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耐密玉米新品种中选73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
作者 高俊阳 张磊 +2 位作者 刘柏林 梁文科 韩慧敏 《作物研究》 2024年第3期222-224,229,共4页
中选737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CN301为母本、XJ20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以西北春播玉米区主栽玉米品种先玉335为对照,开展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为玉米新品种中选737的推广应用提供... 中选737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CN301为母本、XJ20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以西北春播玉米区主栽玉米品种先玉335为对照,开展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为玉米新品种中选737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中,中选737平均产量为14775.0 kg/hm^(2),比对照增产4.9%;2019年生产试验中,中选737各试验点平均产量15708.0 kg/hm^(2),比对照增产5.3%。在各级试验中,中选737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抗倒、抗病、综合抗性好的特点,适于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生态区推广种植。介绍了中选73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与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栽培 中选737
下载PDF
热带温带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遗传方差分量的剖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梁文科 张世煌 +5 位作者 戚廷香 邱法展 庹洪章 刘永忠 郑用琏 徐尚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78-2185,共8页
【目的】评估2个热带群体和7个温带群体的育种价值,并在这些群体之间寻找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为利用这些种质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方法】采用9个群体的双列杂交设计,得到36个杂交组合;2002~2003年分别在河南省安阳和湖北省十堰进行田... 【目的】评估2个热带群体和7个温带群体的育种价值,并在这些群体之间寻找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为利用这些种质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方法】采用9个群体的双列杂交设计,得到36个杂交组合;2002~2003年分别在河南省安阳和湖北省十堰进行田间鉴定,获取产量相关性状的试验数据,用混合线性(AD)模型和MINQUE(1)法(minimum norm quadratic unbiased estimation,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对各性状遗传力、遗传方差分量及其占总表型变异的比率、群体的加性遗传效应和显性遗传效应进行剖析。【结果】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大多数遗传效应值都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各遗传方差分量的效应对小区产量贡献大小是显性>显性与环境互作>加性与环境互作>加性;各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为穗行数>行粒数>穗长>出籽率>百粒重>小区产量,加性效应最好的4个群体是Suwan1(31.69)、Stay green c4(25.44),WBM C4(14.15)和中综4号(10.29);而显性效应比较好的4个组合为3×6(883.65)、1×3(572.20)、1×2(404.2376)和6×7(384.59)。【结论】在温带玉米育种中Suwan1和Stay green c4是最有利用价值的外来种质,它们都与BSSS C9构成杂种优势模式。在育种实践中,可以把Suwan1和Stay green c4杂交重组,并与BSSS C9构成一对温带和热带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可以进一步进行相互轮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遗传力 遗传方差分量 加性遗传效应 显性遗传效应 混合线性(AD)模型
下载PDF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被引量:44
3
作者 梁文科 戚廷香 徐尚忠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15,18,共4页
介绍了单倍体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应用的概况,特别是在玉米育种中,对如何获得单倍体,如何进行单倍体的鉴别和加倍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Stock6及其衍生的几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评述了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 孤雌生殖 单倍体诱导系 育种
下载PDF
应用混合线性模型(AD)分析热带温带玉米群体间的遗传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梁文科 张世煌 +5 位作者 戚廷香 庹洪章 邱法展 刘永忠 郑用琏 徐尚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8-1023,共6页
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9个热带和温带玉米群体进行组配,获得36个杂交组合。2002年和2003年,采用混合线性(AD)模型和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1)法(minimum norm quadratic unbiased estimation,MINQUE),分别在河南安阳和湖北十堰... 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9个热带和温带玉米群体进行组配,获得36个杂交组合。2002年和2003年,采用混合线性(AD)模型和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1)法(minimum norm quadratic unbiased estimation,MINQUE),分别在河南安阳和湖北十堰进行田间鉴定,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方差分量、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方差分量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大多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对总表型变异的贡献有差异。对小区产量而言,各效应的贡献是显性>显性与环境互作>加性与环境互作>加性;而加性方差分量对总表型变异的贡献为穗行数>穗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对这36个组合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进行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群体间遗传差异的度量参数ω/(2μ),ω/(2μ)=群体平均优势-群体超亲优势。对9个群体的比较表明,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亲本的遗传差异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产生强优势组合,具有中等遗传差异的亲本群体表现出了强的杂种优势。如组合3×6(BSSS C9×Stay Green C4)、2×3(BS16×BSSS C9)和1×3(Suwan1×BSSS C9)都具有中等的遗传差别,有较好的杂种优势表现;BSSS C9与Stay Green C4和Suwan1、BS16和Suwan1在温带育种中值得关注,有可能形成新的杂种优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混合线性模型(AD) 群体平均优势 群体超亲优势 亲本间遗传差异
下载PDF
玉米两向分群育种策略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文科 戚廷香 +3 位作者 李明顺 李新海 张德贵 张世煌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解,阐述了玉米产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及循环育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两向分群育种策略,即在育种实践中,把父、母本分开培育,强调父、母本应具有尽可能多的优点,避免拥有共同的缺点,并以夏玉米区为例,... 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解,阐述了玉米产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及循环育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两向分群育种策略,即在育种实践中,把父、母本分开培育,强调父、母本应具有尽可能多的优点,避免拥有共同的缺点,并以夏玉米区为例,提出了具体的父、母本培育目标,供玉米育种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向分群 杂种优势模式 相互轮回选择 循环育种
下载PDF
次镜支撑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梁文科 刘顺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9-864,共6页
次镜支撑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针对几种典型的支撑结构,利用I-DEAD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在比较典型结构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了2种新型偏置结构,即三翼偏置支撑结构和新型的四翼偏置支撑结构。... 次镜支撑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针对几种典型的支撑结构,利用I-DEAD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在比较典型结构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了2种新型偏置结构,即三翼偏置支撑结构和新型的四翼偏置支撑结构。通过分析表明,在同等条件下,2种新型结构能更大程度地减小遮拦比,提高光学系统质量;或是说,在遮拦比一致以及偏置距离相同的条件下,2种新型支撑结构的一阶谐振频率均大于传统的四翼偏置支撑结构,稳定性能更好,更适用于大口径的光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 支撑结构 固有频率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光电跟踪系统整机结构力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文科 刘顺发 徐征峰 《机械制造》 2007年第10期12-15,共4页
针对大型光电跟踪系统整机结构力学性能,利用I-DEA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集中质量和刚性联接单元处理联接负载,采用耦合自由度模拟螺钉联接,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模型;对光电跟踪系统整机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指出了系... 针对大型光电跟踪系统整机结构力学性能,利用I-DEA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集中质量和刚性联接单元处理联接负载,采用耦合自由度模拟螺钉联接,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模型;对光电跟踪系统整机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指出了系统薄弱环节;通过优化设计分析,系统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明显加强了系统薄弱环节的强度和刚度,降低了系统质量,同时提高整机结构的固有频率,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系统 有限元分析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分析
下载PDF
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 被引量:30
8
作者 戚廷香 梁文科 +3 位作者 阎素红 王俊娟 杨兆生 张文生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6-79,共4页
对四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的根系分布动态及其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根系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在0~40cm耕层占总根量的50%~60%,41~70cm占25%~30%,71cm以下深层相对较少;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以株... 对四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的根系分布动态及其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根系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在0~40cm耕层占总根量的50%~60%,41~70cm占25%~30%,71cm以下深层相对较少;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以株为中心由里向外逐渐减少,1/4行距处为40%~45%,1/2株距处为25%~30%,1/2行距处为20%~25%;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也各有特点,掖单22的根系相对比较集中,可以减少行距和株距,增加密度;豫玉22根系分布比较分散,利于充分利用水肥条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登海9号和农大108根系垂直分布比较集中,水平分布均匀,根系在后期比较强壮,必须提供足够的水肥,并适当延长生长期,才能发挥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根系分布 干物质积累 动态变化 相似规律 土壤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下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虹 杨兆生 +2 位作者 阎素红 王俊娟 梁文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以近年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和正在参加区试的 30个品种 (系 )为材料 ,在两种种植方式下 ,对 9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遗传力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在方差分析中 ,除行区法中的总穗数外 ,其它性状均达极显著... 本文以近年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和正在参加区试的 30个品种 (系 )为材料 ,在两种种植方式下 ,对 9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遗传力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在方差分析中 ,除行区法中的总穗数外 ,其它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相关分析中 ,穗粒重与产量的相关在两种种植方式下表现一致 ,达显著水平 ;行区法中还有株高、小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水平 ,穴区法中还有总穗数与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在通径分析中 ,直接遗传通径系数 ,行区法为 :穗粒数 >穗下节间 >总穗数 >穗长 >株高 >穗粒重>千粒重 >小穗数 ;穴区法为 :穗粒数 >千粒重 >株高 >小穗数 >总穗数 >穗长 >穗下节间 >穗粒重。在遗传力分析中 ,千粒重、穗粒重、穗长、穗下节间长度、株高的遗传力较高 ,说明在早代选择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遗传力 农艺性状 种植方式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赵虹 杨兆生 +4 位作者 闫素红 王俊娟 陈长海 梁文科 戚廷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在不同种植方式下 ,对豫麦 18号、豫麦 2 1号、豫麦 4 9号、93中 6等 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等行距与宽窄行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 ,低播量、高播量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从开花到乳熟都呈... 在不同种植方式下 ,对豫麦 18号、豫麦 2 1号、豫麦 4 9号、93中 6等 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等行距与宽窄行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 ,低播量、高播量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从开花到乳熟都呈下降趋势 ,只有 93中 6呈上升趋势 ,豫麦2 1号、豫麦 4 9号、豫麦 18号间无差异。豫麦 18号灌浆速度最快 ,豫麦 2 1号最慢 ,豫麦 4 9号和 93中 6相比 ,前者前期灌浆快 ,后者后期灌浆快 ,93中 6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豫麦 18号次之 ,豫麦2 1号第 3,豫麦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小麦品种 产量构成因子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小麦开花后根系衰退及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兆生 张立桢 +3 位作者 闫素红 王俊娟 梁文科 李亚兵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根系地下观测室的根系生长观测箱中,对小麦根系的立体分布和开花后的衰退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根系生长量达到高峰后,呈直线下降趋势;开花后根系在不同层次土壤剖面分布主要在60~120cm;根系的衰退区主... 在根系地下观测室的根系生长观测箱中,对小麦根系的立体分布和开花后的衰退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根系生长量达到高峰后,呈直线下降趋势;开花后根系在不同层次土壤剖面分布主要在60~120cm;根系的衰退区主要在30~60cm,5月11日~21日衰退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衰退规律 分布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杨兆生 阎素红 +3 位作者 王俊娟 梁文科 李亚兵 张立桢 《麦类作物》 CSCD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根系生长发育、分布规律不同。高产多穗型中早熟品系95 中44 根系的最大量出现在4 月5 日拔节期,且衰退缓慢,到灌浆期又达到另一个高峰;矮秆多穗型品种周麦13 号根系最大量也出现在4 月5 日拔节期...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根系生长发育、分布规律不同。高产多穗型中早熟品系95 中44 根系的最大量出现在4 月5 日拔节期,且衰退缓慢,到灌浆期又达到另一个高峰;矮秆多穗型品种周麦13 号根系最大量也出现在4 月5 日拔节期,而后迅速衰退,这是造成其籽粒灌浆差的主要原因;大穗型品系93 中6(37 系)的根系最大量则出现在5 月4 日扬花期(盛花期),衰退较缓慢。在四个不同时期,三个不同品种(系)根表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值均在0~20 cm 土层,以后随着土层的增加,表面积逐渐减小。95 中44 根系表面积最大值在5 月23 日,达13 000 m m 2 左右;周麦13 号最大根系表面积在4 月5 日、5 月4 日,分别达13 500 m m 2 、13 000m m 2 ;93 中6(37 系)最大根系表面积也在4 月5 日、5 月4 日,分别达16 500 m m 2、17 000 m m 2 。根系直径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表层直径大,中层直径较小,下层直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生长发育 分布规律 品种
下载PDF
玉米配子体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余堂 梁文科 +1 位作者 张丽华 赵大军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3,共4页
玉米的杂交不亲和性是受单基因控制的,为配子体控制型,该基因位于玉米的第四染色体上。配子体基因可导致与其连锁的基因发生偏分离现象。大多数爆裂玉米为Ga1Ga1基因型,而北美马齿玉米和硬粒玉米为ga1ga1基因型。在玉米属中存在两个杂... 玉米的杂交不亲和性是受单基因控制的,为配子体控制型,该基因位于玉米的第四染色体上。配子体基因可导致与其连锁的基因发生偏分离现象。大多数爆裂玉米为Ga1Ga1基因型,而北美马齿玉米和硬粒玉米为ga1ga1基因型。在玉米属中存在两个杂交不亲和基因系统:Ga1和Gat系统。Ga1和Gat是独立起作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不亲和的,但并非绝对的不亲和,而是表现出较弱的不亲和性。Ga1表现为部分显性,而Gat具有中等强度的杂交不亲和性。在玉米属中,既存在完全的杂交不亲和性,也存在程度不同的部分不亲和性。自然群体中,Ga基因具有生殖隔离作用。带有Ga基因的玉米,可使其它材料授粉结实,而其它玉米的花粉却不能使它正常结实,除非带有相同的显性基因;这种杂交不亲和性具有遗传隔离和防杂保纯的作用,可避免外来花粉的污染,保证种子纯度和发挥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配子体基因 杂交不亲和性 Gal系统 Gat系统
下载PDF
小麦叶片、穗、芒对粒重的作用及品种间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杨兆生 许红霞 梁文科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5年第4期38-39,共2页
本文试验研究了剪叶、剪芒、套穗处理对粒重的影响,并探讨了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干尖、中部叶片旱枯、干芒及落黄等性状对粒重的影晌。结果表明,对粒重的作用:穗部>旗叶>倒二叶>芒>倒三叶,而且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小麦 剪叶 剪芒 套穗 粒重 品种间效应
下载PDF
几个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戚廷香 梁文科 张文生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共5页
运用加性-显性及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2002~2004年的10个玉米自交系和45个F1代组合的10个性状进行了分析,对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遗传力、杂种F1代的基因型及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的各性状绝大多数以显性效应为主,... 运用加性-显性及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2002~2004年的10个玉米自交系和45个F1代组合的10个性状进行了分析,对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遗传力、杂种F1代的基因型及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的各性状绝大多数以显性效应为主,但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同一组合不同性状的显性效应值和同一性状的不同组合显性效应值有较大差异;从群体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来看,单穗粒重、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株高和穗位高等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F1代各性状的优势明显高于F2代,可达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A-D模型 杂种优势
下载PDF
群体、测验种及群体×测验种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戚廷香 梁文科 +2 位作者 张守林 张文生 张磊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9个热带、温带群体和4个优良自交系进行NCⅡ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河南安阳中棉所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田间鉴定,了解9个群体和4个自交系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鉴定其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研究群体种质及群体×测验种互... 采用9个热带、温带群体和4个优良自交系进行NCⅡ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河南安阳中棉所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田间鉴定,了解9个群体和4个自交系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鉴定其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研究群体种质及群体×测验种互作的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群体Suwan1和SGC4的一般配合力(GCA)表现最为突出;自交系HZ111在黄淮海地区有潜在的利用价值;WBMC4×丹340、辽旅群体×掖478、憨头苞谷×掖478、辽旅群体×美22和BSSSC9×HZ111的特殊配合力(SCA)表现突出;群体×测验种的互作对总方差的贡献最大。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群切实可行,利用地理和种质基础远缘的群体材料与国内系组配,获得强优势组合的机会增加,群体的利用效率明显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群体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群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小麦开花后根系衰退及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兆生 张立桢 +3 位作者 闫素红 王俊娟 梁文科 李亚兵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5期40-41,45,共3页
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是影响小麦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根系地下观测室的根系生长观测箱中 ,观测了根系的发育和分布 ,目的是为了明确开花后根系的衰退规律。研究表明 ,在开花期根系生长量到高峰后 ,呈直线下降趋势。开花后根系在不同层... 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是影响小麦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根系地下观测室的根系生长观测箱中 ,观测了根系的发育和分布 ,目的是为了明确开花后根系的衰退规律。研究表明 ,在开花期根系生长量到高峰后 ,呈直线下降趋势。开花后根系在不同层次土壤剖面分布主要在 6 0~ 12 0 cm。根系的衰退区主要在 30~ 6 0 cm,5月 11日~ 2 1日衰退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开花后根系 衰退规律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糯质玉米种质创新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余堂 梁文科 +2 位作者 孟良玉 马勇 赵大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67,共3页
玉米杂交不亲和性受配子体基因控制,这种杂交不亲和性具有遗传隔离和防杂保纯的作用。带有Ga基因的玉米,可使其他玉米授粉结实,而其他玉米的花粉却不能使它正常结实。利用配子体基因的这种特性,对糯质玉米种质进行创新。通过回交转育与... 玉米杂交不亲和性受配子体基因控制,这种杂交不亲和性具有遗传隔离和防杂保纯的作用。带有Ga基因的玉米,可使其他玉米授粉结实,而其他玉米的花粉却不能使它正常结实。利用配子体基因的这种特性,对糯质玉米种质进行创新。通过回交转育与混合花粉鉴定法,将配子体基因成功转育到糯质玉米的优良自交系上,为糯玉米的遗传隔离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种质创新 配子体基因 回交转育 混合花粉鉴定法 遗传隔离 杂种优势利用
下载PDF
浅析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疲劳机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文科 朱建国 《四川有色金属》 2005年第3期33-35,共3页
由于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可逆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效应等不同与一般金属的特性,使得其疲劳机理也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材料。为此,本文侧重分析了温度变化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疲劳机理的影响和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等特征相变过程,以及相关的... 由于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可逆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效应等不同与一般金属的特性,使得其疲劳机理也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材料。为此,本文侧重分析了温度变化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疲劳机理的影响和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等特征相变过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其疲劳过程及增韧工艺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温度变化 马氏体相变 疲劳机理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疲劳行为的研究现状
20
作者 梁文科 朱建国 王渠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404-405,409,共3页
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比其它同类合金更优良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阻尼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民用和医学领域。综述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疲劳行为的研究现状;对其疲劳行为及其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 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比其它同类合金更优良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阻尼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民用和医学领域。综述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疲劳行为的研究现状;对其疲劳行为及其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并延长它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疲劳行为 马氏体相变 力学性能 形状记忆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