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寻中国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完美契合之路许智宏赵存生叶朗林梅村——北京大学五教授的笔谈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智宏 赵存生 +2 位作者 叶朗 林梅村 朱青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5期20-24,共5页
我们已跨入21世纪.就北京大学来说,在21世纪的前10年或前20年,我们的整体目标是要把北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我想要经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从许多方面努... 我们已跨入21世纪.就北京大学来说,在21世纪的前10年或前20年,我们的整体目标是要把北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我想要经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从许多方面努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这里,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文学科可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学科渗透
下载PDF
元大都智全寺畏兀儿高僧考
2
作者 马丽亚·艾海提 林梅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155,共10页
元朝统治者以藏传佛教为国教,通晓多种语言的畏兀儿高僧扮演了藏传佛教传播者的主要角色。我们最近发现,敦煌回鹘文写本《说心性经》作者Cis?n Tutung实乃京城西郊高梁河畔智全寺第二任方丈,其名当称“智全都统”。智全寺首任方丈即《元... 元朝统治者以藏传佛教为国教,通晓多种语言的畏兀儿高僧扮演了藏传佛教传播者的主要角色。我们最近发现,敦煌回鹘文写本《说心性经》作者Cis?n Tutung实乃京城西郊高梁河畔智全寺第二任方丈,其名当称“智全都统”。智全寺首任方丈即《元史·释老志》所载畏兀儿高僧必兰纳识理,原为京师能仁寺住持。刘敏中《大智全寺碑》称之为“天藏”(梵语dhanyasenā),回鹘文《金刚经》译作Tanyasin(弹压孙)。元朝灭亡前夕,智全都统离开元大都赴敦煌,并将智全寺大藏经殿大批回鹘文佛经携至敦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北区 回鹘佛教 敦煌写本 智全都统 必兰纳识理
下载PDF
吐火罗人与龙部落 被引量:29
3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20,共10页
关键词 吐火罗人 吐火罗语 大月氏 祁连山 巴里坤 月氏西迁 《穆天子传》 敦煌 草原地带 匈奴人
下载PDF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 被引量:57
4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3,共15页
本文研究了吐火罗人的族属 ,分析了公元前 2 0 0 0年至公元前 150 0年间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 ,认为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楼兰地区的小河—古墓沟文化为吐火罗文化 。
关键词 吐火罗人 克尔木齐文化 小河-古墓沟文化 新塔拉文化 尼雅北方青铜文化
下载PDF
从考古发现看火袄教在中国的初传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54-60,共7页
从考古发现看火袄教在中国的初传林梅村70年代以来,火袄教人华问题成为西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先后参加讨论的学者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柳存仁(1976年)、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1978年)、日本学者福井文雅(1980年)... 从考古发现看火袄教在中国的初传林梅村70年代以来,火袄教人华问题成为西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先后参加讨论的学者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柳存仁(1976年)、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1978年)、日本学者福井文雅(1980年)、中山大学的蔡鸿生(198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祆教 火袄教 考古发现 粟特文 中亚 伊犁河流域 山普拉墓地 粟特语 粟特人 阿胡拉·马兹达
下载PDF
唐武德二年宾国贡品考——兼论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原为大明宫琼林库皇家宝藏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梅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唐武德二年(619年),中亚罽宾国来朝,进贡宝带、金锁、玻璃碗、水晶杯,以及名为"颇黎"的490枚宝石。我们最近发现,唐初罽宾国五种贡品皆见于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如骨咄玉带、鎏金银锁、凸环纹玻璃碗、八曲水晶长杯,以及红... 唐武德二年(619年),中亚罽宾国来朝,进贡宝带、金锁、玻璃碗、水晶杯,以及名为"颇黎"的490枚宝石。我们最近发现,唐初罽宾国五种贡品皆见于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如骨咄玉带、鎏金银锁、凸环纹玻璃碗、八曲水晶长杯,以及红宝石、蓝宝石等。经化学成分检测,这件玻璃碗实乃中亚植物灰玻璃器,而非目前普遍认为的萨珊玻璃器。这个发现还说明,何家村唐代窖藏原为大明宫琼林库皇家宝藏。唐建中四年(783年)爆发"泾原之变",唐德宗被迫离开长安到奉天避难。皇上无法将大明宫琼林库宝物全部带走,不得不将部分金银财宝临时埋藏在长安城兴化坊某地(今西安南郊何家村)。这批仓促埋下的皇家宝藏后来被人遗忘,故一直保留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罽宾国 贡品 何家村窖藏 中亚玻璃碗 大明宫 琼林库
下载PDF
于阗花马考——兼论北宋与于阗之间的绢马贸易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54,共11页
20世纪初,新疆和田以北沙漠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许多于阗马壁画和木板画,年代约在唐代晚期。近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和田又发现一批于阗马壁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壁画表现的于阗马,与北宋李公麟《五马图》所绘于阗马如出一辙。晚唐以来... 20世纪初,新疆和田以北沙漠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许多于阗马壁画和木板画,年代约在唐代晚期。近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和田又发现一批于阗马壁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壁画表现的于阗马,与北宋李公麟《五马图》所绘于阗马如出一辙。晚唐以来,于阗久陷吐蕃,与中原一度失去联系。直到五代时期,于阗人才通过沙州(敦煌)与中原有了间接联系,后梁赵嵒《调马图》所绘于阗马,可能是沙州使者带到中原的。公元10世纪晚期,中亚伊斯兰政权——黑韩王朝不断向于阗发动圣战,并在公元11世纪初摧毁了佛国于阗。不过,黑韩王朝统治下的于阗人仍与中原保持联系。于阗与汴梁之间丝绸之路出土北宋丝绸和李公麟《五马图》揭示了这段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马 李公麟 《五马图》 绢马贸易
下载PDF
佉卢文时代鄯善王朝的世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39-50,共12页
木世纪初叶,丝绸之路的科学考察出现盛况,其中一项重大成果即佉卢文书的发现。瑞典的斯文赫定(Sven A.Hedill)、英国的斯坦因(A.Stein)、美国的亨亭顿(E.Huntington)和日本的桔瑞超等人先后起丝绸之路南道楼兰至尼雅一带魏... 木世纪初叶,丝绸之路的科学考察出现盛况,其中一项重大成果即佉卢文书的发现。瑞典的斯文赫定(Sven A.Hedill)、英国的斯坦因(A.Stein)、美国的亨亭顿(E.Huntington)和日本的桔瑞超等人先后起丝绸之路南道楼兰至尼雅一带魏晋遗址考察,从中发掘出近八百件怯卢文书。文书内容包括同王敕谕、官府文书、契约、公私往来书信及佛教文学作品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系 王朝 鄯善 文书内容 丝绸之路 科学考察 官府文书 文学作品
下载PDF
新疆营盘古墓出土的一封佉卢文书信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营盘古墓 出土文物 Qu卢文书信
下载PDF
珠宝艺术与中外文化交流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梅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8,共13页
由于缺乏宝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通常用软玉替代宝石作为装饰。唐代又将缅甸翡翠引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宝石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蒙元帝国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随着中东、中亚穆斯林大举东迁黄河、长江... 由于缺乏宝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通常用软玉替代宝石作为装饰。唐代又将缅甸翡翠引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宝石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蒙元帝国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随着中东、中亚穆斯林大举东迁黄河、长江流域,西方宝石及阿拉伯宝石学开始在中国流行。据史书记载,元代流行中国的西域宝石计有:红色宝石四种(红尖晶石、石榴石、锡兰石、杂色石榴石),绿色宝石三种(祖把碧、祖母绿、浅绿色祖母绿),各类刚玉七种(红宝石、优质金刚石、深蓝宝石、海蓝宝石、浅蓝刚玉、黄刚玉、白刚玉),猫眼石两种(金绿宝石、亚历山大变色石),绿松石两种(尼沙普尔绿松石、克尔曼绿松石)。明代朝贡贸易将中外文化交流推向又一巅峰。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金银珠宝,不仅有世界四大名宝(金绿宝石、祖母绿、蓝宝石、红宝石),而且包括波斯出产的尼沙普尔绿松石。据我们研究,这些宝石实乃郑和下西洋在锡兰、印度、波斯采买的"诸番宝货",当即朱瞻垍出生、封王或大婚时永乐帝赏赐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宝石 阿拉伯宝石学 郑和下西洋采买的“番国宝物”
下载PDF
公元3世纪的西域纺织物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20,共12页
关键词 纺织品 吐鲁番文书 罗语 新唐书·西域传 纺织物 伊朗语 古波斯语 梵语 丝绸之路 毛织物
下载PDF
新疆尼雅所出犍陀罗语《解脱戒本》残卷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44-48,共5页
新疆尼雅所出犍陀罗语《解脱戒本》残卷林梅村解脱戒,或译“波罗提木叉”、“禁戒”,是一部规定佛教信徒行为和日常生活的佛教律部文献,梵语作Pratimoksa,巴利语作Patimokkha,在犍陀罗语中则称为Pratim... 新疆尼雅所出犍陀罗语《解脱戒本》残卷林梅村解脱戒,或译“波罗提木叉”、“禁戒”,是一部规定佛教信徒行为和日常生活的佛教律部文献,梵语作Pratimoksa,巴利语作Patimokkha,在犍陀罗语中则称为Pratimokha。这部佛教律书收录了许多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犍陀罗 梵学家 新疆和田 佛教文献 释迦牟尼 印度雅利安语 尼雅 正觉 根本说一切有部 巴利语
下载PDF
有关莎车发现的喀喇汗王朝文献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1992年第2期95-106,共12页
公元11至12世纪是中国西境民族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具有千年文明史的疏勒、于阗等土著人被崛起的突厥语诸民族融合,佛教及其文化艺术的统治地位逐渐被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取代,然而,这一切都导源于一个由样磨、葛罗禄和部分... 公元11至12世纪是中国西境民族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具有千年文明史的疏勒、于阗等土著人被崛起的突厥语诸民族融合,佛教及其文化艺术的统治地位逐渐被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取代,然而,这一切都导源于一个由样磨、葛罗禄和部分西迁中亚的回鹘部落组成的联合政权一喀喇汗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汗王朝 阿拉伯文化 文献 民族融合 12世纪 伊斯兰教 统治地位 文化艺术
下载PDF
中国所出佉卢文书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梅村 《新疆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81-91,共11页
佉卢文是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后来流行于中亚广大地区的一种古文字。就目前所知,这种文字最早见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犍陀罗时颁布的摩崖法敕,最晚见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鄯善王国君主元孟(Vasmana)时期的木牍文书。其流行年代约... 佉卢文是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后来流行于中亚广大地区的一种古文字。就目前所知,这种文字最早见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犍陀罗时颁布的摩崖法敕,最晚见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鄯善王国君主元孟(Vasmana)时期的木牍文书。其流行年代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四、五世纪。不过,佉卢文的字体及其流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这种文字的创立应始于公元前五世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统治犍陀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 新疆 古代印度 印度河 阿育王 古文字 西北地区 公元前 俗语 巴基斯坦
下载PDF
相逢在青藏高原——敦煌古藏文《松赞干布本纪》残卷人物与葬地之一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梅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7,共10页
敦煌古藏文《阿柴纪年》残卷(S.T.vol.69,fol.84),目前学界普遍当作706—715年吐谷浑大事纪年。殊不知,该残卷不仅提到神圣赞普(松赞干布尊号)、入蕃和亲文成公主,还提到下嫁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和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其年代应在633—64... 敦煌古藏文《阿柴纪年》残卷(S.T.vol.69,fol.84),目前学界普遍当作706—715年吐谷浑大事纪年。殊不知,该残卷不仅提到神圣赞普(松赞干布尊号)、入蕃和亲文成公主,还提到下嫁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和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其年代应在633—642年之间,实乃《松赞干布本纪》抄本。这个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青海唐代王侯墓主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吐蕃纪年残卷 青海唐代王侯墓 唐蕃和亲
下载PDF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梅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101,共8页
本文将讨论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辽宁朝阳县文管所收藏的3件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或仿制品。前两家博物馆收藏的倒钩铜矛是在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影响下,由中国工匠铸造的仿制品;后一家博物馆藏品虽无倒钩,但是有山字脊,是... 本文将讨论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辽宁朝阳县文管所收藏的3件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或仿制品。前两家博物馆收藏的倒钩铜矛是在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影响下,由中国工匠铸造的仿制品;后一家博物馆藏品虽无倒钩,但是有山字脊,是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典型器,很可能直接从阿尔泰山传入西辽河流域。这个发现相当重要,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冶金术很可能是在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本文还讨论了内蒙古出土的带翅管銎铜斧石范,认为属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此外,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还传入南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盆地,这里出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皆为宽柳叶形山字脊铜矛,年代略晚于阿尔泰山流行的窄柳叶形山字脊铜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京藏倒钩铜矛 辽宁朝阳藏山字脊铜矛 中国冶金术来源
下载PDF
从考古发现看隋末唐初于阗与中原的关系──大唐毗沙郡将军叶和墓表考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梅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22,共10页
新疆和田地处古代中西交通孔道,古称“于阗”。本世纪初,欧美和日本探险队在此发掘出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这些文物再现了于阗古国昔日的辉煌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近年来于阗考古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 新疆和田地处古代中西交通孔道,古称“于阗”。本世纪初,欧美和日本探险队在此发掘出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这些文物再现了于阗古国昔日的辉煌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近年来于阗考古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唐于阗将军叶和墓表的发现。据说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 考古发现 尉迟 西突厥 阿克苏 斯文·赫定 唐初 将军 塔里木盆 西域
下载PDF
通往恭御城之路——兼论中亚历史上的讹答剌城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梅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恭御城是中亚丝绸之路重镇。由于文献语焉不详,这座古城在中亚何地,至今不明。2015年,我们在哈萨克斯坦实地考察丝绸之路白水道时,意外发现该古城即汉代康居王庭。突厥鲁尼文碑铭称为"康居达坂",元明时改称"讹答剌城&quo... 恭御城是中亚丝绸之路重镇。由于文献语焉不详,这座古城在中亚何地,至今不明。2015年,我们在哈萨克斯坦实地考察丝绸之路白水道时,意外发现该古城即汉代康居王庭。突厥鲁尼文碑铭称为"康居达坂",元明时改称"讹答剌城",而恭御城之名沿袭汉代名称"康居"。据此,唐玄奘从怛逻斯城西行石国之路是:从怛逻斯城出发,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今哈萨克斯坦舍勒达拉绿洲),然后西经白水城(今赛兰城),至恭御城(今讹答剌城)。从恭御城东南行二百里,至石国(今塔什干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居王庭 恒罗斯 白水城 讹答剌 玄奘西行之路 中亚考古
下载PDF
庆山寺地宫出土高浮雕人头胡瓶考——兼论印度教神像对粟特火祆教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梅村 《文博》 2017年第5期29-37,共9页
1985年,陕西临潼县庆山寺地宫出土了一件高浮雕人头胡瓶,造型奇特,腹部有六个高浮雕人头,但是它的产地及其艺术内涵迄今无人解读。据我们检测,这个胡瓶是黄铜(铜锌合金)打造的,当即法藏敦煌文书(P.2596)所谓"鍮石瓶子"。这件... 1985年,陕西临潼县庆山寺地宫出土了一件高浮雕人头胡瓶,造型奇特,腹部有六个高浮雕人头,但是它的产地及其艺术内涵迄今无人解读。据我们检测,这个胡瓶是黄铜(铜锌合金)打造的,当即法藏敦煌文书(P.2596)所谓"鍮石瓶子"。这件胡瓶采用鹤嘴流,器型与粟特胡瓶相同,而腹部高浮雕人头像实乃印度教战神塞健陀像。推测这个胡瓶的产地当在粟特与印度之间的罽宾国(今阿富汗贝格拉姆遗址)。庆山寺地宫出土鍮石胡瓶相当重要,为我们探讨印度教神像影响粟特火祆教艺术提供了又一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山寺 鍮石胡瓶 印度教神像 罽宾 粟特金属工艺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藏王陵与藏后陵——敦煌古藏文《松赞干布本纪》残卷人物与葬地之二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梅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考古发现表明,青海都兰热水北岸建有吐蕃佛寺,包括坛城、佛塔、灶堂等遗址。该佛寺周边为吐蕃墓地,分布有文成公主塔、贡松贡赞的吐谷浑妃蒙洁墀噶墓,贡松贡赞的象雄妃没庐·芒邦墓,可谓"藏后陵"。据本文考证,血渭1号大... 考古发现表明,青海都兰热水北岸建有吐蕃佛寺,包括坛城、佛塔、灶堂等遗址。该佛寺周边为吐蕃墓地,分布有文成公主塔、贡松贡赞的吐谷浑妃蒙洁墀噶墓,贡松贡赞的象雄妃没庐·芒邦墓,可谓"藏后陵"。据本文考证,血渭1号大墓、藏王陵西区六陵并非陵墓而是坛城式灵堂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考古 都兰热水吐蕃墓 文成公主遗物 藏后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