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何以成为劳动教育最佳载体?——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柳夕浪教授 |
刘霞
王冬宁
柳夕浪
|
《生活教育》
|
2019 |
0 |
|
2
|
新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挑战与应对 |
柳夕浪
|
《基础教育课程》
|
2024 |
3
|
|
3
|
课堂的“贫困”与“富足” |
柳夕浪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24 |
0 |
|
4
|
素养能被考出来吗? |
柳夕浪
|
《基础教育课程》
|
2024 |
0 |
|
5
|
写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后半篇文章” |
柳夕浪
|
《教育家》
|
2023 |
0 |
|
6
|
与AI共存:“回家”才有出路 |
柳夕浪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真正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之于人的意义 |
柳夕浪
|
《福建教育》
|
2024 |
0 |
|
8
|
新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挑战与应对 |
柳夕浪
|
《思行月刊》
|
2024 |
0 |
|
9
|
素养教学的三大着力点 |
柳夕浪
张珊珊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5 |
40
|
|
10
|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研究 |
柳夕浪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1
|
|
11
|
“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再谈“培养什么样的人” |
柳夕浪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4
|
|
12
|
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理念、方式与局限 |
柳夕浪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13
|
正确把握“四个关系”,着力推动课程形态变革——《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
柳夕浪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0
|
|
14
|
建构积极的“教学自我”——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 |
柳夕浪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9
|
|
15
|
分层推进与合作学习——面对差异的两项革新试验 |
柳夕浪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1
|
|
16
|
关于中小学生礼仪行为的调查研究 |
柳夕浪
王少华
|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7
|
地方课程管理:地位、作用与策略 |
柳夕浪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8
|
教师研究的失范与规范 |
柳夕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9
|
试析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内涵与特征 |
柳夕浪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20
|
知识生成的交往中介原理与知识创新教育 |
柳夕浪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