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桑多吉先生藏戏研究回顾与学术贡献评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4-14,共11页
洛桑多吉(1928—1990)先生是藏族文化艺术大家、理论家、民族教育家。他是西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引领者,更是西藏艺术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洛桑多吉发表了数篇藏戏研究文章,虽然发表数量有限,但每一篇都可以作... 洛桑多吉(1928—1990)先生是藏族文化艺术大家、理论家、民族教育家。他是西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引领者,更是西藏艺术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洛桑多吉发表了数篇藏戏研究文章,虽然发表数量有限,但每一篇都可以作为藏戏研究的奠基之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价值。迄今为止这些文章的价值依然引起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为此本文就洛桑多吉的几篇藏戏研究论文进行专门的回顾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桑多吉 生平 藏戏研究 评述
下载PDF
藏戏演员的艺术:西方表演理论凝视下的阿吉拉姆(下)
2
作者 桑吉东智(译)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本文是阿吉拉姆藏戏艺术语言研究的第二部分,该研究共分为两部分。这也是首次在英文研究成果中对其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中讨论了西方戏剧理论与藏传佛教戏剧学术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相关性,无法充分理解舞台上演员的艺术;而在第二部分中... 本文是阿吉拉姆藏戏艺术语言研究的第二部分,该研究共分为两部分。这也是首次在英文研究成果中对其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中讨论了西方戏剧理论与藏传佛教戏剧学术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相关性,无法充分理解舞台上演员的艺术;而在第二部分中,则以演员的知识为中心,他们通过实践和训练使口头传统得以延续。首先,考察了被视为神圣的戏剧文本的中心地位。道白和歌唱被认为是表演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对叙事的改编,从主要的书面形式(rnam thar)到表演的台本(khrab gzhung)都是非常谨慎的。其次,文章深入探讨了角色塑造的美学,即演员结合了三种主要的精湛技艺,为舞台上的角色赋予生命:通过他们的装扮(服装,有时还有面具)、他们的动作(舞台上的动作及神态)以及他们特定的唱腔旋律,这需要非常高水平的声乐造诣,声音力量,旋律变化的知识,尤其是在颤音技巧和声音色彩的艺术性方面。文章接着讨论了阿吉拉姆藏戏的美学,即综合、灵活和自然性。文章最后试图定义演员如何在舞台上构建在场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吉拉姆藏戏 美学 叙述 韵白 精湛技艺 角色塑造 在场
下载PDF
藏戏演员的艺术:西方表演理论凝视下的阿吉拉姆(上)
3
作者 桑吉东智(译)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90-99,共10页
本文是阿吉拉姆藏戏艺术语言研究的第一部分,该研究分为两部分。这也是首次在英文研究成果中对其进行分析。首先,它阐述了表演的认识论框架,如何理解表演的理论方面以及表演者的核心审美价值和工作。鉴于作者最初接受的是西方以身体为... 本文是阿吉拉姆藏戏艺术语言研究的第一部分,该研究分为两部分。这也是首次在英文研究成果中对其进行分析。首先,它阐述了表演的认识论框架,如何理解表演的理论方面以及表演者的核心审美价值和工作。鉴于作者最初接受的是西方以身体为中心的表演技巧,即雅克·勒科克和尤金尼奥·巴尔巴的表演技巧,反思了这些西方表演理论在理解西藏演员在舞台上的作品时缺乏适用性:文本是阿吉拉姆藏戏的核心元素。然后,作者考虑了藏族文人对表演本质、原因及其具体效率的理解。在这里,“堆嘎尔”(zlos gar)是印度佛教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该理论体系将戏剧理解为菩萨开悟的工具,更具体地说,是菩萨可以通过其教导佛法的“十明”之一。印度的rasa理论也被翻译成藏文。结论表明,这些抽象的学术理论与阿吉拉姆演员的作品无关,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些理论,因此不会用它们来构建自己的作品。藏戏首先是一种口头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吉拉姆 雅克·乐柯 尤金尼奥·巴尔巴 堆嘎尔 美学
下载PDF
南木特藏戏的现代转型: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剧团建立和发展
4
作者 丹增吉宗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剧团作为国内第二个藏戏专业剧团,从最初建立到后期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合并重组继续发展,经历了变故也取得了成果,本文将通过描述该藏剧团在每一时期演出的主要剧目及获得的成就等方面,梳理该剧团的发展历史及其所...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剧团作为国内第二个藏戏专业剧团,从最初建立到后期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合并重组继续发展,经历了变故也取得了成果,本文将通过描述该藏剧团在每一时期演出的主要剧目及获得的成就等方面,梳理该剧团的发展历史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对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予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剧团 发展史 成果 现状
下载PDF
从仪式到艺术:以“雄”为核心的阿吉拉姆 被引量:2
5
作者 桑吉东智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6,共4页
阿吉拉姆是西藏传统戏剧的唯一称谓,她自产生到发展、成熟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做是阿吉拉姆从仪式到艺术的演变过程。"雄"((?))或"查布雄"((?))作为这一演变的"临界点"在阿吉拉姆的发展中... 阿吉拉姆是西藏传统戏剧的唯一称谓,她自产生到发展、成熟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做是阿吉拉姆从仪式到艺术的演变过程。"雄"((?))或"查布雄"((?))作为这一演变的"临界点"在阿吉拉姆的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文章试图通过阿吉拉姆与"雄"的关系来观察阿吉拉姆从仪式到艺术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吉拉姆 仪式 艺术
下载PDF
乡民与戏剧:再论阿吉拉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桑吉东智 《文化遗产》 CSSCI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阿吉拉姆至今历经600多年的历史,扎根在乡民的生活世界中,作为一种行为和精神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术语、概念、表演程式,。然而,从学术话语的角度,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阿吉拉姆研究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外在于它的话语体系,或置于... 阿吉拉姆至今历经600多年的历史,扎根在乡民的生活世界中,作为一种行为和精神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术语、概念、表演程式,。然而,从学术话语的角度,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阿吉拉姆研究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外在于它的话语体系,或置于西方艺术的分类模式中,或置于内地戏曲的分析框架内,或作为现代戏剧的对立面,或看作人类戏剧的"过去时"。无论如何,研究界对阿吉拉姆本身的语境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应用另一套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自身的术语、概念、表述方式渐渐被丢弃,造成很多相关问题至今都说不清楚。本文通过反思国内以往阿吉拉姆研究话语体系的形成提出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民 阿吉拉姆 话语权
下载PDF
戏剧表演与村落秩序:陈塘夏尔巴人的“嘛呢”表演及其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桑吉东智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8-33,65-66,共6页
"嘛呢"表演是陈塘夏尔巴人对于西藏传统戏剧"阿吉拉姆"或"拉姆"的地方化称谓。仅从表演本身观察,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服饰、面具、唱腔以及演出时间的长短等方面,两者在表演剧目和表演程式上基本一... "嘛呢"表演是陈塘夏尔巴人对于西藏传统戏剧"阿吉拉姆"或"拉姆"的地方化称谓。仅从表演本身观察,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服饰、面具、唱腔以及演出时间的长短等方面,两者在表演剧目和表演程式上基本一致。但是陈塘夏尔巴人的"嘛呢"表演作为当地社区戏剧化的仪式载体,所涵盖的内容和意义上有别于阿吉拉姆,前者在当地社区起到"以戏行仪"的作用,而传统的阿吉拉姆一般在乡民的生活世界里以"仪中带戏"的形式存在。本文通过对陈塘夏尔巴人社区"嘛呢"表演的实地考察,来探讨该表演模式在当地村落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塘 夏尔巴人 嘛呢表演 村落秩序
下载PDF
陈塘夏尔巴人的氏族及其功能 被引量:5
8
作者 桑吉东智 《青藏高原论坛》 2013年第3期31-35,共5页
国内学界对境内夏尔巴人的研究主要基于对历史文献的解释和分析来探究其历史和背景,很少有对夏尔巴人在喜马拉雅山地区上百年的定居、迁徙、适应及其内部机制等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笔者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得县陈塘镇长达半年的驻村工... 国内学界对境内夏尔巴人的研究主要基于对历史文献的解释和分析来探究其历史和背景,很少有对夏尔巴人在喜马拉雅山地区上百年的定居、迁徙、适应及其内部机制等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笔者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得县陈塘镇长达半年的驻村工作期间所获得的田野调查资料,来探讨陈塘夏尔巴人社区内部的民族结构及其社区功能,以此试图窥探夏尔巴人迁徙尼泊尔境内定居以后的再迁徙、适应、发展的社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塘夏尔巴人 民族 功能
下载PDF
分歧与弥合:藏戏剧种、流派研究的综述与反思 被引量:2
9
作者 桑吉东智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20世纪80年代藏戏研究的全面展开,一场关于藏戏剧种、流派划分和命名的讨论在各地藏戏研究界专家、学者之间展开。经过专家、学者们激烈的"邹议",最终"分歧也不复存在了"。然而,在这样的学术规范化过程中,对于... 随着20世纪80年代藏戏研究的全面展开,一场关于藏戏剧种、流派划分和命名的讨论在各地藏戏研究界专家、学者之间展开。经过专家、学者们激烈的"邹议",最终"分歧也不复存在了"。然而,在这样的学术规范化过程中,对于藏戏学术话语的民族主体性带来了一些影响,本文通过综述关于我国藏戏剧种、流派的研究,来提出笔者对于相关讨论的一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戏 剧种 流派
下载PDF
回归与创新:试析舞蹈“热萨玛”及其他 被引量:2
10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12年第1期65-68,共4页
引子 中国专业舞蹈界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阶段。越来越趋于“技术技巧”核心化,缺乏文化底蕴和创造力。尤其对于专业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来说,情感和文化的缺失导致了大多数舞蹈都已经远离民族民间的情感土壤和文化底蕴,甚至... 引子 中国专业舞蹈界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阶段。越来越趋于“技术技巧”核心化,缺乏文化底蕴和创造力。尤其对于专业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来说,情感和文化的缺失导致了大多数舞蹈都已经远离民族民间的情感土壤和文化底蕴,甚至很多舞蹈作品除了服装以外几乎不跟任何“地方性文化”发生关系。多年来,在“传统”与“现代”,“专业”和“业余”对立的观念之下促成了民族民间舞蹈不断向以西方芭蕾为标准的“专业”舞蹈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创新 回归 文化底蕴 “专业” 舞蹈作品 “现代” 创造力
下载PDF
论安多地区最早的藏戏——热贡隆务寺藏戏 被引量:2
11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4期30-35,共6页
隆务寺全名为隆务德庆曲廓林(),始建于藏历第六饶迥早期。藏历第六热迥铁狗年即公元1370年在隆务庄重建,才起名隆务仓。后来随着藏传佛教从卫藏传到安多地区,喇嘛桑丹仁钦主持教务并正式建立了隆务寺,当时属于藏传佛教萨迦派。直... 隆务寺全名为隆务德庆曲廓林(),始建于藏历第六饶迥早期。藏历第六热迥铁狗年即公元1370年在隆务庄重建,才起名隆务仓。后来随着藏传佛教从卫藏传到安多地区,喇嘛桑丹仁钦主持教务并正式建立了隆务寺,当时属于藏传佛教萨迦派。直到夏噶丹嘉措(1607-1677)转丰格鲁派,并建造了该寺的大经堂。隆务寺是安多地区最早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公元1630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夏噶丹嘉措活佛肩负起该寺的教务,初建研究显宗教义和佛教哲学的显宗学院“参尼扎仓”()。传到夏日仓二世阿旺成列嘉措(1678-1739)时,寺内各种制度已日趋完备,并建起了研究密宗教义和佛教伦理学的密宗学院“居巴扎仓”()。在夏日仓三世根敦成列嘉措(1740-1794)主持教务时,又于公元1773年建立了研究天文、历算的时轮学院“丁科扎仓”()。这时寺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僧众生活、学经制度更加完备。从夏日仓二世时起,全寺僧众从活佛到一般僧人,除了在本寺学经外,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要到拉萨的哲蚌寺修习。而那时“雪顿节”中演藏戏的制度已经建立。在西藏学经期间,受到西藏藏戏熏陶的大批僧人回到隆务寺后,对寺内学经制度与生活,不能不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当其中的一些人主持或襄助教务,有了一定权力之后。这就是该寺所以能较早倡导藏戏、演出藏戏的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戏 藏传佛教 热贡 佛教哲学 格鲁派 教务 主持 萨迦派
下载PDF
江嘎尔瓦的雪顿之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阿吉拉姆纳入雪顿的历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阿吉拉姆表演最大的"文化空间",目前也已成为西藏最具文化内涵和国际影响力的传统节庆。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著名的阿吉拉姆团体江嘎尔瓦老艺人的访谈,来回顾江嘎尔瓦艺人赴拉萨参加... 阿吉拉姆纳入雪顿的历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阿吉拉姆表演最大的"文化空间",目前也已成为西藏最具文化内涵和国际影响力的传统节庆。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著名的阿吉拉姆团体江嘎尔瓦老艺人的访谈,来回顾江嘎尔瓦艺人赴拉萨参加传统雪顿的历史,旨在让学界同行更深入地了解传统雪顿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顿 江嘎尔瓦 艺人
下载PDF
评改编传统藏戏《白玛雯巴》 被引量:1
13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13年第4期4-6,共3页
西藏的传统戏剧阿吉拉姆脱胎于古老的仪式歌舞剧,自13世纪以来。众多佛教文献不断被翻译并逐渐本土化。尤其是其中的佛本故事与多种宗教艺术实践融合,首先成为传统绘画的内容。之后云游的说唱艺人手拿棍子指着绘画说唱画中的故事。世... 西藏的传统戏剧阿吉拉姆脱胎于古老的仪式歌舞剧,自13世纪以来。众多佛教文献不断被翻译并逐渐本土化。尤其是其中的佛本故事与多种宗教艺术实践融合,首先成为传统绘画的内容。之后云游的说唱艺人手拿棍子指着绘画说唱画中的故事。世界各地“看图说故事”的传统在西藏称之为“喇嘛玛尼”,其演唱者叫“嘛呢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剧 藏戏 改编 传统绘画 说唱艺人 13世纪 佛教文献 艺术实践
下载PDF
推动西藏戏剧创作路径简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4期71-75,共5页
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如何把握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是艺术作品能否立足的关键。西藏的戏剧创作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和挑战。笔者非戏剧创作人员,甚至是戏剧创作领域的门外汉。本文基于笔者多年来对西藏传... 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如何把握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是艺术作品能否立足的关键。西藏的戏剧创作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和挑战。笔者非戏剧创作人员,甚至是戏剧创作领域的门外汉。本文基于笔者多年来对西藏传统戏剧的研究工作,从传统戏剧和戏剧创作关系中传承与发展的角度为推动西藏戏剧创作路径发表一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戏 戏剧创作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民间“南木特”戏班的几种生存方式与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08年第2期50-55,共6页
目前,在甘、青地区的民间共有二十多个戏班,它们的生存状态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状况。一种以与民间信仰紧密结合的形式存在着,而另一种以纯粹的民间文娱活动的形式存在。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价值评估 戏班 文娱活动
下载PDF
格萨尔史诗和“南木特”藏戏说唱表演艺术家尕藏智华生平相关口述史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22年第2期23-33,共11页
尕藏智华(■1953-2005)是安多藏语方言区家喻户晓的格萨尔史诗诗和“南木特”藏戏说唱表演艺术家;他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之初最活跃的民间文艺大家,也是无数藏族百姓追捧和热爱的明星。相对于他的口头表演艺术成就及其对藏族老百姓... 尕藏智华(■1953-2005)是安多藏语方言区家喻户晓的格萨尔史诗诗和“南木特”藏戏说唱表演艺术家;他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之初最活跃的民间文艺大家,也是无数藏族百姓追捧和热爱的明星。相对于他的口头表演艺术成就及其对藏族老百姓的广泛影响力来说,对他艺术人生的总结或对其表演艺术成就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是在尕藏智华先生逝世九年后的2015年,由笔者和国际知名藏戏研究专家伊莎贝拉·亨利安-多茜教授一同对尕藏智华儿子贡保当知的口述访谈录音整理、翻译的基础上,结合其余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材料和媒体报道写成,旨在以儿子眼中的父亲为视角,了解一位伟大的民间艺术家所经历的传奇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藏智华 格萨尔史诗 南木特藏戏
下载PDF
新时期西藏阿吉拉姆藏戏传承与发展--基于艺人口述史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20年第2期64-76,共13页
纵观国内外藏戏研究历史和现状,大多数研究成果关注传统藏戏的历史过程、社会文化背景、民俗文化和审美特征以及与其相关的政治经济的主题,简单来讲主要聚焦于西藏传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藏戏艺术传承和发展。很少有研究者关注藏戏在... 纵观国内外藏戏研究历史和现状,大多数研究成果关注传统藏戏的历史过程、社会文化背景、民俗文化和审美特征以及与其相关的政治经济的主题,简单来讲主要聚焦于西藏传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藏戏艺术传承和发展。很少有研究者关注藏戏在新西藏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大多数信息仅限于媒体的报道和官方的宣传材料当中,少有学术作品的系统整理和探讨。为此,本文应用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关注西藏民间阿吉拉姆藏戏艺人的个人生活和艺术实践过程,让一直以来被动处于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中的藏戏艺人们自己讲述他们和他们的艺术实践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所经历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吉拉姆藏戏 艺人 口述史
下载PDF
仪式歌舞与戏剧实践:阿吉拉姆的诞生
18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7,共7页
很多研究者都将西藏传统戏剧阿吉拉姆的起源归于佛教仪式,甚至在阿吉拉姆和藏传佛教仪式"羌姆"表演之间寻找某种嫡传关系。笔者以为阿吉拉姆诞生虽然始于汤东杰布的戏剧实践,然而其起源有着更久远的背景和传统,甚至可以追溯... 很多研究者都将西藏传统戏剧阿吉拉姆的起源归于佛教仪式,甚至在阿吉拉姆和藏传佛教仪式"羌姆"表演之间寻找某种嫡传关系。笔者以为阿吉拉姆诞生虽然始于汤东杰布的戏剧实践,然而其起源有着更久远的背景和传统,甚至可以追溯至前佛教时期的仪式歌舞或民间祭祀活动。通过对阿吉拉姆表演中第一段"温巴顿"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窥见阿吉拉姆的起源、演变及正式诞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热瓦 温巴 阿吉拉姆
下载PDF
雪域雄鹰多布杰
19
作者 桑吉东智 《西藏艺术研究》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多布杰,1956年生,西藏日喀则南木林人。198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艺术协会会员。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雄鹰 上海戏剧学院 协会会员 影视艺术 日喀则 话剧团 戏剧家
下载PDF
西藏和平解放70年藏戏研究主要成果及其学术贡献评述
20
作者 桑吉东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国内关注藏戏始于20世纪40年代,真正学术自觉意义上的关注却是从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开始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几篇极具学术价值的文章,为后期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藏戏研究迎来了以“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为... 国内关注藏戏始于20世纪40年代,真正学术自觉意义上的关注却是从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开始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几篇极具学术价值的文章,为后期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藏戏研究迎来了以“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为契机的全新开始,对传统藏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藏汉双语研究成果为特点,以“内”“外”双向的研究视角将藏戏研究的话语体系更具多元化。进入21世纪,藏戏成为各大高校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和不同学术研究基金的课题内容,藏戏研究更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研究成果比以往更加丰富。2009年,藏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后,无论从传承实践的层面还是学术研究的层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至此,回顾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国内藏戏研究的主要历程、研究成果及其学术贡献,为我国藏戏研究界提供承上启下、不断前进的学理参考实属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和平解放70年 国内藏戏研究成果 学术贡献 评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