及 CI-30 1 PS CO2 系统 ,实现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 CO2 、微气象因子梯度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雨季晴、晴间少云及多云天气 ,9:0 0~ 1 8:0 0 CO2 浓度平均值分别在 34 9~ 35 0 ml/m3 (冠上 2 .8m)、34 6~ 34 8... 采用梯度法及 CI-30 1 PS CO2 系统 ,实现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 CO2 、微气象因子梯度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雨季晴、晴间少云及多云天气 ,9:0 0~ 1 8:0 0 CO2 浓度平均值分别在 34 9~ 35 0 ml/m3 (冠上 2 .8m)、34 6~ 34 8ml/m3(冠上 0 .8m)、34 5~ 34 9ml/m3 (林内 1 6 m)、35 2~ 35 7ml/m3 (林内 5 m) ,较旱季相应天气分别小 1 4~ 1 7.5、1 0 .1~ 2 3.7、1 6 .4~ 35 .7和 1 8.1~ 36 .1 ml/m3 ;1 :0 0~ 8:0 0 ,则雨季 CO2 浓度大于旱季 ;梯度浓度廓变量和实时动力计算反映出 ,8:0 0~ 1 8:0 0 CO2 通量由大气向林冠层 ,旱、雨季平均 CO2 通量分别为 ( 0 .6 1× 1 0 - 6kg/( m2· s)和 0 .71× 1 0 - 6kg/( m2· s) ,1 9:0 0通量甚微 ,2 0 :0 0~ 7:0 0 CO2 通量则由林冠向大气 ,平均 CO2 通量分别为 0 .36× 1 0 - 6kg/( m2 · s)和 0 .32× 1 0 - 6kg/( m2· s) ;雨季昼夜大气流向冠层的净 CO2 通量是相应旱季的 1 .5 6倍。总辐射、冠顶净辐射通量以 1 3:0 0~ 1 5 :0 0为最大时域 ,相对林内 2 1 m,80 %的辐射热能被冠层吸收 ,与 CO2 通量正相关 ;晴天冠上潜热、感热最高值分别在 1 3:0 0~1 4 :0 0和 9:0 0 ,反映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的汇、源即白昼光合固定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近冠层 能量 水热通量 CO2梯度 CO2通量 海南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物理性质小尺度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时雷雷 骆土寿 +4 位作者 许涵 林明献 杨怀 陈德祥 李意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5-293,共9页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土壤物理性质小尺度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各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明显,其半方差函数可以用指数模型、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拟合,变程变化范围为10.810 48.650 m,块金...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土壤物理性质小尺度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各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明显,其半方差函数可以用指数模型、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拟合,变程变化范围为10.810 48.650 m,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范围为10.2%87.8%,表明各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孔隙度和持水特性有较大的块金值,说明存在小尺度(<10 m)的空间异质性;(2)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绘制物理性质空间分布轮廓图表明,土壤各物理性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斑块性,各物理性质在不同土壤深度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一致性,地形是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空间异质性 半方差 热带山地雨林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水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步峰 陈勇 +3 位作者 尹光天 叶骚胜 欧阳文 林明献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60,共8页
2002—2003年对顺德大良大岭山常绿针阔混交林集水区水循环过程进行了定位监测,该林区年降水量为1628 9mm,5—9月份的降雨量占82 4%,穿透降水占降雨的85 01%,干流占3 17%,冠层截留占11 82%,冠层水文效应显著。工业区年降雨pH均值为5 27... 2002—2003年对顺德大良大岭山常绿针阔混交林集水区水循环过程进行了定位监测,该林区年降水量为1628 9mm,5—9月份的降雨量占82 4%,穿透降水占降雨的85 01%,干流占3 17%,冠层截留占11 82%,冠层水文效应显著。工业区年降雨pH均值为5 27、酸雨频率67 8%;大良和龙江居民区年降雨pH均值分别为5 84、5 72,酸雨频率平均为27 1%;森林区大气降水的pH值6 31、酸雨频-、SO42-的含量小于国家I类水标准,总P(TP)、Cu、Zn含率为6 5%。森林区降水中Pb、Cd、Cl-、NO3量接近国家I类水标准。大气湿沉降化学物质经过林冠后,穿透雨的总P、K、Zn、Pb浓度分别增加了3-、Cl-、NO3-、1、2、7、1倍,Al、Ca、Cu浓度减少了89 8%、40 7%、30 5%。土壤105cm深度渗透水PO42-阴离子的总浓度相对15cm深减少33 5%;Cu、Zn、Pb、Cd浓度相对15cm深的渗透水分别减少SO4了62 5%、64 5%、38 9%、84 6%;森林土壤的储虑机制对于输出环境的径流水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常绿针阔混交林 水文特征 渗透水 水质效应
下载PDF
不同采伐干扰方式对热带山地雨林谱系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卜文圣 许涵 +3 位作者 臧润国 丁易 张俊艳 林明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共7页
以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老龄林及经过择伐和皆伐后自然恢复约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和样地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不同干扰方式对群落组成及谱系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干扰方式下环境因素对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历经40... 以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老龄林及经过择伐和皆伐后自然恢复约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和样地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不同干扰方式对群落组成及谱系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干扰方式下环境因素对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历经40年的恢复,2种方式干扰后自然恢复次生林不同径级(1≤DBH<5 cm为幼树、5≤DBH<10 cm为小树、DBH≥10 cm为成年树)树种的丰富度已接近老龄林水平,其幼树、小树的多度显著高于老龄林,但其胸高断面积依旧显著低于老龄林;从老龄林、择伐后恢复的次生林到皆伐后恢复的次生林,群落幼树和总体的谱系结构由聚集转向发散,而成年树的谱系结构则恰好相反,小树的谱系结构基本上是随机的;在老龄林中,群落各个径级的谱系结构均随着海拔的升高由发散转向聚集;在择伐后恢复的次生林中,除成年树外,群落的谱系结构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由聚集转向发散;在皆伐后恢复的次生林中,幼树的谱系结构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由发散转向聚集,而小树和成年树的谱系结构则由聚集转向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组配 干扰体系 环境筛 采伐方式 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 径级结构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区26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光、水和风因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璋 李意德 +4 位作者 林明献 陈德祥 许涵 骆土寿 邱建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2-1120,共9页
采用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池气象站1980~2005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光、水和风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26年来,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区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 采用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池气象站1980~2005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光、水和风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26年来,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区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水汽压和年平均风速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467.4h、2449.0mm、1248.8mm、88.67%、20.77hPa、1.2m/s。年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水汽压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水汽压升高趋势明显,每10a增加0.38hPa;日照时数、年蒸发量和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其中平均风速下降明显,每10a减小0.27m/s;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年代际变化规律不一,但10月份的降水量和9月份的蒸发量下降趋势明显。气候增暖作用分析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尖峰岭山地雨林区气候增暖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尖峰岭 气候变化 气候趋势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层乔木某些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关联性及其演化模式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格希 史作民 +7 位作者 刘顺 陈欢欢 唐敬超 马凡强 许涵 刘世荣 李意德 林明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691-5703,共13页
热带雨林林冠层具有丰富的物种、功能和系统发育(谱系)多样性,能够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调节大气水热平衡,缓解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的负面作用。因此热带雨林林冠层功能和谱系生态学研究是目前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热带雨林林冠层具有丰富的物种、功能和系统发育(谱系)多样性,能够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调节大气水热平衡,缓解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的负面作用。因此热带雨林林冠层功能和谱系生态学研究是目前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选取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3个1 hm2样地的林冠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样地林冠树种清查数据基于APG III系统发育结构重建样地林冠层系统发育树。利用Blomber's K对和Pagel'sλ指标结合系统发育独立性比较法对组成林冠层乔木树种的结构、化学计量和水力学功能性状(11个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关联性和演化模式进行研究,以探讨物种亲缘关系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层多维功能性状关联性及其动态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8个功能性状(叶面积、叶厚度和潜在最大高度除外)具有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通过P<0.05的显著性检验),Blomber's K值和Pagel'sλ值分别介于0.202—0.392和0.277—0.847之间,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层功能性状普遍存在系统发育保守性。在系统发育背景下,林冠层乔木树种结构、化学和水力学功能性状在物种水平普遍存在显著关联性(P<0.05),表现出趋同或趋异进化;而且林冠层乔木随物种分化其功能性状分化模式大致呈水平"漏斗"状,姐妹类群功能性状间差异性在物种分化早期(大约1亿2千万年前至6000万年前)明显小于其在中后期(大约6000万年前至今)的差异性,导致了林冠层性状空间在中后期迅速膨大。然而林冠层主要功能性状在系统发育树内部每一节点上姊妹类群分化产生的系统发育独立性比较值绝大部分与零模型随机模拟值并无显著性差异。了解系统发育背景下林冠层功能性状的权衡关系及其随物种演化的分化模式与时间动态为进一步探究热带雨林林冠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系统发育信号 性状分化 林冠 热带山地雨林 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卵叶樟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文 许涵 +3 位作者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7-790,共4页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s method was used to set up permanent plot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innamomum rigidissimum in Jianfengling,Hainan Isl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st...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s method was used to set up permanent plot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innamomum rigidissimum in Jianfengling,Hainan Isl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structure of C.rigidissimum follow a pyramid form.And it is a steady increasing population with relatively more young trees.For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from seedling to big tree reduces step by step.And only few individuals can become big trees.At the stage of big tree,the competitiveness of C.rigidissimum enhances and mortality decreases.The number of survival individuals in the stage of super big tree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stage of big tree.The dynamic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rigidissimum changes from aggregation to random,when trees grow up gradually.For the young trees,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ollows a clump pattern,which is mainly decided b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mselves 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s.For the big trees,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ollows a random pattern,which is mainly decided by interpopulation competi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岭 卵叶樟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