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服药时间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香春 吴静 +4 位作者 高炳霞 魏南 郭晶 姜国俊 蔺武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进行肠道准备对结肠清洁作用的影响。方法结肠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6例,术前12小时服药,上午检查;B组44例,术前4小时服药,上午检查;C组40例,术前4小时服药,下午检查。比...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进行肠道准备对结肠清洁作用的影响。方法结肠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6例,术前12小时服药,上午检查;B组44例,术前4小时服药,上午检查;C组40例,术前4小时服药,下午检查。比较3组肠道清洁度、清洁范围及患者的评价。结果结肠清洁度I级A组(5.5%)显著低于B组(90.9%)及C组(75.0%)(P<0.05)。肠道清洁范围4度A组(16.7%)显著低于B组(86.4%)及C组(70.0%)(P<0.05)。患者耐受性A组(72.2%)显著低于B组(95.2%)和C组(90.0%)(P<0.05)。结论采用检查前4小时快速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盒,具有肠道清洁满意、患者耐受性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术前用药法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下载PDF
大剂量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香春 蔺武 +1 位作者 程留芳 吴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101-102,共2页
在内镜下采用大剂量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7例。共注射332人次,每次注射量为(23.26±9.7)ml,2次治疗间隔时间(8.33±4.15)d。对41例患者行12-39个月随访。急诊止血率93.3%,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93.7%。随访观察,长... 在内镜下采用大剂量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7例。共注射332人次,每次注射量为(23.26±9.7)ml,2次治疗间隔时间(8.33±4.15)d。对41例患者行12-39个月随访。急诊止血率93.3%,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93.7%。随访观察,长期有效率为90.2%。9例发生并发症,包括出血6例,食管狭窄1例,肺浸润1例,心跳骤停1例。认为静脉内大剂量注射硬化剂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药物疗法 硬化剂
下载PDF
高清晰非放大结肠镜窄波成像模式对结肠息肉样病变性质的诊断 被引量:5
3
作者 林香春 吴静 +3 位作者 王沧海 魏南 刘红 刘芳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清晰结肠镜窄波成像(NBI)模式下黏膜表面血管形态(capillary pattern,CP)对结肠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组织类型的预测能力。方法 130例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诊断结肠息肉样病变175个,根据NBI下CP预测该病变为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病变,... 目的探讨高清晰结肠镜窄波成像(NBI)模式下黏膜表面血管形态(capillary pattern,CP)对结肠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组织类型的预测能力。方法 130例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诊断结肠息肉样病变175个,根据NBI下CP预测该病变为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病变,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判定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普通结肠镜NBI下CP鉴别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83.7%,阳性预测值为84.2%,阴性预测值为96.3%,准确度为90.3%。对于小于5 mm的息肉的诊断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为89.5%,阴性预测值为97.8%,准确率为96.9%。大于5 mm息肉的诊断敏感性为98.5%,特异性为71.1%,阳性预测值为83.1%,阴性预测值为97.0%,准确率为87.3%。结论高清晰结肠镜NBI模式下观察息肉样病变CP形态对鉴别其为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结肠肿瘤 诊断 窄带成像技术
下载PDF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合并病毒性肝炎2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林香春 吴静 +1 位作者 高炳霞 沈文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195-2197,共3页
我院收治小肠淋巴管扩张症2例,均为慢性病程,合并病毒性肝炎,表现浮肿、腹胀、腹泻.辅助检查提示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及球蛋白均显著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降低.内镜检查发现小肠黏膜肿胀,皱襞增粗,绒毛水肿,表面可见乳白色乳糜样物质附着,... 我院收治小肠淋巴管扩张症2例,均为慢性病程,合并病毒性肝炎,表现浮肿、腹胀、腹泻.辅助检查提示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及球蛋白均显著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降低.内镜检查发现小肠黏膜肿胀,皱襞增粗,绒毛水肿,表面可见乳白色乳糜样物质附着,并可见绒毛顶端乳白色囊泡样改变.2例均发现纵行糜烂.病理见黏膜下淋巴管扩张,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及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蛋白丢失性肠病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E-cad-β-cat复合体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林香春 吴静 +4 位作者 王沧海 魏南 寇炜 姬瑞 路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3687-369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t,β-cat)复合体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8-2001年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标本6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E-cad和β-ca...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t,β-cat)复合体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8-2001年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标本6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E-cad和β-cat复合体测定,结合病理学特征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食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E-cad和β-cat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P=0.039,0.006,0.020),风险度分别为2.675,3.077,2.958.而E-cad和β-cat不可作为独立的因子.结论:食管癌患者E-cad和β-cat复合体异常表达和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且后者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素,其中分化程度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蛋白 Β-连环素 食管癌 预后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取出术——附110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香春 丁士刚 +3 位作者 周丽雅 林三仁 廖振林 康慧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11-412,共2页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取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 方法 总结我院 1984年 1月~ 2 0 0 2年5月胃镜下诊治 110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 结果 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率 87 9% ( 94 10 7) ,并发症发生率 10 6% ( 10 94...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取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 方法 总结我院 1984年 1月~ 2 0 0 2年5月胃镜下诊治 110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 结果 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率 87 9% ( 94 10 7) ,并发症发生率 10 6% ( 10 94)。不同种类异物取出成功率 :长形异物 10 0 % ( 2 2 2 2 ) ,圆钝形异物 85 7% ( 3 0 3 5) ,尖锐异物 84 0 % ( 4 2 50 ) ;并发症发生率 :长形异物 4 5% ( 1 2 2 ) ,尖锐形异物 18 0 % ( 9 50 ) ,圆钝形异物 0。不同部位异物取出成功率 :食管 84 8% ( 3 9 46) ,胃 91 8% ( 4 5 49 ) ,十二指肠 90 % ( 9 10 ) ;并发症发生率 :食管 13 0 % ( 6 46) ,胃 8 2 % ( 4 49) ,十二指肠为 0。 结论 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异物过大、过宽或怀疑有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空胞毒素与血小板的结合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香春 佐藤公 +3 位作者 藤野雅之 佐藤金夫 浅妻直树 尾崎由基男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0-742,778,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空胞毒素(VacA)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acA与血小板的结合;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血小板细胞膜脂质筏(GEMs),用Western blot检测VacA在血小板表面的结合部位;生物素标记血小板后,用免疫沉降法检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空胞毒素(VacA)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acA与血小板的结合;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血小板细胞膜脂质筏(GEMs),用Western blot检测VacA在血小板表面的结合部位;生物素标记血小板后,用免疫沉降法检测与VacA结合的血小板表面蛋白。结果VacA结合于血小板表面,并存在于GEMs上,结合蛋白的分子量为140kd和40kd。结论VacA可能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特异蛋白结合于GEMs上而参与血小板的活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空胞毒素 脂质筏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空胞毒素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香春 佐藤金夫 尾崎由基男 《中国微循环》 2009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空胞毒素(VacA)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全血分离血小板,用不同浓度的VacA刺激血小板,用热灭活VacA作为对照组,观察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采用低剂量vWF和Botrocetin刺激上述两组血小板,观...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空胞毒素(VacA)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全血分离血小板,用不同浓度的VacA刺激血小板,用热灭活VacA作为对照组,观察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采用低剂量vWF和Botrocetin刺激上述两组血小板,观察VacA对血小板凝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acA可以引起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增加;增强血小板对vWF和Botrocetin刺激的凝集反应。结论VacA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并引起血小板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空胞毒素 血小板
下载PDF
PBL教学法对消化科实习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 被引量:58
9
作者 刘红 吴静 林香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PBL教学法在消化科临床教学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校医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及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用传统教学法讲授完核心知识后采用PBL教学,对照组则全部... 目的评价PBL教学法在消化科临床教学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校医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及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用传统教学法讲授完核心知识后采用PBL教学,对照组则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每组各30人。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2.87±7.88)vs(78.37±7.78),(42.13±4.15)vs(39.47±4.99),P<0.05];实验组在病例分析题中的鉴别诊断部分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7.26±1.74)vs(15.23±2.15),P=0.0002)。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考试部分成绩水平持平,无显著性差异[(24.77±2.28)vs(25.26±2.02),(16.47±1.21)vs(15.98±1.33),P>0.05)]。通过调查问卷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实验组对PBL教学法的评价也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χ2=22.6697,P<0.001)。结论消化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科 P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漏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揆亮 林香春 +3 位作者 吴静 魏南 王沧海 刘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4-918,共5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时结直肠息肉的漏诊情况,探讨息肉漏诊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减少结肠镜下息肉的漏诊。方法选择该院3个月内先后2次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收集病例资料,将第2次肠镜检查时新发现的息肉判定为漏诊息肉。采用χ2检验分...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时结直肠息肉的漏诊情况,探讨息肉漏诊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减少结肠镜下息肉的漏诊。方法选择该院3个月内先后2次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收集病例资料,将第2次肠镜检查时新发现的息肉判定为漏诊息肉。采用χ2检验分析结肠息肉漏诊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接受检查的患者出现漏诊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343枚息肉,漏诊81枚,按息肉枚数分析的漏诊率为23.62%。入选240例患者,漏诊54例,按患者分析的漏诊率为22.5%。扁平型息肉的漏诊率显著高于隆起型(31.08%与3.26%,P<0.05)。小于5 mm的息肉漏诊率显著高于5 mm以上的息肉(45.8%与5.3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退镜时间不充分(<6 min)、息肉为多发、检查医师为初学者(结肠镜检查少于500例)均为患者出现息肉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三者的比值比(OR)分别为6.70[95%可信区间(CI)2.918-15.400]、3.60(95%CI 1.663-7.80)及8.73(95%CI 3.974-19.195)。结论结肠镜检查时存在较多的息肉漏诊。扁平息肉、小息肉为息肉漏诊的危险因素。结肠镜退镜时间不充分、医生经验不足、息肉多发是患者漏诊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息肉 漏诊
下载PDF
放大电子色素内镜下急慢性胃炎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红 吴静 +4 位作者 林香春 蔺武 魏南 宿慧 刘揆亮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放大电子色素内镜下胃窦炎症的微形态特征及其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评价其用于靶向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消化内镜室行放大窄带成像内镜检查的连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内镜下黏膜表面形态分5型,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并病理组织学特... 目的分析放大电子色素内镜下胃窦炎症的微形态特征及其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评价其用于靶向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消化内镜室行放大窄带成像内镜检查的连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内镜下黏膜表面形态分5型,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并病理组织学特殊染色查H.pylori.结果为标准,比较黏膜表面形态和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最终共有65例患者的159个部位与病理组织学及H.pylori.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正常胃窦黏膜以A型(70.8%)多见,慢性炎症和急性炎症以B型形态(82.1%)和C型形态(82.8%)为主。肠上皮化生主要表现为D型和E型形态(77.5%)。H.pylori.感染阳性部位共58个(36.5%),以B型和C型形态为多,分别占B型和C型部位的60.0%和60.7%。B型和C型形态预测H.pylori.感染的敏感度为70.1%(95%CI[58.3,81.9]),特异度为73.3%[64.7,81.9],准确度为72.3%[65.3,79.3]。结论胃窦黏膜H.pylori.感染在放大电子色素内镜下微血管和腺管形态有其特征性,预测H.pylori.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靶向活检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ylori.感染 放大电子色素内镜 胃窦炎 诊断
下载PDF
结肠息肉癌变过程中内镜微血管特征与MVD IGF-1 STAT3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红 吴静 +3 位作者 林香春 刘揆亮 马艳会 余瑞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9-503,共5页
目的:分析MVD、IGF-1、STAT3等血管生成因子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微血管形态的相关性,探究内镜实时观测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普通白光内镜以及NBI内镜均诊断为结肠息肉样病变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目的:分析MVD、IGF-1、STAT3等血管生成因子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微血管形态的相关性,探究内镜实时观测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普通白光内镜以及NBI内镜均诊断为结肠息肉样病变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结肠早期癌、结肠腺瘤纳入研究,将微血管形态分为三型:Ⅰ型:无微血管形态可见;Ⅱ型:微血管沿腺管开口排列,粗细均匀;Ⅲ型:微血管粗细不均,排列紊乱。同时将病变组织进行CD34、IGF-1、STAT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NBI微血管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共有58例患者的64个部位(结肠早期癌15个,腺瘤29个,正常黏膜20个)进行NBI内镜检查,NBIⅡ型部位以腺瘤为主,占82.1%(23/28),而早癌多表现为Ⅲ型,占66.7%(10/15)。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微血管密度(MVD-CD34)、IGF-1在正常黏膜、结肠腺瘤和结肠早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P=0.006 2),STAT3在三者间表达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0.071 3)。在NBI微血管形态分型Ⅰ、Ⅱ、Ⅲ型组织中MVD-CD34、IGF-1、STAT3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P=0.001 0,P=0.005 5)。NBI的微血管类型和MVD、IGF-1、STAT3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41和0.40。结论:根据NBI内镜实时微血管形态评估组织血管生成,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结肠息肉癌变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内镜 结肠腺瘤 结肠早期癌 微血管形态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窄带成像内镜下结直肠腺瘤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红 吴静 +5 位作者 林香春 高炳霞 姜国俊 魏南 蔺武 王沧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21-1124,1128,共5页
目的分析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结直肠腺瘤表面特征,评价NBI在鉴别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该研究,将NBI内镜下病变黏膜表面形态分四型,以病变切除后的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黏膜表面形态和组织... 目的分析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结直肠腺瘤表面特征,评价NBI在鉴别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该研究,将NBI内镜下病变黏膜表面形态分四型,以病变切除后的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黏膜表面形态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关系。另外,取30张图像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价。结果对入选的156例患者259个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105个,结肠腺瘤154个进行NBI检查,增生性息肉主要表现为Ⅰ型(81/1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以Ⅱ型为多(96/12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以Ⅲ型和Ⅳ型为著(24/34)。Ⅰ型预测增生性息肉即区分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1%、90.9%,Ⅱ型微血管形态预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79.1%,Ⅲ型和Ⅳ型预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6%、93.3%。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价结果示kappa值0.784(CI,0.635,0.915),提示评价强度为较好。结论结直肠腺瘤在NBI下有腺管开口形态和微血管形态的显著特征,借此可区分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为内镜实时诊断及治疗结直肠病变提供了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内镜 结直肠腺瘤 诊断
下载PDF
年龄、性别及肥胖与大肠腺瘤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炳霞 林香春 +5 位作者 刘红 吴静 常岩芹 郭晶 貟世平 卢月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及肥胖对大肠腺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顺序选择10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其中结肠镜下发现一个或多个大肠息肉并经病理证实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的38例为腺瘤组,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或病理仅为炎性...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及肥胖对大肠腺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顺序选择10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其中结肠镜下发现一个或多个大肠息肉并经病理证实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的38例为腺瘤组,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或病理仅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的67例为对照组;并在结肠镜检查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臀围。结果腺瘤组有较高的男性比例,而且腺瘤组年龄、腰围及腰臀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论男性或女性,60岁以上者腺瘤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腺瘤组与非腺瘤组间体质指数(BM 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大肠腺瘤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60岁以上者发生率较高;②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③BM I与腺瘤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关系,但腰围及腰臀比高者腺瘤发生率高,提示腹型肥胖在大肠腺瘤发生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年龄 性别 肥胖
下载PDF
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4例报告) 被引量:8
15
作者 常虹 丁士刚 +3 位作者 林香春 周丽雅 吕愈敏 林三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896-897,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5年4月44例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4例中直肠(包括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类癌29例发生率最高65.9%(29/44),结肠4例9.1%(4/44),阑尾1例2.3%(1/44),小肠2例4.5%(...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5年4月44例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4例中直肠(包括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类癌29例发生率最高65.9%(29/44),结肠4例9.1%(4/44),阑尾1例2.3%(1/44),小肠2例4.5%(2/44),十二指肠2例4.5%(2/44),胃5例11.4%(5/44),肝1例2.3%(1/44)。44例中治疗了39(39/44,88.6%),其中手术切除14例,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20例(5例EMR后病理断端残余癌细胞又追加手术局部切除),内镜下直接钳除5例,5例未治疗。直径≤1cm30例占68.2%,26例全部治愈,15例(50%行EMR完全切除,其中20例肠镜随访10~84个月,均无复发,预后好;直径1~2cm4例占9.1%,手术局部切除,1例1年后肝转移;直径>2cm10例占22.7%,均位于直肠外,8例手术,2例未治疗,3例死亡,5例有远处或淋巴结转移,预后差。44例中6例发生远处或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3.6%。结论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1cm的类癌可在内镜下行EMR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癌 内镜 黏膜下切除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腺癌发展序列中差异表达miRNAs的筛选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揆亮 范慧娟 +3 位作者 吴静 封国生 林香春 刘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筛选及初步验证结直肠腺瘤-腺癌发展序列中差异表达的miRNA,初步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 MicroRNA芯片检测15例结直肠腺瘤患者、3例结直肠早癌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在18例结直肠腺瘤,9例结直肠早癌,5例进展期癌... 目的筛选及初步验证结直肠腺瘤-腺癌发展序列中差异表达的miRNA,初步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 MicroRNA芯片检测15例结直肠腺瘤患者、3例结直肠早癌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在18例结直肠腺瘤,9例结直肠早癌,5例进展期癌及5例正常对照者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早癌组与腺瘤组比较,差异表达的miRNA有15个;早癌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表达的miRNA有13个。选择miR-204、miR-193b与miR-150进行初步验证。进展期癌组血清miR-150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癌组、进展期癌组血清miR-204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腺瘤组、早癌组和进展期癌组血清miR-193b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P<0.05)。miR-193b mimic转染HCT116细胞后显著抑制其增殖(P<0.05),促进其凋亡(P<0.001)。并可显著抑制K-ras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血清miR-204与miR-193b可能成为诊断结直肠癌的生物标志物,miR-193b可能在腺瘤-腺癌序列中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93b miR-204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15年病因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沧海 宿慧 +3 位作者 吴静 林香春 魏南 高炳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15年来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药物类型变化规律、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5年来我院住院的119例DILI患者所用药物、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转归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引起DILI的药物以中药占首... 目的分析我院15年来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药物类型变化规律、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5年来我院住院的119例DILI患者所用药物、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转归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引起DILI的药物以中药占首位,共42例,其次为抗生素19例,抗肿瘤药物16例;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DILI呈上升趋势。结论近15年来引起DILI的药物仍以中药为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呈上升趋势,波立维、法安明等抗凝药也屡有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药物 病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羧基-D-氨基葡萄糖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caspase-3活化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静 强占荣 +4 位作者 林香春 杨国栋 周永宁 王爱勤 薛群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OPADG作用后Eca-109细胞内半胱氨... 目的探讨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OPADG作用后Eca-109细胞内半胱氨酸酶3(caspase-3)活化程度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Annexin V/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OPADG作用后Eca-109细胞凋亡率。结果COPADG作用显著增加Eca-109细胞凋亡率,且Eca-109细胞内caspase-3活性和bcl-2表达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高。结论COPADG能显著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发生,并使Eca-109细胞内caspase-3显著活化以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并可能通过该机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食管癌 凋亡 BCL-2 半胱氨酸酶3
下载PDF
铁道部机关体检人员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沧海 宿慧 +4 位作者 陶旭光 林香春 吴静 台卫平 刘揆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铁道部机关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及血清预警因子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铁路职工进行身高、体质量、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测定及腹部超声检查,进行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 目的探讨铁道部机关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及血清预警因子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铁路职工进行身高、体质量、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测定及腹部超声检查,进行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结果铁道部机关体检人员共1 705人,纳入研究1 337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脂肪肝程度加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三酰甘油、血糖、尿酸呈升高趋势,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下降趋势。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不同程度脂肪肝组均高于对照组,以脂肪肝家族成员组升高最为显著,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轻中度脂肪肝组显著升高。结论随着代谢紊乱的加重,脂肪肝程度加重,且IL-6、TNF-α在脂肪肝家族成员组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危险因素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载药微粒的制备及其释药效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静 冯芳 +4 位作者 林香春 王沧海 吴秋菊 娄文静 王晓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584-2587,共4页
目的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载药微粒,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等微粒性能进行评估。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载药微粒,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粒的外形结构,用紫外分光... 目的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载药微粒,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等微粒性能进行评估。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载药微粒,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粒的外形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微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测定体外释放量。结果 5-FU羧甲基壳聚糖载药微粒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1~2μm,载药量为17.55%,包封率为45.4%。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粒具有缓释特性,在模拟体液中,10 d的累积释药量达94.92%。结论以羧甲基壳聚糖微粒作为5-FU的载体,可改变5-FU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具有缓释作用,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使之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5-氟尿嘧啶 羧甲基壳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