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巴山区典型乡村“三生空间”振兴路径探究——以商洛市花园村乡村振兴规划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武联 余侃华 +1 位作者 鱼晓惠 景文丽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5-51,共7页
当前我国秦巴山区乡村发展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生产空间分散狭窄及生活空间品质较低。"三生空间"作为一种空间认知模式,其统筹协同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的必然路径。文章从绿色增长理念出发,围绕乡村"三生... 当前我国秦巴山区乡村发展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生产空间分散狭窄及生活空间品质较低。"三生空间"作为一种空间认知模式,其统筹协同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的必然路径。文章从绿色增长理念出发,围绕乡村"三生空间"规划支持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的问题,结合系统演变的驱动规律,对内源性驱动力和外源性驱动力进行解构,探寻基于绿色增长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逻辑框架、耦合特征及整合规划途径,以期为乡村规划思路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增长 秦巴山区乡村 “三生空间”协调 振兴路径
下载PDF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 被引量:38
2
作者 武联 王鑫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4-88,共5页
针对目前中国在历史街区保护理念、方法及实施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运用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在深入分析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大皮院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从保护与延续传统城... 针对目前中国在历史街区保护理念、方法及实施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运用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在深入分析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大皮院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从保护与延续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形态、保护与传承人文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分区的保护方法,以期达到对历史街区进行整体保护与更新,维系发展人文活力和机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与更新 可持续发展 有机更新 分类分区
下载PDF
地域环境与城镇特色关系初探——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武联 李建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解读地域环境,塑造城镇特色的基本方法。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为例,从地域环境的角度对研究区的发展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发展定位、用地选... 目的探讨在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解读地域环境,塑造城镇特色的基本方法。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为例,从地域环境的角度对研究区的发展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发展定位、用地选择和空间结构3个方面提出循化县城的发展方向。结论在规划过程中,要保护城镇的自然环境根基,深入挖掘和再现城镇的历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中进行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环境 城镇特色 城镇规划 循化县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初探——青海省小城镇规划的区域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武联 陈敬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省小城镇规划为例,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提出依托青... 目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省小城镇规划为例,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提出依托青藏铁路、以生态建设为先导、以旅游和盐化产业为支柱等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和建议。结论在编制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以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为依据,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支撑的规划方法,从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规划 青海省
下载PDF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共生 被引量:8
5
作者 武联 《规划师》 2003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后者应服从前者、前者应兼顾后者。目前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充满矛盾,出现了城市规划滞后于项目开发、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居住人口结构不均衡等问题...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后者应服从前者、前者应兼顾后者。目前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充满矛盾,出现了城市规划滞后于项目开发、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居住人口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应以城市规划引导房地产开发;发挥土地供应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加快房屋产权发放速度,简化房屋交易手续;建立房地产市场预测警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房地产开发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市场 居住人口
下载PDF
绿色建筑概念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武联 刘启波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本文以青海省同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从绿色建筑概念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利用AHP模型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着眼于对地方技术... 本文以青海省同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从绿色建筑概念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利用AHP模型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着眼于对地方技术及建筑历史的尊重、资源与能源的有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确保从建筑单体到城市整体环境逐步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历史文化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使得管理部门、规划师、建筑师、业主等能够更加明确评价项目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改进措施等,也可实现从多个规划、设计方案中进行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历史文化名城 综合评价 AHP方法
下载PDF
浅析陕西关中构架民居文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武联 霍小平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7-49,53,共4页
通过关中地区构架民居的典型实例分析,对其布局和空间形态的文化特质以及和自然环境条件的结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目的是发现与其它地区民居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构架民居 院落 模式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对古城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质的研究——以青海省同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武联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5,共4页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以整体的观念、环境的观念、综合及多视角的观念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层次)构成分析法对特殊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质进行研究,为古城的保护规划奠定基础,通过保护规划...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以整体的观念、环境的观念、综合及多视角的观念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层次)构成分析法对特殊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质进行研究,为古城的保护规划奠定基础,通过保护规划使古城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质得以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特色 物质环境特色 人文环境特色
下载PDF
当代住宅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武联 解学斌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实际调查所得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以中国未来人口及家庭构成特征、心理行为特征、环境生态特征、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高科技在住宅中的应用为依据 ,提出了由“起居型”向“表现型”过渡的中国 2 1世纪住宅发展趋势 ,并对居... 以实际调查所得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以中国未来人口及家庭构成特征、心理行为特征、环境生态特征、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高科技在住宅中的应用为依据 ,提出了由“起居型”向“表现型”过渡的中国 2 1世纪住宅发展趋势 ,并对居住建筑特点进行了总结。从使用面积标准 ,未来户型结构及套型模式 ,起居室等公共空间面积 ,厨房及卫生间的布局与面积等方面 ,对 2 1世纪中国住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设计满足社会、家庭发展需要的居住建筑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居住建筑 行为心理 户型结构 家庭构成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与榆林市域城镇体系发展对策
10
作者 武联 孟海宁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西部大开发促使榆林城市发展的外部背景、资源开发规模和条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而为榆林城镇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动力 .在分析榆林市域城镇体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西部开发影响下的发展条件 ,从城镇体系发展思路、目标和... 西部大开发促使榆林城市发展的外部背景、资源开发规模和条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而为榆林城镇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动力 .在分析榆林市域城镇体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西部开发影响下的发展条件 ,从城镇体系发展思路、目标和途径等角度构筑榆林城镇体系的发展战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城镇体系 榆林市 城镇空间结构
下载PDF
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再现历史文化价值──(唐)玉华宫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联 李东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4-72,共9页
文章通过玉华宫风景区规划实践,针对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如何再现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环境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我国在处理历史文化环境的一些作法,提出了... 文章通过玉华宫风景区规划实践,针对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如何再现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环境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我国在处理历史文化环境的一些作法,提出了不同观点。确定了在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共存的背景下的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 风景名胜区规划
下载PDF
对晚期现代建筑思潮的剖析
12
作者 武联 张臻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0-21,37,共3页
晚期现代建筑思潮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强烈地吸引着建筑师、理论家们的注意力 .如何在纷繁的建筑现象中掌握其本质思想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问题就是宏观地把握西方当代建筑的整体状况和建筑活动 ,力求抛开各种建筑思潮表面及形式上的东西 ... 晚期现代建筑思潮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强烈地吸引着建筑师、理论家们的注意力 .如何在纷繁的建筑现象中掌握其本质思想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问题就是宏观地把握西方当代建筑的整体状况和建筑活动 ,力求抛开各种建筑思潮表面及形式上的东西 ,结合当代国外著名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及作品 ,从关心人的基本思想、建筑的兼容性、历史与传统、革命性与演化性等诸多方面 ,对其思想本质及内涵进行深刻总结、精辟概括 ,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 人本主义 建筑创作
下载PDF
信息时代我国城市游憩商务空间演变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虹涛 武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时代中国城市RBD(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空间形态演变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案例,探讨未来中国城市RBD空间的发展。结果探究出信息时代影响城市RBD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RBD的功能构成、RBD空间形态特... 目的探讨信息时代中国城市RBD(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空间形态演变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案例,探讨未来中国城市RBD空间的发展。结果探究出信息时代影响城市RBD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RBD的功能构成、RBD空间形态特征以及RBD的市场前景,并从空间演变因素、结构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中国城市RBD空间的发展方向。结论信息时代中国城市RBD的发展将呈多核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并且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城市经济与旅游发展形成密切的联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游憩商务区 空间结构 多核心
下载PDF
“旅游+”视角下县域村庄融合发展机制解析及规划应对研究——以西安市阎良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侃华 任梅梅 武联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旅游业与村庄融合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给乡村地区带来诸如旅游产品及平台建设创新不足、景观风貌及生态环境维育不当、利益分配及内生增长机制无序等问题。论文透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探... 旅游业与村庄融合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给乡村地区带来诸如旅游产品及平台建设创新不足、景观风貌及生态环境维育不当、利益分配及内生增长机制无序等问题。论文透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探析旅游发展与村庄建设的互动机制,从产业层、文化层、服务层和管理层四个角度研判村庄旅游发展的问题,结合西安市阎良区乡村空间展开实证研究,立足于“旅游+”视野,从机遇把握、文化塑造、产业联动和设施升级等方面提出规划响应策略,以期为城乡融合发展及村庄规划机制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村庄建设 融合发展 规划响应
下载PDF
当代体育建筑形态的表现途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伟 武联 李丹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以当代体育建筑的形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体育建筑的形态表现途径进行了探讨。首先以体育建筑的基本功能和结构体系为研究基础,分析其形态表现的生成逻辑及创造条件;然后根据大量实证分析,将其形态表现方式归结为几何生成、... 以当代体育建筑的形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体育建筑的形态表现途径进行了探讨。首先以体育建筑的基本功能和结构体系为研究基础,分析其形态表现的生成逻辑及创造条件;然后根据大量实证分析,将其形态表现方式归结为几何生成、环境融合、肌理展现等多种途径,从而为当代体育建筑包涵力与美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类型梳理;最后总结出体育建筑表现途径应遵循理性逻辑和感性创意相互结合的研究结论。所得结论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体育建筑形态塑造提供理论指导及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建筑形态 几何生成 环境融合 肌理展现
下载PDF
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路 王鑫 +1 位作者 武联 刘启波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4-18,22,共6页
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能否创造出美的城市环境 ,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并防止出现各城市景观“千人一面”的大众化形象 ,同时促进形体环境这一物... 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能否创造出美的城市环境 ,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并防止出现各城市景观“千人一面”的大众化形象 ,同时促进形体环境这一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价值提升。运用系统评价方法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ISM,分析、评价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的各因素的特点 ,旨在探索一条使城市景观设计达到最佳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 二元关系 可达矩阵 层次关系 环境规划
下载PDF
城市文化与文脉传承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云英 朱士光 +8 位作者 权东计 职建民 武联 黄嘉颖 王军 尤涛 吴锋 张小茹 胡月文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3期6-12,共7页
“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来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作为整个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起始部分,其沿线城镇发展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交流历程,以及若干... “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来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作为整个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起始部分,其沿线城镇发展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交流历程,以及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人类与环境融合的代表性实例。对沿线历史城镇的保护研究涉及到民族安定、区域发展、生态安全等尖锐的现实问题,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对丝绸之路历史城镇的保护、更新及文脉传承研究对于面对新型城镇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机遇下的沿线城镇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历史城镇 文脉传承 保护 城镇发展 文化价值 地理学家 《中国》
下载PDF
未来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构成及设计特点初探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虹涛 武联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3期17-18,共2页
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外部动因,使用主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和现代化设备对图书馆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图书馆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归纳出未来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布局及空间组织结构特点,总结出设计中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以期更好地指... 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外部动因,使用主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和现代化设备对图书馆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图书馆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归纳出未来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布局及空间组织结构特点,总结出设计中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建筑 布局 特点
下载PDF
当代体育建筑材料运用中的结构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伟 武联 《华中建筑》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随着体育赛事的持续举行以及大众运动的不断普及,种类丰富的体育建筑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而体育建筑的外观特别重视于对其结构体系的真实反映,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体育建筑中运用适宜的结构及围护材料,从而充分发挥出... 随着体育赛事的持续举行以及大众运动的不断普及,种类丰富的体育建筑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而体育建筑的外观特别重视于对其结构体系的真实反映,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体育建筑中运用适宜的结构及围护材料,从而充分发挥出材料的受力性能和表现特质。因此,丰富而又适宜的材料运用为体育建筑的结构表现趋向提供了良好的构筑基础,相应地,结构表现成为理性逻辑和感性创意的结合点,为当代体育建筑塑造出力与美相交融的结构体系和外部形态,也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材料运用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建筑 材料运用 结构表现 受力性能 美学表象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的层级系统与建筑创作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苏宁 武联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94-97,共4页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外部环境组成,现代城市设计者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对形成积极、有意义、富于个性的城市环境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建筑创作对城市环境的理解。本文从...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外部环境组成,现代城市设计者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对形成积极、有意义、富于个性的城市环境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建筑创作对城市环境的理解。本文从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空间形态层级划分的角度,探讨了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中,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所应相互理解与遵循的方法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层级 城市 公共空间 建筑创作 城市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