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期刊收录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式创面保护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宁雪莲 刘芳珍 +1 位作者 梁银秀 李炳英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可调式创面保护支架 不良反应 治疗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不同退针法对防止留置针血液溢出的比较
2
作者 宁雪莲 刘芳珍 +1 位作者 梁银秀 李炳英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 探讨防止留置针血液溢出的操作方法 .方法 对 5 0例病人用自身配对的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退针法后 ,观察留置针血液外溢情况 .结果 采用退出针芯后 ,左手食指按压在留置针外套管近端 ,中指按压在留置针外套管口顶端 ,双重阻断... 目的 探讨防止留置针血液溢出的操作方法 .方法 对 5 0例病人用自身配对的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退针法后 ,观察留置针血液外溢情况 .结果 采用退出针芯后 ,左手食指按压在留置针外套管近端 ,中指按压在留置针外套管口顶端 ,双重阻断血流的改良方法 ,能明显减少血液溢出 (p <0 .0 5 ) .结论 改进退针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血液溢出
下载PDF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程宪伟 梁银秀 +3 位作者 于翔霏 祝惠 周卿伟 阎百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25-132,共8页
抗生素随着养殖废水、医疗废水以及污水排放等途径最终进入并存在于地表和地下水体,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摄入将对水生动植物生存产生威胁,甚至影响人类健康。文章针对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日益突出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了抗生素... 抗生素随着养殖废水、医疗废水以及污水排放等途径最终进入并存在于地表和地下水体,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摄入将对水生动植物生存产生威胁,甚至影响人类健康。文章针对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日益突出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了抗生素的主要种类、来源和危害;比较分析了现有水环境抗生素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目前,在各国环境水体中常见的抗生素种类包括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青霉素类等。用于水体中抗生素处理的方法有污泥消化处理、物化法、生物法等常规方法以及在其基础上增加的深度处理工艺如消毒处理和膜处理等。此外,随着环境工程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针对抗生素处理的新型技术如超声降解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土壤渗滤系统法等应运而生。常规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耗能低等优点,但对抗生素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新型处理方法在处理效果上与传统技术相比较有较大提升,但因成本高、维护难、反应条件难控制等因素的制约而难以推广。人工湿地相对于传统处理技术和其他新型技术而言,具有去除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但目前,关于人工湿地处理抗生素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对于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未来的研究应注重从理论推广到应用,组合式处理技术搭建,以及技术方法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污水处理 去除技术 医药废水 养殖废水
下载PDF
冷季不同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卿伟 梁银秀 +5 位作者 阎百兴 刘兴土 于翔霏 穆炜崟 张泽清 祝惠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本实验以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永春县农村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选取10种湿地植物,构建具有不同植物类型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实例工程,比较不同植物配置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以及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和植物体内氮、磷累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龙... 本实验以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永春县农村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选取10种湿地植物,构建具有不同植物类型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实例工程,比较不同植物配置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以及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和植物体内氮、磷累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龙和美人蕉人工湿地具有较高的铵态氮去除能力,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6.7%和87.7%;两者同时也对总氮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尤其是美人蕉人工湿地在冬季节对总氮的去除率可维持在80.3%以上;2014年初冬季节实验结果表明,水龙还具有一定的总磷去除能力,去除率可达到69.0%.水龙和美人蕉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其单位面积干重可分别达到0.46和0.30 kg/m^2,又能较好地积累氮、磷元素,其体内氮含量可分别达到6.43和4.60 g/m^2,磷含量可分别达到0.50和1.01 g/m^2.综上所述,种植水龙和美人蕉的人工湿地总体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又能更多地积累氮、磷元素,且具有更大的生物量,可选为相对适宜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合亚热带地区应用的人工湿地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水龙 美人蕉 面源污染 生活污水 亚热带 冬季
下载PDF
禽白血病p27抗原检测阳性与病毒分离的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飞跃 吴艳 +4 位作者 黄翌 张文华 梁银秀 陈福勇 曹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本试验以80只300日龄的A品系蛋鸡为试验对象,分5个日龄段按翅号采集蛋清、泄殖腔棉拭子,无菌抗凝血和血清。用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将无菌抗凝血分离血浆接种DF-1细胞,培养一周后用同样方法检测上清收集液,分... 本试验以80只300日龄的A品系蛋鸡为试验对象,分5个日龄段按翅号采集蛋清、泄殖腔棉拭子,无菌抗凝血和血清。用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将无菌抗凝血分离血浆接种DF-1细胞,培养一周后用同样方法检测上清收集液,分析该群鸡只在不同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阳性、蛋清样本阳性和病毒分离阳性之间的相关性。用ALV-Ab抗体试剂盒检测各日龄段血清的抗体水平。此外,选取某一日龄段蛋清和泄殖腔拭子样本用4个不同厂家的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5个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平均阳性率为61%,蛋清样本平均阳性率为72.6%,病毒分离平均阳性率为48.8%。5个日龄段ALV的抗体阳性率一直为零;4个厂家的ELISA试剂盒对同一批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IDEXX试剂盒的敏感度最高。本试验为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及鸡白血病净化其方法的应用、试剂盒的选择、减少判定的误差、提高净化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AL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病毒分离 ALV净化
下载PDF
先天性足外翻的家庭护理
6
作者 梁银秀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5年第7期49-49,共1页
先天性足外翻多由于外来机械力的压迫所致,而胚胎或胎儿本身并无异常。因胎儿过大,致使胎儿宫内受压变形,一旦解除宫内压迫,可能恢复正常或用矫形方法尽早恢复正常。 我们临床上遇到多例先天性足外翻患儿,经配合家庭矫形治疗和护理,收... 先天性足外翻多由于外来机械力的压迫所致,而胚胎或胎儿本身并无异常。因胎儿过大,致使胎儿宫内受压变形,一旦解除宫内压迫,可能恢复正常或用矫形方法尽早恢复正常。 我们临床上遇到多例先天性足外翻患儿,经配合家庭矫形治疗和护理,收效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足外翻 矫形方法 矫形治疗 家庭护理 胎儿宫内 受压变形 恢复正常 机械力 具体作法
下载PDF
陈瑞春治肿瘤医案选
7
作者 梁银秀 《江西中医药》 2000年第1期4-4,共1页
关键词 陈瑞春 肿瘤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陈瑞春学术经验概要
8
作者 梁银秀 《江西中医药》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陈瑞春 学术成就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陈瑞春治精神疾病经验
9
作者 梁银秀 《江西中医药》 1999年第5期3-3,共1页
陈瑞春教授认为精神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气郁痰阻,病位重在心、肝、脾3脏。肝郁则气滞,脾虚易生痰,痰气交结蕴热化火,内扰心神,诸症生焉。故治疗着重疏肝解郁,和胃化痰,清心安神,以冀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归于平衡。正如《内经》所说:“阴平阳... 陈瑞春教授认为精神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气郁痰阻,病位重在心、肝、脾3脏。肝郁则气滞,脾虚易生痰,痰气交结蕴热化火,内扰心神,诸症生焉。故治疗着重疏肝解郁,和胃化痰,清心安神,以冀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归于平衡。正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陈教授理气解郁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瑞春 精神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青春期崩漏证治浅谈
10
作者 梁银秀 《江西中医药》 1997年第5期26-27,共2页
青春期崩漏证治浅谈梁银秀(江西省南昌铁路医院南昌330007)关键词青春期崩漏辨证论治女子青春期一般在12~14岁左右,发育逐渐成熟,其标志即月经来潮。由于其时肾气尚未完全达到充盛平匀,在初潮后的1~2a内,多有周期... 青春期崩漏证治浅谈梁银秀(江西省南昌铁路医院南昌330007)关键词青春期崩漏辨证论治女子青春期一般在12~14岁左右,发育逐渐成熟,其标志即月经来潮。由于其时肾气尚未完全达到充盛平匀,在初潮后的1~2a内,多有周期不稳、月经量多、持续时间长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崩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陈氏健脾合剂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李志刚 梁银秀 陈瑞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陈氏健脾合剂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与作用机理。方洁:采用临床疗效考察与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白细胞总数,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和茜草双醋比较,也有非常显著差... 目的:观察陈氏健脾合剂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与作用机理。方洁:采用临床疗效考察与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白细胞总数,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和茜草双醋比较,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保证放化疗顺利完成。动物实验表明:对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防治作用,外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有显著上升,与造模组比较,两者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小鼠骨髓的增殖也有一定的影响,治疗组的粒红比值比空白组高,高剂量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方能防治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氏腱脾合剂 白细胞减少 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在冷季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泉州永春县养猪场废水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银秀 周卿伟 +5 位作者 阎百兴 刘兴土 文波龙 程宪伟 叶励光 祝惠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养猪场废水为处理对象,选取10种植物,构建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于2014年12月10~16日、2015年1月4~10日和1月20~26日、2015年11月3~9日和11月20~26日,进行了5个周期的实验,比较了不同植物配置的人工湿地在冷季对养... 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养猪场废水为处理对象,选取10种植物,构建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于2014年12月10~16日、2015年1月4~10日和1月20~26日、2015年11月3~9日和11月20~26日,进行了5个周期的实验,比较了不同植物配置的人工湿地在冷季对养猪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深度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配置的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差异,2014年12月10~16日,栽种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4.4%、63.7%、13.0%和46.8%;栽种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8.1%、96.3%、42.0%和26.3%。2015年1月4~10日,栽种水龙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9.1%、94.8%、81.9%和19.4%;栽种黄菖蒲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3.8%、95.0%、60.4%和75.3%。在10种供试植物中,栽种水龙和黄菖蒲的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其可以作为深度处理养猪场废水的植物选择。2015年1月20~26日,受温度影响,栽种水龙和黄菖蒲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受到明显抑制,但其对氨氮、总氮和总磷仍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场废水 人工湿地 有机物
原文传递
人工湿地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程宪伟 梁银秀 +3 位作者 祝惠 周卿伟 于翔霏 阎百兴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针对中国水环境抗生素污染问题,概述了中国水环境中主要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和危害;比较分析了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在抗生素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状况,阐述了人工湿地在抗生素污染净化中的应用进展。目前,在中国地表水体中,常见的抗生素为... 针对中国水环境抗生素污染问题,概述了中国水环境中主要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和危害;比较分析了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在抗生素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状况,阐述了人工湿地在抗生素污染净化中的应用进展。目前,在中国地表水体中,常见的抗生素为磺胺嘧啶(SDZ)、磺胺二甲嘧啶(SMZ)、磺胺甲恶唑(SMX)、罗红霉素(RTM)、环丙沙星(CFX)和四环素(TC)等,其主要来源于养殖废水、医疗废水及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人工湿地主要依靠基质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去除抗生素。其中,植物通过直接吸收、植物根系分泌和植物根区环境改善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去除抗生素,去除效果因抗生素种类和植物种类不同而差别较大。基质的物理吸附、化学反应、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酶活性等因素也影响人工湿地对抗生素类污水的净化效果。除了人工湿地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等内在因素外,金属阳离子、p H、溶解氧、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抗生素的去除作用。关于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抗生素的去除,在净化机理、应用创新、种类拓展和应用推广等方面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抗生素 植物 基质 微生物 湿地构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六种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脱盐潜力水培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程宪伟 梁银秀 +4 位作者 祝惠 陈欣 阎百兴 周卿伟 于翔霏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40,共6页
通过水培实验,模拟了湿地中6种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香蒲(Typha orientali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s)对盐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评估了... 通过水培实验,模拟了湿地中6种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香蒲(Typha orientali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s)对盐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评估了6种植物的脱盐潜力;在此基础上,测定相对耐盐能力较强的芦苇、香根草、香蒲和美人蕉体内不同器官的钠和钾含量,初步探讨了这4种植物的耐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盐分胁迫下,水葱和黄花鸢尾有死亡现象,芦苇、香根草和美人蕉都有新芽长出,部分美人蕉植株根部颜色变深,香蒲未长出新植株,但无死亡和枯萎等现象;香蒲的株高增长率最大,黄花鸢尾的株高增长率最小;培养香蒲和美人蕉的溶液的电导率减幅最大,芦苇、香根草、香蒲和美人蕉的耐盐能力和脱盐潜力相对较强;芦苇、香根草、香蒲和美人蕉不同器官对钠和钾的吸收积累能力差异较大,但是整棵植株的K/Na值在盐分胁迫时都减小,更深层次的耐盐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盐胁迫 株高 脱盐 耐盐机理 钾钠比
原文传递
添加填料的人工湿地反硝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卿伟 祝惠 +5 位作者 阎百兴 陈利江 于翔霏 梁银秀 程宪伟 刘国清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8-594,共7页
构建了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添加玉米秸秆、玉米芯和木块的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添加不同缓释碳源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个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脱氮除磷能力,对氨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 构建了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添加玉米秸秆、玉米芯和木块的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添加不同缓释碳源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个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脱氮除磷能力,对氨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4.3%、90.0%、94.8%和87.9%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125.9mg/L时,所有人工湿地都能去除氨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87.4%和93.1%以上;当总氮含量进一步提高,为179.2 mg/L时,所有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都减小,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能保持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氨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6%和92.1%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为179.2 mg/L时,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小,但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还能达到81.1%。以玉米秸秆为缓释碳源、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适用于治理以硝态氮为主要污染物的污水,可以对该类污水进行高效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缓释碳源 反硝化 温度
原文传递
基于“三板一线”教学范式的学习单研制(二)——以《火烧云》教学为例
16
作者 张杰灵 梁银秀 《小学语文教学》 2024年第8期34-35,共2页
自2012年以来,我校语文课程组持续展开基于生长语文的“三板一线”单元整合教学范式的校本化探索。该范式使用单元主线串联“积累-理解-运用”三大任务群,对教材的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设计与组合。其中,“理解”板块中“学习单”是达... 自2012年以来,我校语文课程组持续展开基于生长语文的“三板一线”单元整合教学范式的校本化探索。该范式使用单元主线串联“积累-理解-运用”三大任务群,对教材的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设计与组合。其中,“理解”板块中“学习单”是达成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完成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三、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才能真正具备学习能力。笔者以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为例,谈谈基于“三板一线”单元整合教学范式下学习单的研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范式 校本化 抽象逻辑思维 有机设计 语文课程 三大任务 四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长春西湖沉积物氮、磷营养盐释放通量及原位覆盖控释效果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翔霏 程宪伟 +4 位作者 祝惠 阎百兴 周卿伟 梁银秀 陈欣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5-600,共6页
采用柱状芯样模拟法,探究长春西湖沉积物中氨氮和全磷的释放通量及变化;利用原位覆盖技术,选用建筑回填土作为覆盖材料,建立3种覆盖模式(30 cm细小土块均匀覆盖、30 cm中大土块随机覆盖和60 cm中大土块随机覆盖),评价不同覆盖模式对沉... 采用柱状芯样模拟法,探究长春西湖沉积物中氨氮和全磷的释放通量及变化;利用原位覆盖技术,选用建筑回填土作为覆盖材料,建立3种覆盖模式(30 cm细小土块均匀覆盖、30 cm中大土块随机覆盖和60 cm中大土块随机覆盖),评价不同覆盖模式对沉积物中两种营养盐释放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沉积物直接与上覆水完全接触的条件下,氨氮和全磷的释放通量先迅速上升,都在1 d后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降低,分别在第44天和第39天达到最小释放通量。氨氮和全磷的释放通量与实验天数的关系为对数(R^2=0.938 1)和乘幂(R^2=0.732 5)关系。3种覆盖模式都对沉积物中氨氮和全磷有很好的控释效果;其中,采用细小粒径土壤或较厚土壤覆盖,可以获得对氨氮更好的控释效果,但不同覆盖厚度和方式对磷的阻隔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氨氮 全磷 释放通量 原位覆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